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油泵房、燃油罐區著火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1601

  燃油區(油泵房、燃油罐區)著火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1目的

  儲油罐設備運行時,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一旦發生爆炸等重大事故,對社會(周圍)環境有極大的影響并危及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為提高****發電有限公司對儲油罐設備火災事故的應急響應和處理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的搶險、救援機制,最大限度地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障全廠員工的人身和國家設備財產安全,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燃油區(油泵房、燃油罐區)著火或爆炸時事故應急處置

  本預案為****發電有限公司應急預案體系的專項應急預案。在****發電有限公司《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預案》(以下簡稱《綜合預案》)的基礎上制定,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綜合預案》使用。

  規范性文件引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AQ/T9002—20**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公安部61號令

  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

  DL5027-93重大危險源辨識

  GB18218—2000***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發電有限公司

  生產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綜合預案

  Q/CD205015–20**

  油泵房、燃油罐區火災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在火災事故預防與應急救援工作中,貫徹“統一指揮、先控制、后消滅、救人第一、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同時在火災事故處理過程中,確保電網和非故障設備安全隔離,正常運行。

  “統一指揮”指火災現場必須是一個指揮聲音,集中所有資源打殲滅戰,迅速撲滅火災,將所有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各自為政只能貽誤戰機,擴大事故損失。

  “先控制、后消滅“是指對于不能立即撲救的火災,要首先控制火勢的繼續蔓延和擴大,在具備撲滅火災的條件時展開全面的撲救。

  “救人第一”是指火場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勢的圍困時,消防人員或應急人員首要的任務就是把受困的人員從火場救出來。在運用這一原則時可根據情況救人與救火同時進行,以救火保證救人的展開,通過滅火,從而更好地救人脫險,及時撲滅火災創造條件。

  “先重點后一般”是指在撲救初期火災時,要全面了解并認真分析火災情況、區別重點與一般,對事關全局和生命安全的設備物資和人員要優先搶救,之后再搶救一般物資。

  5組織機構及職責

  5.1組織機構

  本預案的組織機構,應急搶險救援行動機構設置同《綜合預案》規定。

  5.2職責

  通用職責見《綜合預案》。下述應對儲油罐區火災事故應急處置的專項職責:

  5.2.1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責成人事保衛部、燃料部平時做好以下應急專項工作:

  5.2.1.1負責員工消防常識、消防技能的培訓及防火宣傳教育工作;

  5.2.1.2負責員工對儲油罐區火災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知識培訓;

  5.2.1.3負責儲油罐區消防設施、器材的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良好備用。

  5.2.1.4編制本預案的演練計劃方案;

  5.2.1.5組織做好演練工作的評價總結工作,在必要時對預案進行修訂。

  5.2.2應急領導小組應急職責

  5.2.2.1負責儲油罐區火災事發現場應急工作的組織、領導、指揮、協調、救援、調查、恢復等應急工作;負責向上級或外界匯報、通報和發布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實施進展情況,聽取指示并貫徹執行;

  5.2.2.2負責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發布啟動預案命令和取消(終止)預案命令,負責火場滅火、搶險工作的指揮與協調;

  5.2.2.3領導小組副組長負責協助組長工作,當組長不在時,副組長行使組長的職權。

  5.2.3火災場地指揮職責

  接火警后運行當值煤控班長、值長或火災場地職務最高者擔當火災場地臨時指揮;在應急指揮部人員到達現場后,移交指揮權;負責提供救災建議,執行總指揮應急措施命令,協調滅火應急與恢復生產工作,協助應急救援指揮部工作。應急總指揮應急職責和程序按《綜合預案》規定執行。

  5.2.4消防應急小組職責:

  5.2.4.1第一時間接警,按火警作戰規定的準備和時間到達火災現場;

  5.2.4.2向火災現場指揮員報到,組織力量進行火情偵察,及時掌握了解火勢蔓延方向、受到火勢威脅的人員和設備,及時向指揮部反饋信息。

  5.2.4.3火災應急小組迅速作出滅火行動方案向現場總指揮匯報,得到批準向消防員布置應急任務,發布滅火命令;

  5.2.4.4堅持“先控制、后消滅”的作戰原則,利用固定和移動式消防設施和其他滅火設施,合理組織、科學運用,在有爆炸危險時及時疏散人員,進行現場安全隔離和交通管制,確保施救疏散道路暢通??刂苹饎萋?,保護人身和設備的安全,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5.2.4.5營救和搶險救災過程中,要防止應急人員被灼傷和有害氣體圍困窒息傷害。營救過程中要切實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滅火后,監視火場,防止爆炸后余熱余火復燃,必須保護好火災現場,以利于事故調查組及時進行調查處理,協助理清著火爆炸原因,依法追究著火爆炸責任者的責任,預防同類事故的發生。

  5.2.5搶(營)救應急小組職責:

  5.2.5.1第一時間接警,按火災和爆炸傷害人員搶救規定的準備和時間到達事故現場;

  5.2.5.2向火災爆炸搶救現場指揮員報到,利用專用醫護設備和器械持續開展對受傷人員的有效施救,做好轉移各項準備工作,及時向指揮部反饋信息。

  5.2.5.3搶(營)救應急小組迅速作出應急行動方案向現場總指揮匯報,得到批準向搶(營)救應急小組布置應急任務和行動。

  5.2.5其他應急專業組職責

  接到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儲油罐區火警警報,赴現場履行《綜合預案》各應急專業組職責。

  5.2.6各部門職責

  各部門負責本部門搶險救災人力和物力資源調動、調配和組織,做好應對處置各項準備工作,突發事件的第一時間到達或待命。及時向當值值長和應急指揮部報告現場發生的火災突發事件,現場災情和救災情況,服從應急指揮部的指揮調度。

  5.2.7員工職責

  儲油罐區著火的應急處理,需要動員全廠的力量,公司所有員工都有保護國家和投資者財產安全、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和服從統一指揮的責任和義務。

6預防與預警

  6.1重大事故危險源分析

  6.1.1油泵房、燃油罐區的基本信息

  儲油罐安裝位于長興縣雉城鎮東南約2公里處,南側靠宣杭鐵路約70米、東側靠長湖申航道約50米、屬露天區域,通風排煙情況良好。廠址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8

  38″,北緯30°59′30″。

  公司建二座1000m3儲油罐,儲油容量計2000m3。成品油油量供機組點火、助燃要求,油質為0號輕柴油(油質分析資料:低位發熱量(LHV)為41870kJ/kg,閉口閃點>60℃)。具有輕質油品性,易燃、易爆之特點。燃油泵房內布置三臺燃油泵,其中一臺燃油泵處于備用狀態打循環。另設置一套污油處理系統來處理燃油污油。

  儲油罐為20**年12月投產使用。

  6.1.2重大危險源確認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0規定,本公司儲油罐區屬重大危險源。

  6.1.3油泵房、燃油罐區火災成因分析

  儲油罐火災或爆炸將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特大設備損壞事故;可能引發儲油罐著火或爆炸的因素有:

  6.1.3.1不嚴格遵守管理制度,進入儲油罐區域火種帶入;

  6.1.3.2檢修作業不當發生明火激發其他能源;油區內零星明火作業時,嫌麻煩沒按規定辦理動火工作票;作業時安全措施不到位;

  6.1.3.3沒按規定對消防系統定期進行檢查試驗;

  6.1.3.4部分防靜電接地裝置失效,沒有定期測試接地電阻值予以警示;

  6.1.3.5冬天對儲油罐或油箱的加熱溫度沒有嚴格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加熱燃油的蒸汽溫度高于油品的自燃點。

  6.2油泵房、燃油罐區火災的預防

  6.2.1設計和建設時預防

  6.2.1.1油罐四周設置防火堤,堤高:H=1.5m堤頂寬0.5m,防火堤外設置泡沫消火栓,可使用移動式水槍撲滅溢出油罐的油火,并配置干粉滅火器;

  6.2.1.2油罐頂部設有安全閥、呼吸閥、或透氣孔等保護措施,透氣孔加裝阻火器。進出燃油庫區的地下管溝均采取了防火隔斷措施;

  6.2.1.3燃油庫區設置獨立的避雷針,在獨立避雷針下設置接地裝置、油庫區內的金屬管道、油罐的呼吸等金屬部分進行良好的接地,油管道上的法蘭、閥門以及接口的兩端用金屬跨接線跨接、以防靜電;

  6.2.1.4污油水經過油水分離器凈化處理,達標后排入雨水泵房;

  6.2.1.5凡在油庫區火災范圍內的所有電氣設備均選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產品;

  6.2.1.6為方便火災在上風搶險,確保搶險人員安全,油庫邊上還設置了風向標。

  6.2.2防止燃油泄漏的預防

  6.2.2.1提高設備的檢修質量,消除各泄漏點的滲漏缺陷,防止的燃油泄漏;

  6.2.2.2對油泵房等室內可能積存蒸發油氣的場所,要備有足夠容量的通風設施,在有油漏出的情況下,經過通風確保蒸發油氣與空氣混合物保持在爆炸極限的下限以下;

  6.2.2.3加強燃油系統軟管的檢查,并定期進行更換,以防止由于軟管老化造成燃油泄漏;

  6.2.2.4油系統法蘭禁止使用塑料墊、橡皮墊(含耐油橡皮墊)和石棉紙墊,以防止老化滋墊,或附近著火時塑料墊、橡皮墊迅速熔化失效,大量漏油;

  6.2.2.5燃油系統不使用鑄鐵閥門,以防止閥門爆裂漏油。

  6.2.3在油區內工作產生火源的預防

  6.2.3.1對燃油罐區劃定明確的禁火區,設置禁火標志,嚴禁明火;

  6.2.3.2要采取防止產生火花或電火花的措施,如禁止穿帶鐵釘的鞋進入油區,在油區作業要使用防爆工具等,禁火區內使用電氣設備(如開關、燈具等)要采用防爆電器設備,油區、輸卸油管道有可靠的防靜電安全接地裝置;

  6.2.3.3禁止在油管道上進行焊接工作是指禁止在運行或停備狀態的油管道進行焊接工作;

  6.2.3.4禁止將火種帶人油區以及在油區明火作業前必須嚴格執行明火作業的有關規章制度。

  6.2.4消防設施設置和運行的預防

  6.2.4.1燃油罐區、油泵房備有專用的泡沫等滅火設施和滅火器材;

  6.2.4.2有制度定期檢查消防設施和消防系統;

  6.2.4.3充分保證防火通道的暢通。

  6.3本節的預警條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發布程序內容同《綜合預案》。

7信息報告程序

  本節的報警及方式、通訊聯絡要求、報警形式和內容、求援通道和要求同《綜合預案》。

8應急處置

  8.1響應分級和響應程序

  同《綜合預案》闡述。

  8.2處置措施

  8.2.1火災發現人員應迅速向煤控班長、值長報警,值長啟動《應急最初行動程序》。

  8.2.2當發生儲油罐著火或爆炸報警,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接到預案啟動命令后,應立即到指揮部報到,聽從總指揮的統一指揮;各部門負責人應迅速組織本部門人員并按職責分工履行職責。

  8.2.3當值人員確認當發生油管路(油罐防火墻以外的油管路)著火時,運行人員應立即停止燃油泵的運行,并馬上將與燃油罐相連接的進出油油管的一、二次閥全部關閉。并做好開啟泡沫滅火裝置的準備工作。燃料運行接到火警后,應迅速向值長匯報(講清著火程度、位置和已經采取的措施),要求消防隊、醫療隊支援。運行班長立即通知長風設備維修公司人員趕到現場進行堵漏工作。安排人員守住進入油罐區的大門,阻止與滅火無關人員的進入。如果火勢無法得到控制,進一步擴大,并有向油罐防火墻內蔓延的趨勢,運行人員立即開啟泡沫滅火裝置,向值長匯報情況,并做好所有人員隨時撤出危險區域的準備。在儲油罐著火或爆炸期間應配合搶救搶險組人員緊急疏離儲油罐附近人員并嚴禁其他人員靠近。

  8.2.4儲油罐著火或爆炸會伴有濃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柴油燃燒會產生有害的氣體。因此,現場參予消防滅火和救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必須佩帶防風面盔、過濾式防毒面具或口罩、氧氣呼吸器等進行呼吸防護,采取或掌握滅火過程中防煙防毒的基本措施。

  8.2.5當發生儲油罐著火或爆炸后,燃料運行人員應迅速啟動泡沫滅火系統進行撲救,同時開啟水噴淋裝置,冷卻另一只油罐。關閉油庫進出閥門,切斷電源,停止油泵運行。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接警后,迅速趕赴至油庫區展開,使用泡沫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人員撲救火災時盡量處于上風和側風向。油罐爆炸引起大火,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隊員應控制火勢蔓延,同時向地方消防隊報警。

  8.2.6對受傷人員立即抬至通風空氣新鮮處實行現場救護,傷勢嚴重的立即送往附近醫院。

  8.2.7儲油罐著火或爆炸后,集控人員應立即停止燃油泵運行,并切斷三臺燃油泵電源。隔離鍋爐前燃油系統(關閉爐前燃油進油手動隔離總閥,關閉爐前燃油回油手動隔離總閥)。停止對機組有影響的一切試驗和切換操作。調整機組負荷及爐膛燃燒工況在最佳狀態。加強巡檢和CRT各參數的監視和分析工作。做好機組跳閘的事故預想。

  8.2.8儲油罐著火或爆炸還伴隨有建筑物的損壞和倒塌,參與消防滅火和救護人員進入廠房及建筑物施行救援工作時應做好防止廠房及建筑物再次倒塌的準備。運行人員在損壞的廠房及建筑物內應盡快將運行設備停運并撤出。

  8.2.9危險區域的隔離:搶救搶險組應迅速組織保衛人員對儲油罐區域進行現場隔離,迅速疏散生產現場無關生產及其他員工,清點人數;并根據發生事故類別,制定詳細而具體的搶險方案。

  8.2.10應急預案啟動后,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根據掌握情況迅速分析研究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和可能帶來的危害,部署落實應采取的對策,同時根據事件性質和嚴重程度,向上級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匯報,征求處理意見和建議。并根據指揮部成員所在部門的職責分工,組成搶救搶險組、生產恢復組、事件調查組和后勤保障組,根據事態發展,分頭組織開展應急搶救與搶險行動。根據相關信息報送規定,適時發布信息和公告。

9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9.1配備下列堵漏、搶險物資和勞動防護用品,以作應急處理事故時使用:

  9.1.1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鞋。

  9.1.2呼吸器材,如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消防人員還應配備防火隔熱服。

  9.1.3防爆工具,主要是使用銅、鈹銅或銅鋁合金制作的工具。

  9.1.4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防爆燈具、防爆式風扇。

  9.1.5燃油現場配備泡沫滅火系統、水噴淋裝置、“黃沙”等滅火器材。

  9.1.6各種供油管道堵頭、石棉布、橡校片、銅質的捆綁絲、木楔子以及刀片等。

  9.1.7斷路標志、警戒帶等。

  9.2燃油罐區消防器材配置圖

  鍋爐油系統消防器材配置圖

  9.3其他應急物資詳見《綜合預案》。

篇2:物業社區宣傳:居民住宅樓著火逃生

  居民住宅樓著火怎么逃生?

  1.利用門窗逃生

  大多數人在火場受困都采用這個辦法。利用門窗逃生的前提條件是火勢不大,還沒有蔓延到整個單元住宅,同時,是在受困者較熟悉燃燒區內通道的情況下進行的。具體方法為: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濕裹住身體,低身沖出受困區?;蛘邔⒗K索一端系于窗戶中橫框(或室內其它固定構件上,無繩索,可用床單和窗簾撕成布條代替),另一端系于小孩或老人的兩腋和腹部,將其沿窗放至地面或下層窗口,然后破窗入室從通道疏散,其它人可沿繩索滑下。

  2.利用陽臺逃生

  在入場中由于火勢較大無法利用門窗逃生時,可利用陽臺逃生。高層單元住宅建筑從第七層開始每層相鄰單元的陽臺相互連通,在此類樓層中受困,可拆破陽臺問的分隔物,從陽臺進入另一單元,再進入疏散通道逃生。建筑中無連通陽臺而陽臺相距較近時,可將室內的床板或門板置于陽臺之間搭橋通過。如果樓道走廊已為濃煙所充滿無法通過時,可緊閉與陽臺相通的門窗,站在陽臺上避難。

  3.利用空間逃生

  在室內空間較大而火災占地不大時可利用這個方法。其具體做 法是:將室內(衛生間、廚房都可以,室內有水源最佳)的可燃物清除干凈,同時清除與此室相連室內的部分可燃物,清除明火,對門窗的威脅,然后緊閉與燃燒區相通的門窗,防止煙和有毒氣體的進入,等待火勢熄滅或消防部隊的救援。

  4.利用時間差逃生

  在火勢封閉了通道時,可利用時間差逃生。由于一般單元式住宅樓為一、二級防火建筑,耐火極限為2.5~2小時,只要不是建筑整體受火勢的威脅,局部火勢一般很難致使住房倒塌。利用時間差的具體逃生方法是:人員先疏散至離火勢最遠的房間內,在室內準備被子、毛毯等,將其淋濕,采取利用門窗逃生的方法,逃出起火房間。

  5.利用管道逃生

  房間外墻壁上有落水或供水管道時,有能力的入,可以利用管道逃生。這種方法一般不適用于婦女、老人和小孩。

  6.注意事項

  (1)在火場中或有煙室內行走,應盡量低身彎腰以降低高度,防止窒息。

  (2)在逃生途中盡量減少所攜帶物品的體積和重量。

  (3)要正確估計火勢的發展和蔓延勢態,不得盲目采取行動。

  (4)防止產生僥幸心理,先要考慮安全及可行性后方可采取實施。

  (5)逃生、報警,呼救要結合進行,防止只顧逃生而不顧報警與呼救

篇3:常減壓車間各類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爐管破裂著火

  常減壓車間各類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爐管破裂著火

  一常減壓爐爐管破裂著火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事故現象

  減壓爐爐膛溫度劇增,出現正壓,煙囪冒大量黑煙。

  二、事故原因

  爐管腐蝕穿孔,泄漏著火。

  三、信息報告程序

  班長指揮外二操迅速查清事故發生的具體部位,利用現場滅火設施滅火,指揮內操有關部門報告:

  1)內操立即撥打“2119”報警,說明常減壓車間減壓爐爐管破裂,大量渣油泄漏著火,請速增援;運行技師在路口引導消防車到達事故現場。

  2)立即向車間值班人員或車間領導報告;

  3)立即向總調、安全環保處報告,并對事故現場進行警戒,防止機動車輛及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四、一常減壓爐爐管破裂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1、立即聯系消防隊、調度及車間值班和領導;

  2、減壓爐緊急停爐,切斷高壓瓦斯火、油火,低壓瓦斯切出減壓爐,低瓦改放空或去低瓦管網;停送、引風機,開兩爐垂直煙道擋板,常壓爐改自然通風;

  3、原油降量處理,開三塔連通線,切斷減壓爐進料,將常重改入渣油系統,爐膛給消防蒸汽;

  4、減壓破真空,關冷114不凝氣放空閥和去爐102閥;

  5、在爐102四路注汽或直接在泵111出口給汽,將爐管內存油趕到塔內;

  6、關蠟油去催化和外甩閥,維持減一、二、三線回流量,避免減壓塔填料結焦;

  7、減壓塔塔底拿凈存油,塔底給少量蒸汽保持減壓塔微正壓,當減壓塔溫度降下來后,抽凈各集油箱存油,停各減壓側線泵;

  8、后部降注水及側線注堿,停減壓(減粘)各種注劑。

  9、若事態嚴重,應按緊急停工處理。若長時間停工,減壓系統和重油管線應及時聯系調度掃線。

  班組各崗位處理事故步驟

  1、班長(負責指揮)

  1.1迅速查明原因,指揮外二利用現場消防設施控制火勢;

  1.2指揮外二緊急停減壓爐,爐102給消防蒸汽,低瓦切出減壓爐,改放空;

  1.3外一開三塔連通線,切斷減壓爐進料,在泵111或減壓爐四路進料處給汽,開常壓爐自然通風門;

  1.4外三停引、送風機,甩減壓,將常重改入渣油系統,關蠟油外甩和去催化閥。

  1.5內操原油降量,開兩爐垂直煙道擋板,減壓破真空(室內);

  1.6后部降注水量、側線注堿及停減壓(減粘)各種注劑;

  2、內操(對外聯系,原油降量,開垂直煙道擋板)

  2.1聯系調度、車間,同時報火警,聯系消防隊,講清著火部位、介質、原因;

  2.2原油兩路降量,減壓爐熄火,開垂直煙道擋板,減壓破真空;

  2.3勤盯表,嚴防超壓、超溫、超液面情況發生;

  2.4 調整常壓系統操作。

  3、外二(負責緊急停減壓爐)

  3.1減壓爐熄所有油火、掃線,熄高瓦火嘴,低瓦切出減壓爐,改放空,開自然通風門;

  3.2 爐膛給事故蒸汽;

  3.3減壓破真空,關冷114低瓦去爐和放空手閥,減壓塔底給少量蒸汽,保持塔內微正壓。

  4、外一(切斷減壓爐進料)

  4.1開三塔連通閥,切斷減壓爐進料,將常重改入渣油系統;

  4.2配合外三停引、送風機,常壓爐改自然通風;

  4.3在泵111出口或減壓爐四路進料處給汽,將減壓爐爐管中存油掃入減壓塔內。

  5、外三(停送、引風機,甩減壓)

  5.1停送、引風機;

  5.2甩減壓,關蠟油外甩和去催化閥,減一、二、三線保持回流,避免減壓塔填料結焦,待減壓塔溫度降下來后,抽空各集油箱中的油,然后停各側線泵,減壓塔底存油拿凈后停泵。

  6、后部(負責后部工作)

  6.1降原油注水量及側線注堿量;

  6.2停減壓系統(包括減粘)各種注劑。

  五、事故應急處理注意事項

  1、事故處理過程中做到不停工,不超溫、不超壓,事故不擴大;

  2、保證減壓塔各側線回流,避免填料結焦;

  3、若爐管破裂嚴重,火勢較大,應按照緊急停工處理。

  六、事故預防措施及對策

  1、每天對減壓爐進行監控,分支溫度、爐膛溫度嚴格控制工藝卡片范圍內,若減壓爐四路進料量太小,應適當注汽,避免爐管結焦;

  2、內操重點監控爐膛溫度,負壓、氧含量的變化,發現較大波動,指揮外操查明原因;

  3、泄漏不嚴重時,可甩減壓,爐膛給消防蒸汽。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