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自查報告
以下是一篇學校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自查報告范本,僅供參考!
在**年8月17日,縣教育局將吉林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情況自查工作的通知》(吉教基一字〔**〕19號)轉發給全縣中小學校并提出工作要求,現將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五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意見》,將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和關愛工作納入《東遼縣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h政府,教育局、婦聯、團縣委、關工委等部門都出臺了文件,各部門都積極開展“代理媽媽”等活動,多渠道、寬領域地持續開展貧困留守兒童救助活動。
二、積極改善留守兒童生活條件
學校宿舍優先滿足留守兒童的需要,為留守兒童提供校車,滿足上學需要,中午學校有食堂,完全滿足孩子的午餐需要,還為留守兒童開展捐助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三、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日常管理
我縣地處農村,學生****自農村,留守兒童較多。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年度第一學期全縣有留守兒童1396人,留守兒童在校就讀人數占學生總數比例為6.25%。各校都為留守兒童建立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并定期統計匯總留守兒童變動情況。全程跟蹤家庭情況和思想學習情況。這些弱勢群體的成長與發展關系著學校的生存發展,也牽動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心。教育局要求各校
加強學籍管理,控制輟學,開展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引導他們明辨是非,增強法治意識,實施家校聯動,共同管理孩子。
四、廣泛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
各學校完善了留守兒童普查登記制度,建立了包保機制,成立了留守兒童之家。通過結對子、愛心媽媽等親情活動對留守兒童進行法制觀念和安全防范知識教育;借助家長學校,定期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訓,要求外出打工家長做到每周打一個電話,每月與班主任聯系一次,鋪架他們與父母情感溝通的橋梁,從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通過開展黨員干部捐款捐物、“愛心一對一”義務家教、愛心心理咨詢、留守兒童心理導航等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使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活動取得實效,全縣各學校都成立留守兒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兒童活動室。
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學校辦學經費仍然困難,教育教學設施落后,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開支,學校這個大家庭也負擔不起,經費不足,大大制約了“關愛工程”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學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時,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師和相關人員也是制約“關愛工程”的問題之一,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的心理教育培訓或由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迫在眉睫。
2、農村家庭教育網絡不健全、部分家長學校作用發揮不夠好,缺少有針對性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宣傳培訓活動等,加之有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監護人尤其是祖輩監護人文化程度低,認識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及時得到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自信心。
2、我們將繼續落實國家五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教育工作意見》精神,認真貫徹省市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大“留守兒童”工作力度,做細、做實、做好“留守兒童”工作,積極摸索留守兒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領留守兒童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快樂和諧成長。
學校關愛留守兒童自查報告范本
20**年學校關愛留守兒童自查報告
留守兒童自查報告
篇2:農村留守兒童自查報告
留守兒童自查報告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努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會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創造環境和條件,切實為留守兒童解難事、做好事、辦實事。
二、基本情況
20**年下期我校留守兒童共計112名,其中小學部男生38名,女生34名共72名,中學部男生15名,女生25名共40名,住校生16名,有監護人的108名,無監護人的4名。
二、留守兒童教育關愛工作情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這些孩子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鄉,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由于文化程度和年齡相差較大,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學習、活動、娛樂場所,讓外出務工人員安心工作,根據雁江區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特建設了農村留守兒童之家。
具體關愛工作如下: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標識,全面掌握留守兒童信息,并及時更新。
2、建立寄宿管理、安全管理、衛生管理、餐飲管理、控輟保學等相關工作制度,滿足留守兒童生活、學習需要。
3、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建立留守兒童之家或其他活動場所,加強關愛服務。
?、僮⒅貙α羰貎和男睦斫】到逃?。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有偏差和心理有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了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讓他們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ldquo;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定期開放。在學校少先大隊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可以在留守兒童活動室自主借閱自己喜歡的圖書,對提高孩子們閱讀水平,豐富孩子課外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孩子們可以在留守兒童之家,開展合作學習,與教師、同學合作交流,共同進步;留守兒童活動室定期播放少兒故事片、安全教育專題片,對留守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間和下午課后,由結對老師輪流值日。在學生活動室和操場組織、安排豐富的課外活動。如:課外閱讀、學習指導、體育活動等,讓留守兒童之家真正成了兒童學習活動的樂園。
?、蹖W校根據制定的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人文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校園里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按政策納入“兩免一補”計劃,通過免收雜費、書本費,提供生活補助等方式,確保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4、開展結對幫扶,對特殊困難留守兒童采取針對性幫扶措施。班級成立了留守兒童幫教小組,教師、班級干部與留守兒童結成了“一幫一”幫扶小組,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讓留守兒童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
5、注重家校聯動,定期開展家訪,與家長或其他監護人經常溝通聯系。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1、“留守兒童之家”建設過程中硬件設備建設不到位,急需加強硬件設備的配置,主要是圖書的欠缺,活動器材的欠缺。
2、“留守兒童之家”的輔導教師或“愛心媽媽”責任心不強,學校有待于急需培訓。
3、“留守兒童之家”和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交流與溝通存在一定的困難,由于常年打工聯系電話不確定。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強“留守兒童之家”的硬件建設,特別是增加一些圖書。
2、加強“留守兒童之家”的輔導教師或“愛心媽媽”的培訓。
3、為留守兒童與父母交流與溝通創造一定條件,比如通過開通免費網絡,免費電話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