物業經理人

房地產公司社會保險管理辦法

4312

  陜西旭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社會保險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完善公司保險管理制度,提高員工福利待遇,穩定公司人才隊伍,特制定本制度。

  1、遵循原則

  堅持公司提倡,員工自愿的原則。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3、參保類型

  根據公司不同崗位性質,采取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相結合的方式為員工提供保險福利。

  4、社會保險構成

  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

  5、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及比例

  (1)繳費基數:按照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社會保險最低標準繳納。

  (2)繳費比例:

  A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20%(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20%);

  B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地10%(個人繳納2%,單位繳納8%);

  C失業保險:繳費基數的3%(個人繳納1%,單位繳納2%);

  D工傷保險:繳費基數的1%(單位繳納1%);

  E生育保險:繳費基數的1%(單位繳納1%);

  (3)根據陜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規定,每年8月將進行一次社保繳費基數調整。

  六、社會保險參保條件

  入職滿一年的員工(保安、保潔、門衛崗位除外);

  備注:保安、保潔、門衛崗位按照“本規定第十一條商業保險”執行。

  7、社會保險的繳納方式

  (1)社會保險公司繳納費用由公司承擔;

  (2)社會保險個人繳納費用由員工個人承擔,每月個人社保費用先由公司代交,再從本人當月工資中扣除((如:7月份的社保費用,在其7月份的工資中扣除)。

  8、社會保險新參保流程

  (1)符合購買社保條件的員工每月10日前提出《社保繳納申請表》至所屬部門,逾期當月將不予辦理,移至下月辦理;

  (2)部門根據員工工作表現及品行提交審核意見至行政人事部;

  (3)行政人事部將部門提交的且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名單匯總呈董事長審批;

  (4)通過審批的員工遞交參保資料:身份證復印件1份、彩色照片1張、工本費20元(用于購買社保本和醫???至行政人事部;

  (5)行政人事部前往社保辦為員工辦理社保。

  9、離職人員停保處理

  (1)員工自離職之日起,公司及時辦理停保處理;

  (2)員工前半月離職的,當月社保單位應繳部分和個人應繳部分均由個人承擔;員工后半月離職的,當月社保單位應繳部分由單位和員工各承擔一半。

  十、社會保險注意事項

  (1)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公司將為員工提供社會保險。若員工因個人原因不愿意購買社會保險的(如:有社區或農村醫療或養老,考慮到即使再購買一份社會保險,也只能享受一份保險待遇,故:不再重復購買社會保險)員工必須向公司書面提交《自愿放棄社保購買承諾書》,行政人事部存檔。

  (2)員工因請假或者其他原因不在崗一個月以上(含一個月)的,該員工請假期間社保個人承擔部分和公司承擔部分由個人全部承擔,且應在其離崗前提前將相應金額交給公司財務部或在當月薪資中提前進行代扣代繳。

  (3)員工當月請假超過10天,當月個人除了承擔個人應繳部分外還需要承擔請假期間單位應繳金額中相應比例的金額。如:張三本月應出勤24天,實際出勤12天,請假12天,那么本月張三社保繳納金額=個人應繳金額+12/24*單位應繳金額。

  十一、商業保險

  (1)適用范圍:項目部員工、保安、保潔、門衛;

  (2)參保條件:參保崗位員工轉正當月公司為其購買商業保險;

  (3)參保周期:每一個周期為12個月;

  (4)參保流程

  A達到參保條件員工向行政人事部提出參保申請;

  B行政人事部整理參保人員名單報董事長審核;

  C通過審核后行政人事部為員工辦理商業保險。

  (5)注意事項:

  員工若在其保期內離職時,行政人事部從其工資中扣除商業保險其相應未使用月份的金額。如:張某20**年1月份入職,公司為其辦理了商業保險,其20**年6月份申請離職,那么結算其工資時,扣除其6個月未使用的商業保險金50元,此份保算辦法為:剩余月份(12-6)*平均每月商業保險金額(100/12)=50元。結算后,此份保險相應保單由員工本人帶走。

  陜西旭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四月八日

附:《社保繳納申請表》

  社保繳納申請表

  日期:

  姓名

  部門

  職務

  入職日期

  個人申請

  部門負責人意見

  時間:

  行政人事部意見

  時間:

  董事長意見

  時間:

附:《自愿放棄社保購買承諾書》

  自愿放棄社保購買承諾書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本人______,性別______,身份證號____________,于______年______日入職貴公司,在公司告知我具備社保購買條件時,考慮到本人實際情況,經本人慎重考慮,自愿放棄公司為我購買社會保險的機會,以上申請內容出于本人真實意愿,由此產生的后果,由本人承擔相應責任。

  望領導批準!

  承諾人:

  日期:

篇2:撫順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辦法(2005)

  撫順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辦法(20**)

  《撫順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辦法》業經20**年6月8日市政府第2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

  市長 劉強

  二〇〇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撫順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建立健全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維護職工利益,提高健康水平,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和《遼寧省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基本醫療保險是政府為切實保障用人單位和職工利益所采取的強制性社會保險,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必須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依照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下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

 ?。ㄒ唬﹪覚C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職工;

 ?。ǘ﹪衅髽I、城鎮集體企業、公司制企業、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和其它城鎮企業及其職工;

 ?。ㄈ┲惺≈奔巴獾伛v本市的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職工;

 ?。ㄋ模┩馍掏顿Y企業及其中方職工;

 ?。ㄎ澹┟褶k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

 ?。┮罁巨k法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單位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職)人員。

  第四條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堅持基本醫療保險與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堅持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參保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負擔的原則;堅持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堅持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原則。

  第五條 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市、縣兩級統籌管理。市、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辦法的組織實施,市、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在同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監督管理下負責承辦基本醫療保險業務。

  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對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的業務指導。

  第六條 市政府成立醫療保險專家委員會,加強對基本醫療保險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第二章 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征繳

  第七條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參保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參保單位以在職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按7%繳納;在職職工以本人上年度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按2%繳納,由參保單位從其工資中代扣代繳。

  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男滿30年、女滿25年(參保前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參保單位退休人員與在職職工比例超過1:1.8時,參保單位應當繳納醫療保險風險調劑金。

  醫療保險風險調劑金={退休人員人數-在職職工人數÷1.8}×月平均養老金×7%

  第八條 職工本人工資總額超過上年度全市社會平均工資300%以上的,以300%作為繳費基數,低于社會平均工資的以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第九條 本年度參加工作或調入本市工作的職工,按本人實領月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工資總額不明確的,以上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第十條 參保單位實行轉制后,繼續經營者必須承擔參保單位及其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責任。

  第十一條 參保單位依法破產、撤銷、解散、出售或因其它原因終止經營活動的,須為其在職職工一次性清繳兩年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為退休人員繳足平均預期壽命內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十二條 參保單位不按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停繳保險費的次月起,暫停該單位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在90天內(含90天)繳清欠繳的醫療保險費及滯納金后,參保人員恢復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對停繳保險費期間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單位憑《醫療證》、IC卡、收據及相關病歷材料,經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后,按有關規定辦理報銷手續。超過90天未繳清欠繳的醫療保險費及滯納金的參保單位,按自動停保處理。自動停保以后再繳清保險費的,按續保辦理,停繳保險費期間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第三章 社會統籌醫療基金和個人醫療帳戶

  第十三條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構成。個人帳戶體現形式為醫療保險IC卡(以下簡稱IC卡)。

  第十四條 參保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根據本人繳費基數或養老金每月按以下比例劃入個人帳戶:

 ?。ㄒ唬?5周歲(含45周歲)以下按2.5%劃入;

 ?。ǘ?6周歲至55周歲按3.0%劃入;

 ?。ㄈ?6周歲至69周歲按4.0%劃入;

 ?。ㄋ模?0周歲(含70周歲)以上按4.8%劃入。

  第十五條 參保單位、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規定比例劃入個人帳戶后,其余部分進入統籌基金。按本辦法收取的滯納金以及其它收入并入統籌基金。

  第十六條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帳戶,設立醫療保險號碼,制發IC卡。IC卡是參保人員就醫、購藥和結算醫療費用的專用憑證。

  第十七條 個人帳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參保人員所有,用于本人醫療費支出(含個人負擔部分),可以結轉下年、轉移和繼承。

  第十八條 參保人員調離本市的,應按規定辦理個人帳戶轉移和IC卡注銷手續,其個人帳戶結余資金隨同轉移。無法轉移的,經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核準,可一次性支付給其本人。外地調入本市的人員,應辦理醫療保險手續并建立個人帳戶,同時將結余資金轉入個人帳戶。

  第十九條 參保人員死亡時,其個人帳戶和IC卡應在30日內辦理注銷。個人帳戶結余資金一次性支付給繼承人。

  第四章 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滿30日后,參保人員開始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二十一條 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治療及定點藥店購藥發生的醫藥費由個人帳戶支付,不足部分由個人負擔。

  第二十二條 參保人員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個人須負擔起付標準費用。參保人員首次住院治療所負擔的起付標準費用,依照三級甲等醫院、三級乙等醫院、市級??漆t院、二級醫院、社區醫院分別確定為700元/人次、600元/人次、500元/人次、300元/人次、200元/人次。年度內,每住院一次遞減100元,但最低不得少于200元/人次。

  第二十三條 參保人員在三級綜合醫院、市級??漆t院(含二級綜合醫院)、社區醫院(含一級綜合醫院)住院治療發生的費用,個人負擔的比例分別為:在職職工負擔15%、12%、10%,退休人員負擔10%、8%、6%。

  第二十四條 參保人員確因病情需要,經定點醫療機構同意,并經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批準,在外市住院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個人負擔起付標準費用為1000元/人次,個人負擔比例為:在職職工負擔35%,退休人員負擔25%,并于治療終結后,持有效憑證到轉出的定點醫療機構審核結算。

  第二十五條 辦理異地就醫的參保人員應在所在地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對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持有效憑證到本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結算。

  第二十六條 參保人員臨時外出患急性病時可就近就醫,對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持有效憑證到本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結算。

  第二十七條 在年度內,統籌基金支付參保人員基本醫療費(含住院與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的最高限額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超過4倍的醫療費由大額補充醫療保險支付。所有用人單位和職工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必須參加大額補充醫療保險。

  第二十八條 參保單位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可以建立企業補充醫療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費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從職工福利費中列支,福利費不足列支的部分,經同級財稅部門核準后列入成本。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遼寧省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撫順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修訂)》及《撫順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審核結算。

  第五章 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與服務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在被批準設立之日起30日內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醫療保險登記手續。

  第三十一條 參保單位的醫療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30日內,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醫療保險登記手續。

  第三十二條 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管理。參保人員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和定點藥店購藥,處方藥須憑處方到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藥店購藥。

  第三十三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依法開業的醫療機構和藥店,均可向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承辦基本醫療保險服務業務,經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部門聯合審查批準,頒發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藥店資格證書。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根據中西醫并舉,基層、??坪途C合醫療機構兼顧,方便職工就醫、購藥的原則,負責確定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

  第三十四條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須與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簽訂基本醫療保險服務協議,明確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按照基本醫療保險有關政策規定和與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簽定的協議,按時與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結算費用。

  第三十五條 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應當加強醫務人員和服務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制定和完善必要的制度,保證醫療和藥品質量,堅持因病施治,科學診斷,合理用藥,有效治療。藥品價格必須執行國家、省、市物價行政部門制定的醫療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接受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物價行政部門的檢查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三十六條 參保人員住院治療時,定點醫療機構要根據參保人員病情需要進行檢查和治療。定點醫療機構根據參保人員的病情需要進行的檢查和治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不得拒付其發生的費用。

  第三十七條 參保人員就醫時,定點醫療機構應核驗其醫療保險證,發現有偽造、冒用或涂改醫療保險證的,應扣留醫療保險證,并及時報告醫療保險經辦機構。

  第三十八條 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提供基本醫療保險服務過程中,禁止下列行為:

 ?。ㄒ唬⒎嵌c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列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和不按規定結算醫療費用;

 ?。ǘ┎缓蓑炨t療保險證、IC卡,將非參保人員的醫療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

 ?。ㄈ┚芙^收治本醫療機構收治范圍內的病人或拒絕使用醫療保險IC卡結算醫療費用;

 ?。ㄋ模┎粓猿忠虿∈┲?,故意限制處方金額以及住院費用;

 ?。ㄎ澹┎扇齑?、分解住院和降低住院標準等不正當的辦法,套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粓绦幸幎ǖ尼t療服務收費標準和藥品價格,以及違反價格管理有關規定收費,造成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損失。

  第三十九條 定點藥店及其工作人員在提供基本醫療保險服務過程中,禁止下列行為:

 ?。ㄒ唬┎话刺幏絼┝颗渌?;

 ?。ǘ┏鍪刍踞t療保險藥品目錄以外的藥品或其他物品;

 ?。ㄈ┻`反藥品價格管理規定收費造成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損失。

  第四十條 參保人員在就醫、購藥和結算醫療費用過程中,禁止下列行為:

 ?。ㄒ唬⒈救说尼t療保險證、IC卡轉借他人;

 ?。ǘ﹤卧?、涂改處方或醫療費用單據等憑證,虛報、冒領醫療費。

  第四十一條 參保單位、參保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之間發生有關基本醫療保險爭議時,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裁決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章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

  第四十二條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統一征繳、統一管理、統一支付。

  第四十三條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保證基金全部用于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或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預算。市財政、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和監督。審計部門負責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和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第四十四條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建立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決算審批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財政部門報送有關報表。

  第四十五條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的辦公經費由同級財政全額撥付,不得占用或挪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第四十六條 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有權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查詢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繳納及個人帳戶收支情況。

  第四十七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有權審核參保單位、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的有關帳目、報表,核實參保人數、繳費工資基數和養老金總額。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委托,可對參保單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進行與醫療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檢查、調查工作。

  第四十八條 參保單位和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須指定專兼職人員做好本單位的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業務。參保單位定期向職工公布年度工資總額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繳納情況,接受職工的監督。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定期公布醫療保險基金的年度使用情況,接受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的監督。

  第七章 罰則

  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三十條 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條 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八條 、第三十九條 規定的,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造成基金損失的,除追回損失,取消其定點資格外,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由有關部門追究行政責任。

  第五十一條 參保人員違反本辦法第四十條 規定的,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造成基金損失的,除追回損失外,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二條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門給予批評教育和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三條 城鎮個體勞動者、自由職業者及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可參照本辦法執行,有關規定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五十四條 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職工基本醫療費用計算年度。

  第五十五條 本辦法自20**年8月1日起施行?!稉犴樖谐擎偮毠せ踞t療保險暫行規定》(市政府第74號令)同時廢止。

篇3:遼寧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2005)

  遼寧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20**)

  第187號

  《遼寧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業經20**年9月22日遼寧省第十屆人民政府第5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年12月1日起施行。

  省長 張文岳

  二○○五年十月十二日

  遼寧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我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統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統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具體事務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承辦。

  第四條 省、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負責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以及相關確認工作。

  第五條 省、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醫療衛生專家組成員應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有關標準,對被鑒定人進行獨立、客觀、公正的診斷并提出鑒定意見,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干涉。

  有關知情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為醫療衛生專家組成員和協助診斷的醫療機構的鑒定活動及其有關情況保守秘密。

  第六條 工傷保險基金實行市級統籌,存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依法用于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等有關費用的支付。具體征收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必須采取便于工傷職工直接領取的社會化服務方式。

  第七條 實行工傷保險統籌的市按照本市當年工傷保險基金結余額的30%至50%比例,從工傷保險基金中留存儲備金,用于重大事故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具體留存比例和使用辦法,由市人民政府規定。儲備金累計數額達到本市上一年工傷保險基金收入50%時,應當調整工傷保險費率并減小儲備金留存比例。

  第八條用人單位按照下列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統籌:

  (一)用人單位應當在工商登記注冊地參加工傷保險統籌。

  用人單位工商登記注冊地與生產經營地(含建設工程施工所在地,下同)不在同一市或者錄用進城務工職工的,可以在生產經營地參加工傷保險統籌。

  (二)用人單位跨市設置分支機構的,可以在工商登記注冊地或者其分支機構所在地中任選一地,集中統一參加工傷保險統籌,也可以分別參加所在地的工傷保險統籌。

  職工與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存在勞動關系的,由各用人單位分別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九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認定工傷時,對于在上下班的通常時間內和合理路線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包括雖有違章責任但未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各類疾病死亡或者從醫療機構初次接診時間起計算,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工作時間和本單位內并且在緊急情況下,為維護用人單位正當利益,實施非本崗位工作職責的行為受到傷害的;

  (三)受指派參加搶險救災、防治疫病或者因見義勇為等維護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行為受到傷害或者感染疫病的;

  (四)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五)在工作時間內受單位安排從事臨時性的指定工作時發生事故傷害的;

  (六)在工作時間內,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于單位的設施不全,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不良,發生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的。

  國家對視同工傷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在實施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過程中傷亡的;

  (二)因醉酒直接導致傷亡或者因醉酒處于神志不清狀態而發生傷亡事故的;

  (三)自殘、自殺或者在用人單位明令禁止并且明顯警示的情況下,超越本崗位職責擅自接觸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動用危險器具等導致傷亡的。

  國家對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二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依法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但有特殊情況的,經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書面同意,申請時限可以延長30日。

  用人單位未在前款規定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職工依法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至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之日止,在此期間發生的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等有關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但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可以接受委托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一)用人單位、職工及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以下統稱申請人)超過規定時限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

  (二)非法的用人單位和非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單位,其雇傭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

  (三)離退休人員或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被用人單位聘用后,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因現工作崗位性質患職業病的。

  第十四條 兩個以上用人單位為與其存在勞動關系的職工同時繳納了工傷保險費,該職工發生工傷的,由受到傷害時其工作所在的用人單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十五條 申請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的,應當先行依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確認勞動關系。依法確認勞動關系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時限或者工傷認定法定時限內。

  職工及其直系親屬與用人單位對是否屬于工傷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并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限內提交證據。

  因工傷與疾病界限不明發生爭議的,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第十六條 工傷職工按照規定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根據實際發生的費用項目,依法分別由用人單位或者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其中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待遇,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本市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和生活費用變化情況,適時提出調整方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并報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七條 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改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核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以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保險條例》施行前已經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的一級至四級傷殘工傷職工,原享受定期傷殘撫恤金的,按原待遇核定額度轉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列支,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

  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除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外,同時享受由用人單位按照省有關規定支付的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費;在辦理退休手續后死亡的,按非因公死亡應享受的待遇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的待遇低于工傷保險待遇的,以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第十八條 五級、六級傷殘的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支付標準按照所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其中五級為16個月,六級為14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工傷職工本人月工資計算,不得低于所在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五級為28個月,六級為24個月。

  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工傷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支付標準按照所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其中七級為12個月,八級為10個月,九級為8個月,十級為6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支付標準按照工傷職工本人月工資計算,不得低于所在市月最低工資標準,其中七級為20個月,八級為16個月,九級為12個月,十級為8個月。

  第十九條 五級至十級傷殘的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距退休年齡不滿5年,屬于提前4年、3年、2年、1年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相應減發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

  第二十條 工傷職工需要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或者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的,由本人向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定協議的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協議醫療機構)提出申請,經其出具診斷意見,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后,到協議醫療機構或者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安裝、配置。

  輔助器具安裝、配置標準和結算辦法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工傷職工舊傷復發需要治療的,由本人向治療其工傷的協議醫療機構提出申請,經其出具診斷意見,并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同意后,到協議醫療機構治療。工傷職工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診斷意見有異議的,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職工,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職工。

  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應當進行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按照鑒定等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發現疑似職業病的職工,其退休后確診為職業病的,應當給予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按照鑒定等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職工離崗前,用人單位應當組織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未對職工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職工退休后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由用人單位承擔支付工傷費用責任。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未參加屬地工傷保險發生工傷的,申請人在法定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給予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欠繳工傷保險費,欠繳前已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的,欠繳期間的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補繳后由工傷保險基金補支。但自用人單位發生工傷事故之日起至善后處理結束之日止,在此期間補繳的除外。由于用人單位少報工資總額或者未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等原因,影響工傷職工工傷保險待遇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第二十四條 一級至四級傷殘的進城務工工傷職工,其應享受的、需定期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可以實行一次性支付或者長期支付兩種方式。本人提出一次性領取要求的,經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并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協議后,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一級至四級傷殘的進城務工工傷職工一次性享受需定期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以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地所在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為賠償基數,其中一級傷殘為賠償基數的12至14倍,二級傷殘為賠償基數的10至12倍,三級傷殘為賠償基數的8至10倍,四級傷殘為賠償基數的6至8倍;因工死亡的,按照賠償基數的8至1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具體標準,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改制時尚未參加屬地工傷保險統籌的,應當從轉讓國有產權的價款中優先為改制前的工傷職工預留需要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款額,可以參照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實行一次性支付。

  第二十六條 已按行業系統實行工傷自管的鐵路、民航、石油、化工、電力、礦山、建筑、交通、水利等用人單位,在依法參加屬地工傷保險統籌前,其工傷職工和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承擔;在依法參加屬地工傷保險統籌后,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其參加屬地工傷保險統籌前認定的工傷職工和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進行確認,并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相應的待遇進行核定后,人員條件和待遇項目符合規定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除外。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拒絕承擔依法應當由其承擔的支付工傷待遇責任的,職工可以依法申請勞動仲裁或者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工會組織投訴。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投訴后,應當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按不良信譽予以記錄,納入誠信等級評價系統;工會組織有權就職工合法的工傷待遇權益與用人單位談判,要求用人單位承擔依法應當由其承擔的支付工傷待遇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20**年12月1日起施行。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遼寧省城鎮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規定》同時廢止。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