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建筑現代釋義學

2911

現代釋義學是西方傳統釋義學在現代西方哲學各流派影響下的繼續和發展。釋義學的這一發展給藝術哲學和美學灌注了新的活力,也使沉寂了幾十年的文學理論問題重新活躍了起來。如果要問今天的藝術哲學比起過去的藝術哲學究竟存在著什么樣的根本性區別,那么首先就是對讀者作用的強調。人們愈來愈認識到讀者的理解活動的重要性,并把它看做是藝術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建筑作為一種人化的空間,潛在地蘊涵著藝術作品的基因,因此,在建筑中引入現代釋義學的理論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一個建筑從建筑師那里分離出來,它便獲得了自己的獨立存在。人們對建筑的分析,在經歷了無視意義的功能主義之后,越來越多地回到了人的世界,回到了意義。通過對建筑本質的還原,人們越來越深刻地理解到,建筑是一種人化的空間,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寓含人類活動的各種意義。在我們人類最早的建筑模式中,洞穴只代表了一種遮蔽的功能,但后來它還包含了“家庭”、“群體”、“安全”、“親切的環境”等涵義。事實上,任何建筑對于觀者——其直接或間接的使用者來說,都具有某種意義,無論是實用的還是情感的。這意義使非文字性的建筑成為文本。

可是,建筑本身并不直接呈現意義,只有通過理解和解釋,才能達到對其意義的把握。在我們的實際體驗中,把握一個建筑的意義,很難用一種同化的標準。即使建筑師本人全面而真實地吐露了他的設計意圖,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建筑仍然會作出不同的理解。而歷史主義和理性主義認為,理解是追尋作者原意和重識文本意義的精神過程。這使我們面對這樣一個疑問:當一個建筑成為我們的理解對象的時候,它只表達它最初試圖表達的,情況難道果真如此嗎?

傳統釋義學認為,解釋是對作者原意的追尋?,F代釋義學則一反傳統釋義學的主張,認為理解者不是拋棄成見去理解作者的意圖,而是理解者的觀念與作品所揭示的觀念的互相交融,理解也是一種創造:每一種理解都是相對的,有多種多樣的理解,而且對一件作品的理解和解釋永無完結。

由此可知,作為文本的建筑不可能對理解者具有一種真正的約束力,理解者并不能重建一個有著它原來的意義和作用的世界,沒有一種單獨的理解能完全符合所謂“建筑的客觀意義”。以美國華盛頓的越戰紀念碑為例,這一方案的奧妙就在于讓人們自己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傲謾训囊鈭D是使紀念碑帶有一張白紙、一塊白板的意識。它不是一個房間、不是一座建筑、不是一個廣場、也不是一個公園?!弊層^者如何去追尋作者的原意呢?事實上,當觀者進入了意義的王國時,就沒有必要返回到建筑師那里去。不僅建筑師的原意無法還原,就是建筑原來的意義也無法還原。一個建筑從建筑師那里分離了出來,它便獲得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從而使它的意義有超越其設計者意圖的可能:“文本的意義不是有時超越作者的意圖,而總是超越于作者的意圖,理解不是一種復制,而是一種生產活動?!闭抢斫庹叩睦斫獾牟豢筛F盡性成為現實。意義是一種不斷被發現的過程,它絕不會被耗盡,實際上它是一種無窮盡的過程。

所以,建筑的意義不能歸結為建筑師的原意或某種客觀意義,而是由于觀者的不同而千變萬化甚至無窮無盡??梢?建筑是一種釋義學的對象。

解釋不是克服建筑“文本”與解釋者的距離去理解作者的意圖歷史性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事實。我們承認建筑師具有基于他的社會處境的歷史結構,那么觀者也必然以一定的方式生活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中?;谶@一事實,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建筑師和觀者都以自己一定的方式處于歷史之中,他們的歷史特殊性和局限性無法消除,對建筑的真正的理解不是如何克服歷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確地適應這一歷史性。

時間的距離不可能被克服,觀者不可能把自己重新置入超越自己的意識去進行解釋,不可能隨心所欲地面對過去。我們不能以一個古代人的心境去體驗故宮,因為在那個時代,我們甚至可能沒有機會進入那片富麗堂皇的院落。因此,重建建筑師的原意只是一種理性主義的誘惑。無論建筑還是理解本身,都內在地嵌于歷史之中。歷史是在時間距離條件下發生的,它總是會對建筑的現在產生效果,只有當這種效果被觀者所認可和理解時,建筑才能真正被理解?!巴患髌?其意義的充分性只有在理解的變化中才能得到證實,正如同樣的歷史意義總是不變地處于進一步被確定的進程中一樣?!币粋€建筑的意義不可能在一個時代被窮盡,時間的進程會更加顯示出理解的不可窮盡性。

既然人類生存的歷史性無法消除,不同的理解者也不可避免地處于其自身的和當前的歷史文化條件中,因而具有不同的成見。成見是先入為主,是預先理解,指那些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基本觀點。絲毫不帶成見的觀者是不存在的,觀者總是在自己的成見中去理解的。

伽達默爾認為,成見是歷史性賦予解釋者的創造性積極因素,成見為解釋者提供了特殊的“視界”?!耙暯纭本褪强捶?、觀點或見識,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對象都有各自的視界。理解的過程并不像傳統釋義學要求的那樣,理解者拋棄自己的視界而置身于理解對象的視界,而在于在理解中擴大自己的視界,使它與別的視界融合為一體,這就是“視界融合”。即理解者的現在視界與對象的內容所包含的各種過去視界相融合的過程。視界融合產生新的視界,給人以新的經驗和新的理解的可能性。理解對象的過去視界永遠是同現在視界融合于理解的經驗中。在這里理解并不是某種主觀性行為,一方面,理解離不開傳統、成見、現在成見;另一方面,理解又離不開我們要解釋的對象、過去視界。理解是文本的含義和人的實存相互滲透的過程。

&

nbsp;當觀者與建筑遭際的時候,建筑的表現力并不局限于它最初的歷史視界,因為建筑始終有它自己的現在,只是一定程度上在它自身中保留著它的歷史起源。對一個產生于過去時代的建筑的理解無疑需要一種歷史的視界,但這并不是要我們把自己重新置入過去的歷史情境中來獲得這種視界,相反,我們總是先存在了一種視界,然后才把自己置于那種情境中。理解是在觀者的現在視界與建筑的歷史視界相融合的過程中發生的,理解拓寬并超越了二者各自的視界,達到一種新的視界。如同隨著人的運動其視野與地平線不斷變化一樣,人類生活的運動歷史絕不會固定在一個點上,觀者的視界也不是完全封閉的,而總是變化的。這樣,當建筑的意義和觀者的視界一起處于不斷的生成活動過程中時,理解便成為一個無窮盡的過程。

語言是過去視界和現在視界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作為把用一種純語言說的話轉達給另一個人理解的手段,最初的釋義學所處理的是純語言的文本:理解了所說的話的意思,然后用一種語言把它重新構造出來。然而,釋義學發展到現在,已不再局限于處理純粹語言事件,一切有意義的人類行為都可以成為釋義學的文本。而無論文本的形式如何,其意義的表達方式首先是語言的表現形式,“每一種幫助別人理解的對于可知事物的解釋都具有語言的特性。這樣,整個世界經驗是用語言來表達的,最寬泛的傳統概念因此被規定為——包括本身不是語言的東西,但可以用語言來解釋?!彼粌H包括人們在制造各種類型的器具和裝飾品以及諸如此類的東西的實踐中所積累下來的關于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技藝等等東西,而且還由此擴展到人們的生活歷程中所流傳下來的習慣、典范等約定俗成的東西。那么,建筑是否屬于這個范疇,或是它另有一個特殊的歸屬?

根據我們的經驗,建筑并不直接是一個語言的文本,而是屬于一個非語言的傳統,建筑本身說的,是我們稱為建筑語言的東西,建筑正是由于它而得以保存和表現。

現代釋義學尤其強調語言在理解和解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理解都以語言為媒介,無論理解的對象文本是否是一個語言的對象,理解過程都同語言有密切聯系,因為理解過程是在語言性的傳統、成見、現在視界參與下進行的?!笆聦嵣险Z言表達的問題已經就是理解的問題,一切理解都是解釋,一切解釋都通過語言媒介而發生,語言媒介會使對象成為文字,然后它同時卻又是解釋者自己的語言?!崩斫夂徒忉尶偸怯谜Z言來表達對象的意義,語言是過去視界與現在視界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必要媒介,沒有語言,這種視界融合是不可能發生的,“發生在理解中的視界融合是語言的特有成就?!?/p>

語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并不是說語言僅僅是一種工具,是一種用時拿起來,不用時放在一邊的工具和一套表意的符號系統?,F代釋義學是從本體論的角度看待語言的,認為語言是通向哲學釋義學的跳板,海德格爾“語言是存在的寓所”的論斷表明,人借助從內部向我們發話的語言來理解存在?!澳芾斫獾拇嬖诰褪钦Z言”,并不是說存在就是語言,而是說,語言是存在的揭示,我們只能通過語言來理解存在?!叭擞肋h是以語言的方式擁有世界”就是這個意思。語言是人和世界的中介、是人和世界的交接點,語言性把人和世界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語言性是任何世界的本質關系。就語言同人的關系來說,人的本質是人的語言性,就語言與建筑的關系來說,二者是本體論關系。建筑表達自己的方式是建筑自己存在的一部分,建筑由建筑語言表達、揭示,建筑語言就是建筑存在的一部分。所以,建筑只能是建筑語言的建筑,離開建筑語言,便沒有建筑。

建筑語言不斷表達新的內涵,然而,對于建筑的體驗和理解又不同于從過去傳到我們現在的非語言的工具或實踐的理解,因為建筑并不僅僅像過去的遺跡對歷史研究者說話那樣,或像提供某種永久東西的歷史文獻那樣說話。建筑始終有它的現在,建筑和它的當前觀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絕對的同時代性。建筑對觀者說什么,就好像那是專對他講述的,是當下和同時代的事。我們的任務就是去理解它所講述的,使它的意義對我們自己變得清楚明白。因此,建筑體驗是世界經驗的一部分,如同世界經驗一樣,也是用語言來表達的,建筑語言是由它被每一個觀者自我表現理解這個事實構成,它永遠即時地、依靠它的同時代性來表達。

在這個綜合的意義上,建筑語言克服了在純語言與觀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距離,向每一個觀者展現建筑,而展現并不意味著建筑作品只有一種獨一無二的客觀意義,等待觀者通過理解去尋找。建筑的內在結構提供了多義的可能性,向不同時代、不同的觀者開放,等待觀者在理解中發掘其意義。由此可見,建筑的意義既不在建筑本身,也不在觀者方面,而是存在于每一個特定的現時的理解活動中。伽達默爾曾借助于游戲概念來論述藝術作品的特征:藝術體驗如同游戲。游戲既不依賴于客觀對象,又不依賴于主體意識,游戲是一種“發生”。

游戲的實際主體不是人,而是游戲本身,是游戲的來回運動。這一游戲概念使我們認識到,建筑也具有一種參與的特性,即觀者對建筑的參與及其對建筑意義實現的重要性。建筑體驗中的理解活動不是依據某個概念進行的,而是在對單個建筑的感覺中,在具體情況中發生的。理解活動是觀者和建筑交融成一個新的共同體,理解就是和建筑達成共同性,要想使一個建筑獲得生命,觀者就必須通過一種積極的參與去發現建筑的意義。釋義學的觀點拓展了建筑語言,使建筑語言不斷表達著新的內涵,有待于我們去發現。經典的例證是勒??虏嘉靼5睦氏憬烫?被理解為諸如合攏的雙手、浮水的鴨子、修女的帽子、航空母艦、一只大鐘、一架起飛的飛機……正是這不斷更新的理解和發現,構成了建筑的意義永無窮盡的源泉。

結語

一個建筑可以有多種理解和解釋,并不僅僅局限于觀者這一方面,它也啟發我們重新認識建筑本身的特征:建筑的內在結構使建筑具有了多種理解和解釋的可能性,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即使相差甚遠,仍然同屬于一個建筑;任何一個建筑的意義只能在歷史的時間進程中得到積累,對同一個建筑作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解釋,正是使建筑的意義不斷達到新水平的手段。好的建筑作品之所以能經受時代的考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所持續具有的對觀者的開放性,以及它的多種價值能在不同時代獲得不同觀者的認可和共鳴。從此意義上來看,多義性本身就是建筑師的意圖所在,建筑師應該堅持這樣的信念:“一件偉大藝術作品有一種‘潛在的生命力’,它能繼續不斷地維持人們對它的興趣?!?/p>

篇2:建筑工程設計項目合同

  建筑工程設計項目合同

  建設單位:__________,以下簡稱甲方;

  設計單位:__________,以下簡稱乙方。

  根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的規定,鑒于乙方具有符合國家規定的資質等級來承攬建設工程設計業務,經友好協商,特簽訂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工程名稱

  甲方委托乙方承擔_________工程的設計項目,建筑安裝面積為_________平方米,建設地點在__________。

  二、甲方義務

  1.在工程開工前,甲方應組織施工單位,與乙方進行設計技術交底;工程俊工后,甲方應通知乙方參加竣工驗收。

  2.在設計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進行工作時,甲方應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3.甲方必須維護乙方的設計文件,不得擅自修改;未經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復制,重復使用或擅自擴大建設范圍。甲方有義務保護乙方的設計版權,不得轉讓給第三方重復使用。

  三、乙方義務

  1.乙方必須按照國家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國家規定的建設工程設計深度要求進行設計,并在____年9月12日以前,向甲方交付設計文件;其中,設計文件一式____份,技術設計文件一式____份,施工圖設計文件一式____份。

  2. 乙方編制的設計文件,應當滿足編制施工招標文件、主要設備材料訂貨和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的需要;同時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應當滿足設備材料采購、非標準設備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設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3.乙方對所承擔設計任務的建設項目應配合施工單位進行施工前技術交底,解決施工中的有關設計問題,負責設計變更,參加隱蔽工程驗收和工程竣工驗收。

  四、設計費

  甲方將乙方提供的設計文件交由3-5家工程公司報價,若上述公司作出的報價均在甲方要求的基礎造價范圍內,甲方一次性付給乙方設計費人民幣35,000元。

  五、違約責任

  1.甲?a href=http://m.airporthotelslisboa.com/wygw/jhfy/ target=_blank class=infot*xtkey>講話湊蘸賢娑ㄏ蛞曳街Ц渡杓品眩Ω菀泄賾諮悠詬犢畹墓娑ǎ蛞曳匠ジ段ピ冀稹?/p>

  2.由于乙方的原因,延誤設計文件的交付時間,每延誤____天,乙方應向甲方償付相當于設計費的____%的違約金(甲方可在設計費中扣除)。

  5.因乙方設計質量低劣引起返工,應由乙方繼續完善設計任務,并視造成的損失浪費大小退還設計費。對于因乙方設計錯誤造成工程質量事故者,乙方應承擔賠償金。

  六、其它

  本合同自____年____月____日雙方簽章后生效。本合同如有未盡事宜,需經雙方共同協商,作出補充協定,補充協定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未盡事項,按我國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處理。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建設單位(甲方):______p;&nbs; 設計單位(乙方):________

  代表人: ______p;&nbs; 代表人:________

篇3:房產建筑工程結構圖設計檢查要點

  精品源自 物業管理條例

  房產開發公司建筑工程結構圖設計檢查要點

  1.目的

  確保結構設計安全、經濟、合理,對結構施工圖的設計質量進行有效控制。

  2.范圍

  適用于***有限公司開發的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圖審查。

  3.職責

  結構施工圖設計的審查主要由工程部歸口管理,相關部門協助工作;施工圖紙會審及技術交底由工程部組織,其它相關部門人員參與。

  4.內容

  4.1.檢查依據

  4.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9-87

  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及1993年局部修訂GBJ10-89

  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

  4.1.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多層磚房抗震技術規程》JGJ/T13-94

  4.1.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及1999年局部修訂條文JGJ3-91

  4.1.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94

  4.2.檢查要點

  4.2.1總則

  4.2.1.1建筑物的穩定性、安全性審查,包括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是否安全可靠。單位工程最終沉降量計算值是否滿足有關規定。

  4.2.1.2檢查工程設計是否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技術標準、規范、規程、規定。

  4.2.1.3檢查地震設防是否明確:建筑抗震設防分類、基本烈度、設防烈度、近震與遠震、場地土類型、結構抗震等級。

  4.2.1.4施工中可操作性如何,有無設計上的功能隱患,設計是否經濟。

  4.2.2地基、基礎及地下室

  4.2.2.1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在需做地基處理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地質特點,參考周邊同類建筑的地基處理模式,參考專家意見選擇經濟可靠的地基處理方案,對于軟土地基需作地基沉降、變形計算及提出變形控制措施、建議。

  4.2.2.2樁基選型

  4.2.2.2.1可根據詳勘報告并結合各類樁基的工程特性、經濟性,確定可選用的樁基類型,提出意見;

  4.2.2.2.2組織技術討論會或研討會,對各類可以使用的樁基類型進行技術交流,充分吸收專家和其他技術單位的意見(公司各有關部門均可參加);

  4.2.2.2.3根據建筑物四周環境條件、建筑物層高、基坑支護等條件綜合考慮,最終審核樁基形式;

  4.2.2.2.4樁基的承載力取值是否合理,對預制樁可通過提前試樁來確定,對人工挖孔樁、沖磚孔樁可通過現場施工取樣和地質報告相互對應來確定,持力層的確定應經濟合理,施工參數的取值應合理,且施工時可操作性強。

  4.2.2.3地下室部分。

  4.2.2.3.1地下室的留洞。

  4.2.2.3.1.1管道穿越地下室的外墻必須預留防水套管;

  4.2.2.3.1.2管道穿越地下室的頂板,如位置在室外時必須預留防水套管;

  4.2.2.3.1.3地下室防排煙洞口、柴油發電機排煙洞口應特別注意,這些洞口較大且在結構圖上容易遺漏。

  4.2.2.3.1.4地下室的留洞在施工前,各專業應匯總校對,檢查是否有會簽,以防遺漏;

  4.2.2.3.1.5干管穿越地下室梁的留洞在水平方向應考慮留有較大的富裕,以避免施工誤差,使管道安裝困難。管道穿梁的位置是否對梁的受力不利,是否有加強處理措施。

  4.2.2.3.2地下室設備房

  4.2.2.3.2.1變配電房、水泵房、柴油發電機房不宜放在較低的位置,以免被水淹;

  4.2.2.3.2.2變配電房如在地下室應考慮局部的抬高。

  4.2.2.3.2.3發電機房應考慮給排水,一般應設置排水地漏,設置環保除塵的給排水,洗手池,排水應首先考慮能自然排到地下室的排水集坑內,但不能排到電梯集坑內。

  4.2.2.3.2.4配電房的電纜溝由于多種原因容易進水,應考慮增設排水集坑采用水泵進行排水。

  4.2.2.3.3人防

  4.2.2.3.3.1人防的洗消間應設置防暴地漏,施工時應特別注意,應委托專業公司預埋或指導;

  4.2.2.3.3.2人防的洗消間等通道應設置放暴門鈴,施工時應注意;

  4.2.2.3.3.3穿越人防外墻的管道,在人防一側必須安裝放暴閥門,穿越人防分區墻的管道應在兩側增加防暴閥門;

  4.2.2.3.3.4穿越人防分區的電纜橋架應進行封堵處理,電纜周遍應用防火棉封堵,穿越人防外墻的電纜應案規范進行處理;

  4.2.2.3.3.5人防工程的防暴電井不應遺漏。

  4.2.2.3.3.6DN100以上的管道不應穿越人防頂板,如必須穿越時,應在穿越處做變徑處理;

  4.2.2.3.3.7排水PVC管道不得穿越人防頂板和外墻;應注意人防門與結構水電的關系,避免相碰,使人防門打不開。

  4.2.3鋼筋混凝土結構

  4.2.3.1合理確定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場地類別、抗震等級。

  4.2.3

  .2結構高度應滿足規范要求。

  4.2.3.3結構體系布置正確合理。

  4.2.3.4合理設置結構變形縫。

  4.2.3.5后澆帶的設置應避開水池、凸窗、衛生間等防水要求高的部位。后澆帶是否有防砼開裂措施;

  4.2.3.6設計說明與規范規定、施工圖與計算結構應相符。

  4.2.3.7結構構造應滿足規范要求。

  4.2.3.8正確選用現行標準圖。

  4.2.3.8.1突出墻體外側的懸挑構件如窗臺板、窗式空調機盒及其他裝飾挑檐應現澆;

  4.2.3.8.2樓層梁布置要考慮到客廳的方正,梁的突出部位應盡量在廚房、衛生間或小臥室內;

  4.2.3.8.3框架梁應滿足梁底距本層建筑標高不小于2300;樓梯間的凈高尺寸不應小于2200,如有可能則盡量設采光窗;

  4.2.3.8.4現澆板跨度超過規范的相應要求時應有其他構造或施工措施;

  4.2.3.8.5在溫度影響較大的部位是否提高了配筋率;

  4.2.3.8.6內隔墻盡可能采用合適的輕質材料,內隔墻選用的材料應減少后期收縮變形較大而引起墻面裂縫的可能;

  4.2.3.8.7上部結構有大體積砼時,應有對水泥品種的選用,如轉換大梁(可見地下室及外墻防水部分)

  4.2.3.8.8地面荷載應滿足裝飾要求;

  4.2.3.8.9樓板厚度的確定應考慮,板中預留的穿線管是否有大量集中的地方及相互交差超過2層的情況;

  4.2.3.8.10樓層轉角是否設置了加強鋼筋的配置;

  4.2.3.8.11部分裝飾構件如玻璃幕墻、大面積通長窗等與主體結構的連接一般要在主體結構中留預埋件來連接。

  4.2.3.9.房屋的開間、進深、層高、平面布局等是否滿足《設計任務書》的要求。

  4.2.3.10.校對上電梯機房和上屋面的標高尺寸;上屋面處的平臺標高要略高于屋面最上層面層標高,防止雨水倒泛;標準層以上電梯機房或屋面注意橫梁是否碰頭,標高要核準。

  4.2.3.11.樓梯踏步的高寬、平臺寬度不宜小于梯段寬度;封閉式剪刀樓梯兩面開門;如利用剪刀樓梯間作為排煙時,必須有對外的窗戶等。

  4.2.3.12.面工程防水、隔熱、泛水等設計是否符合規范或《設計任務書》的要求。

  4.2.3.13.電梯井內埋件、牛腿、緩沖器及機房的設計是否符合制造廠提供的電梯資料。

  4.2.3.13.構件尺寸、鋼筋用料、混凝土強度等級比計算需要值超過太多時,要提出合理化建議;反之用料不足的要提出增補。

  4.2.4砌體結構

  4.2.4.1房屋的總高度和層數、層高、長度、最大高寬比應滿足規范要求。

  4.2.4.2結構體系正確合理。

  4.2.4.3抗震橫墻的間距應滿足規范要求。

  4.2.4.4按兩個主軸方向分別進行抗震驗算。

  4.2.4.5正確進行砌體承載力驗算及構件設計。

  4.2.4.6構造柱設置應符合要求。

  4.2.4.7荷載傳遞計算準確,加強上部結構整體性,提高剛度。

  4.2.5底層框架磚房

  4.2.5.1底層框架磚房總高度、總層數應滿足規范要求。

  4.2.5.2底層框架磚房抗震墻設置應滿足規范要求。

  4.2.5.3框架柱的軸力應考慮地震傾覆力矩引起的附加軸力。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