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醫院提示:兒童用藥注意事項

6586

  醫院提示:兒童用藥注意事項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許多臟器發育尚不完善,肝、腎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腦屏障作用也都不健全。兒童用藥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給藥途徑的選擇:我們提倡“能口服給藥治療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療的不靜點給藥”。雖然注射法給藥劑量準確、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響,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藥物的質量、藥物的刺激性、藥物本身的毒性、輸液中的微粒和熱原等都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病情不嚴重時,請選擇口服或肌注給藥,病情嚴重時才選擇靜脈給藥。

  二、給藥劑量要準確:兒童給藥物量一定要根據日齡或體重計算給藥量。因給藥量大或靜點速度過快,超過兒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三、藥物的選擇要合適:兒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腎均未發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腎清除功能較差,應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應較嚴重的藥物。

  1.抗菌藥物的選擇:一般的感冒發燒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時,也應選毒副反應小的藥物,如青霉素類抗菌藥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藥物,如氨基糖苷類、萬古霉素、去甲萬古霉素等可引腎及耳毒性。氯霉素可引起灰嬰綜合征。如確有應用指征時,必須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據此調整個體化給藥方案,以確保治療安全有效。不能進行血藥濃度監測者,不可選用上述藥物。四環素類可引起齒及骨骼發育不良,牙齒黃染。喹諾酮類可引起軟骨損害,避免用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前奉愃幒瓦秽愃幙蓪е履X性核黃疸及溶血性貧血,兒童應避免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缺乏安全性資料,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避免使用或謹慎使用。兒童由于腎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經腎排出的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β內酰胺類藥物需減量應用,以防止藥物在體內蓄積導致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的發生。

  2.瀉藥與止瀉藥的應用:兒童便秘應先調整飲食,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時候才使用緩瀉劑。兒童腹瀉時也應該先調整飲食,控制感染補充液體,一般不主張使用止瀉藥,因使用止瀉藥后腹瀉雖可得到緩解,但可加重腸道毒素吸收甚至發生全身中毒現象。

  3.解熱止痛藥的應用:兒童發熱的原因很復雜,也許是普通感冒、扁桃體發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在沒有查出病因前,濫用解熱止痛藥,會掩蓋病情,妨礙正確診斷,耽誤治療。特別是幼兒高熱時,如果使用解熱止痛藥不當,還會引起出汗增多、體溫突然下降而發生虛脫。有消化道出血或潰瘍的患者,應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藥物。

  4.鎮靜催眠藥的應用:鎮靜催眠藥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廣泛的抑制作用,產生鎮靜、催眠和抗驚厥等效應。兒童有高熱、過渡興奮、煩躁不安、頻繁嘔吐等情況,使用鎮靜藥可以使患兒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復。常用的藥物有苯巴比妥、安定、異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鎮靜劑不當也可造成患兒呼吸抑制。不應長期使用鎮靜催眠藥。

  5.激素類藥物的的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常用的有氫化可的松、可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應用本類藥物時,必需嚴格掌握適應癥,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本類藥物,可引起肥胖、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一般感染不要使用本類藥物,因其對病原微生物無抑制作用,且可抑制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降低機體防御功能,反而可使的感染病灶(如化膿性病灶、結核)活動和擴散。如必須長期使用本類藥物時,應給予促皮質激素,以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同時給予鉀鹽,并限制鈉鹽的攝入,還應增加蛋白飲食,適當加服鈣劑及維生素D。停藥時應逐漸減量,不宜驟停,以免發生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癥狀。

  6.維生素類、微量元素、滋補品的合理使用:

 ?、啪S生素類:應根據兒童身體生長發育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類藥物。不應將其作為補劑給兒童長期服用,過量服用也會出現對肝、腎臟損害及中毒癥狀,如周身不適,胃腸道反應、頭痛、骨及關節痛等。

 ?、莆⒘吭兀簝和蔽⒘吭厝玷F、鈣、鋅等時,補充時不可長期使用。最好到醫院做生化檢驗,測定

  其血中含量,以調整補充量,血中含量正常時,停止服用。

 ?、茄a品:兒童不宜常吃補品,攝取營養最重要的是均衡,任保一種營養物質攝入過剩,均會導致營養失衡。人參蜂王漿之類的補品,用多了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要避免濫用滋補品如人參、人參蜂王漿、冬蟲夏草等。

  四、聯合用藥須注意的問題:藥物種類不易過多,可用可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不要聯用可使毒性增加的藥物,如慶大霉素與卡那霉素(氨基糖甙類藥物)聯用。

  五、兒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劑:兒童用藥要選擇兒童劑型的藥物。不要使用成人規格的糖衣片、緩釋片、控釋片、膠囊等。因糖衣片、膠囊劑,一方面可掩蓋藥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速效感冒膠囊”等復方制劑中含有中樞神經**,高燒的兒童服用后易誘發驚厥抽搐,特別是5歲以下的小兒更不宜服用。

  六、用藥后要密切觀察:如果出現寒顫、頭暈、惡心、嘔吐、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停藥,進行相應處理。

篇2:某醫院合理檢查合理用材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制度

>  醫院合理檢查合理用材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制度

  為規范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和用藥行為,減輕患者不必要的經濟負擔,以科學診治為原則,以合理為核心,以規范行為為目的,以降低費用為目標,重點針對診治過程中對醫療費用影響較大的檢查、用藥、耗材及治療措施制定本制度。

  1.某些單純或典型的疾病,檢查項目要適可而止,能不做的檢查不做,如最常見的普通感冒,如臨床癥狀典型,胸部攝片檢查并非必須。

  2.對疑難復雜患者的申請檢查應有針對性、階梯性,可檢查可不檢查的,盡量不檢查或少檢查,以減少衛生資源浪費,降低病人不合理檢查費用。如病人確需進行CT、磁共振、彩超等價格昂貴的大型儀器檢查,應與上級醫生商定,經科主任批準,并取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后方可實施。

  3.在診療過程中,給病人的檢查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費用較低的檢查能明確診斷的,不得再進行同一性質的其他檢查項目。

  4.應酌情有條件地實行“縣級以上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檢查結果共享制度”,盡量為患者節省檢查費用。

  5.醫生在手術和診療過程中要有計劃地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及低中值耗材,收取價格適中,以減少浪費,降低耗材費用,凡包括在手術費以內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費。

  6.在檢查、診斷和手術過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應掌握適應癥,保證質量,不可濫用,且預先要將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價格向患者和/或家屬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簽字后報醫務科審批方可使用。

  7.各級各類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對各類藥物的使用應堅持“合理用藥”的評價指標:安全、有效、簡便、及時、經濟。對臨床用藥應進行動態監控。

  8.各科室應控制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例(簡稱藥占比),控制抗菌藥物收入占藥品總收入的比例。

  9.醫生應盡量做到早期診斷、正確診斷、正確選用、合理使用,提高藥物使用效益,減少浪費,節約資源。同一類或同一性質的藥品應嚴格控制重復使用。

  10.醫務人員在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針對具體病人選用適宜的藥物,采用適當的劑量與療程,在適當的時間,通過適當的給藥途徑用于人體,達到有效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同時保護人體不受或少受與用藥有關的損害。

  11.醫生在臨床診療過程中要按照藥品說明書所列的適應癥、藥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超出藥品使用說明書范圍或更改、停用藥物,必須在病歷上作出分析記錄,執行用藥方案時要密切觀察療效,注意不良反應,根據必要的指標和檢驗數據及時修訂和完善原定的用藥文案。門診部、急診科的用藥不得超出藥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范圍。

  12.醫生不得隨意擴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適應癥等,因醫療創新確需擴展藥品使用規定的,應報醫院藥劑科、醫務科審批并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使用中藥(含中藥飲片、中成藥)時,要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選藥。

  13.醫生制定用藥方案時應根據藥物作用特點,結合患者病情和藥敏情況,強調用藥個體化。要充分考慮劑量、療程、給藥時間、給藥途徑,同時考慮藥物的成本與療效比??捎每刹挥玫乃幬飯詻Q不用,可用低檔藥的就不用高檔藥,盡量減少藥物對機體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擾和影響,降低藥品費用,用最少的藥物達到預期的目的。對較易導致嚴重耐性藥性或不良反應較大以及價格昂貴的藥物實行審批制度。

  14.抗菌藥物使用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婁底市中心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執行。各臨床科室嚴格掌握抗菌藥物治療性聯合應用和預防應用的指征,嚴格抗菌藥物分類分線管理,嚴格二線、三線抗菌藥物審批簽字制度,嚴格控制抗菌藥物濫用和重復使用,并制訂相關的管理措施。

  15.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以單用為主,原則上不超過3天量,最多不超過7天(抗結核藥除外)。特殊情況下,經診醫生必須在病歷上予以記載。其他西藥或中成藥(包括袋裝或瓶裝中成藥)3-7天量,中藥湯劑3-7貼,復診時可續用。急診處方不超過3日量。某些慢性病(如心腦血管病、神經系統疾患、潰瘍病、肝膽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老年病、盆血等)門診處方可酌情給7-14天量,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復診時可酌情續用。相同類藥物不重復使用。

  1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和醫保病人,醫師要按照《湖南省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和本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合理用藥,凡使用自費藥品、乙類藥品治療時,必須告知患者家屬,并簽名同意。

  17.檢驗科應重視病原微生物檢測工作,切實提高病原學診斷水平,提高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準確率,為臨床醫生正確選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對住院患者在使用或更改抗菌藥物前要采集標本作病原學檢查,以明確病原菌和藥敏情況,力求做到有樣必采。

  18.臨床藥師應參與查房和協助用藥方案設計,主動開展專題用藥調查和病歷用藥分析;對重點患者實施治療藥物監測,提出合理用藥建議,促進安全、有效、經濟使用藥物。

  19.臨床手術科室應嚴格執行《手術制度》,堅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的原則,必須手術的就手術,不必要手術的盡量不要手術。

  20.臨床手術科室應逐步推行無節假日手術制度,合理調整使用醫療、護理人員和手術間、手術設備等資源,周六、周日及其他法定節假日都應正常安排手術,原則上擇期手術病人的術前住院日一般不超過3天。

  21.嚴格執行《輸血制度》,加強科學合理用血和成分輸血,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可不輸血的堅決不輸血”的原則,充分有效利用血液資源,減少浪費。嚴禁非法自采自供血液,控制輸血不良反應和經血液傳播的疾病。規范消毒、滅菌、隔離與醫療廢物管理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病人住院天數。

篇3:中學食品、傳染病預防、化學試劑(品)、醫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中學食品、傳染病預防、化學試劑(品)、醫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1、學校未開設食堂,不提供課間餐,要教育學生不購、不吃“三無”變質食品,飲用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的發生。

  2、由校醫室帶頭,根據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做好傳染病的預防教育工作,各班要按劃分的衛生包干區和衛生清掃制度,搞好衛生清掃、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學校要根據需要添置必要的衛生設施和預防藥物,發現傳染病病例,要按規定及時上報,同時采取正確的隔離、觀察、洗消措施,及時就醫,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蔓延。

  3、學?;瘜W試劑(品),由化學實驗室的專人實施安全管理,建立化學試劑(品)的購買、貯存,使用登記制度;購買正規渠道的合格試劑(品),失效試劑(品)要及時妥善清理掉,杜絕外流;化學教師應認真組織開展化學實驗,指導學生正確安全的進行實驗操作。

  4、學校醫用藥品,由校醫實施安全管理,建立醫用藥品的購買、貯存、使用登記制度;購買正規渠道的合格藥品,失效藥品及時妥善清理掉,杜絕藥品外流,正確安全使用藥品。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