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及支護設施觀測
土方邊坡及坑內支護設施在土方開挖及基礎施工各階段,將有可能產生不可予見的變形,必須進行測量觀測。
1觀測內容:
針對本工程特點,須進行下述內容的觀測:
1)邊坡位移及坑內支護變形量及規律。
2)周圍原有建筑物沉降與位移的觀測。
3)附近道路沉降觀測。
2觀測點的布設:
1)沿基坑周圍設12個觀測點,對應于每個觀測點,在土方開挖過程中設一個豎向觀測點,將豎向及環向觀測點的成果分別繪制在相應的坐標系中,形成一個環向封閉,豎向連續的變形曲線,判斷變形發展規律。
2)在場外附近道路上每15m設一個觀測點(設在路側)。
3) 在挖土過程中,要連續對支護結構進行觀測。如發現變形異常,立即停止挖土,并向項目經理和總工匯報,采取應急措施。
篇2:土釘墻邊坡支護施工工藝
土釘墻邊坡支護的施工工藝
土釘墻邊坡支護的施工工藝流程為:挖土→整理坡面→初噴→打孔眼→插桿→灌注→掛網→復噴。
1、開挖整理坡面
土釘支護是分層進行的,因此挖土深度不能超過設計深度,同時要保證坡角達到設計要求的78°~80°,坡面平整光滑,坡角未達到設計要求的則要進行專門修整。
2、初噴
為使挖好的坡面不產生垮塌,凡挖好的坡面需立即進行混凝土噴射,以使表層固結。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為水泥:石子=1.5:1.5,水灰比=0.5~0.6。
3、鉆孔
采用人工機械一起作用的方法,鉆孔下傾角度為15°~25°,采用風鉆的方法進行,人工挖工用的是洛陽鏟,兩人一組。
4、插桿與灌漿
成孔后按設計要求插入直徑中22mm加筋桿,加筋桿每1.5m焊接直徑110mm的扶正環,起導正作用。在插筋的同時,用加筋桿將注漿管帶進離孔底0.3m的地方,然后進行灌注,注漿材料的配合比為水泥:砂子=1:2。水灰比=0.4~0.5??變纫欢ㄒ酀M,不能形成空洞和孔隙。
5、掛網
上道工序完工后,按設計要求,將直徑中6mm的鋼筋,按30cm×30cm的網距焊接,固定于坡面之上;同時,在危險坡上的土釘之間用金屬件連接在一起,以進一步加強支護強度。
6、復噴
掛網后,整個坡面復噴混凝土,其噴射厚度達到設計要求。
一般錨桿長度在15~45m之間,直徑較大,錨桿所承受的荷載可達400kN以上;鋼筋插入深度不得小于設計要求的90%,安裝后不得敲擊、碰撞。灌漿用的砂漿應拌和均勻,隨用隨拌,孔眼在灌漿前用風吹凈,灌漿時從孔底開始,連續均勻的進行。
篇3:地下室工程邊坡支護設施觀測
邊坡及支護設施觀測
土方邊坡及坑內支護設施在土方開挖及基礎施工各階段,將有可能產生不可予見的變形,必須進行測量觀測。
1觀測內容:
針對本工程特點,須進行下述內容的觀測:
1)邊坡位移及坑內支護變形量及規律。
2)周圍原有建筑物沉降與位移的觀測。
3)附近道路沉降觀測。
2觀測點的布設:
1)沿基坑周圍設12個觀測點,對應于每個觀測點,在土方開挖過程中設一個豎向觀測點,將豎向及環向觀測點的成果分別繪制在相應的坐標系中,形成一個環向封閉,豎向連續的變形曲線,判斷變形發展規律。
2)在場外附近道路上每15m設一個觀測點(設在路側)。
3) 在挖土過程中,要連續對支護結構進行觀測。如發現變形異常,立即停止挖土,并向項目經理和總工匯報,采取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