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維護/消防管理措施
安全為了服務,服務必須安全,根據 “航利中心”項目、管理服務的特點,建議采取“技防、人防、物防”相結合的原則,制訂科學、合理、嚴密的治安管理運行體系,確??蛻糌敭a安全。
(一)以技防為主,人防為輔的方式加強治安防范
建立健全物業安全保衛組織機構
建立正常的巡視制度并明確重點保衛目標,做到點、面結合
制定完善各項治安保衛崗位職責;
加強對秩序維護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與業務培訓;
建立正常的巡視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加強對園區內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安全管理;
完善各項安全防范設施;
協同業主,做好群防群治工作
與周邊單位建立聯防聯保制度,與當地派出所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按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擬制定的管理規程。
(二)技防與人防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模式
1.巡邏
秩序維護部成立巡邏分隊對整個大樓實行24小時巡邏。實現秩序維護員、安防設備、監控中心交叉式巡邏,以保證安全巡邏嚴密、反應敏捷。
2.建立完善的交互式聯動治安網絡
通過人防、群防和智能化技防體系,嚴密監控物業內安全情況。層層檢驗、控制進出人員,監視各交通要道,掌握物業區域內各種動態,嚴格執行車輛、人員驗放制度。以安全、有序為原則,對物業內每一點、每一區域進行有效的控制,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多視角、立體網狀安全防范體系。
3.1“六環安全網”模擬圖:
3.2六環安全網的建立
第6環特發事件控制
l火警應急處理程序
l雷暴應急處理程序
l火災應急處理程序
l水浸應急處理程序
l地震應急處理程序
l停電/停水應急處理程序
l發生噪音污染應急處理程序
l發生入屋盜竊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l發生自殺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l發生搶劫事件應急處理程序
第5環總控
責任人:監控中心監控員、秩序維護部領班、秩序維護部主管、行政辦主任、總經理。由監控中心運用所設置的高科技安防智能化系統,對物業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網狀監控,防盜報警探測,發現問題及時向各環發出預警信息,同時負責總指揮調度。
第4環外控
責任人:外圍崗亭、周界巡邏崗。
由外圍崗亭、和周界巡邏崗,通過對物業四周區域目視和巡邏的方式,進行周界控制及區域控制,通過電子巡更系統、警犬巡邏等手段,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事故苗頭。采用預警的方法,向監控中心及第三環通報并做好防范措施。
第3環門控
責任人:人員進出口崗、車輛進出口崗安全員。
在進出口設固定崗。對來訪人員進行登記,同時通過對講系統或內線電話與業主/客戶或物業內部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后,決定是否放行來訪人員,并及時通知監控中心、有關崗位安全員,了解來訪人員的動向,對可疑人員進行跟蹤。利用車輛管理系統技術控制車輛進出。在接到第四環報警的情況下,負責對相關可疑人員和突發事件進行嚴格控制和處理。若發現可疑人員已通過本環,則立即向監控中心及第一環通報。
第2環群控
責任人:管理服務中心全體工作人員、業主/客戶。
管理服務中心所有工作人員對物業的公共秩序管理負有責任,發現安全隱患和可疑人員隨時與安全員溝通或匯報給監控中心。業主/客戶發現可疑人員及時向監控中心或管理服務中心反映,形成群防控制網絡。
第1環內控
責任人:區域巡邏崗安全員。
在園區內設立區域巡邏崗,對責任區內的安全進行檢查監控,每棟樓宇的防盜報警系統與監控中心聯動,安全員對前幾環的預警信號,總控的預警信號進行識別、判斷。迅速采取措施,對可疑人員進行跟蹤、盤問直至消除安全隱患。
篇2:小區冬季防盜: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
冬季是盜竊案件的多發期。尤其,現已臨近春節,小區防盜顯得更為重要。物業公司需要針對不同階段的物業服務管理的情況,采取相應安全防范措施,為業主營造安全舒適的社區環境。
前期管理階段的防范工作:
前期管理期間,園區與工地連接,可供人員出入的口子較多,園區進出人員成分雜亂,極易引發盜竊案件。
1、人防:
裝修人員、施工方人員、維修單位人員的管理:嚴格按照公司關于人員進出園區的相關規定執行。
對重點區域或外圍隱患大的地方,在夜間增加秩序維護員蹲點,形成內外結合;
做好對單元門的管理工作,做到定時關門。
2、物防:
沿小區周界設置高度不低于1.8米的圍欄或墻體,設置圍欄時豎桿間距不應大于15厘米,1米以下不應有橫撐;
裝修期間的防范工作
裝修期間,園區雖已成形,但是在業主戶內及園區后期安裝的部分設施設備還存在著可以被犯罪份子利用的隱患。且園區燈照死角與監控視頻死角也會被人乘虛而入。
1、人防:
燈照死角與視頻死角:設置巡邏簽到表,增加巡邏頻次;
做好門崗對人、車、物的進出管理:按照公司門崗操作標準執行,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裝修工、送貨車輛的進出,嚴格落實物品出門見單放行、貴重物品業主隨行的原則;
巡邏崗做好裝修時間的把控:在非裝修時間,嚴禁任何人員進行施工,及時清場,原則上不允許任何裝修人員留宿業主房內,如業主有需求時,必須上報物業服務中心審批;隨時檢查園區內裝修工人的出入證,對無證人員及時做出處理(補證或請出);
單元門管理,做到定時關門:夜間要加強對單元門的管理,到了一定時間之后關閉所有單元門,并做好定時巡查;夜間消監控中心值班人員在收到開門申請時,一定要嚴格落實詢問核實制度,防止被人有機可乘。
2、物防:
煤氣管道、下水管道:物業服務中心在裝修前期,安裝防爬刺;在管道的下端距地面2米處或上端處安裝防盜刺,同時可以種植一些花草保護。
后樓梯的窗戶或大堂的窗戶:安裝定位器,將窗戶與墻的距離間隔固定在10公分。
樓頂:
樓頂設安全防護欄,設置防護欄時既要考慮防止樓頂活動的人不慎掉下,又要防止用飛虎爪、繩索從上向下侵入住宅,還要考慮留有空隙以放置火災時逃生的軟梯,同時防止從樓頂的墻體攀爬到頂層居民家中,以及管道攀爬到居民家中。
將通往天臺的防火門安裝單向推閘鎖,控制人出,但不能進入樓道內。
3、技防:
窗前、地下車庫的死角:增加照明或安裝攝像探頭;增加巡邏次數與照明,以及將地下車場的一些房間等地方加鎖等
樓頂:樓層較低的項目,建議在樓頂天臺安裝紅外線感應報警器與攝像探頭;
(三)后期管理階段的防范工作
后期管理中,因園區已經成形,時間長了之后園區內某些死角或者漏洞會被犯罪份子利用,也有可能會有犯罪份子從以出租戶的身份混入園區,從內部下手。
1、人防:
嚴格執行公司崗位操作標準:
門崗嚴格落實對人、車、物的進出檢查,做到外來人員、車輛進出有詢問核實,物品出門有放行單,貴重物品出門必須有業主隨行的要求;
巡邏崗人員對園區巡邏時,重點關注燈照死角和監控死角及園區重點部位,隨時做好與監控崗位的交叉巡視;
監控崗人員白天重點注意電梯轎箱、各單元門、各主要出入口;夜晚重點關注園區周界、地下室進園區的通道及園區重點區域;
夜間要加強對單元門的管理,到了一定時間之后關閉所有單元門,并做好定時巡查;夜間消監控中心值班人員在收到開門申請時,一定要嚴格落實詢問核實制度,防止被人有機可乘。
周邊環境
人員、地理環境
夜晚增加巡邏人員,特殊地帶定點巡邏,使小區形成包圍圈;與轄區派出所建立良好的關系,并要求對周邊加強治安巡邏,以及對閑雜人員的清理工作。
周邊交通要道,雜草與違章建筑
與周邊建立群防群治的體系;與政府部門建立良好的關系,請城管部門加強周邊臟、亂、差的清理工作,及時清理雜草等
業主安全意識宣傳
加強宣傳教育,形成群防群治,提高業主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養成,如發放宣傳品、張貼宣傳畫、設置標志牌和警示牌、日??陬^宣傳等。
節假日,根據社會的治安形勢和周邊小區治安狀況,利用溫馨提示或宣傳欄及時提醒公眾注意一定時期和地域內的多發性案件;
在每單元的玻璃門,以及每層樓道、大堂張貼一些設計新異的圖片,如“警察提示”“溫馨提示”“陌生人請勿在此停留”,“居民請注意陌生人”等標志;
在小區主要道口、主要路段、公共地方,張貼鄰里守望標志牌。標牌上一般寫有:“你已走進鄰里守望地區”,“社區安全,守望相助”等,并印有警察、老人和小孩子手拉手站在一起的圖案。這種標牌既增強了公眾安全感,促進了居民的團結,又給犯罪嫌疑人作案增加了心理障礙;
發放安全宣傳手冊。內容可涉及如何對付陌生人來訪或來電話,防盜知識、預防火災、煤氣中毒等安全知識;
在小區的公共地方,每年舉辦1-2次安全知識宣傳展,或邀請派出所的人員到小區宣傳講座;
向政府申請將社區警務室建在小區,并在小區開展宣傳、幫教、安全指導等工作。
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提高管理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全員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加強領導自身的管理與責任心;崗位設置布控應合理;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敏感;發生情況,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如立即組織秩序維護員布控、加強巡邏,同時積極與派出所配合,請求支援等。
增強秩序維護員責任心,提高業務素質,如發現有陌生人員在小區沒有登記,要及時對秩序維護員教育處理;收集社會、周邊治安動態,公司安全動態的信息,組織一次全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
2、技防:
小區內環境
視野閉塞的小樹林。對小區的綠化進行整改或在小樹林處增加感應燈光
樓道或大堂的拐角等盲區增加巡邏次數。
智能化系統
智能化系統應嚴格按照《安全技術防范管理》的規定執行。同時,如果開發商有配套的,物業服務中心應保證各項設施設備的完好性,以及正常的使用,堅持做到小修、中修、大修必須分別在1天、3天、一周內完成。如果沒有配套的,物業服務中心在考慮成本的基礎上,也應適當的配置一些必要的智能化系統,以此提升物業的檔次,既做好了小區的安全防范,也為業主提升了樓宇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