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建筑工程公司員工傷害補償制度

7810

  建筑工程公司員工傷害補償制度

  1 .總則

  ( l )本制度旨在明確員工在執行業務過程中受到傷害時,公司予以補償的具體辦法;

  ( 2 )補償的對象限于在執行業務過程中因故受到傷害的員工及其家屬;受傷害員工因同一原因接受其他傷害補償時,公司僅向其支付相當于余額的補償。

  ( 3 )因本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傷害時,由有關部門認定后,不予以傷害補償,或給予部分補償。

  2 .補償

  ( l )補償的種類包括:

  1 )療養補償;

  2 )休養補償及休養薪金;

  3 )長期傷病補償及長期傷病薪金;

  4 )后處理薪金;

  5 )傷殘補償及傷殘薪金;

  6 )家屬補償及家庭補助;

  7 )殯葬費;

  8 )退職薪金。

 ?。ㄗⅲ┮陨纤械?** 薪金",指附加薪金。

  ( 2 )療養補償

  l )指因工受傷或患病時,公司向其支付必要的療養費;

  2 )療養費直接付給員工醫療的定點醫院;

  3 )在治療過程中,所需的轉院交通費由公司負擔。如需家屬陪同時,由公司支付一定的補償。

  ( 3 )為輔助治療,如需休養時,公司除給予休養補償外,并附加休養薪金。休養薪金僅限于休養期,其數量為平均工資的40 % ;

  ( 4 )如受傷害者經療養三年后尚未治愈,除予以長期傷病補償外,并附加長期傷病薪金。長期傷病工資為平均工資的40 % ;

  ( 5 )受傷害者經治療后,如需要醫療后處理時(手術后處理、安裝假肢等),應向其支付后處理薪金。后處理薪金為平均工資的60 % ;

  ( 6 )因傷害造成身體殘疾時,除予以傷殘補償外,并附加傷殘薪金(傷殘薪金按傷殘程度分級支付);

  ( 7 )員工因傷害死亡時,除對其家屬予以家屬補償外,還應給予家庭生活補助。以仁兩項補償規定,應一次性支付;

  ( 8 )員工因傷害死亡時,公司按有關規定負擔殯葬費;

  ( 9 )受傷害員工如退職時,公司向其支付退職薪金。

  退職薪金的支付標準為:本人退職前薪金* 支付天數。支付天數按本人實際年齡分段,17 歲以下為600d ; 18 一22 歲為588 一54Dd ; 23 一26 歲為528 一492d ; 27 一30 歲為480 一悶44d ; 31 歲以上為432d )。

  3 .申請手續及支付方法

  ( 1 )受傷害后,員工應迅速將醫師證明材料和申請表報請上級主管,提交總務部門;

  ( 2 )非薪金性補償,直接支付給本人或其家屬。薪金性補償分月隨薪金支付。必要時也可臨時支付。但傷殘薪金、家庭補助和退職薪金可在申請后立即支付。

  4 .對臨時工的傷害補償也按本制度辦理。

篇2:建筑工程公司員工傷害補償制度

  建筑工程公司員工傷害補償制度

  1 .總則

  ( l )本制度旨在明確員工在執行業務過程中受到傷害時,公司予以補償的具體辦法;

  ( 2 )補償的對象限于在執行業務過程中因故受到傷害的員工及其家屬;受傷害員工因同一原因接受其他傷害補償時,公司僅向其支付相當于余額的補償。

  ( 3 )因本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傷害時,由有關部門認定后,不予以傷害補償,或給予部分補償。

  2 .補償

  ( l )補償的種類包括:

  1 )療養補償;

  2 )休養補償及休養薪金;

  3 )長期傷病補償及長期傷病薪金;

  4 )后處理薪金;

  5 )傷殘補償及傷殘薪金;

  6 )家屬補償及家庭補助;

  7 )殯葬費;

  8 )退職薪金。

 ?。ㄗⅲ┮陨纤械?** 薪金",指附加薪金。

  ( 2 )療養補償

  l )指因工受傷或患病時,公司向其支付必要的療養費;

  2 )療養費直接付給員工醫療的定點醫院;

  3 )在治療過程中,所需的轉院交通費由公司負擔。如需家屬陪同時,由公司支付一定的補償。

  ( 3 )為輔助治療,如需休養時,公司除給予休養補償外,并附加休養薪金。休養薪金僅限于休養期,其數量為平均工資的40 % ;

  ( 4 )如受傷害者經療養三年后尚未治愈,除予以長期傷病補償外,并附加長期傷病薪金。長期傷病工資為平均工資的40 % ;

  ( 5 )受傷害者經治療后,如需要醫療后處理時(手術后處理、安裝假肢等),應向其支付后處理薪金。后處理薪金為平均工資的60 % ;

  ( 6 )因傷害造成身體殘疾時,除予以傷殘補償外,并附加傷殘薪金(傷殘薪金按傷殘程度分級支付);

  ( 7 )員工因傷害死亡時,除對其家屬予以家屬補償外,還應給予家庭生活補助。以仁兩項補償規定,應一次性支付;

  ( 8 )員工因傷害死亡時,公司按有關規定負擔殯葬費;

  ( 9 )受傷害員工如退職時,公司向其支付退職薪金。

  退職薪金的支付標準為:本人退職前薪金* 支付天數。支付天數按本人實際年齡分段,17 歲以下為600d ; 18 一22 歲為588 一54Dd ; 23 一26 歲為528 一492d ; 27 一30 歲為480 一悶44d ; 31 歲以上為432d )。

  3 .申請手續及支付方法

  ( 1 )受傷害后,員工應迅速將醫師證明材料和申請表報請上級主管,提交總務部門;

  ( 2 )非薪金性補償,直接支付給本人或其家屬。薪金性補償分月隨薪金支付。必要時也可臨時支付。但傷殘薪金、家庭補助和退職薪金可在申請后立即支付。

  4 .對臨時工的傷害補償也按本制度辦理。

篇3:如何免交離職補償金個人所得稅

  柳州的項目終于撤場了,這個項目是公司做得比較失敗的一個項目。撤場有多種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合同到期,另一方面是之前的服務不能讓客戶滿意。

  項目撤場后,當地的員工大都就地安置或辦理離職。

  但是,項目經理XX作為總部外派的管理成員則須返回總部述職。劉經理是個老員工,來公司已近5年了。此次項目“失守”,他也頗為自責。雖然公司并未因此對他進行處罰,但他還是覺得難辭其咎,主動向公司提出了離職。盡管公司也想挽留,無奈他去意已決。但鑒于是老員工,公司還是決定對其補償5個月的工資。M君非常贊同,這種人性化的做法既是對老員工的肯定,也是對公司所有員工的激勵,這在一定程度上向員工展現了公司對員工實質性的關懷。

  但是,他卻不認同人力資源部對有關補償金的計算方法。表1是人力資源部發來的關于XX補償金的計算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XX5個月補償金50,000元,人力資源部計劃在將來的5個月里分月發放。M君不明白為什么要分5個月發放,而且還扣了5個月的個人所得稅。對此,他詢問了人力資源部趙經理,得到的回答是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可以減少一次性支出的金額,更重要的是為員工考慮,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的支出。

  M君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力資源部混淆了工資薪金與補償金的個稅計算。他告訴對方,這樣的計算是錯誤的,補償金的個稅計算依據是有別于工資薪金的,也沒必要分月發放。具體關于補償金的計算請他們咨詢下財務部主管陳紅。對于該補償金,陳紅的計算如下:

  陳紅還對表2的計算作了一番解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1999〕178號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規定:

  1、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2、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因此,陳紅認為勞動補償金的個稅計算適用于“工資薪金”稅目、稅率。XX一次性補償收入50,000元,按5年平均,平均收入為10,000元,以其作為納稅依據,月平均應繳納個稅745元,5個月合計3,725元。該計算結果的個稅合計數和表1中的分月發放數額相一致。因此作為一次性補償收入可以一次性發放,而不必分月發放。這和正常的工資薪金不同。

  盡管陳紅引用的規定并不錯,但是其表2中關于補償金的計算依然是錯誤的。因為關于補償金的個稅計算,除了上文中所提到的國家稅務總局〔1999〕178號文之外,20**年還出臺了一個補充規定。即: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57號文《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該通知第一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深圳市20**年職工年平均工資55,684元,3倍數額即167,052元。根據該規定,一次性補償金在167,052元以內的,免征個人所得稅。只有超過167,052元的部分才按表2的方式計算補償金個稅。也就是說,XX補償金50,000元免征個人所得稅。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經濟補償金超過了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年157號文第三條還規定: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如果企業按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員工從破產企業里獲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一律免征個人所得稅,即使該補償超過了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

  由于解除勞動合同而產生的經濟補償金,其個稅計算,除了上述兩點需要注意之外,還需要注意:經濟補償金雖然無論從稅法還是財務管理的角度,都仍屬于工資薪金的范疇,但是鑒于其特殊性,政策還是給予勞動者一定的傾斜。除了大幅度提高免征額之外,還規定: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這也有別于一般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原則。

  經濟補償金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所以早在20世紀末對其個稅征收就已經作了明確規定。對于企業來說,經濟補償金不應僅是勞動糾紛的結果,而應是體現企業開展員工關懷的常用手段?,F代企業管理,必須關注員工的實質需求。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