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義】
此活動通過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觀看日出,以期讓他們了解“太陽為什么是紅的?”“祖國與太陽的關系是什么?”使他們懂得“十四歲的少年是初升的太陽”和“十四歲的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的真正含義,讓理想之光升騰,從小培養他們做本來的主人,樹立遠大的理想。像初升的太陽一樣,把理想之光灑向祖國的未來。
組織者:團支部、班主任、班委會。
【活動時間】
夏季。
【活動地點】
所在地山頂,空闊地帶,最好能看到地平線的地方,海邊也可以。
【參加人員】
全體學生。
【活動準備】
(1)班委員會制定好主題班會方案。
(2)討論確定觀日出的時間、地點。
(3)預先派學生實地察看,確定觀日出的線路及換乘的車輛。
(4)搜集祖國解放以來偉大成就方面的資料,并可做成簡單模型或畫成圖表。
(5)以小組為單位集中各隊員從小學到中學所得到的獎章、獎狀、獎品、獎杯等。
(6)排練若干個文藝節目。
(7)每位團員準備一張14歲生日賀卡,賀卡封面上寫:“十四歲的夢”。
(8)準備4張一開的彩色書面紙,并粘接在一起,在中間畫一個紅彤彤的太陽,太陽上寫;“太陽•青春暢想曲”。
(9)帶好團旗、錄音機、鼓號錄音磁帶、歡快的樂曲磁帶、毛筆、墨汁及若干種顏料,團旗等。
【活動程序】
半夜,在火紅團旗的指引下,興奮地、悄悄地向目的地進發。到了目的地,同學們俯在欄桿或石墻上,靜靜地等待那一輪紅口噴薄而出,直至日出結束。面對初升的太陽,舉行“讓理想之光升騰”的主題班隊會活動。主持人上場,主持會儀式。
主持人:“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看過日出嗎?你們知道太陽為什么是紅的?”
幾位同學上來,為大家揭開火紅的太陽之謎:“太陽是銀河系的恒星之一,是……”
主持人:“太陽把光輝灑向祖國大地,祖國欣欣向榮,一日千里。”
幾位同學上來,為大家講述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并以實物進行演示,以圖表進行剖析。
主持人:“太陽把光輝施給山水草木,山水美麗,草木蔥蘢。”
幾位同學通過詩歌朗誦和歌唱,贊美祖國的錦繡河山。
主持人:“太陽把光輝射進同學心里,同學齊爭金星,茁壯成年。”
4位小組長上來為大家展示各同學所獲取的榮譽。并有團員代表抒發在祖國陽光照耀下,在團旗指引下成長的深切感受。
主持人,“十四歲的少年就是初升的太陽,十四歲的年齡是夢,是花,十四歲的生日,更激發了我們青春的思索,我們有多少知心話要對同伴述說。”
全體同學互贈“十四歲的夢”生日賀卡。
主持人:“太陽照耀著十四歲的少年,實現祖國美好未來的希望在十四歲少年身上。
現在,請大家靜思5分鐘,為“太陽•青春暢想曲”添上一筆自己的豪情壯語。注:“太陽•青春暢想曲”的一張大紙是預先準備好的。每個同學用詩、用畫或用格言在“太陽•青青暢想曲”的周圍寫上自己的理想、希望、寄語、奮斗等。
一幅壯觀氣派、含意深刻的“太陽•青春暢想曲”的畫面完成了,同學們看著初升的太陽,想到了自己就是初升的太陽,當即進行了“太陽•少年•祖國”即興演講。
主持人:“十四歲意味著少年跨入青年的行列,十四歲意味著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十四歲意味著我們向更高的目標攀登——早日加入共青團。找們為首批入團同學頒發入團志愿書。”
主持人:“記住今天吧,記住這生日吧,讓我們佩戴上金光燦燦的隊徽,讓隊徽成為少年時代珍貴的紀念品,讓團徽成為十四歲少年的新追求,讓理想之光永遠升騰。”
主題班會在《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中告終。抬頭望天,太陽升高了,低頭看胸,領巾更紅了……
【活動提示】
(1)本活動適合初中一年級學生。
(2)要注意活動的組織要十分嚴謹,注意嚴肅性。
(3)要求每個同學寫一份感想,交給團支部。
篇2:《前途與理想》主題班會
“前途與理想”主題班會
一、班會目的:
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們暢談自己的理想,憧憬未來,并決心為之而不懈奮斗;既而把自己的理想與祖國的興衰榮辱結合起來,勵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二、班會形式:
演唱、
詩朗誦、演講、討論、小品等;
三、班會過程:
主持人:劉博來
李紅
主持人(男):今日艷陽高照,九年一班師生歡聚一堂。
主持人(女):今日云淡風輕,我們共同暢談理想。
主持人(合):下面我宣布九年一班主題班會“前途與理想”正式開始。
主持人(男):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
主持人(女):勃朗寧曾說過:人類的偉大不在于他們做什么,而在于他們想做什么。
主持人(男):理想在我們心中,似乎又離我們很遠,我們應該時刻準備著為著理想踏上遠方的列車。下面請欣賞歌曲《夢想帶我去遠方》表演者:王小紅。
主持人(女):一首好聽的歌曲告訴我們王小紅已經準備好了遠方的行囊去實現她的理想。那么,同學們,你們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主持人(男):下面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想,好嗎?(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長大后要當警察保一方平安,有的說要成為醫生活人無數,有的要成為教師孕育祖國的花朵……)
主持人(女):當一個人達到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他是成功的人,那么你對成功是怎樣看的呢?
同學1:我覺得要像喬丹、科比、姚明那樣星光璀璨才是成功的人
同學2:我認為在困難中磨礪成長起來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是成功的人。
同學3:我覺得像老師一樣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貢獻的人都可以算是成功的人。
同學4:我覺得像愛迪生一樣發明電燈造福人類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主持人(男):同學們說得很好,人之所以被別人稱為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都能很好的實現自我的價值,能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努力。下面請聽由張紅月同學為我們帶來的演講《我志成功》。
主持人(女):對,只要我們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不斷努力,我們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
主持人(男):未來的我們是什么模樣呢?大家想不想先睹為快?請欣賞小品:《N年同學會》(表演者:李玲、楊曉婷、高飛、郭浩等同學)
大致內容:一群初中生畢業后的三次相聚,五年考大學,十年找工作,二十年后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互相傾訴著自己的理想和成長經歷;其中不乏有攀比,嫉妒,更有為著理想而努力的心酸;靠家長的、半途而廢的前途堪憂,而那不懈努力的雖前期遭人鄙夷卻終成大器……
主持人(女):小品結束了,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思索,樹立理想并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世事變幻不定,五年,十年,二十年后的事更是難以揣測,但是我們能把今天牢牢的抓在手中。
主持人(男):是啊,明天的收獲有賴于今天的播種和辛勤的耕耘;
主持人(女):每個人都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通往理想終點的道路有無數條,你會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理想今天應該做些什么?請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想法。
同學1: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不斷地努力;
同學2:珍惜時間,不讓自己后悔。
同學3:要學會吃苦耐勞,不懼困難;
同學4:要學會規劃,使用正確的方法……
主持人(女):是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必須從今天做起,為自己理想的實現而努力;
主持人(男):不僅僅這樣,我們還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與祖國的興衰榮辱緊密結合在一起,周總理小學時便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志,我們作為祖國21世紀的接班人更應該把富強祖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貢獻自己的青春與才華;
主持人(女):勵志在今天,報國在明日,下面我們看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怎么樣回報祖國的?
主持人(男):請欣賞小品《兄弟齊心》表演者:李濤,王凱,周鑫鑫等。
大致內容:兩個初中生,一貧一富都勵志成才,報效祖國。富的初中畢業后上高中考大學,成為了清華博士。窮的畢業后沒錢繼續攻讀,打工擺攤,他膽大心細,創立了一個自己的公司,成為了老板。一次偶遇,兩兄弟互訴衷腸,并一人出錢,一人出技術聯手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公司,維護了祖國的形象和利益。
主持人(女):這個故事看完,真叫人熱血沸騰,我們不但為故事里的主人公而驕傲,更為祖國能擁有這樣的兒女而自豪。
主持人(男):主題班會進行到這里,讓我們來輕松一下,聽一段配樂詩朗誦《我為理想》。表演者;張芳芳。
主持人(女):音樂真美,理想真美,我相信我們大家都愿意為了我們理想而不懈努力,現在全體起立,共唱班歌《真心英雄》
主持人(男):班會無限好,只是近鈴聲。
主持人(女):我想,大家通過這次班會,定會樹立遠大理想,打造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主持人(男):現在有請我們的班主任作總結,掌聲歡迎。
四、班主任總結:
首先很感謝同學們為這次主題班會的準備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班會上同學們的積極表現也打動了我,看著你們自信的表情,聽著你們的豪言壯語,老師的心也隨之沸騰。我相信,你們的理想一定能實現。是的,樹立理想容易,而實現理想的路卻很崎嶇,這就要求我們要好好的把握住今天,努力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才能有有美好的明天。理想有近期、高遠之分,還可以分為職業理想、道德理想、人生理想,我希望同學們不但要有近期理想、職業理想,而且要有崇高遠大的理想,將自己的理想與祖國的繁榮、社會的進步結合起來,唯有這樣,我們的未來才是光彩奪目的。
理想的實現前提是走好腳下的每一步。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把握人生,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他需要一個人用一生的時間,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耐力、恒心與毅力。
人生靠自己主宰,命運由自己把握。在此老師祝愿大家的都能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并能得以實現。相信自己,一定會贏。
在《我相信》的歌聲中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篇3:理想與信念教育主題班會
理想與信念教育主題班會
——堅定理想,放飛夢想
時間:20**年12月7日下午第四節
地點:九(1)班教室
主持人:劉迪
參加人員:九(1)全體學生、徐佳麗、張小利
主要內容:
一、班會主題:《堅定理想,放飛夢想》
二、目的:1、通過各種形式來表現學生們的美好理想,是大家懂得樹立理想的重要性。
2、聯系實際,讓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明白為實現理想應不怕苦去努力奮斗拼搏的道理。
3、是學生了解中學階段的重要性,認識到實現理想的路途充滿艱辛,要正確看待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三、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樹立理想信念,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四、教學重點:讓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正確看待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五、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交流法。
六、課時:一課時
七、班會時間:20**年12月1日
八、班會地點:九年級(1)班教室
九、班會對象:九年級(1)全體同學
十、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但是理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俄國寓言家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而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大家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
好的,下面老師將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看看這句話該怎樣去理解。
(二)用一個小故事引導學生立足現實,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注:故事詳情見附錄一)緊接故事講到: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其實,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背負著各種各樣的十字架,在艱難前行。它也許是我們的學習,也許是我們的工作,也許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構成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這的理由和價值。所以,請不要埋怨學習的繁重,工作的勞苦,因為真正的快樂時挑戰后的結果,沒有經歷深刻的痛苦,我們也就體會不到酣暢淋漓的快樂!
克雷洛夫運用比喻形象地說明:人生首先要有遠大的理想做牽引,其次還要認識到實現理想的路途充滿艱辛,要實現理想應不怕苦去努力奮斗拼搏,付諸行動,才能跨過中間那條湍急的河流,走向勝利的理想彼岸。
(三)各抒己見談理想
理想是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那么,大家的理想是什么,怎樣實現自己的理想呢?(同學們暢談自己的理想主持人根據情況作簡單評價)
……(請學生上臺談)
(注:先簡要說明自己的理想,再分布說如何實現)
(四)總結
同學們,古今中外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為我們提供的一條基本經驗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是一個個目標的不斷實現而積累起來的,努力從今日開始,就能一步步登上高峰,欣賞壯麗的景色。
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未到來,每一位“立志成才”的同學,都要把握今天,邁好中學的第一步,實現我們的理想。“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同學們,有沒有信心。
好今天的班會就到此結束!
附一
第一幅畫中,有許多人,每個人背上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在緩慢而艱難地朝著目的前進。途中,有一個人忽然停下來,(他)心想:這個十字架實在是太沉重了,就這樣背著它,得走到何年何月??!于是,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決定將十字架砍掉一塊。
砍掉之后走起來,的確是輕松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于是,就這樣走啊走啊,又走了很久很久。他又想:雖然前面已經將十字架砍掉了一塊,它還是太沉重了,為了能夠更快更輕松的前行,這次,他決定將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塊。我砍我砍…….
這樣一來,他一下子感到了輕松了許多,許多。
于是,他毫不費力的走到了隊伍的最前面。
大家看:當其他人都在負重奮力前行時,他呢?卻是邊走邊輕松地哼歌呢!走著走著,誰料,前邊忽然出現了一個又深又寬溝壑,溝上沒有橋,周圍也沒有路,這時候也沒有仙人,蜘蛛俠或者超人來解救他,他也不會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他,該怎么辦呢?
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趕上來了,他們用自己背負的十字架搭在溝上,做成橋,從容不迫地跨越了溝壑。他也想如此炮制,只可惜啊,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經被砍掉了長長的一大截,根本無法做成橋梁幫助他跨越溝壑。于是,當其他人都在朝著目標繼續前進,他卻只能停在原地,垂頭喪氣,追悔莫及。
這個時候,在他的腦海里回響著一句話:曾經有一塊完整地十字架扛在我的肩上,我沒有好好珍惜,直到需要他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