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是中國傳統的空間形態,曾經在中國的居住文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院落空間漸漸的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當人們開始對鋼筋水泥的建筑森林產生厭倦的時候,我們開始反思:現代生活是否還需要院落空間?在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條件下,有沒有必要,以及可不可能重新引入院落空間?本文作者在經過深入的分析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供大家討論。
1.引言
回顧中國建筑的歷史,一座座水平延展的城市,一片片平房院落為主的建筑群,曾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理想居所。院落作為中國的傳統空間的形態之一,圍繞著人與自然這個永恒的主題,融匯了多少詩情畫意,變換出多少或簡練或豐富的建筑空間。
中國古代先哲們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中則體現為建筑與自然的相近、相親、相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主張人類應當順從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可違背超越自然規律。但是在當今高密度的城市中,人們已很難再感受到“明月時至清風來,形無所牽止無所泥”的生活樂趣。
2.我國古代庭院文化
中國建筑院落由來已久,從可供考證的商代庭院遺址開始,已有3000多年的發展史。建筑是人類勞動實踐的產物,而且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對建筑空間有了理性的思考,開始主動的去創造建筑空間,以滿足人類本身的需求。作為獨具一格的東方居住建筑庭院空間,特別關注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引入自然風光以親近自然,由高低錯落的建筑圍合成院落不僅將不同功能空間分隔開來,為建筑提供了采光通風的良好條件,而且使建筑環境充滿了詩情畫意。例如中國傳統園林中經常采用的借景,對景的手法,不僅豐富了空間層次,而且使室內外空間互相滲透融合?!案┮暻逅?仰看明月光”,在這里“天人合一”的情懷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居必有山,住必伴水”,中國人傳統居住生活是以交流與融合為主要特征的,注重鄰里交往和家庭交流,注重與自然山水的交流與相融,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例外?!皩幙墒碂o肉,不可居無竹”,“竹”不是簡單地指竹林,其實是園林、庭院生活的指稱,所以中國傳統居住觀念是寧可過清貧的日子,也不能放棄庭院生活。庭院生活對家居生活充分必要,將公共與私密空間,動、靜區域恰到好處地分隔過渡,內外融合,形成了窗窗有景、家家有園的完美視野。這種人性化的舒適生活方式,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所追求的。
3.國外庭院文化
世界各民族也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觀建造的院落的活動,采用在建筑空間中引入自然空間的方式來改善內部小氣候,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脊虐l現,在羅馬的龐貝古城中,就出現了由立柱支撐,四周回廊環繞,中央設有承接雨水用的水池的天井形式了。另外國外建筑的中庭這一概念其實也起源于庭院(天井),據稱,希臘人最早在建筑中利用露天庭院這一概念。后來,羅馬人在這一基礎上加以改進,在天井上加蓋屋頂,形成了有頂蓋的室內空間的雛形——中庭。如今,中庭這一形式有了很大的發展,其跨度之大,高度之高,內部空間之豐富均非昔日可比。陽光,植物,流水等自然要素被引入中庭,引入了建筑內部,內部空間被賦予了外部空間的特征,成為人們喜歡逗留和舉行各種活動的場所。
4.現代居住趨勢
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城市住宅建設與經濟科技社會的飛躍發展同步,完成了歷史的大跨越。不僅建設規模是世界上空前的,基本上實現了 “居者有其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由80年代初的不足5平米增加到2000年的約10平米,同時正在完成由計劃到市場的轉化,由實物分配到貨幣分配的轉化,由一元化投資到多元化投資的轉化,由數量型到質量效益型的轉化,努力做到“居者有其屋”。然而中國處在一個高速城市化的階段,水平延展的趨勢也逐漸被垂直的高層建筑所打破,我們的活動范圍被局限在城市小區及其大片草地的人為加工程度很高的廣場上。當你渴望美好的庭院生活的時候,我們卻要面對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人口和土地。人口不斷增多和聚集,城市目前面臨的巨大的人口壓力和土地緊缺的問題,高層住宅則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中國人對居住的夢想卻從未停止,中國的文明更不應在城市里終結。雖然“住宅郊區化”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一種解決方式,但是發達國家對城市中心的回歸已經告訴我們,只有在城市中保留一定的居住面積和人數,才能保證城市健康和諧的發展。因此研究如何解決垂直延伸的高密度居住區中更大限度地引入自然空間,無論是對于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5.探討新型城市院落住宅
想在城市實現院落式居住,以享受空氣的清新和寧靜,恐怕已成為了一種奢侈的方式,因為院落在給予人們生活樂趣的同時也占據了城市空間和資源。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是否還能在保持密度的前提下,讓院落得以生存呢?
目前空中庭院是樓市近些年涌現出來的新鮮事物,它存在于挑空的樓層之中,是一個懸空的、露天的花園概念。這種懸空的、露天的花園突破了以往陽臺,露臺的形式,因為后者終究是私密空間,并不能促進人們進行交流
。日本建筑師六角鬼丈將中國古代的道家和陰陽家的自然觀融入建筑創作中。他認為:運動的媒質是繽紛的光和漣漪的流風;靜止是運動突然停頓的空間,在一片寂靜的房間,會有無數變化瞬間的定格;空間是物質的媒介,也是建筑的靈魂,是一段活動的通道,也是一篇運動的風景;物質存在于色彩、味道、芳香、觸摸、聲音、感覺所觸及的和感覺所反射的原型之中;而時間是時光記憶的素材,大自然之力的作用,開始與終結的象征。筆者的高層院落設想正是建立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的,而不同的是筆者采用中國傳統的方式來表達對自然的理解。在呼喚人性建筑的同時又能接觸到自然;能在的高樓中閱讀大地、體驗生活、聆聽故事;并且讓每一戶都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這種半遮半擋式庭院,它最大的特點逐級遞進的空間感: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在這里,院落代表一種交流、安全感、彼此的欣賞和信任。
每層內平臺可設計4-8戶圍合而成的無圍欄或僅有低矮的小圍欄形式,外平臺和設計2-4戶全開敞式。其共同特點是視野開闊,并使每個空間有了獨自的概念,然而又沒有孤立的空間。在功能表達上既滿足了住戶采光、通風要求,又做到了家家有景、戶戶見綠,達到以人為本,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樓梯采用從斜坡左右來回上下的形式而形成富有情趣的步行街道感覺,構造出傳統意義上的層層套接的模式,成為聯結各院落生活方式的紐帶。相鄰院子的人們可以沿著彎彎曲曲的小道,穿過花香鳥語相互串門,院子里的老人和孩子們在院中聊天、嬉戲,好像一家人一樣。四周挑廊環繞,藤蔓低垂,底部曲橋蜿蜒,流水潺潺,則會讓整個空間情景交融,生機盎然。
階梯式設計的設想是朝著東方一面采用45度角,這樣可以充分的讓早晨的陽光進入庭院。老人們可以聚在一起享受著一天中最溫暖的陽光,年輕人可以在這空氣清新的家園開始當天美好的生活,孩子們可以聚在一起玩鬧而不用讓家長那么擔心。朝西面成約60度角,由于下午的陽光強烈不適于將其全部引進院落,所以在夏天不用泡在空調里而不敢出門。
在院落內部的設計是非常隨機的,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圍著一個水池,在庭園的一角圍一個水池,養上幾尾魚,再在池中放幾片睡蓮;你也可以開辟一塊種植園,種上一些小型的、可食用的并且有觀賞價值的植物,閑暇時下地勞作一番,既鍛煉了身體,又可享受到“自給自足”的樂趣。同樣你還可以自制一些有創意的花盆,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花盆,往往顏色單調,一般多為土灰色或者白色,顯得土里土氣,給花盆加點色彩,買回幾種色彩的油漆,其實這些簡單的工作自己動手完成你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所在。你更可以制作個性的院墻,如果你想自家的小院有點與眾不同的特色,在墻上貼上些貝殼,倒顯得可愛又俏皮,馬賽克、小石子也都是不錯的裝飾素材,既經得起陽光風雨的考驗,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意思維。開辟一個燒烤天地更是非常有趣的事,砌一個簡易的燒烤臺,周末的時候,邀三五知己來家小聚,在漂亮庭園里開個露天燒烤PARTY,那真是件又酷又炫的事。
形式上雖自由,但我們仍因遵循中國式庭院的思想核心。以水景為中心,重視山水結合和假山石的堆砌,在小面積內容納小自然景觀適合于少數人游覽并長期與詩詞,繪畫藝術等相融會。達到一種具有中國式風格的綠色建筑。當然建筑技術和當今科技的發展,未來的建筑的形式可能是我們現在所無法設想的,說不定有一天人們會將整個中國式園林完全融入到建筑中成為一種新的建筑奇跡---“空中園林”這將是一個讓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6.多層住宅院落化的可行性
從城市的發展趨勢來看人們對住宅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普通的兩室一廳,到幾室幾廳的雅致復式樓。不管空間有多大你的生活范圍還處在室內,即使你的住宅裝修的再漂亮再人性,你還是會羨慕那些能擁有一個小庭院的別墅。然而在別墅時間呆長了卻會覺得還是住在市區會更加愉快。假設在你面前有三種戶型:第一種是在市中心120平米+10平米的室外陽臺;第二種是在離市中心稍遠的地方120平米+10平米的室外陽臺+50平米室外庭院空間;第三種是120平米+50平米庭院的TOWNHOUSE,遠離城市。
價格上,如果前者為50萬元,第二種為80萬元,后者就為110萬元。你會如何選擇。
環境方面,前者基本只能受制于外界的環境,后兩者可以在自家創造和體會自然的感覺。
安全方面,前兩者在遇到情況鄰居可及時給予幫助,后者則很難。
空間的私密和公共方面,前者和后者都是私密空間,第二種則是分別具有半私密半公開的空間。
鄰居交流方面,前者如果在門前碰面可能會有少許的交流,第二者由于庭院屬于半私密半公開可促進交流,后者幾乎是很少。第二種空中院落,空中花園營造了一個與外界隔開且相對安全的空間,一個寧靜自我的活動天地,院落帶來歸屬感。在空中庭院里,老人們能不用下樓就聚在一起娛樂;孩子們在一起玩耍而不用讓家長擔心迷失。年人在空中庭院中觀看日出日落的美景,中秋鄰里朋友在月下的暢談暢飲;其基本形式是一種由兩個矩形中間以階梯平臺的形式圍合而成的,就像兩個“非非”字并排而成。這樣便使每一層有大約60平方米的挑空樓層,將成為一個懸空的、露天的花園,與現在的陽臺花園在本質上的區別是它結合中國院落的特征讓這個露天的花園成為了家的重要活動休閑交流中心??偨Y以上筆者設想的城市高層院落住宅,其核心
思想包括:1)尋找中國傳統文化---院落;
2)將為人所用的綠地轉化到院落中---觀賞性;
3)更具城市性和社會性---可行性的建筑;
4)讓每個人能有一片自己安逸的天地---歸屬感;
5)閱讀大地,體驗生活,聆聽故事---人性化+感性化;
6)人與人走的近一些,更近一些---促進交流。
7.結論
所以以院落為中心和單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將成為中國傳統居住新的理念。在高層高密度的居住模式下,雖然犧牲一定的面積,但得到了最重要的人性回歸。高層院落建筑是符合當今科技的發展和未來的建筑形式的,是一種新概念的住宅。
篇2:A醫院落實醫務公開工作總結
20**年醫院落實醫務公開工作總結
20**年是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加快衛生事業全面、高速、持續發展的關鍵一年。為了貫徹**區衛生局《20**年**區衛生局糾風工作安排意見》的文件精神,以“***”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增加**醫院的透明度,轉變服務觀念、提高服務質量、控制醫藥費用、減輕群眾負擔,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精神,我院就醫務公開工作落實如下: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成立了醫務公開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向社會承諾醫務公開領導小組下設“違諾投訴、舉報受理辦公室”。組長:**副組長:** ***
二、公開內容
1、藥房情況:
?、俟_就醫程序,即公開掛號、診察、取藥等環節的先后順序;
?、诠_崗位人員的姓名、職務、職稱、職責及業務特長等,均實行掛牌服務;
?、鬯幬?、醫療用品收費公開,在明顯位置張貼藥品價目表,合理收費。
2、臨床科室情況:
?、?服務程序公開,包括病人的病情告知、診斷、治療以及進行特殊檢查和手術應履行的程序,在就診和治療過程中高度重視的尊重患者的知情權,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
;② 公開臨床科室應診醫生的姓名、職務、職稱、職責及特長,實行掛牌服務,由患者自主選擇醫生,尊重患者就醫的選擇權;
?、?各項檢查及手術費用公開。
3、防??魄闆r
?、?公開接種程序及注意事項,在預診室明顯位置張貼“家長須知”及各種疫苗名稱、禁忌癥、不良反應注意事項、預防的相應疾病等;
?、?公開防??迫藛T姓名、職務、職稱、職責及特長,實行掛牌服務;
?、?公開一類不收費疫苗名稱、接種時間,二類推廣疫苗的收費標準、適宜人群等。
4、功能科室情況:
?、?檢查費用公開;
?、?公開功能科室人員姓名、職務、職稱、職責及特長,實行掛牌服務;
?、?各項檢查注意事項公開,讓患者知道在檢查前需要準備的事項。
三、強化措施,推進承諾
?、偌訌妼︶t務人員“踐承諾、樹新風”教育;
?、诩訌娽t務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和法制教育;
?、蹖_內容行為嚴肅處理,取信于民;
?、?設立舉報箱,公布投訴電話,指定專人受理對違反公開承諾人員的舉報、投訴,協調處理,建檔。
通過落實醫務公開,規明服務行為,體現出人文關懷氛圍,為患者提供超值服務。我院還要繼續全力營造團結奮進、共創我院輝煌的新局面。
篇3:多層院落住宅研究
院落是中國傳統的空間形態,曾經在中國的居住文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院落空間漸漸的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當人們開始對鋼筋水泥的建筑森林產生厭倦的時候,我們開始反思:現代生活是否還需要院落空間?在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條件下,有沒有必要,以及可不可能重新引入院落空間?本文作者在經過深入的分析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供大家討論。
1.引言
回顧中國建筑的歷史,一座座水平延展的城市,一片片平房院落為主的建筑群,曾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理想居所。院落作為中國的傳統空間的形態之一,圍繞著人與自然這個永恒的主題,融匯了多少詩情畫意,變換出多少或簡練或豐富的建筑空間。
中國古代先哲們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中則體現為建筑與自然的相近、相親、相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主張人類應當順從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可違背超越自然規律。但是在當今高密度的城市中,人們已很難再感受到“明月時至清風來,形無所牽止無所泥”的生活樂趣。
2.我國古代庭院文化
中國建筑院落由來已久,從可供考證的商代庭院遺址開始,已有3000多年的發展史。建筑是人類勞動實踐的產物,而且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對建筑空間有了理性的思考,開始主動的去創造建筑空間,以滿足人類本身的需求。作為獨具一格的東方居住建筑庭院空間,特別關注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引入自然風光以親近自然,由高低錯落的建筑圍合成院落不僅將不同功能空間分隔開來,為建筑提供了采光通風的良好條件,而且使建筑環境充滿了詩情畫意。例如中國傳統園林中經常采用的借景,對景的手法,不僅豐富了空間層次,而且使室內外空間互相滲透融合?!案┮暻逅?仰看明月光”,在這里“天人合一”的情懷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居必有山,住必伴水”,中國人傳統居住生活是以交流與融合為主要特征的,注重鄰里交往和家庭交流,注重與自然山水的交流與相融,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例外?!皩幙墒碂o肉,不可居無竹”,“竹”不是簡單地指竹林,其實是園林、庭院生活的指稱,所以中國傳統居住觀念是寧可過清貧的日子,也不能放棄庭院生活。庭院生活對家居生活充分必要,將公共與私密空間,動、靜區域恰到好處地分隔過渡,內外融合,形成了窗窗有景、家家有園的完美視野。這種人性化的舒適生活方式,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所追求的。
3.國外庭院文化
世界各民族也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觀建造的院落的活動,采用在建筑空間中引入自然空間的方式來改善內部小氣候,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脊虐l現,在羅馬的龐貝古城中,就出現了由立柱支撐,四周回廊環繞,中央設有承接雨水用的水池的天井形式了。另外國外建筑的中庭這一概念其實也起源于庭院(天井),據稱,希臘人最早在建筑中利用露天庭院這一概念。后來,羅馬人在這一基礎上加以改進,在天井上加蓋屋頂,形成了有頂蓋的室內空間的雛形——中庭。如今,中庭這一形式有了很大的發展,其跨度之大,高度之高,內部空間之豐富均非昔日可比。陽光,植物,流水等自然要素被引入中庭,引入了建筑內部,內部空間被賦予了外部空間的特征,成為人們喜歡逗留和舉行各種活動的場所。
4.現代居住趨勢
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城市住宅建設與經濟科技社會的飛躍發展同步,完成了歷史的大跨越。不僅建設規模是世界上空前的,基本上實現了 “居者有其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由80年代初的不足5平米增加到2000年的約10平米,同時正在完成由計劃到市場的轉化,由實物分配到貨幣分配的轉化,由一元化投資到多元化投資的轉化,由數量型到質量效益型的轉化,努力做到“居者有其屋”。然而中國處在一個高速城市化的階段,水平延展的趨勢也逐漸被垂直的高層建筑所打破,我們的活動范圍被局限在城市小區及其大片草地的人為加工程度很高的廣場上。當你渴望美好的庭院生活的時候,我們卻要面對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人口和土地。人口不斷增多和聚集,城市目前面臨的巨大的人口壓力和土地緊缺的問題,高層住宅則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中國人對居住的夢想卻從未停止,中國的文明更不應在城市里終結。雖然“住宅郊區化”可以作為這個問題的一種解決方式,但是發達國家對城市中心的回歸已經告訴我們,只有在城市中保留一定的居住面積和人數,才能保證城市健康和諧的發展。因此研究如何解決垂直延伸的高密度居住區中更大限度地引入自然空間,無論是對于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5.探討新型城市院落住宅
想在城市實現院落式居住,以享受空氣的清新和寧靜,恐怕已成為了一種奢侈的方式,因為院落在給予人們生活樂趣的同時也占據了城市空間和資源。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是否還能在保持密度的前提下,讓院落得以生存呢?
目前空中庭院是樓市近些年涌現出來的新鮮事物,它存在于挑空的樓層之中,是一個懸空的、露天的花園概念。這種懸空的、露天的花園突破了以往陽臺,露臺的形式,因為后者終究是私密空間,并不能促進人們進行交流
。日本建筑師六角鬼丈將中國古代的道家和陰陽家的自然觀融入建筑創作中。他認為:運動的媒質是繽紛的光和漣漪的流風;靜止是運動突然停頓的空間,在一片寂靜的房間,會有無數變化瞬間的定格;空間是物質的媒介,也是建筑的靈魂,是一段活動的通道,也是一篇運動的風景;物質存在于色彩、味道、芳香、觸摸、聲音、感覺所觸及的和感覺所反射的原型之中;而時間是時光記憶的素材,大自然之力的作用,開始與終結的象征。筆者的高層院落設想正是建立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的,而不同的是筆者采用中國傳統的方式來表達對自然的理解。在呼喚人性建筑的同時又能接觸到自然;能在的高樓中閱讀大地、體驗生活、聆聽故事;并且讓每一戶都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這種半遮半擋式庭院,它最大的特點逐級遞進的空間感: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在這里,院落代表一種交流、安全感、彼此的欣賞和信任。
每層內平臺可設計4-8戶圍合而成的無圍欄或僅有低矮的小圍欄形式,外平臺和設計2-4戶全開敞式。其共同特點是視野開闊,并使每個空間有了獨自的概念,然而又沒有孤立的空間。在功能表達上既滿足了住戶采光、通風要求,又做到了家家有景、戶戶見綠,達到以人為本,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樓梯采用從斜坡左右來回上下的形式而形成富有情趣的步行街道感覺,構造出傳統意義上的層層套接的模式,成為聯結各院落生活方式的紐帶。相鄰院子的人們可以沿著彎彎曲曲的小道,穿過花香鳥語相互串門,院子里的老人和孩子們在院中聊天、嬉戲,好像一家人一樣。四周挑廊環繞,藤蔓低垂,底部曲橋蜿蜒,流水潺潺,則會讓整個空間情景交融,生機盎然。
階梯式設計的設想是朝著東方一面采用45度角,這樣可以充分的讓早晨的陽光進入庭院。老人們可以聚在一起享受著一天中最溫暖的陽光,年輕人可以在這空氣清新的家園開始當天美好的生活,孩子們可以聚在一起玩鬧而不用讓家長那么擔心。朝西面成約60度角,由于下午的陽光強烈不適于將其全部引進院落,所以在夏天不用泡在空調里而不敢出門。
在院落內部的設計是非常隨機的,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圍著一個水池,在庭園的一角圍一個水池,養上幾尾魚,再在池中放幾片睡蓮;你也可以開辟一塊種植園,種上一些小型的、可食用的并且有觀賞價值的植物,閑暇時下地勞作一番,既鍛煉了身體,又可享受到“自給自足”的樂趣。同樣你還可以自制一些有創意的花盆,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花盆,往往顏色單調,一般多為土灰色或者白色,顯得土里土氣,給花盆加點色彩,買回幾種色彩的油漆,其實這些簡單的工作自己動手完成你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所在。你更可以制作個性的院墻,如果你想自家的小院有點與眾不同的特色,在墻上貼上些貝殼,倒顯得可愛又俏皮,馬賽克、小石子也都是不錯的裝飾素材,既經得起陽光風雨的考驗,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意思維。開辟一個燒烤天地更是非常有趣的事,砌一個簡易的燒烤臺,周末的時候,邀三五知己來家小聚,在漂亮庭園里開個露天燒烤PARTY,那真是件又酷又炫的事。
形式上雖自由,但我們仍因遵循中國式庭院的思想核心。以水景為中心,重視山水結合和假山石的堆砌,在小面積內容納小自然景觀適合于少數人游覽并長期與詩詞,繪畫藝術等相融會。達到一種具有中國式風格的綠色建筑。當然建筑技術和當今科技的發展,未來的建筑的形式可能是我們現在所無法設想的,說不定有一天人們會將整個中國式園林完全融入到建筑中成為一種新的建筑奇跡---“空中園林”這將是一個讓我們中國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6.多層住宅院落化的可行性
從城市的發展趨勢來看人們對住宅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普通的兩室一廳,到幾室幾廳的雅致復式樓。不管空間有多大你的生活范圍還處在室內,即使你的住宅裝修的再漂亮再人性,你還是會羨慕那些能擁有一個小庭院的別墅。然而在別墅時間呆長了卻會覺得還是住在市區會更加愉快。假設在你面前有三種戶型:第一種是在市中心120平米+10平米的室外陽臺;第二種是在離市中心稍遠的地方120平米+10平米的室外陽臺+50平米室外庭院空間;第三種是120平米+50平米庭院的TOWNHOUSE,遠離城市。
價格上,如果前者為50萬元,第二種為80萬元,后者就為110萬元。你會如何選擇。
環境方面,前者基本只能受制于外界的環境,后兩者可以在自家創造和體會自然的感覺。
安全方面,前兩者在遇到情況鄰居可及時給予幫助,后者則很難。
空間的私密和公共方面,前者和后者都是私密空間,第二種則是分別具有半私密半公開的空間。
鄰居交流方面,前者如果在門前碰面可能會有少許的交流,第二者由于庭院屬于半私密半公開可促進交流,后者幾乎是很少。第二種空中院落,空中花園營造了一個與外界隔開且相對安全的空間,一個寧靜自我的活動天地,院落帶來歸屬感。在空中庭院里,老人們能不用下樓就聚在一起娛樂;孩子們在一起玩耍而不用讓家長擔心迷失。年人在空中庭院中觀看日出日落的美景,中秋鄰里朋友在月下的暢談暢飲;其基本形式是一種由兩個矩形中間以階梯平臺的形式圍合而成的,就像兩個“非非”字并排而成。這樣便使每一層有大約60平方米的挑空樓層,將成為一個懸空的、露天的花園,與現在的陽臺花園在本質上的區別是它結合中國院落的特征讓這個露天的花園成為了家的重要活動休閑交流中心??偨Y以上筆者設想的城市高層院落住宅,其核心
思想包括:1)尋找中國傳統文化---院落;
2)將為人所用的綠地轉化到院落中---觀賞性;
3)更具城市性和社會性---可行性的建筑;
4)讓每個人能有一片自己安逸的天地---歸屬感;
5)閱讀大地,體驗生活,聆聽故事---人性化+感性化;
6)人與人走的近一些,更近一些---促進交流。
7.結論
所以以院落為中心和單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將成為中國傳統居住新的理念。在高層高密度的居住模式下,雖然犧牲一定的面積,但得到了最重要的人性回歸。高層院落建筑是符合當今科技的發展和未來的建筑形式的,是一種新概念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