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學期教研總結:夯實基礎展望發展
本學期,以同備同教一課為載體的教研活動,在教導處、教科處的組織安排下,按照計劃,有序開展。
活動中,不論組內展示課還是校內展示課,都呈現以下幾方面優點
1.精心準備
首先,老師們思想重視。教學中,執教的老師們以高漲的情緒、飽滿的熱情,融入教學中,感染學生,也給聽課者一種享受。
其次,認真準備。在聽課中,我們明顯能感覺到各環節,環環相扣,不管效果如何,至少是老師們精心設計、認真思考、反復揣摩的呈現。
因此,我敢說只要老師們能這樣堅持下去,必得教學真諦。
2.教有重點
如《認識鐘表》中,程老師根據教材特點,確立教學的重點是認識鐘表、記錄時間。且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其他枝枝蔓蔓的東西全部刪除,教學條理清晰,干凈。感覺是清清爽爽的一節數學課。
再如六年級《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在突出地球資源遭到破壞這個教學重點的同時,又在隨文教學中滲透說明方法,這是課標高段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重點的確定,不是固定的,根據教材特點,特別是根據本班學生的認知,確定的教學重點才有實際意義。如《蝸牛與黃鸝鳥》以教會學生唱這首歌為重點,有別于語數學科的知識運用。
其他的課上重點呈現因為時間關系不一一例舉。
3.教有過程,學有過程
這點,我想以殷老師的英語課為例,稍作具體談一談。因為這節課上,教學中時時處處體現老師的教和學生學的過程。印象比較深的是教學單詞hand時,學生發音不準,老師沒有草草了事,而是不厭其煩一遍遍糾正,發現學生字母n音不準,通過音標,讀準中間字母n的發音,幫助學生讀準hand的發音。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教與學的過程呈現。凸顯新課標強調的過程和方法
4.教學中能體現課標理念
(這方面想談細一點)
首先,教學中,老師瑣碎的一問一答式的教學現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整合問題,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大了。如徐倩倩教學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對春天小興安嶺的學習,以一個問題“春天,我來到小興安嶺看到什么。”貫穿始終,簡潔的環節中,學生不再從一個問題翻到另一個問題,疲于應付老師的提問,而是有了朗讀、思考、交流的時間。這樣的設計是基于學生學的角度,效果肯定遠遠大于瑣碎的分析教學。
其次,能比較正確把握學科教育的特點,語文課上,注重引導學生關注表達方法和語言積累,數學課上注重方法的遷移運用,注重能力培養。
如六年級孫銀環執教的《數字》,通過對電話號碼、身份證上數字、郵政編碼
數字分析,引導學生發現數字隱含的信息,認識到數字不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符號,數字也是會說話的。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編號碼,這是典型的學以致用。
再如三年級組內課《秋天的雨》第二段學習完之后,老師引導學生當堂背誦。四年級《貓》一課的教學,幾位老師從根據課文語言特點,分別從不同段落中發現語言表達的獨到之處,有的從語氣詞中引導學生體會老舍對貓的喜愛,有的從“小梅花”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有的從關聯詞語的品味中體會貓性格的古怪。這體現同備同教中,不同老師對文本的不同解讀,體現教學的異彩紛呈。初步顯現同備同教的端倪。
語文課上,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是語文課區別于其他其他學科的重要特點。對具有明顯特征的語言表達沒有關注,語文課的教學效果必將大打折扣。只注重表面的熱鬧而忽略語言品味的語文,已經成為語文課改的歷史。這點,語文老師們必須要記住。
第三,重視讀的訓練。理解前的朗讀是整體感知,理解中的朗讀是品味,是理解的深入,是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語感培養的重要過程。理解之后的朗讀,那是一種表達。朗讀是閱讀教學的生命。內地的閱讀教學又以感悟見長,區別于港臺的國文教學。非??上驳氖俏宜牭降恼Z文課,老師們都有了朗讀訓練的意識。
其中,給我印象深的是四年級李老師執教的《貓》,自始至終,老師都在引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品味,學生學得輕松,課堂效果較好。
第四,生本意識增強,課堂能順學而導
如三年級劉老師執教的《秋天的雨》中第二自然段,以問題“秋天的雨把這些顏色給了誰?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找到相關語句,再理解品味。交流中,學生的發言沒有按照課文敘述的順序,確實做到了喜歡哪句說哪句。老師則隨著學生,學生說到哪句老師引導理解哪句。這樣的教學是對學生選擇的尊重,也是教師駕馭教材、駕馭學生能力的體現。
第五,所有展示的老師,課堂教學都較以前有進步和提高
從執教老師自身來說,教學中不再顯得慌亂,能比較沉著地應對課堂;從聽課者來看,我們不再為他(她)感到緊張,聽得也較輕松。
老師們,每節課的優點都有很多,我的聽課筆記上,針對每節課都的評價都不少于一面,限于時間關系,只能擷取其****性地方與大家一道分享。
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盡管優點多多,但離精品課還是有距離的?;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表現在對教材的解讀上。
如果把教材看做是呆板的、冷冰冰的鉛字,那么,你的教學必然也是呆板的,缺少靈氣。教師對教材的鉆研,被稱為二度開發,它是教師集自己的認知、閱歷、體會于一體。有一般讀者而變為老師教學*,則還要依據課標和學生實際及單元主題等方面,對教材內容進行刪取、提煉、重組。
如《釣魚的啟示》。文中對傍晚直至月光下湖面景色的描寫確實很優美。如果僅僅作為寫景來教學本段,且作為教學重點來處理,顯然是不可取的;立足全文看這部分內容,顯然是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件事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很深刻,記住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點點滴滴。這樣看,你怎么也不會把這段作為教學的一個重點來處理。
這篇課文比較難教,教學中,既舍不得放下父親的描寫不顧,更不可以放下對作者的相關描寫,不得以,兩線并行,結果又導致瑣碎問答,到底何去何從?
課文從一件生活小事獲得啟示:說明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教學時,抓住“我”的言行,揣摩“我”當時的心理活動,體會“我”的艱難抉擇,可是在這種情形下,父親堅持讓我放魚,說明父親的教育著眼于孩子的終身發展。最終兩線歸一,共同表現中心。
再看孫銀環執教的《數字》,是一節體現典型生活中的數學的課。老師自己事先對教材有的解讀,明確數字不是冷冰冰的,它會說話。然后把自己的解讀融入到學生生活中,再從教材和生活中篩選重組教學內容,由于教學內容學生熟悉,學起來有興趣,所以,很輕松完成本課教學。
老師對文本解讀的深度,決定課堂教學的深度。
第二,要考慮預設與生成
大凡課堂生成不斷的教學,都是高效的。因為學生的思維是開放的,導致課堂是動態的,雖然現在大多學生被訓練得上課時會猜答案,但是他們的思維活躍。因此,才會有課堂的精彩的、不可預約的生成。
如六年級數學《營養搭配》。老師設計讓學生小組討論制定小明的午餐食譜,結果很難做到按營養學家提供的具體數字來安排食譜。到底要怎么吃這頓飯才符合營養學家要求呢?學生直至下課也還沒有完全弄明白。這里面就是對學生在討論中遇到的問題沒有充分預設,導致教學任務按時完成。
第三,第一課時,生字詞的教學不能忽略。
這點在開學粗的新課標學習上已經講過,就不再累述。
第四,生本意識還有待加強
還以殷老師的英語課教學為例,在教學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堪稱是生本意識的教學范本:
復習書上的問候語,老師舉起小熊,走到學生跟前——
老師用英語說早上好,學生不語。老師提醒他:how are you?
這名學生還是回答,老師再問,這次他回答了,但是回答錯了。老師再次糾正。然后,老師再走到另一學生跟前練習完整的對話。結果學生熟練應答??梢赃@么說,后一名學生答對也是在老師一次次糾正前面學生不會的基礎上答對的。如果老師在第一次答錯或不回答時就放棄指導,另換他人的話,后面的回答即使答對,也不是你老師課堂教的,而是他本來就會。
因此,生本意識的增強,尤其是面對學生出現不會或錯誤的時候,是最能看出老師的教學真功夫和理念。所以,我們不要怕學生課堂回答錯了,學生的錯誤往往能成就老師的精彩!
第五,教有過程,但方法策略還顯稚嫩,難點的突破還有待加強
如《認識鐘表》時,都是老師撥指針,學生說,為什么沒有考慮讓學生動手撥指針,其他學生說出時間呢?
再如《蝸牛與黃鸝鳥》教會唱歌是重點,但難點如何突破?歌譜中的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還有附點等學生是不是能唱準?
最后,說明一下,雖然點評了一些課,都是我個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會后單獨交流;尤其是語文課呢還能多說兩句,至于其他課如果有說的不到之處,還希望老師們能指出來。
篇2:五幼音樂教研組學期計劃學期總結
五幼音樂教研組學期計劃學期總結
一、指導思想
為了將區音樂教研組近年來的實踐研究成果繼續秉承并在各家幼兒園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本學期中,我們開展了園音樂教研組的教研。按照區教研室的工作布置,音樂教研組將重點從組織集體教學的層面,組織教學展示觀摩與經驗交流分享,意在促進全區各所幼兒園科學有效地進行音樂學科領域的教學。
二、教研重點內容
1、相關理論的回顧與提升;
?。?)學期講座:安排在本學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動,我們將以往教研內容中的重點理論疏理后傳遞給大家。
?。?)新理論與音樂教育動態學習:在每次教研活動中進行10—15分鐘的理論交流。向大家介紹音樂教育方面的新理論,新動態,也可以是音樂教育的優秀論文,優秀活動設計的分享。
2、教學展示觀摩;
開展音樂教學現場觀摩活動,每一次活動后形成較完善的教學案例,以指導幫助教研組教師回本園開展實踐的教學,將教研的成果更好的推廣。每次活動中我們的中心議題圍繞“教學活動的綜合評價表”開展,由每一組的核心組成員議定,并將展示的教學活動把關,進行說課、試教的指導。
3、經驗交流分享;
?。?)教學展示觀摩后,進行交流研討。
?。?)學期末上交表格及證明材料,進行匯報與交流.
具體活動安排:
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地點
10月24日理論學習、經驗回顧辦公室
11月22日教學案例實踐觀摩課多功能廳
12月19日教學案例實踐觀摩課多功能廳
音樂教研組學期總結
在本學期我們將音樂教研組近年來的實踐研究成果在我園實際應用,重點從組織集體教學的層面,以教學案例實踐觀摩為依托,研討中心圍繞“教學活動綜合評價表”展開,從備課——實踐課——交流——研討——反思——修訂案例——再實踐——形成較完善的教學案例——推廣,意在促進全區各所幼兒園科學有效地進行音樂學科領域的教學。
一、在優秀教學案例的實踐與觀摩中提煉出音樂教學的基本模式
慎立麗開展了“捏面人”的音樂教學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優秀教學案例的范例。
二、在研討交流、反思分享中不斷完善音樂教學的設計與組織策略——教研活動的主要收獲
研討交流是我們教研中最為熱烈的環節,大家圍繞“教學活動綜合評價表”分小組從教學目標達成、內容適合程度、活動因素、教師音樂教學素養表現、幼兒能力發展表現為重點進行分析。老師們積極參與討論,大膽地表述觀點,有質疑、有評析、有解決方法,在思維的碰擦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教學能力。
一學期的教研工作開展,得到了各位組員老師們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在以后的教研中,我將繼續把區音樂組的精神傳到至園音樂組,讓教師們能起繼續感受音樂的美,把音樂的美盡可能多的帶給我們的孩子們。
篇3:高中學第一學期信息技術組教研工作總結
高中學年第一學期信息技術組教研工作總結
這學期來,我們信息技術組,在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全體組員團結合作,在完成規定的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工作外,認真負責地做好學校信息技術相關各方面管理工作,包括校園網絡、多媒體設施設備維護,錄播教室管理與使用,安全教育平臺等數據處理等?,F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政治學習,促進教研組建設
本學期來,全體組員認真學習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粵教版教材,理清教材主線、以小組合作研究教材。同時認真貫徹依法治校、依法執教的各項工作,認真學習《教師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不斷增強教研組成員的師德修養,認真學習貫徹學校的各種教學管理制度,切實落實好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工作,增強組成員的凝聚力和工作熱情,積極探索開展各項工作的方法措施,為本組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根本保證。
二、加強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質。
積極開發教學資源,認真研究我校學生的情況和教學設備的情況,針對信息技術課教學內容變化大、經驗少、學生基礎差別大等特點,認真探討,制定教學計劃、課時計劃、教學組織管理方法、設備合理使用方法,充分發掘我?,F有教學設備資源,積極使用現代教學手段,認真進行備課,使課程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并為今后的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針對信息技術課堂紀律管理困難的具體情況,認真討論研究課堂管理方法,加強課堂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從而增強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提高學校辦學的信息化發展的水平。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走在學校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除了搞好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外,我們還擔負著許多其它的任務。我們主動幫助其他學科老師制作課件,管理和維護學校的計算機硬件、網絡設備、各種電教設備的維護、攝影、攝像;學校網站的升級維護;同時服從學校領導的安排,為學校完成各項非課務工作。
四、積極參與學校教科研活動
隨著信息技術軟硬件的發展,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不僅僅要搞好教學,還必需跟上信息技術發展形勢,我們經常鉆研各種軟硬件知識和技術,切實掌握包括各種軟件使用、網頁設計、程序設計、網絡系統技術,努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為學校信息化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總之,我校信息技術教研工作在本學期中,做了很具體的一些工作,起到了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不斷努力,及時獲取外地的一些先進科學的管理經驗,把我校的現代教育技術推向一個新的起點。
五、安排好本屆高二學業水平測試與輔導工作
本屆高二學生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與12.19號圓滿完成。這里面凝聚了我們信息組很多老師的辛苦。特別是最后階段掃尾階段,我們信息老師放棄了中午午休時間,陪學生練模擬題、給學生輔導信息理論知識。老師們都希望學生在學業水平測試一次過關,不給學生留遺憾、不給自己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