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同情之心、體諒之心對待人和社會;幫助和引導他們成為現代的人,一方面具有開拓、進取、競爭、合作、民主、實際的意識,另一方面具有辨別、判斷、處理信息選擇人際交往、組織創新的能力,總而言之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使學生成為一個有豐富情感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一個勇于面對挑戰的人,一個不是隨波逐流的人,我想通過班會課讓同學們找回兒時的夢,使之能主動的去學習,能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奮斗.我相信積極的理想是成功的一半.
三、教育設計
1.在期中考試之后,我布置了一個任務:每位同學認真想想自己畢業后想到哪里繼續深造,將來到底想成為怎樣的人,兩個星期后開個主題班會:崇高的理想,成功的一半.
2.準備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
四、教育目的
讓同學們通過認真思考自己的理想同時聽聽其他同學的理想,互相促進,相互激勵達到共同進步.
五、教育過程:
時間:高一期中考試之后第二堂班會課
地點:高一(7)班教室
板書課題:遠大的理想,成功的一半
主持人:胡心婷、汪勵雯
主持人朗誦:
流沙河《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
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
理想使不幸者絕路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個“大寫的人”
我們要想獲得學習上的成功,首先應該有強烈的愿望,只有這樣你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對學習有興趣。這節課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理想.
同學們都踴躍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同學都很向往未來過上一種非常自由的生活,要當外科醫生、要周游世界、要好好照顧家長、要當老板、要留學、要組成一個職業車隊等等.也有些同學說自己小時侯都很有理想,長大了慢慢的也不知道為什么在學習了,也不知道是為了家人還是為了自己,反正是大家都在讀書自己也只好讀書了,還有同學說子承父業...
主持人:
同學們都各自有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應該為之而努力.有這么一則故事:
拿破侖.希爾曾經講過一個令人醒悟的故事:賽爾瑪陪丈夫駐扎在一個沙漠中的陸軍基地里,丈夫經常外出演習,她一個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里,奇熱無比,又沒有人和她聊天,周圍都是不懂英語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很難過地寫信對父母說:“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親給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兩行字,但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的心中,并改變了她的生活,這兩行字是什么呢?“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從此,賽爾瑪決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觀看沙漠的日落,尋找到幾萬年前留下的海螺殼,她和當地人交朋友,互送禮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動物,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知識,她把原來認為最惡劣的環境,變成了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并出版了一本書《快樂的城堡》,她從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終于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主持人:是什么讓她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呢?(留給學生討論的時間)。
生:是她父親的話啟發了她,使她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生:沙漠的環境沒有改變,小鐵皮房地沒有變,氣溫也沒有變,印第安人也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她的心態。就是當人遇到困難時,壞心態讓你退縮,并陷入悲觀的深淵,好的心態讓你樂觀,并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可見成功與否取決于一個人的心態的好壞。
主持人:對啊,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良好積極的心態是樂觀、熱情、大度、奉獻、進取、自信、必勝、有強烈的成就感,這就要求我們以滿腔的熱忱對待學習和生活,同學們,你們認為這種熱忱在我們學習生活中的表現是什么?
生:如果你有了這樣良好的心態,你就會發現學習的樂趣。數學不再枯燥乏味,語文也就不再嘮叨,物理和化學不再那樣的難以把握,英語也不再那樣難以記憶,你就會發現自己心中的星星,數學是多么的嚴謹,它時刻折射著哲理和美,物理和化學則會使你像站在知識的大海邊拾貝的小孩,充滿希冀和夢想,語文則會讓你在李白、蘇軾、雨果,巴爾扎克那里做客暢談,英語也將為你打開一條通向異國風情的通道,生活也不再是“寢室——教室——食堂”的單調的三點一線,而是一條通向成功的坦途,是生命交響曲最華麗篇章的主旋律的前奏,你就會為之興趣盎然,興奮不已,你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你每天都會是以熱切的心情期盼新的一天的到來。”
主持人:太好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擁有這種熱忱呢?
生:要有理想、有追求。
主持人:很好,理想和追求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是我們產生熱忱的源泉。在這里我想用青年*的兩句詩來回答大家,“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同學們現在都是風華正茂的年華,“少年立志,當凌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英才的不斷涌現,因此同學們應該從現在起樹立起遠大的理想,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努力讀書,我們現在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我們有旺盛的精力,有驚人的記憶力。自古英雄出少年,微軟公司中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張亞勤博士,是美國IEEE學會成立110年來最年輕的(只有31歲)院士;世界級科學家、中國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學位獲得者是32歲的周逸峰;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副所長、湖北新長征突擊手是33歲的計算生物學家鐘楊研究員;美國五大證券公司之一的培基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是26歲的黃泌;清華大學紫光集團副總裁是31歲的郭之林……這些活生生的例子,無一不證明了這一點.
主持人:人生短暫、青春易逝、時不我待.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
六、班主任總結
很羨慕在座的每一位,現在正是為自己的理想好好的打基礎的時間,聽了大家有這么多美好的愿望我感到很欣慰,相信大家會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希望大家說到做到,好好努力吧!大家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同學們要走正確的路,要以積極的心態去實現理想.我想以前幾天看到的電視劇《啞巴新娘》里的一個小故事結束這次成功的班會課(這是我臨時想到的,因為我發現有些同學的想法有些偏激),一個窮人家的年輕男子追求一豪門的女兒遭遇了拒絕,有一次,女方父親當著這個男子面扔了個硬幣給他說:“去檫皮鞋去,或許你有一天會有足夠的錢,那個時候再來找我!”男子聽了很生氣,覺得自己被侮辱了,發誓要報仇.后來這個男子事業也很好可是是建立在很多不正當的違背良心的基礎上的,最后發生了很多悲劇,當在他心愛的女子死的時候他才明白,前輩的良苦用心,當時為了激勵他上進確被他自己誤認為是羞辱,走上了不正之路.同學們我們的理想是美好的,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實現它!
七、教育反思
同學們的想法很多主要有這么三類:
1.受父母的影響,覺得父親(或母親)的工作是最值得敬佩的.或是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的.(這種孩子家庭條件一般,平時比較懂事的);
2.向往旅游,向往自由沒有父母的約束,自由生活在和現在完全不一樣的空間里.(這類孩子家庭一般比較富有,父母一切包辦只要求孩子學習好);
3.沒有目標,走哪算哪.(這類孩子不很自信,生活缺少動力,有些逃避).
這次班會課讓同學們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明確自己的奮斗方向,也讓很多同學看到了自己不可以再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對他們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讓我對同學們有更多的了解,知道了他們心理的最真實的想法有利于后面工作的展開.
篇2:小學&尊師重教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小學"尊師重教"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一、指導思想
熱情謳歌教師工作的崇高和偉大,介紹歷史上聞名的尊師重教的例子,說明尊師重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怎樣做才是尊師,大力表揚同學們尊師的行為,同時也指出一些有違尊師的現象,從而激發同學們對老師的熱愛之情,搞好師生關系,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二、主要內容
1、讓學生講述尊師的例子;
2、頌揚教師工作的崇高和偉大;
3、讓老師表彰尊師的行為。
三、主要形式
整個活動采取演講、朗誦、講故事、合唱、獨唱等多種形式。
四、準備過程
1、全面發動。動員全班同學查找資料,搜集素材并集中交班主任。2、對收到的各種形式的稿子,進行認真審閱、批改和去舍。
3、在班主任和有關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排練。
4、班會開始前布置教室,在黑板上寫上"尊師重教"主題班會的彩色美術字。
5、屆時請有關任課老師參加。
五、主要過程
1、先放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2、由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引出主題。
3、先演講、朗讀、講故事、后合唱,中間穿插獨唱等。
4、結束前請任課老師講話,最后,班主任總結,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六、注意事項
1、時間一節課。
2、事前須認真準備,發動全班參加。
3、請有關老師指導。
4、班會結束后,擬一期"尊師重教"的黑板報???。
篇3:讓世界充滿愛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讓世界充滿愛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班會,讓同學們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精神。
2. 通過參與,培養學生關愛弱勢群體,熱心公益事業,樹立良好社會公德的意識。
3. 進一步營造關心殘疾人工作的社會氛圍。
二、教學準備:
1.首先在全班通知主題班會事宜,全面動員學生參與;召開班委會議商議班會主題和形式。
2.動員全班同學查閱收集有關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跡和圖片。
3. 同學們交流如何更好的幫助身邊的殘疾人,每人總結一條建議,準備小組競賽。
4. 設計體驗殘疾人艱辛的體驗活動,并準備好體驗的相關道具。
5. 排演反映如何正確對待和關愛殘疾人的小品;排練手語歌曲《感恩的心》。
三、班會過程:
開場白:愛是世界上最純潔的,是最親近的。愛是不朽的,愛是無限的,愛是無法用語言形用的,在世界上千萬種愛中,有親情的愛,
有父愛,有母愛,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社會的愛。當一個人需要關懷,需要別人伸出援助之手時,那就是體現大愛的時候。我們不圖回報,我們的世界需要愛,讓世界充滿愛吧!
第一部分: 感動殘疾人的堅強,體驗殘疾人的艱辛。
1.多媒體圖片展示:殘奧會開幕式演唱的盲人歌手楊海濤、汶川地震中不幸致殘的芭蕾舞女孩李月、舞蹈《千手觀音》、殘奧運上的中外優秀運動員。
2.配樂介紹北京殘奧會,學習運動員身殘志堅,永不服輸的精神。
3.組織同學參加體驗活動:①單手穿衣—體驗肢體殘疾人的生活上的不便。②閉眼行走—體驗盲人生活中的困難③二人配合,一名同學指揮另一名蒙上雙眼的同學繞過障礙—體驗殘疾人接受幫助的感受和正常人如何更好的幫助殘疾人。
4.學生發言講述我們知道的殘疾人的感人事例并發出我們要熱心關愛殘疾人的倡議。
第二部分:尊重殘疾人,幫助殘疾人。
1.向全班同學介紹全國助殘日的由來。
2.全班以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提出如何更好的幫助殘疾人的建議和在幫助殘疾人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小品表演—表現如何保護殘疾人的自尊心和如何幫助殘疾人重拾自信融入集體。
4.手語歌曲《感恩的心》。
主持人總結:愛,可以改變一切。因為有愛,我們擁有了希望和夢想,生命的前程灑滿陽光;因為有愛,我們擁有了勇氣和力量,一切的困難和挫折都不能阻擋;因為有愛,讓我們不再膽怯、懦弱和彷徨。是因為有愛,才可以改變一切,這個世界才充滿陽光。
愛是一種崇高的情感形式,她是愛心、良知和無私;愛是一場及時的春雨,滋潤著田地,豐富著河流;愛是一顆閃閃的新星,照亮你照亮了我,照亮了他,照亮了我們每一個人!愛是給與,愛是奉獻,正是因為愛構建了和諧,讓我們共同去珍惜和擁有!
因為改變,才使愛更具有恒久的力量!‘
讓我們關愛的陽光,溫暖每個殘疾人的心靈!
讓世界充滿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