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地震時自救措施

5573

  當人們在遇到突如其來的地震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堅持清醒的頭腦,采取應急措施。在來不和逃出房屋的情況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堅固的寫字臺下、炕沿下、床板下等。

  住樓房的人應盡快從大房間躲避到廁所、廚房等小房間處;當來不和逃離大房間時,應躲在內墻墻角下、家具與門框和近等處,并維護頭部和呼吸平安;不要躲在樓房的外墻角,以防外墻震裂倒塌而跌出墻外。不可躲在陽臺上、窗戶旁與擁在樓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樓以防摔傷。

  當主震約在20秒鐘過去后,要立即撤出房間,以防接著而來的余震造成傷害。住高層樓房的人不可乘電梯逃離。為防地震造成停電和火災,可沿樓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己在室外的人應維護頭部,以防止被瓦礫等物砸傷,并迅速往廣場、操場、公園等空曠平安處疏散,要躲開狹窄街道、高樓、影壁、孩子墻、煙囪、橋梁、高壓線、變壓器、河堤,水壩等危險地段。

  若地震時在立交橋上,司機和乘客應迅速步行下橋躲避。若地震時正在車間、影劇院、商場、學校等公共場所,若時間允許可依次迅速撤離;在來不和時,可就近躲在車床下、桌子下、舞臺下、椅子下、柜臺兩側等處。大地震后還有多次余震,此時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內;倒塌的建筑物如發主火災應迅速撲滅,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幸存的人。

  被埋在廢墟中的人,應盡可能加固自身同圍的支撐物,并用連續有規律的敲擊聲和呼喊聲求救。

篇2:物業社區宣傳:地震自救常識

  物業社區宣傳:地震自救常識

  如何提前做好地震前的防震自救準備?

  收到地震預警或者發現有地震預兆之后,首先應該做的事情是準備好避災緊急生活備用品。比如:

  A.1-2天使用的飲用水和易于存放、方便食用的食品,注意水和食品應按保質期的要求定期更換。如果有嬰兒的話需要準備好奶粉。

  B.便攜式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蠟燭、打火機、口哨、錘子等一些生存工具。

  C、一些簡便可以防寒的衣服、內衣褲、毛巾、手紙、手套等簡易生活用品。

  D.準備一些治療感冒病、腸胃病以及外傷包扎的藥品和一些急救醫藥品。

  E、別忘了隨身攜帶現金、銀行卡、身份證和貴重物品。

  將這些東西提前準備好,裝到包里放到一伸手隨時可以拿走的地方,以備地震發生時緊急避難所用。

  地震突然發生時,應該如何緊急避險自救?

  如果突然發生地震,應該要緊急避險,這對是否能幸免遇難非常重要。緊急避險的重要性。經驗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時,從人們發現地光、地聲,感覺有震動,到房屋破壞、倒塌,形成災害,有十幾秒,最多三十幾秒的時間。這段極短的時間叫預警時間。人們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事先有一些準備,又能臨震保持頭腦清醒,就可能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成功地避震脫險。

  有人調查過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發現其中258人采取了緊急避險措施。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脫險,占72.9%。說明只要避險方法正確,脫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緊急避險的原則是:

  就近躲避: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的方法是應急避險的好辦法。當然,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點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陜西華縣8 級大地震的記載中也總結到:“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币馑际钦f,突然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時等待地震過去,還是有希望存活的。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緊急避震的一條重要原則。

  為什么地震瞬間不宜奪路而逃呢? 這是因為:

  ——現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層樓房,根本來不及跑到樓外,反倒會因樓道中的擁擠踐踏造成傷亡。

  ——地震時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可能性最大。

  ——地震時房屋劇烈搖晃,造成門窗變形,很可能打不開門窗而失去求生的時間。

  ——大地震時,人們在房中被搖晃甚至拋甩,站立和跑動都十分困難。

  除了“伏而待定”這一原則外,地震時還應注意不要顧此失彼。短暫的時間內首先要設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脫險,才可能去搶救親人或別的心愛的東西。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1、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2、內墻墻根、墻角;

  3、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如果你在公共場所,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1、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如果你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首先要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3、如果你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盡量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戶外,這時候你應該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比如: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避開其他危險場所,比如: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在野外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野外,這時候你應該:

  1.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

  2.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3.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與滾石前進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強震過后如何自救與互救?

  ——穩定生存空間,保存體力,克服恐懼,等待救援。

  破壞性地震發生后,被埋壓人員能否得到迅速、及時搶救,對于減少震災死亡意義重大。 從唐山大地震統計資料得知:地震后半小時內救出的被埋壓人員生存率可達95%,24小時內救活率為81%,48小時內救活率為53%,由此可見,地震后及時組織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對埋壓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震后被掩埋如何來自救?

  自救是指被壓埋人員盡可能地利用自己所處環境,創造條件及時排除險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

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克服恐懼心理,堅定生存信念,穩定下來,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設法脫險。如一時不能脫險,不要勉強行動,應做到:

  保持呼吸暢通:設法將雙手從壓塌物中抽出來,清除頭部、胸前的雜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開身邊的較大雜物,以免再次被砸傷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塵嗆悶發生窒息;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頭部;

  保持存身空間: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擴大活動空間,設法脫離險境。記著朝向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但是千萬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氣體引爆),盡量避免不安全因素。

  保持體力: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地震后面對多人掩埋,如何來互救救?

  互救是指已經脫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也就是“先近后遠”等。

  1、地震發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2、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地震是一瞬間發生的,任何人應先保存自己,再展開救助。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4、如果地震后情況比較復雜,條件不具備,無法立即實施救援,應盡快設法請求外援,或先設法延長被掩埋者的生命,等專業救援隊伍到達后再實施救援。

篇3:物業社區宣傳:地震自救知識

  物業社區宣傳:地震的自救知識

  一、地震來臨“七不要”

  1.不要驚慌,伏而待定。

  2.不要站在窗戶邊或陽臺上。

  3.不要跳樓、跳車或破窗而出。如果在平房、地震時,如果門變形打不開,“破窗而出”則是可以的。

  4.不要乘坐電梯。

  5.不要因尋找衣服、財物耽誤逃生時間。

  6.不要躲避在電線桿、路燈、煙囪、高大建筑物、立交橋、玻璃建筑物、大型廣告牌、懸掛物、高壓電設施、變壓器附近。

  7.不要在石化、煤氣等易爆、化學有毒的工廠或設施附近。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風。

  二、地震中的標準求生姿勢

  身體盡量蜷曲縮小,臥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護住頭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個的物品。如果沒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護頭部的物件,則應采取自我保護姿勢:頭盡量向胸靠攏,閉口,又手交叉放在脖后,保護頭部和頸部。

  三、地震發生時,在不同場所的避難措施

  1.如果您在家中——

  選擇在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及小開間的地方躲避。如是平房,可逃出房外,外逃時注意用被子、枕頭、安全帽護住頭部。室內安全地點有:衛生間、廚房、儲藏室等狹小空間,承重墻(注意避開外墻)。如果房子已震動,不要往門外逃。

  2.如果您在學?!?/P>

  聽從老師安排,就近“蹲下、掩護、抓牢”。如迅速抱頭、閉眼,躲在承重墻墻角、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不能在窗下或橫梁下躲避,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的頭部和頸部,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不能慌張、哭鬧或隨意亂跑;不大聲叫喊,保持體力等待救援。室外學生不要回教室,迅速撤離到學??諘鐖龅囟紫?,并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的頭部和頸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危險物。

  3.如果您在工作間——

  迅速關掉電源、氣源,就近“蹲下、掩護、抓牢”,注意避開空調、電扇、要。如在高層注意不要下樓。

  4.如果您在電影院、體育館或商場——

  不要擁向出口,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空調等懸掛物,以及商店中的玻璃門窗、櫥窗、高大的擺放重物的貨架。就近“蹲下、掩護、抓牢”。地震后聽從指揮,有秩序撤離。

  5.如果您在車內——

  應抓牢扶手避免摔倒,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不要跳車,地震過后再下車。

  6.如果您在開闊地——

  盡量避開擁護的人流。避免與家人走失。

  7.如果您被掩埋——

 ?。?)首先堅定求生意志。其次要設法掙脫手腳,清除壓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圍的支撐。設法用手和其他工具開辟通道逃出,但如果費時、費力過多則應停止,保存體力。

 ?。?)要盡量向有光、通風的地方移動。注意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以免吸入煙塵,嗆傷自己,如果灰塵不斷墜落,還可用衣服等包裹住頭部,以免灰塵侵害五官。避免奮力呼叫,吸入大量煙塵,更不要亂翻、亂拆,使灰塵更重。

 ?。?)在可以活動的空間中尋找食物和水,盡量節省食物,以備長時間使用。注意保存體力,千萬不要盲目地亂喊亂叫,可不間斷地進行敲擊身邊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如敲擊鐵管、墻壁,吹哨子等方式,利用其發出的聲音進行求救。

 ?。?)當聽到廢墟外面有聲音時或聽到求援者靠近時應立即發出求教信號。

 ?。?)在封閉室內不可使用明火。

 ?。?)若無法脫險,應保存體力,盡可能的尋找食物和水,維持生命,若無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應急。應樹立堅定的生存信念,等待救援。

  四、地震來臨救助別人應注意什么?

  1.先救多,后救少;先救近,后救遠;先救易,后救難。

  2.要留心各種呼救聲音。

  3.了解坍塌處的房屋構造,判斷哪里可能有人。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