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輔導案例
臺三小林礬
輔導題目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父母
主題分析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在步入少年期,這是人生最關鍵而又有特色的時期之一,是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被動性錯綜矛盾的時期。這個時期,孩子與父母的交往往往表現出疏遠或沖突,這是孩子依戀與獨立兩種傾向暫時沖突與對立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失去小時侯那種對父母死纏活磨式的依戀,他們大多渴望擺脫父母的管束而要求獨立,但有些方面仍需要依賴父母。他們的獨立意識越是日益增強,兩代人的代際差異就越是日益明顯。本次活動就針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不能把握與父母溝通的技巧、方法等特點,引導孩子去親近、理解、接納父母,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
目的要求
1.引導學生去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他們。
2.引導學生形成與父母溝通的意識,主動體諒父母。
3.學習一些與父母交往的技巧,與父母建立融洽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每個學生帶一張父母的照片。
2.課件:歌曲《?;丶铱纯础泛徒o你的建議。
3.學生4人一組面對面坐,便于討論交流。
4.人手一張有關父母信息的測試卡。
活動過程
一、小測試
教師導入語:同學們,在本次活動開始前我們先進行一個小測試,大家翻開桌上的測試卡填寫一下。(填好后讓學生說一說)
1.爸爸的生日是——————;媽媽的生日是————————。
2.爸爸最愛吃———————;媽媽最愛吃—————————。
3.爸爸的愛好———————;媽媽的愛好—————————。
二、介紹自己的父母
學生拿出自己父母的照片4人一組介紹自己的父母,可以從父母的外貌特征、習慣愛好、性格特長、待人處事、工作和獲得的榮譽各方面介紹。
三、說說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付出
1.播放課件:學生欣賞歌曲《?;丶铱纯础?。伴隨著歌曲聲教師導入課題:這首歌唱得真好——?;丶铱纯?,看看父母。是的,父母生我們,養我們,那是何等的辛苦啊!俗話說得好:“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的父母為我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難道我們還沒有體會到嗎?學生回憶生活中父母是如何為他們操勞和付出的。
2.教師小結:天底下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他們時時想著我們,處處顧著我們,默默為著我們,我們一定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他們。
四、討論“我心中的父母”
過渡語:可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與父母鬧一些矛盾,當然,這些矛盾有的可能是因為我們不懂事或不理解父母或任性造成的,但也有的可能是因為父母的不是造成的,有誰不希望能有個自己滿意的父母呢?那么,我們一起來討論“我心中的父母”該是怎樣的!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
2.各組派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同學們,父母是不能選擇的。其實,你的父母也好,別人的父母也好,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就像你我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會完美無缺的。要想擁有最好的父母,需要你的理解和溝通,一起努力,好嗎?
五、給你的建議
1.播放課件:給你的建議
(1)回到家和出家門前,你與父母打個招呼。
(2)每天與父母聊聊天。
(3)相信父母,贊美父母。
(4)經常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
(5)不但要記住父母的生日,到時要表示祝賀,而且還要在自己的生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6)自己做錯事,要主動向父母承認錯誤。
以上建議你同意嗎?你能做到嗎?
2.我的金點子: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還能做什么事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心。
3.全班展示金點子。
六、活動總結:
同學們,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覺得為人父母很辛苦,因為父母們既要面對繁重的工作,又要維持家庭的經濟來源和日常生活,所以,無論父母貧窮還是富貴,我們都應該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尊重父母、諒解父母、孝敬父母,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父母。
七、課后延伸
手工制作“愛心卡”或小制作(寫上最想對父母說的話)作為禮物獻給父母。
篇2: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方案
綏陽縣太白鎮中心小學
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工作方案
(20**年)
綏陽縣太白鎮中心小學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以《*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遵循未成年人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詢工作,以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發展為目標,努力提高心理健康輔導的質量和水平。
一、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太白鎮中心小學,具體由李顯忠同志負責辦公。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體未成年人,立足于未成年人的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預防、疏導為主,干預、治療為輔。
2、密切與學校的聯系,更好地與學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機結合。
3、發揮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員的作用,并對他們進行培訓。
4、認真細致地做好個別咨詢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三、主要工作
1、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咨詢是心理健康輔導站的主要工作之一,要積極開展針對未成年人的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做好未成年人的個別心理輔導工作,為來訪的未成年人提供咨詢,對他們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對于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未成年人,應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專業診治部門。每周一到周五咨詢室有咨詢老師值班,每天開放時間為:
上午8:30到11:30,下午1:30到5:30。
2、積極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心理健康講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徑,針對未成年人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通過講座,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F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學會學習,學會交流,適應升學擇業、生活、社會等。主要內容包括: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改善學習方法,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把握升學選擇的方向;了解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抵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3、做好心理輔導人員工作培訓
心理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十分重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培訓,不斷提高心理輔導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能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和心理咨詢的基本原理與技術,能夠指導和評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確判斷未成年人心理問題并恰當處理,能夠對有心理問題的未成年人進行個別和團體輔導。
4、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積極利用網絡、宣傳欄、宣傳單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綏陽縣太白鎮中心小學
20**年3月10日
篇3: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課教案
(中年級組 輔導教師 秦銳)
----學會合作
【活動設計】
心理學認為,合作是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題,合作是未來工作、社會適應乃至國力競爭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也是教師塑造良好的學生班集體所必須加以培養和訓練的;是小學生團體發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城市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學校生活等多層面中表現出不合群,不善于與人合作的弱點。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本著充分發揮教師主動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在合作中學會合作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了以下三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輔導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合作意識。
2、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輔導重點】
1、了解合作一般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并嘗試合作。
2、在創設的情境中領悟互相信任、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等合作的行為基礎。
【輔導步驟】
一、在問題情境中了解合作
1、導入
問題情境1
想一想:世界上有沒有只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有沒有必須靠兩個人以上才能完成
的事情?那么,世界上有沒有一個人根本就完成不了的事情?試舉例。
學生簡答后教師歸納: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要靠和別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討論)
問題情境2
請同學們分析下列圖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圖片略)
?、俪霭嬉槐緯?
?、谥圃煲惠v汽車;
?、鄢慌_好戲;
?、苋龒{工程。
師生共議后歸納:完成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眾人合作!小到日常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大到
國家的建設,都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齊心合力,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就像我們這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合作。
(板書:合作兩字)
2、引出“合作”
(1)要求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分析合作的含義
(2)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合作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群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3、了解合作
(1)學生看表演并分析得出:共同的目標是合作的基礎。
課件:兩個同學放學結伴回家,到了院子,一全同學想去打球,一個想趕寫作業,兩個互不謙讓,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
同學們邊看邊思考“他們能在一起合作嗎?為什么?)
學生小議后分析:這兩位同學沒有共同的目標,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須有“共同的目標”。
(2)學生辨析后明確:合作要堅持原則
(課件呈現問題)
?、儆型瑢W考試時不會做,叫你給他抄,并答應給好處,你能與他合作嗎?為什么?
?、谟型瑢W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隱瞞不報告。你認為這種“哥們義氣”的做法對嗎?
教師補充:對,我們與人合作還應當堅持原則,分清是非,并且還要遵紀守法。對別人、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可以合作,否則就不能合作。
請同學們結合比賽談談認識,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為。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概括并板書。
互相友愛互相謙讓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知識和能力
3、辨析判斷,深化理解
(1)請同學們看看、想想:哪種做法是有利于合作的?哪種做法是不利于合作的?
課件呈現有17種行為的不規則圖形。(紅色為有利的行為,蘭色為不利行為,學生選擇點擊后變色)
(2)在合作中怎樣使對方滿意你,接受你呢?以三道判斷題幫助大家理解。(分組判斷:每次請一個組的代表回答選擇的答案,要求其他組的同學傾聽并思考其分析的合理性。)
?、俸献骰锇榈南敕ú环献约旱南敕ㄔ趺崔k?
A、心里不痛快,不高興。
B、甩手不管,看笑話。
C、仔細想想他的話也可能有道理。
?、谧约旱淖龇ū缓献骰锇檎`解了怎么辦?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聲。
B、由此發生爭吵。
C、不爭吵,在背后發牢騷。
D、真誠地說理,想辦法消除誤解。
?、酆献髦袃蓚€人都需要某件東西,怎么辦?
A、搶在別人前邊先得到。
B、合理協商,共同使用。
C、為了成功,主動謙讓。
(3)結合上述分析,要求學生分析自己是否善于合作,并與好朋友互相合作交換心得,共同進步。
老師強調:發現了問題,可能有的同學會為自己的缺點而感到羞愧,可是老師相信大家找到問題后一定會克服它,從一個不善于合作的人轉變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善于合作的人。
三、在實踐活動中嘗試合作
老師小結:老師看到了同學們運動會上的成功的合作,這不僅表現團結一致,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老師看到了沒有能上去參加比賽的同學并沒有感到不高興,而是在下面為他們大聲加油,老師看到了一個團結的合作的班集體,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秋季運動會我們班一定會取得勝利的,大家有沒有信心?好,愿每一個同學成為推動我們社會不斷前進的合作之星!
輔導教師:閆廷明
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