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景觀設計城市設計

6893

From Landscape Design to Urban Design —— Essay on Sasaki

孫一民 袁 粵
Sun Yimin Yuan Yue

摘 要 現代城市設計思想在過去半個世紀的發展與影響是深遠的。作為美國最出色的景觀設計事務所之一,Sasaki事務所幾十年來的發展軌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景觀建筑學的轉變。當今,城市設計和景觀建筑學理論在中國迅速發展,Sasaki的歷程可以給相關的研究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 城市設計 景觀建筑學 合作 和諧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landscape design firms, Sasaki Associates Inc. has been working fro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urban design for half a century. The projects of Sasaki show how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anging with the impact from urban design theory. And this is a good e*ample for us, especially today, when urban desig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ories become so popular in China.

KEY WORDS urban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rporation, harmony

中圖分類號 TU201.1   文獻標識碼 A   文 章 編 號 1000-3959(20**)03-0009-06

Sasaki事務所(Sasaki Associates Inc.)是美國著名的設計事務所,由日裔美國人佐佐木英夫(Hideo Sasaki)于1953年在美國波士頓地區建立,其業務范圍涉及城市設計、城市規劃、景觀設計與規劃、建筑設計等各個領域,并且打破地域限制,從美國本土擴展到世界各地、特別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亞洲城市。幾十年來,事務所不斷自我完善,并一直是美國最出色的城市設計、景觀設計事務所之一,應該說,這大部分要歸功于其令人稱道的設計理念和工作方法。本文將就Sasaki事務所的發展軌跡和其部分城市設計項目進行評述與分析,以對這兩方面作一些探討。

一 Sasaki事務所發展述評

1 一個景觀設計事務所的建立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戰后的重建刺激了經濟的蓬勃發展,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商業、投資,大家談論的是開拓、開拓。在建筑領域,“現代建筑”的大師們云集美國,從事教學、實踐。其中,格羅皮烏斯到美國后,致力于建筑教育事業,培養及影響了一代具有現代主義理想的建筑師,為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運動推波助瀾。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佐佐木——這位日裔美國人保持了較為冷靜的頭腦。因為具有日本血統,他在二戰期間為躲避拘役而東奔西走,從丹佛到芝加哥,目睹了美國城市建設的陰暗面。二戰后,麥卡錫時期的偏激與專制使佐佐木在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助教授職務被撤銷,他雖有名校碩士學位,卻無法得到穩定的職位。而生長于鄉村的童年經歷和寂靜流淌的東方血脈,培育了佐佐木樸實、崇尚和諧的自然觀。

佐佐木1948年畢業于當時格羅皮烏斯執掌的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GSD)景觀建筑系。1953年,在艾薩克斯的邀請下,佐佐木回到母校執教,1958年任系主任,歷時10年,直至1968年因不滿出自商學院的新任設計研究生院院長對景觀建筑系的忽視而憤然辭職。還是在1953年,佐佐木選擇了距哈佛大學不遠的沃特鎮(Watertown)建立了自己的景觀建筑設計事務所。

2 從景觀走向城市設計

佐佐木在修讀商科和藝術大學課程的同時,對規劃這個新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驅使他由加州南部來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那里他接觸到了建筑學、景觀建筑學和規劃。對以理念和自然元素進行創作的興趣,使他更傾向于景觀建筑學領域。

在伊利諾大學,佐佐木遇到了許多建筑教育家和開業建筑師,正是他們大刀闊斧地改革學院式的規劃和設計方法,不拘泥于現代主義理論和“正統”的表現,而是去嘗試解決當時環境下更為緊迫的問題,他們強調大范圍內的、適應場地的設計,而不主張受先入為主的意見和理論的束縛。與此同時,在建筑學領域,學生們自30年代后期以來就在探索城市更新、住宅、新的社區等問題。在這種氛圍下,佐佐木被建筑學和城市規劃學的師生們所吸引,并從他們那里獲益良多。從1948年在哈佛獲得景觀建筑學碩士,直至1953年開設自己的事務所,他花了五年時間來獲取執業和教學經驗。在此期間,曾與規劃師艾薩克斯一起做芝加哥及周邊地區的城市更新項目和研究課題。這些教學與設計實踐為佐佐木日后在城市設計領域的發展打下了根基。

在發表于50年代的幾篇文章中,佐佐木描述了從環境規劃到城市設計的景觀建筑學領域的研究范圍?!拔覀冃枰獙Ω鞣N影響所規劃地區的自然界力量進行生態學的觀測”,他在1953年寫道:“這種觀測可以決定何種文化形式最適合這些自然條件。使各種正在運作的生態張力,能從這種研究中得到激發,從而創造出一個比如今我們所見到的更為合適的設計形式?!边@種理念不但反映在其景觀設計創作中,也在其城市設計創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注重生態環境與城市的和諧共生,體現在Sasaki事務所的多項城市設計之中。20世紀50年代,當佐佐木和他的事務所從事波士

頓、費城和芝加哥的項目時,對城市的一些潛在問題進行了思考。1955年他在文章中寫道:作為功能與文化表達載體的城市正處于危險之中。而在1956年他特別提到城市設計的新領域,他認為景觀建筑師可以利用專業知識,為城市設計領域作出巨大的貢獻。他們還能和規劃師一起決定土地利用的有關方面,甚至決定整個項目的設計構架和形式。這些言論,反映了佐佐木對于景觀建筑學和城市設計的互動關系以及城市發展的一些根本問題,已經有了嚴肅而深入的思考,他的城市設計思想正在逐漸走向成熟。

1956年4月,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召開城市設計會議,希望能為建筑師、景觀建筑師、規劃師的工作銜接尋求一個共同基礎。在這次會議上,會議主持人、系主任塞特強調,解決城市設計問題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建筑師、景觀建筑師、規劃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能為城市活力的重新煥發帶來機遇,并促進城市設計的發展。佐佐木利用這次機會強調指出了現代社會發展中的一些混亂狀況,使他感到遺憾的是建筑形式無意義的相似與拼湊以及尺度感的缺乏。佐佐木認為為展示工業技術而采用巨大尺度的建筑也許表達了一種前所未見的空間,然而要使用并理解這些建筑的還是人類;另一種混亂現象是缺乏與環境的聯系,而一旦理解了環境,人們可以更謙遜、或者說更勇敢無畏地進行創作。這些觀點顯示了佐佐木作為事務所創建者所具有的過人的洞察力和理性分析的思維能力,他對于城市和城市設計的看法,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

雖然佐佐木進行了許多景觀設計的實踐,但他的同事評論道:“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景觀設計師?!蔽覀冞M行規劃和設計的土地不是作為商品,而是作為自然資源、人類活動的場所以及人類的財富和文明記憶,這就是這位創始人對自己的職業和公司的根本觀點。1959年佐佐木提起過規劃師理查德·多珀的言論:“所有建筑物、城市、機構、住房等等,必須從土地上建起,如果我們能提供競爭和必須的服務,那就沒有什么能限制我們的發展?!倍噻暌呀涀⒁獾剑骸拔覀儜婕暗降牡诙€領域就是城市設計——一個發展豐富的物質環境、將個人與公眾聯系起來的連續過程?!笨梢哉f,從景觀設計到城市設計,佐佐木經歷了對這一領域認識的不斷深化,而他的設計創作也隨之蓬勃發展。

3 從個人事務所走向合作

佐佐木與合作者們并不總是意見一致。然而,他歡迎觀點的多樣化,對各種思想兼收并蓄以期促進設計的完善。這種對多種觀點的開放性態度,是Sasaki事務所從個人事務所走向廣泛合作的根本所在。

如今,合作已是Sasaki事務所存在和發展并不斷激發出新的活力之根基。在這個跨專業公司內,景觀建筑師、建筑師、規劃師、工程師和其他人之間不再彼此隔絕、涇渭分明。佐佐木曾經回憶道:“那時,這兒有一種激勵人們探索研究的精神。無論是建筑師還是景觀建筑師,也無論是與誰合作,大家都不計較名利和成果,我們共同工作,只為尋找創造一個我們認為最適合特定場所的解決方案?!弊糇裟旧朴谔暨x適當的人才,輔佐他冷靜處理人際關系和設計事務。在知人善任基礎上的廣泛合作,是事務所持續至今的原因之一。

執業與執教的交叉融合也是公司一段時間內廣泛合作的重要方面。在佐佐木領導下,公司的不斷變化發展對全國執業教育和事務所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而這些變化發展依靠的是一種獨特的共生關系。在1958~1968年擔任景觀建筑學系主任期間,一方面公司為系里提供兼職講師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他又說服工作繁忙的開業建筑師和新興領域如航空照片判讀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專家來作短期講學。對那些最有前途的學生,則在他的事務所為他們提供兼職工作和畢業后的工作。這個過程中,執業與執教的傳統界線漸漸模糊,教學與實踐通過合作獲得了共同發展。

佐佐木謙遜而開放的心態令他贏得了參與工程的其他設計師的尊敬,合作工程得以順利發展與不斷完善,從而促成了一個又一個大師級作品的產生。

19*,佐佐木本人退出事務所的運作,并完全脫離公司,Sasaki則成為公司的象征,紀念著佐佐木對公司的開創性功績。佐佐木離開之后的Sasaki公司已成為擁有200多名員工,由20多名合伙人共同負責的公司,繼續保持著原有的理念、活力和質量。

2000年9月6日80歲的佐佐木離去了。這一年是龍年,來到中國大陸剛剛一年的Sasaki公司已完成了12項城市設計任務,業務分布于廣州、上海、北京等地。
2000年秋,Sasaki公司亞太地區主管戴維先生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發表講演,向中國學生解釋了Sasaki公司對城市的理想、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以及對景觀與城市設計的看法。20**年Sasaki公司的“廣州珠江口地區概念性城市設計”獲得波士頓建筑學會的“可持續規劃獎”,同時獲獎的還有貝聿銘事務所在荷蘭的項目。

二 融會建筑理念與景觀構想的城市設計實踐

Sasaki的實踐遍布全球,這里選登的是我們認為最有啟示作用的三個項目。

1 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門戶區城市設計

這是一個大型體育設施的規劃設計。Sasaki自始至終以城市設計師的領導角色,帶領著建筑師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作為一個位于通往城市中心區域重要入口處的城區新體育中心, 克利夫蘭門戶區(Cleveland Gateway)是這個城市經濟復興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該地段占地1.87 hm2,緊鄰卡亞荷加河谷邊的大片開敞綠地,而兩個街區之外就是公共廣場。同時,該地段與區域性高速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都有著直接的聯系。

Sasaki事務所的主要任務是完成一個具有城市特質的總體規劃,同時希望通過這個規劃,能夠啟動毗鄰區域的經濟復興之路。此次規劃涉及城市設計和景觀設計的各個方面,雖然面臨挑戰,但Sasaki充分地利用了基地條件,使克利夫蘭真正成為通往市區的大門。

最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師精心地利用體育場和體育館形成城市的邊界,建立與市區原有街道和公共空間的有機聯系。這些體育設施沿著街道邊緣布置,建筑立面巧妙地界定了一條條城市人行步道,與原來的街道和街區模式配合得天衣無縫。通過降低各體育設施與運動場平面的標高,各個人流集散場所可以與人行道直接相接。這種建筑形式的處理方式,是建筑與城市設計完美結合的典范。

其次,設計者積極回應周邊城市景觀條件和自然生態條件,使體育中心區成為城市開放空間系統中的重要節點,從而發揮了吸納人流與向市區有效發散和疏導人流的功用。只有分析了視線、周圍景觀和建筑的相互空間關系和交通聯系、視覺聯系、功能聯系等種種問題,建筑的體形和開放空間的位置和形式才能被確定下來。體育館的入口廣場設置了兩個高高的燈塔,既限定和標志了入口空間,又聯系著卡亞荷加河谷對面的景觀以及市中心高層建筑的天際線。體育館的主入口是一個序列的一部分,這個序列從附近克利夫蘭商業拱廊延伸過來,通過規劃中的新的開敞空間,沿一條新街道與體育館聯結成片。眾多的出入口被安排在靠近城市中心方向,擁擠的人流自然涌向毗鄰市中心的餐館、酒吧、商店。

而此規劃通過混合功能的設置,激發了地區的城市活力,這里成為能夠吸引大量人群活動的重要地區,以及具有良好形象的真正的城市門戶。地段內的空間和廣場提供許多城市功能。綜合體的重要服務部門被放置在入口廣場之下的一個看不見的地下服務區內,主要通過降低比賽場地標高和服務區位置的仔細協調來實現。

事務所的各種設計理念都在這個城市設計中得到了實踐。構建豐富的物質空間,引導個人與公眾的緊密聯系;為土地提供混合的使用功能,滿足競爭和使用的要求;將生態的運作結合到城市中來等等。設計理念的貫徹不顯山露水,卻落到了實處。Sasaki事務所以獨到而考慮周全的城市設計,引領著地段內的建筑設計,為它們的建筑邊界、體形、功能甚至內部空間形式的確定建立了嚴格而又能容納相當靈活性的控制導則。

本項目1990年開工,1994年建成。盡管體育場的建筑設計由在美國頗具聲譽的HOK體育部完成,體育館也是由完成亞特蘭大奧運會體育場、廣州九運會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著名的E B公司設計,但這一次的掌聲卻大都給了Sasaki。其原因在于設計中城市公共空間的成功。正如項目設計主管伍德(Alan L. Ward)所說:“我們不僅負責總體設計,更是看守公共空間的警犬?!庇捎赟asaki 在該地段出色的城市設計,1992年本項目獲得了PA城市設計獎。1996年建成后的克利夫蘭門戶區項目獲得AIA城市設計金獎,在獲獎名單上,Sasaki事務所的名字排在HOK和EB的前面。Sasaki公司從過去以配合為主的景觀設計師成功轉換為主導局面的城市設計師,這一過程反映了其卓越的專業能力。從此,城市設計越來越成為公司核心的工作內容了。

2 中國臺北車站專區城市設計及開發規劃

亞洲經濟的崛起在滿足了部分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城市問題。擁擠、交通堵塞、環境惡化等無不困擾著一些亞洲城市。臺北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遇到了類似的問題。為適應交通網絡的改善,同時延續城市的歷史風貌與城市空間涵構,19*9月臺北市選擇了以Sasaki為首的規劃顧問組,對臺北車站特定專區進行城市設計與開發規劃。

怎樣將臺北城市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氣候因素融入到設計中去,是Sasaki事務所面臨的挑戰。街道根據風水原理布置成南北朝向,街道和戶外開放空間以騎樓建筑作為骨架,一種“高級騎樓”被用來聯系一系列的戶外開放空間北邊的建筑物。北大門作為這座歷史城市最古老的遺跡,因為林陰大道的設置,其歷史價值得以加強。林陰大道沿著原城墻設置,中間設綠化帶。對于原有城市涵構的理解與延續,也體現在開敞空間的平面形式上,在那里,建筑界面與面對的城市舊街道垂直,而不是與現有大路平行,從這些舊街遠望新設置的大型開敞空間,將會有較完整的空間體驗。

Sasaki在此規劃中設置了一個連續的大型開放空間,以緩解臺北市內高品質開放空間的極度缺乏。它幾乎橫穿整個地段,直抵東面的淡水河,與濱水空間相接,大型商業購物游廊通過南北向的開放空間或街道與之相連,生態系統和步行空間的連續性,在這里得到了體現。對于建筑的位置與形式,規劃根據城市景觀和功能使用的要求也作了充分的考慮,各種地標性和景觀性的建筑都被重點提及,并做出了詳細的控制方案。一個標志性的塔,被置放于新的戶外開放空間和林陰大道的交會點這一關鍵位置上,并被設計成臺北新興國際化商業城市的象征。建筑物的高度從15 m到75 m不等,同臺北市區發展的三個時期的建筑物高度建立起聯系。

人行動線的組織是Sasaki主要考慮的方面之一,規劃中利用了基地良好的公交條件,車行交通以大眾運輸系統為主,這使得人行動線的組織成為計劃成功與否的關鍵。具有不同功用的人行步道,被設置于不同標高的層面上。連接地面各公共空間的地面層人行動線、連接公共交通車站與臺北車站的地下層人行動線與分離人車的地上二、三層人行動線,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效而明晰的完整系統。

一種臺北典型的垂直使用各個地面層的做法被沿用至這個地塊上,即在低層布置連續的較典型的零售業,偶爾也安排文化用途。而在上部則安排多功能使用。除居住外,這個街區現在的設計方案在公共策略上是極富彈性的,足以滿足未來居民的使用。

這個規劃是Sasaki的設計理念在亞洲城市的體現,也包含著事務所根據亞洲城市的具體特點對其設計思想和手段的調整,特別是在如何對待與西方有巨大差異的東方歷史文化方面,他們做出了自己的嘗試。

3 中國廣州科學城中心區城市設計

科學城位于廣州的東北部,占地約3 700 hm2,它的建立是廣州在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地位的重要舉措之一??茖W城中心區是科學城的

核心,如何本著為科學城創造高品質的城市形象的原則,在考慮場所基本物質特征的同時,合理安排各項發展計劃,是擺在Sasaki事務所面前的一道難題。

科學城基地擁有獨特的地理條件,它位于低矮連綿的山丘地區,正處于從南部的珠江平原過渡到北部山區的連綿丘陵地帶,在周邊的山脈范圍內,低矮的小山逐漸被更陡峭、更高的山所代替。在這種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互相撞擊下,事務所將歷史、文化和環境的平衡作為設計的第一要義,用現代理念表達出自然與人工環境的互相適應。

自然因素與城市設計的充分結合無疑是這個城市設計的重點。自然生態在這里不是設計的制約,而是靈感的來源。方案保留城中占主導地位的山體,將其組織到視覺景觀設計之中,例如交通路線的刻意安排,穿行于其間的人們能明顯感受到地形的無窮變化,并因此確定自己在城中的方位。在規劃方案中,建筑依據山體的地形走勢進行布局,取得了建筑與自然的平衡。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中心區的建筑多數南向布置以獲得最佳的通風和采光。

建立廣泛的開敞空間體系,為科學城居民和工作者提供必要而高品質的活動場所,是這次城市設計中堅持的另一理念。設計不但在城中心區建立了完善的開敞空間系統,而且將它與周邊地區開敞空間(如南部的丘陵和北面的山脈)相連。開敞空間的整體構架有機地聯系著各個區塊,同時也為科學城的中心提供了可見的實體聯系。甚至城市本身就被構思成南、北山體這兩個公共開放空間的連接體。建筑物和開敞空間的融合問題也是基地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筑物被安排在開敞空間內,形成開敞的天際線,在地表平面上形成比例適合人體尺度的環境。建筑群體和開放空間的結合創造了科學城完整的、令人難忘的形象,這種群體空間方式又為個體建筑的創作提供了自由度。難得的是,規劃并不把整個開敞空間體系看做是一勞永逸的一次性設計工作,Sasaki事務所對其長遠的發展也作了周密的設想并預留出發展空間,如社區景觀,中部和道路綠化還有水元素都可能成為特殊的發展單元。

設計通過多種使用功能的混合,力圖滿足不同居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蓮椥园l展的、能容納需求與功能變化的土地使用與建筑功能配置,為人們展開了一個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城市中心、城市空間的圖景。各功能區,如居住區和教育科研區的互相擴展、滲透,允許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徒步去工作,從而減少了對交通的壓力。

與臺北車站專區城市設計及開發規劃不同的是,這個設計由于基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更側重于平衡自然與人工環境的關系,而且兩個方案涉及的城市區域性質也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導致了在保持基本設計理念的基礎上,采用不完全相同的解決措施。根據具體情況不同靈活變換設計的方向、重點和手段,這種開放式的設計讓我們看到事務所長盛不衰的某些端倪。

三 結語

從景觀設計領域拓展到城市設計,佐佐木不遺余力地推動景觀設計與城市設計的結合,并在這方面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他鼓勵景觀建筑師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與規劃師、建筑師在城市設計領域緊密合作,為城市設計帶來新氣象。同時,他身體力行,將自己從景觀設計中發展出來的一些觀念帶入到城市設計中去,并以城市設計引領建筑設計。

尤其值得一書的是他所一直推崇的“和諧”觀,這種從對自然的崇尚和理解發展而來的觀念,滲透于佐佐木及其事務所的大部分城市設計理念之中:從各種生態張力的作用中找到適合的設計手段并將生態系統納入城市基本結構,追求生態與城市的共生——這是人與自然、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建立開敞空間系統,并追求宜人的空間和適當的尺度,支持連續的步行空間——這是人與城市的和諧;主張在對環境正確理解的基礎上,聯系整體環境考慮地段的設計——這是城市與周圍環境的和諧;提供土地的混合使用,激發城市的活力——這是使用功能之間的和諧與平衡……

佐佐木理解的和諧不是一成不變的和諧,而是動態的和諧。他力主城市各方面彈性發展,從城市整體結構到具體使用功能的配置無不如此。佐佐木帶領其事務所以動態的和諧觀對城市設計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而在近10年多以來,在亞洲城市設計項目的研究中,Sasaki事務所根據亞洲城市的具體情況進行設計,設計思想又有了新的發展。正是這種自我不斷更新完善,持續充實著他們的設計理念,并保持著事務所的活力。

篇2:萬科地產景觀設計工作程序

  萬科地產景觀設計工作程序

  1. 目的

  為規范設計部景觀設計與施工階段工作的操作程序,加強對工作中各環節的監控,達到確保設計、工程質量、進度,控制成本的目的。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設計部景觀設計、景觀建設施工現場配合等各階段的工作流程管理。

  3. 術語和定義

  3.1. 景觀工程:指園建工程、綠化工程、景觀水景工程、景觀照明工程的總稱。

  3.2. 景觀家具:用于室外環境的戶外配套設施及裝飾物品,包括雕塑品、戶外凳、椅、遮陽傘、垃圾筒、景觀燈具、花缽、兒童游戲設施、指示牌。

  3.3. 景觀零星部品:指為營造銷售環境氛圍、在銷售開盤中或后續整改中使用的景觀飾品及用于銷售環境的可移動植栽。

  4. 職責

  4.1 設計部景觀設計師:

  4.1.1. 在項目景觀設計前期階段進行環境資源分析。

  4.1.2. 在景觀設計前期制定《景觀設計任務書》。

  4.1.3. 組織景觀設計單位篩選工作。

  4.1.4. 組織景觀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監控其設計工作質量及進度。

  4.1.5. 負責辦理景觀設計合同與各階段的付款手續。

  4.1.6. 負責組織完成重要設計節點的匯報工作。

  4.1.7. 協助建筑設計師完成各階段的景觀設計計劃。

  4.1.8. 向成本部提供《項目成本估算書》中與景觀工程相關的技術參數。

  4.1.9. 配合相關部門完成景觀工程采購、招標工作。

  4.1.10. 根據景觀施工圖紙制作完整的《景觀材料清單》。

  4.1.11. 負責檢查各階段中設計不足與遺漏,提出調整與整改意見,反饋相關部門。

  4.1.12. 負責向其它相關部門介紹景觀設計方面的內容。

  4.1.13. 配合建筑設計師編寫《銷售資料》中景觀設計方面的相關內容。

  4.1.14. 協助項目經理部進行施工現場技術配合工作,監督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設計效果要求。

  4.1.15. 負責組織雕塑藝術小品的設計及加工制作。

  4.1.16. 負責反饋因建筑設計調整而影響景觀施工的現場情況,協助景觀設計師進行設計調整工作。

  4.1.17. 配合項目部、物業公司進行景觀工程竣工驗收。

  4.2 設計部建筑設計師:

  4.2.1. 在景觀設計各階段前期提供相應的技術資料及建筑圖紙。

  4.2.2. 及時向景觀設計師反饋建筑設計階段的調整、修改等各種信息。

  4.2.3. 負責反饋因建筑設計調整而影響景觀施工的現場情況,協助景觀設計師進行現場工程質量監理工作。

  4.3 市場營銷部:

  4.3.1. 提供與社區環境相關的活動配套設施及景觀賣點的建議。

  4.3.2. 提出銷售配合中設計部需要提供的設計資料的清單。

  4.4 物業公司:

  4.4.1. 提供社區中各類活動場地及設施的管理模式要求。

  4.5 成本部:

  4.5.1. 提供《項目成本估算書》。

  4.5.2. 為景觀各設計階段提供成本測算與意見。

  4.5.3. 配合項目經理部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現場變更、簽證與結算的審核與審批。

  4.6. 項目經理部:

  4.6.1. 提供地塊內相關技術資料,提出場地利用意見。

  4.6.2. 配合設計部完成與相關政府部門的征詢、協調工作。

  4.6.3. 配合相關部門完成景觀工程采購、招標工作。

  ; 4.6.4. 組織景觀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監控其施工質量及進度。

  4.6.5. 配合設計部門制作材料樣板,并進行材料封樣。

  4.6.6. 對景觀施工圖進行復核并提出修改建議。

  4.6.7. 負責完成景觀工程招標文件中有關工地現場完成界面、工期安排及對水電設備及結構工程技術要求的文字資料。

  4.6.8. 負責組織安排景觀施工單位施工,監督施工質量,組織景觀施工單位、景觀設計單位、設計部及成本管理部召開施工現場工程例會,配合設計部進行現場的設計完善和調整工作。

  4.6.9. 負責組織單價為五萬元以下的景觀零部品的直接采購;確保開盤賣場的整體環境效果。

  4.6.10. 負責安排物業公司完成背景音樂、監控系統等物業管理工程系統的施工。

  4.6.11. 負責組


織景觀工程的驗收。

  4.6.12. 負責安排景觀部品的現場安裝管理并組織驗收。

  4.7. 工程采購部

  4.7.1. 負責單項為5萬元以上甲供性質的景觀部品采購。

  4.7.2. 負責組織成本部、設計部、項目部、景觀設計單位和各景觀施工單位進行招標答疑會,組織并監督各景觀施工單位提交材料樣板供設計部確認。

  4.8. 公司總經理層:

  4.8.1. 審批景觀設計任務書。

  4.8.2. 審批景觀設計單位及設計費用。

  4.8.3. 審批景觀方案設計。

  4.8.4. 審批景觀實施方案設計。

  5. 工作程序

  5.1. 設計資料收集

  5.1.1. 收集項目資料,現場踏勘。

  5.1.2. 分析已有建筑圖紙,收集整理對項目設計具有借鑒意義的參考資料。

  5.2. 《景觀方案設計任務書》編制

  5.2.1. 《景觀方案設計任務書》應包含以下內容:

  a) 項目基礎資料,包括項目概況及用地分析、綜合經濟技術指標。

  b) 總體設計方向及風格描述。

  c) 設計范圍:對設計所涉及的范圍的詳細描述,例如社區入口、圍墻、中心庭院、屋頂花園、架空層、標識系統等。

  d) 確定景觀設計內容:指各種景觀功能區域的劃分、活動設施的安排及要求等,提出設計成果要求:景觀方案設計圖紙目錄框架。

  e) 設計深度:對各階段設計成果的深度和表達方式做出約定。

  f) 設計階段中雙方交流的時間安排。

  5.3. 設計單位選擇

  5.3.1. 公司總經理層根據項目特點,確定景觀方案設計公司。

  5.4. 景觀方案設計階段

  5.4.1. 設計輸入:

  a) 《景觀方案設計任務書》、《景觀方案設計合同》

  b) 建筑設計師向景觀設計師提交相關資料,至少應包含規劃方案全套資料。

  c) 宗地地形實景照片、規劃模型照片。

  5.4.2. 監控景觀設計單位的工作質量及進度;安排中期交流會議,及時反饋建筑設計調整信息及銷售中心意見,并將景觀設計單位意見進行整理反饋給建筑設計公司。

  5.4.3. 按時收取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文件,按合同及設計任務書要求審核設計文件深度和內容。

  5.4.4. 組織建筑設計單位、公司總經理層、設計部、銷售中心、項目經理部、成本管理部及物業公司聽取設計單位概念設計匯報,將各部門意見進行整理匯總成文本(景觀方案設計);經公司設計經理審批后下達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修改及下一步工作。

  5.4.5. 將景觀方案設計成果提交成本部進行成本測算。

  5.5. 景觀實施方案設計階段

  5.5.1. 本階段工作在公司總經理層對項目景觀方案確認通過后開始進行。

  5.5.2. 設計輸入:

  a) 匯總各部門意見成文本(景觀方案設計)。

  b) 建筑設計師向景觀設計師提交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完整正確的項目規劃設計圖紙;能反映首層平面布局及室內外交接處地形的總圖;實施方案中建筑單體的平、立、剖面圖;需要做景觀設計的各架空層的平面、剖面圖。

  5.5.3. 協助設計單位深化設計,監控設計進度及設計方向,組織景觀設計單位與建筑設計單位的中期交流;仔細研究建筑圖及其相關圖紙,對基地地形、建筑布局、交通流線、消防水電管線、結構荷載、大地工程形成相關條件圖下達景觀設計單位,并將其意見反饋以文本給建筑設計院。

  5.5.4. 按時收取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文件,按合同及設計任務書要求審核設計文件深度和內容。

  5.5.5. 組織相關部門對實施方案設計進行評審,相關部門包括建筑設計單位、設計部、銷售中心、項目經理部、成本管理部及物業公司;對各部門意見整理并進行內部研討,最后報公司設計總監審批。

  5.5.6. 向建筑設計師提交景觀設計中影響建筑、主體結構、設備設計的基礎資料,包括泳池、構筑物、水景等的位置、初步形式。

  5.5.7. 督促設計單位進行實施方案設計修改。

  5.5.8. 將實施方案設計成果提交成本管理部進行成本測算。

  5.6. 景觀施工圖設計單位的選擇

  5.6.1. 針對項目特點收集各設計單位資料,選擇二~三家候選公司,向其發出《項目設計邀請函》,并提出項目概況及相關的景觀設計圖紙。

  5.6.2. 收集各設計公司的回復,匯總并提出意見,交設計部經理審批!

  5.6.3. 確定施工圖設計公司。

  5.7. 景觀施工圖設計階段

  5.7.1. 本階段工作在公司設計部對景觀實施方案確認后開始進行。

  5.7.2. 設計輸入:

  a) 編制《景觀施工圖設計合同》

  b) 建筑設計師向景觀設計師提交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能反映首層平面布局及室內外交接處地形的總圖施工圖;建筑單體的平、立、剖面圖施工圖;需要做景觀設計的各架空層的平面、剖面圖、結構圖、設備圖;各屋頂花園結構施工圖。

  5.7.3. 監控施工圖設計進度及設計方向。

  5.7.4. 對于由境外設計單位完成的景觀實施方案,應由境內景觀設計單位配合完成景觀施工圖,提供包括景觀結構、給排水、機電工程在內的全套景觀施工圖紙;但建筑設計院應完成與主體結構相關的景觀結構設計,如結構頂板上的泳池、構筑物的結構預埋。

  5.7.5. 向建筑設計師提交景觀設計中影響建筑、主體結構、設備設計的基礎資料,包括泳池、構筑物、水景、植栽等設計的詳細資料。

  5.7.6. 根據項目定位及成本控制書,向設計師提供所選用的材質、植物及園林小品的成本預算。

  5.7.7. 與設計師共同考察當地建材市場,提供詳細的材料樣板,確定各硬景的構造節點、鋪裝等細部做法。

  5.7.8. 按時收取設計單位提交的設計文件,按合同要求審核設計文件深度和內容。

  5.7.9. 填寫《項目會審記錄單》(景觀施工圖),審核完畢的圖紙應加蓋出圖章,作為施工招標圖紙,由成本管理部進行工程量清單核算后交項目經理部進行施工招投標。

  5.8. 景觀施工單位選擇階段

  5.8.1. 本階段工作在公司設計部對景觀施工圖設計確認后開始進行。

 


 5.8.2. 設計部向成本部提供景觀施工圖紙和材料清單,并配合成本部完成工程量清單的制作。要求成本部提供的工程量清單中,明確描述各單項計算結果的部位、材料名稱及規格。項目部負責明確土建部分的園建完成面及設備安裝界線劃分,并提交成本部。

  5.8.3. 項目經理部負責組織景觀施工單位、景觀設計單位、設計部和成本管理部共同參加景觀施工圖紙答疑會。

  5.8.4. 項目經理部組織各景觀施工單位提供材料樣板,設計部負責及時對材料樣板進行確認。

  5.9. 景觀施工階段

  5.9.1. 確定中標單位后,項目經理部負責監督中標單位將本次施工所需的所有材料樣板及工藝做法按照設計部的設計要求提交采購部和設計部備案,以用于工程質量監理標準。

  5.9.2. 景觀工程中,所有的材料、燈具、景觀物品樣板及植物照片施工工藝均需得到設計部的確認后,方可開始施工。項目部根據設計部確定的材料技術要求進行現場工程質量監督,并負責整體工程質量的監督。

  5.9.3. 項目部組織景觀施工單位進場施工,并負責監督工程進度與工程施工質量。定期在現場召開工程現場技術答疑會,由項目部、設計部和景觀設計單位共同負責解答景觀施工單位的工程和設計問題。

  5.10. 竣工驗收階段

  5.10.1. 景觀工程的驗收由項目經理部負責組織設計部、物業公司、景觀設計單位、景觀施工單位進行,并完成竣工驗收報告。

  5.11. 景觀家具的購買流程

  5.11.1. 由設計部根據設計要求及現場環境的大小及規模完成景觀家具采購清單,并提交采購部和成本部進行核算。

  5.11.2. 項目部負責單價為5萬元以下的甲供景觀材料選購。

  5.11.3. 采購部負責單項為5萬元以上的甲供景觀材料的采購。

  5.11.4. 由項目部負責安排景觀家具的現場安裝管理并組織驗收。

  5.12. 設計變更

  5.12.1. 景觀工程設計變更操作程序按《設計變更管理程序》執行。

  6. 支持性文件

  6.1. 《景觀設計任務書>>

篇3:房地產景觀設計師職位說明

  房地產景觀設計師職位說明

 ?。ㄒ唬┲苯由纤荆阂巹澰O計部經理

 ?。ǘ┕ぷ髀殭?、責任與范圍說明書

  1、對規劃設計經理負責,協助其工作;

  2、負責項目景觀、小品等的設計與評價修改以及組織設計,參與項目的景觀造價分析,負責解決施工過程中的景觀技術的問題的解決。

  4、負責新項目的立項,選址,方案設計中的景觀綠化等配套問題的解決;

  5、參與公司在建開發項目的景觀單項工程結構成本概算、測算與評估;

  6、負責項目的各類規劃、設計方案的景觀部分的組織評定、修改等工作。

 ?。ㄈ┕ぷ鳂藴?/P>

  1、準確性、科學性、可行性、前瞻性、新穎性:2、規范化、專業化、理性化;

 ?。ㄋ模徫?、職位綜合素質、技能要求

  1、具有豐富的景觀設計經驗,能夠根據不同的項目確定不同的設計方案。2、具有承受工作壓力的習慣與團隊精神;熟練使用各種設計軟件;3、園林設計、景觀設計、裝修設計等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三年以上同職位工作經歷,中級以上職稱等以上資格,年齡在35周歲以內。有在知名房地產公司或景觀設計機構工作經歷及多項景觀設計方案。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