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幕墻制作質量控制要點

3336

  幕墻制作及質量控制要點

  1、幕墻構件加工制作

  本公司對該工程實行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從方案設計到工場裝配置至現場施工,全過程實行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管理。

  2、構件加工的一般要求

  幕墻構件的加工制作應嚴格按設計施工圖進行,應對已建建筑物主體進行復測,及時調整幕墻的設計并及時修改設計施工圖,合理安排組織幕墻構件的加工組裝。

  幕墻使用的所有材料和附件,都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說明書以及執行標準的編號;特別是主要部件,同安全有關的材料和附件,更要嚴格檢查其質量,檢查出廠時間、存放有效期,嚴禁使用不合格和過期材料。

  加工幕墻構件的設備、機具應能達到幕墻構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定期進行檢查和計量認證,對量具應按計量管理部門的規定,定期進行計量鑒定,以保證加工產品質量和精確度。

  幕墻構件加工環境要求清潔、干燥、通風良好,溫度也應滿足加工的需要,冬季應有暖氣,夏季應有降溫措施。

  3、型材的加工

  a)加工工藝流程

  斷料→劃線→打孔→攻牙→質檢→按發料次序堆放。

  b)幕墻構件加工技術要求

  幕墻結構桿件截料前應進行校直調整;

  幕墻橫梁長度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立柱長度的允許偏差應為±1.0mm,端頭斜度的允許偏差應為-15’;

  截料端頭不得因加工而變形,并不應有毛刺;

  孔位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孔距的允許偏差應為±0.5mm,累計偏差不得大于±1.0mm;

  鉚釘的通孔尺寸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鉚釘用通孔》(GB 152.1)的規定;

  沉頭螺釘的沉孔尺寸偏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沉頭螺釘用沉孔》(GB 152.2)的規定;

  圓柱頭、螺栓的沉孔尺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圓柱頭、螺栓用沉孔》(GB 152.3)的規定;螺絲孔的加工應符合設計要求。

  幕墻構件中,槽、豁、榫的加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銑槽尺寸允許偏差(mm)

  項目abc

  允許偏差+0.5,0.0+0.5,0.0±0.5

  構件銑豁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銑豁尺寸允許偏差(mm)

  項目abc

  允許偏差+0.5,0.0+0.5,0.0±0.5

  構件銑榫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銑榫尺寸允許偏差(mm)

  項目abc

  允許偏差0.0,-0.50.0,-0.5±0.5

  幕墻構件裝配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構件裝配尺寸允許偏差(mm)

  項目構件長度允許偏差

  槽口尺寸≤2000±2.0

  >2000±2.5

  構件對邊尺寸差≤2000≤2.0

  >2000≤3.0

  構件對角尺寸差≤2000≤3.0

  >2000≤3.5

  c)其他裝配要求

  鋁型材裝配應牢固,各連接縫隙要進行可靠的密封處理。連接采用的自攻螺絲應采用不銹鋼制造。螺絲不宜尖部突出框槽內,以防局部擠壓玻璃而使玻璃破裂。制作好的副框型材,裝配成品應整齊碼放。對于活動扇,還應檢查窗撐等五金件的安裝質量。

  4、工藝質量控制點

  型材斷料(包括豎、橫梁)在切割機上加工,加工前應嚴格控制斷料尺寸,并在開機后,對加工的第一根型材,進行尺寸復核,要求立柱的加工允許偏差為±1.0mm,橫梁的加工允許偏差為±0.5mm,端頭斜度的允許偏差為-15',斷料端頭應注意不允許有加工變形,不應有毛刺。

  型材(包括立柱及框料)的孔加工必須在裝有與該系列幕墻相配之鉆模的鉆床上進行。嚴禁采用目測定位的方法,要求孔位的允許偏差為±0.5mm,孔距的允許偏差為±0.5mm,累計偏差不應大于±1.0mm。

篇2:幕墻工程公司質量控制工作程序

  幕墻工程公司質量控制程序

  一、質量影響因素

  1、影響質量因素: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

  a、人:施工人員技術水平,項目部人員管理水平(項目人員提高技術水平)

  b、材料:尺寸誤差、直線度、平整度等

  c、機具:沖擊鉆、電焊機功率、測量設備的技術狀態和精度水平

  d、方法:施工的工序安排、安裝方式、檢測方法、抽樣代表性等

  e、環境:工作面的安全、方便程度、人文氣象環境、技術與管理環境等

  2、按施工階段分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予控,事中抽檢、事后整改。

  二、質量管理制度:

  1)質量第一,質檢員擁有一票否決權;

  2)嚴格執行"三檢制":每一檢驗批的一道工序完成,班組自檢(見:班組自檢表);合格后由施工隊質檢員組織相關工序班組交接檢驗(見:交接檢驗表),然后填寫《報驗表GC21》,并附帶自檢表和交接檢驗表報項目部,項目部至少抽檢20%,合格后簽署意見,由項目部再報總包及監理,全部通過進行下道工序;

  3)檢查中每一檢驗批20%的抽檢量中不合格數達到5%,發《質量整改通知單GC16》,進行整改,由此造成的材料浪費予以記錄(見:材料浪費記錄表);其它見合同附件《施工管理處罰條例》或項目部的管理處罰制度。

  4)每道工序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

  5)每道工序實行樣板制,樣板要有記錄;

  6)每道工序施工時,項目管理人員必須進行巡查抽檢,并填寫相應抽樣檢查表;

  三、質量控制原則:

  1、必須堅持"質量第一,客戶至上"的原則。

  2、以"人為核心",人是質量的管理者與創造者,所有的一切過程和質量都是"人"的能力所決定的,故,提高質量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質和敬業精神。為此,項目部以提高的素質為主,包括:

  1)經常組織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基本技術能力,形式可有:項目部組織、講解規范和技術標準;工藝標準,施工方法,有經驗工人的講解,相互交流。

  2)督促施工加強外部培訓加強取證工作

  3)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愉快的工作環境,使工人世間產生抵觸情緒

  4)想方設法提高工人職業道德,增強責任心,能夠嚴格要求自己,這是提高質量的根本途徑

  5)加強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提高管理經驗,可內部組織學習交流;組織外部培訓

  6)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業精神

  3、以"預防為主"

  4、工程質量必須以預防為主,把質量管理從事后檢查控制提前到前事前預控,這是有效措施,導致事后檢查不合格再返工,就浪費材料增加成本,拖延工期了

  5、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一切用數據說話

  四、質量控制三階段

  1、事前控制:即工程開工前的準備工作和每道工序的開工準備工作等都是事前控制,控制重點是根據以往管理經驗,對將要施工的工序可能會出現的質量問題提前提出,并拿出解決途徑,重點應做好準備工作

  開工準備內容:

  1)技術準備:包括:施工圖和加單的審核;土建結構的數據復核;標高點、軸線校核;確定施工技術方案和質量策劃,進行技術交底、做樣板、技能培訓等

  2)物質準備:各種材料構配件的落實、機械電氣設備、測量工具等組織進場;

  3)組織準備:組建管理機構,選用施工隊伍,入場教育等

  4)創造必要的工作面

  5)工作環境的準備,如有關總包協議的簽定;用電;生活區;辦公室;庫區;大型施工機械的使用;腳手架等

  工序施工:每道工序開始施工,都要首先進行技術交底,交底對象為施工隊質檢員、隊長、技術員、班組長、交底內容應包括施工方法、技術指標、檢查要求等。由施工隊長對工人進行二級交底。

  2、事中控制:工序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在施工項目有方案,事前有技術交底予控的基礎上,重點進行過程控制,把質量問題消滅在初始狀態。

  1)巡視檢查是否按照技術交底要求做

  2)每一工序的自檢、復檢、交接檢(項目部監督)

  3)項目部的旁站監督;抽檢,驗收。

  4)詳細檢查及表格填寫見"質量管理制度""項目部檢查內容"等章節內容。

  3、事后控制:在工序或項目完成后進行的質量控制。具體包括組織聯合驗收;按照規定進行質量評定;技術資料是否完整、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和滿足使用功能(如淋水試驗);面材是否存在色差等。

  4、檢驗檢查方法:

  目測法:看、摸、敲、照

  實測法:吊、靠、量、套

  試驗法:

  五、質量管理方法

  1、質量管理的每一個過程,實行全面質量管理,質量管理為八字方針,即計劃、實施、檢查、處理

  2、每道工序都應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每道工序應進行自檢、復檢、交接檢驗,前道工序未經檢驗嚴禁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3、隱蔽工程,安裝后經過自檢、復檢,合格后填寫隱蔽工程單,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進入下道工序,未經報驗或判定不合格的嚴禁進入下道工序

  六、施工質量不合格處理程序

  施工質量不合格品等級分為輕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嚴重不合格三個等級。

  1、輕微不合格:處置較容易、處置對下道工序的影響不大、處置對工期、費用影響不大、處置對工程安全性或使用性能影響不大的不合格;

  對輕微不合格,由施工員在現場及時監督糾正,直至符合規定要求,并填寫《工程質量問題整改通知單》,向項目經理報告;當輕微不合格連續發生時,應由項目經理組織對不合格進行評審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填寫《不合格評審表》、《糾正或預防措施表》,項目經理負責再次進行驗證。

  2、一般不合格:處置難易程度一般或處置對下道工序有一定影響或處置對工期、費用有一定影響或處置對工程安全性或使用性能有一定影響的不合格;

  由項目部人員發現的,由項目部負責處置及驗證,并填寫《工程質量問題整改通由工程部組織監理部、設計部、材料部等相關部門進行評審,做出處置方案,交項目部進行處置,工程部跟蹤進行驗證。由公司監理部、工程部或其他職能部門抽查發現的,由發現部門填寫《糾正或預防措施表》(必要時填寫《不合格評審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評審),交項目部處置后上報,發現部門再次進行驗證。

  3、嚴重不合格:處置較困難或處置對下道工序有嚴重影響或處置對工期、費用有嚴重影響或處置對工程安全性或使用性能有嚴重影響的不合

格。

  對嚴重不合格,項目部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填寫《不合格評審表》上報監理部,由監理部組織技術總監、工程材料總監、工程總助、設計部、材料部、項目部等進行評審,做出處置方案交項目部進行處置,由監理部負責再次進行驗證;

篇3:裝飾裝修幕墻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裝飾裝修幕墻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1.幕墻工程驗收時應檢查下列文件和記錄:

  a幕墻工程的施工圖、結構計算書、設計說明及其他設計文件。

  b建筑設計單位對幕墻工程設計的確認文件。

  c幕墻工程所用各種材料、五金配件、構件及組件的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

  d幕墻工程所用硅酮結構膠的認定證書和抽查合格證明;進口硅酮結構膠的商檢證;國家指定檢測機構出具的硅酮結構膠相容性和剝離粘結性試驗報告;石材用密封膠的耐污染性試驗報告。

  e后置埋件的現場拉拔強度檢測報告。

  f幕墻的抗風壓性能、空氣滲透性能、雨水滲漏性能及平面變形性能檢測報告。

  g打膠、養護環境的溫度、濕度記錄;雙組份硅酮結構膠的混勻性試驗記錄及拉斷試驗記錄。

  h防雷裝置測試記錄。

  i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z幕墻構件和組件的加工制作記錄;幕墻安裝施工記錄。

  2.幕墻工程應對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標進行復驗:

  a鋁塑復合板的剝離強度。

  b石材的彎曲強度;寒冷地區石材的耐凍融性;室內用花崗石的放射性。

  c玻璃幕墻用結構膠的邵氏硬度、標準條件拉伸粘結強度、相容性試驗;石材用結構膠的粘結強度;石材用密封膠的污染性。

  3.幕墻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

  a預埋件(或后置埋件)。

  b構件的連接節點。

  c變形縫及墻面轉角處的構造節點。

  d幕墻防雷裝置。

  e幕墻防火構造。

  4.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

  a相同設計、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幕墻工程每500~1000m2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m2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b同一單位工程的不連續的幕墻工程應單獨劃分檢驗批。

  c對于異型或有特殊要求的幕墻,檢驗批的劃分應根據幕墻的結構、工藝特點及幕墻工程規模,由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協商確定。

  5.幕墻及其連接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相對于主體結構的位移能力。幕墻構架立柱的連接金屬角碼與其他連接件應采用螺栓連接,并應有防松動措施。

  6.隱框、半隱框幕墻所采用的結構粘結材料必須是中性硅酮結構密封膠,硅酮結構密封膠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

  7.立柱和橫梁等主要受力構件,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應經計算確定,且鋁合金型材壁厚不應小于3.0mm,鋼型材壁厚不應小于3.5mm。

  8.硅酮結構密封膠應打注飽滿,并應在溫度15℃~30℃、相對濕度50%以上、潔凈的室內進行;不得在現場墻上打注。

  9.幕墻的防火應滿足規范要求且:

  a應根據防火材料的耐火極限決定防火層的厚度和寬度,并應在樓板處形成防火帶。

  b防火層應采取隔離措施。防火層的襯板應采用經防腐處理且厚度不小于1.5mm的鋼板,不得采用鋁板。

  c防火層的密封材料應采用防火密封膠。

  d防火層與玻璃不應直接接觸,一塊玻璃不應跨兩個防火分區。

  1.單元幕墻連接處和吊掛處的鋁合金型材的壁厚應通過計算確定,并不得小于5.0mm。

  2.幕墻的金屬框架與主體結構應通過預埋件連接,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混凝土施工時埋入,預埋件的位置應準確。當沒有條件采用預埋件連接時,應采用其他可靠的連接措施,并應通過試驗確定其承載力。

  3.立柱應采用螺栓與角碼連接,螺栓直徑應經過計算,并不應小于10mm。不同金屬材料接觸時應采用絕緣墊片分隔。

  4.玻璃幕墻使用的玻璃應符合下列規定:

  a幕墻應使用安全玻璃,玻璃的品種、規格、顏色、光學性能及安裝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

  b幕墻玻璃的厚度不應小于6.0mm。全玻幕墻肋玻璃的厚度不應小于12mm。

  c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雙道密封。明框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聚硫密封膠及丁基密封膠;隱框和半隱框幕墻的中空玻璃應采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及丁基密封膠;鍍膜面應在中空玻璃的第2或第3面上。

  d幕墻的夾層玻璃應采用聚乙烯醇縮丁醛(PVB)膠片干法加工合成的夾層玻璃。點支承玻璃幕墻夾層玻璃的夾層膠片(PVB)厚度不應小于0.76mm。

  e鋼化玻璃表面不得有損傷;8.0mm以下的鋼化玻璃應進行引爆處理。

  f所有幕墻玻璃均應進行邊緣處理。

  5.隱框或半隱框玻璃幕墻,每塊玻璃下端應設置兩個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其長度不應小于100mm,厚度不應小于2mm,托條外端應低于玻璃外表面2mm。

  6.明框玻璃幕墻的玻璃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玻璃槽口與玻璃的配合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的規定。

  b玻璃與構件不得直接接觸,玻璃四周與構件凹槽底部應保持一定的空隙,每塊玻璃下部應至少放置兩塊寬度與槽口寬度相同、長度不小于100mm的彈性定位墊塊;玻璃兩邊嵌入量及空隙應符合設計要求。

  c玻璃四周橡膠條的m.airporthotelslisboa.com材質、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鑲嵌應平整,橡膠條長度應比邊框內槽長1.5%~2.0%,橡膠條在轉角處應斜面斷開,并應用粘結劑粘結牢固后嵌入槽內。

  7.玻璃幕墻的防雷裝置必須與主體結構的防雷裝置可靠連接。

  8.石材幕墻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和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產品標準和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石材的彎曲強度不應小于8.0MPa;吸水率應小于0.8%。石材幕墻的鋁合金掛件厚度不應小于4.0mm,不銹鋼掛件厚度不應小于3.0mm。

  9.石材幕墻的防雷裝置必須與主體結構防雷裝置可靠連接。

  10.石材幕墻的板縫注膠應飽滿、密實、連續、均勻、無氣泡,板縫寬度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的規定。

  11.石材幕墻應無滲漏。

  檢驗方法:在易滲漏部位進行淋水檢查。

  12.石材幕墻表面應平整、潔凈,無污染、缺損和裂痕。顏色和花紋應協調一致,無明顯色差,無明顯修痕。

  13.石材幕墻的壓條應平直、潔凈、接口嚴密、安裝牢固。

  14.石材接縫應橫平豎直、寬窄均勻;陰陽角石板壓向應正確,板邊合縫應順直;凸凹線出墻厚度應一致,上下口應平直;石材面板上洞口、槽邊應套割吻合,邊緣應整齊。

  15.石材幕墻的密封膠縫應橫平

豎直、深淺一致、寬窄均勻、光滑順直。

  16.石材幕墻上的滴水線、流水坡向應正確、順直。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