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議講評”教研模式
助推課堂教學轉型
為了深入貫徹實施健康教育理念,實現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同步提高,讓學生獲得有能力、有含金量的成績,新學年開始,區教體局責成高推辦成員走進各中小學,先后與學校業務領導、骨干教師在抓好課堂轉型、轉變教研模式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跟蹤指導,并指出今后教學工作的重點,現將相關要求及個人體會總結如下。
一、今后教學工作的重點是強力做好課堂轉型:突出兩個“轉變”、
一個“構建”、
一個“落實”,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兩個“轉變”: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和效果,而教師的教學行為又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單純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的轉變,更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而科學的學習方式是建立在以自主、合作和探究這三個基本維度之上的,所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就是要大力倡導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基本特征的學習方式。
轉變教師教學行為,是指教師要由“演員”轉變為“導演”,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小老師、好演員,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
2.一個“構建”:構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就要求由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從學生的視角思考問題,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保證學生有合適的學習時間和有效的學習機會,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并捕捉其中的價值,促進學生交流,保證互動的廣度和深度,對學生出現的困難提供有效幫助。有意識培養學生耐心傾聽、善于表達和反思的技能和習慣,在緊扣自主合作探究三個要素的前提下,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化,課堂學習有效化。
3.一個“落實”:充分落實雙基教學
雙基教學重視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基本技能的熟練掌握運用,這與新課程三維目標的“知識與技能”是吻合的,因此,不論什么時間和背景,不論什么改革和實驗,都要注重雙基教學,只是在落實過程中,要講究科學,按規律辦事,這就要求教師在傳統的、必要的講解之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調動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從而達成知識與技能目標,只有這樣的雙基教學才是科學有效的。
二、以“說議講評”教研模式為載體,助推課堂教學轉型
要使課堂教學轉型初見成效,學生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提高不再是一句空話,在當前教師個體素質、專業化發展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必須要在審視以往教研活動的基礎上,除弊余利,給教師或教研組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有力抓手,“說議講評”無疑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較好的抓手之一。
1.說課
由于集體教研受時間限制,因此說課不必像正規的比賽一樣,面面俱到、語言冗雜,關鍵是要突出個性化的內容和理解。不同課型的說課流程和重點,是有差異的。
新授課:對教材內容獨特的見解--重、難點--如何突破重、難點--整體設計(理念和流程)。
復習課:要做到全面復習與重點復習相結合,以知識梳理和技能訓練為重點,梳理知識點、訓練點、考點—確定復習重點—如何復習梳理、鞏固拓展。
講評課:以存在問題為切入點,學情分析、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變式訓練,隨堂檢測。
說課前的教師個備,教參往往被教師奉為圣旨,牽住了牛鼻子,抹殺了主觀能動性,導致對文本或教學內容的解讀千篇一律,總停留在淺層次上,浮在表面。教師應結合課標要求,針對以往教學中發現的問題,自己研讀教材、梳理觀點,以學定教,為議課做好充分準備,確保議課環節議得準、議得深、議得透。
說課后,應給參與教師一定時間思考和交流,然后再議,否則“議”這一環節將流于形式,淺嘗輒止。
2.議課
要有實效性和針對性,切忌浮光掠影,要緊緊圍繞說課的幾方面內容,議出不合理、不得當、不準確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議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設立主持人,一般由教研組長擔任,主要做好四項工作:掌握時間、控制節奏、歸納總結(結論是什么,達成什么共識)、做好記錄。
(2)議要針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對哪個環節或做法不同意,說明理由,應如何做,有什么理念做支撐。
(3)與“評”
既要談存在問題,還要談亮點和收獲不同的是,“議”應注重談缺點和不足。
(4)議后要給上課教師留有一定的時間,進行教學設計的修改完善,避免出現“說議”一場空,與“講”脫節。
3.講課
要真正使課堂學習有效,使課堂變成培養學生習慣、提高學生能力的主陣地,就必須要構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充分體現兩個“轉變”,真正做到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問和評價的權利、學習的過程和工具還給學生。
在師生互動中,堅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千方百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三維目標的全面貫徹落實,不要只突出知識訓練而忽視技能培養,避免應試教育;不要只注重過程方法而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忽視學科育人功能,最終讓學生獲得有能力、有含金量的成績(知識扎實、技能熟練、能力突出)。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課堂語言和文字書寫要規范,給學生起表率。學生坐姿、執筆姿勢、書寫和卷面等學習習慣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4.評課
除了教師基本功、學習目標達成度等常規評課外,重點圍繞是否做到“一個構建,兩個轉變”進行評價,看教師的引導點撥是否到位,看學生的參與度、思維深度、學習習慣等培養是否有效。
反思是教師個人能力提升的催化劑,建議教師在評課結束后,趁熱打鐵,開展一系列的反思活動,例如專題教研、回頭自看錄像等活動,以進一步認識并有效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總之,“說議講評”這一教研模式,能引導教師更深入地解讀課標、挖掘教材,更全面的分析教學過程、解決存在問題,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共同提高。
三、在做好“說議講評”的基礎上,還要求抓好與之聯系緊密的三項工作
1.抓好單元集體備課,做到“三點兩測”
在學習每個單元之前,同學科的教師要共同教研、共同梳理本單元知識點、訓練點(技能)、考點(題型、類型),并以此為重點做好課堂小測和單元檢測,確保雙基教學。
要保證“說”和“議”兩個環節不流于形式,富有實效,必須做到同組教師首先做好單元集體備課,在此基礎上進行同備一節課、個性化研究,這樣才能“說”的具體有效,“議”的有針對性、可行性。
2.抓好主題教研
主題教研,即以課堂轉型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典型問題為驅動,以課堂為載體,以研討交流為主要方式,使典型問題得以解決。
主題教研,一般的流程是:發現問題,確立主題—尋求原因,加強學習—制定措施,課堂實踐—研討交流,總結反思,按此程序堅持下去,一年有效解決三兩個問題,爭取做到每位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
3.抓好隨時教研
針對備課和課堂中發現的實際問題,學科組內隨時隨地互相交流,共商對策,這種隨時教研,可以理解為微教研、桌邊教研,是對“說議講評”的有效、即時補充。
例如課間十分鐘,便是適宜開展隨時教研活動的時間。“說議”環節很難做到盡善盡美,一些小知識點比較容易忽視。每節課下來,以輕松的拉呱形式交流一節課的得與失,總結預設與生成間的不和諧處,以即時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總之,在課堂轉型過程中,學校要充分利用好“說議講評”這一教研模式,不要應付跟風,流于形式,要因地制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真正形成教師樂教會教,學生樂學會學的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
7
篇2:說議講評教研模式個人體會總結
“說議講評”教研模式
助推課堂教學轉型
為了深入貫徹實施健康教育理念,實現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同步提高,讓學生獲得有能力、有含金量的成績,新學年開始,區教體局責成高推辦成員走進各中小學,先后與學校業務領導、骨干教師在抓好課堂轉型、轉變教研模式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跟蹤指導,并指出今后教學工作的重點,現將相關要求及個人體會總結如下。
一、今后教學工作的重點是強力做好課堂轉型:突出兩個“轉變”、
一個“構建”、
一個“落實”,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兩個“轉變”: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和效果,而教師的教學行為又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單純指具體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的轉變,更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而科學的學習方式是建立在以自主、合作和探究這三個基本維度之上的,所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就是要大力倡導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基本特征的學習方式。
轉變教師教學行為,是指教師要由“演員”轉變為“導演”,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小老師、好演員,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
2.一個“構建”:構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就要求由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從學生的視角思考問題,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保證學生有合適的學習時間和有效的學習機會,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并捕捉其中的價值,促進學生交流,保證互動的廣度和深度,對學生出現的困難提供有效幫助。有意識培養學生耐心傾聽、善于表達和反思的技能和習慣,在緊扣自主合作探究三個要素的前提下,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大化,課堂學習有效化。
3.一個“落實”:充分落實雙基教學
雙基教學重視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基本技能的熟練掌握運用,這與新課程三維目標的“知識與技能”是吻合的,因此,不論什么時間和背景,不論什么改革和實驗,都要注重雙基教學,只是在落實過程中,要講究科學,按規律辦事,這就要求教師在傳統的、必要的講解之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調動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活動狀態,從而達成知識與技能目標,只有這樣的雙基教學才是科學有效的。
二、以“說議講評”教研模式為載體,助推課堂教學轉型
要使課堂教學轉型初見成效,學生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提高不再是一句空話,在當前教師個體素質、專業化發展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必須要在審視以往教研活動的基礎上,除弊余利,給教師或教研組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有力抓手,“說議講評”無疑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較好的抓手之一。
1.說課
由于集體教研受時間限制,因此說課不必像正規的比賽一樣,面面俱到、語言冗雜,關鍵是要突出個性化的內容和理解。不同課型的說課流程和重點,是有差異的。
新授課:對教材內容獨特的見解--重、難點--如何突破重、難點--整體設計(理念和流程)。
復習課:要做到全面復習與重點復習相結合,以知識梳理和技能訓練為重點,梳理知識點、訓練點、考點—確定復習重點—如何復習梳理、鞏固拓展。
講評課:以存在問題為切入點,學情分析、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變式訓練,隨堂檢測。
說課前的教師個備,教參往往被教師奉為圣旨,牽住了牛鼻子,抹殺了主觀能動性,導致對文本或教學內容的解讀千篇一律,總停留在淺層次上,浮在表面。教師應結合課標要求,針對以往教學中發現的問題,自己研讀教材、梳理觀點,以學定教,為議課做好充分準備,確保議課環節議得準、議得深、議得透。
說課后,應給參與教師一定時間思考和交流,然后再議,否則“議”這一環節將流于形式,淺嘗輒止。
2.議課
要有實效性和針對性,切忌浮光掠影,要緊緊圍繞說課的幾方面內容,議出不合理、不得當、不準確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議課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設立主持人,一般由教研組長擔任,主要做好四項工作:掌握時間、控制節奏、歸納總結(結論是什么,達成什么共識)、做好記錄。
(2)議要針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對哪個環節或做法不同意,說明理由,應如何做,有什么理念做支撐。
(3)與“評”
既要談存在問題,還要談亮點和收獲不同的是,“議”應注重談缺點和不足。
(4)議后要給上課教師留有一定的時間,進行教學設計的修改完善,避免出現“說議”一場空,與“講”脫節。
3.講課
要真正使課堂學習有效,使課堂變成培養學生習慣、提高學生能力的主陣地,就必須要構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充分體現兩個“轉變”,真正做到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問和評價的權利、學習的過程和工具還給學生。
在師生互動中,堅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千方百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三維目標的全面貫徹落實,不要只突出知識訓練而忽視技能培養,避免應試教育;不要只注重過程方法而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忽視學科育人功能,最終讓學生獲得有能力、有含金量的成績(知識扎實、技能熟練、能力突出)。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課堂語言和文字書寫要規范,給學生起表率。學生坐姿、執筆姿勢、書寫和卷面等學習習慣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4.評課
除了教師基本功、學習目標達成度等常規評課外,重點圍繞是否做到“一個構建,兩個轉變”進行評價,看教師的引導點撥是否到位,看學生的參與度、思維深度、學習習慣等培養是否有效。
反思是教師個人能力提升的催化劑,建議教師在評課結束后,趁熱打鐵,開展一系列的反思活動,例如專題教研、回頭自看錄像等活動,以進一步認識并有效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總之,“說議講評”這一教研模式,能引導教師更深入地解讀課標、挖掘教材,更全面的分析教學過程、解決存在問題,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共同提高。
三、在做好“說議講評”的基礎上,還要求抓好與之聯系緊密的三項工作
1.抓好單元集體備課,做到“三點兩測”
在學習每個單元之前,同學科的教師要共同教研、共同梳理本單元知識點、訓練點(技能)、考點(題型、類型),并以此為重點做好課堂小測和單元檢測,確保雙基教學。
要保證“說”和“議”兩個環節不流于形式,富有實效,必須做到同組教師首先做好單元集體備課,在此基礎上進行同備一節課、個性化研究,這樣才能“說”的具體有效,“議”的有針對性、可行性。
2.抓好主題教研
主題教研,即以課堂轉型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典型問題為驅動,以課堂為載體,以研討交流為主要方式,使典型問題得以解決。
主題教研,一般的流程是:發現問題,確立主題—尋求原因,加強學習—制定措施,課堂實踐—研討交流,總結反思,按此程序堅持下去,一年有效解決三兩個問題,爭取做到每位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
3.抓好隨時教研
針對備課和課堂中發現的實際問題,學科組內隨時隨地互相交流,共商對策,這種隨時教研,可以理解為微教研、桌邊教研,是對“說議講評”的有效、即時補充。
例如課間十分鐘,便是適宜開展隨時教研活動的時間。“說議”環節很難做到盡善盡美,一些小知識點比較容易忽視。每節課下來,以輕松的拉呱形式交流一節課的得與失,總結預設與生成間的不和諧處,以即時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總之,在課堂轉型過程中,學校要充分利用好“說議講評”這一教研模式,不要應付跟風,流于形式,要因地制宜抓出成效,抓出特色,真正形成教師樂教會教,學生樂學會學的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
7
篇3:物業客服助理個人工作總結
物業客服助理個人工作總結
一、深化落實認識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和客服助理的崗位職責制度。
在20**年初步完善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20**年根據領導提出“一年打基礎,二年上層次,三年創優秀”的指示精神,不斷學習和掌握物業管理相關法規、服務收費標準,熟悉小區業主及設施、設備的基本情況。
二、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參與學習與培訓
自20**年10月開始交房以來,園區整體一期工程已完工23棟,共計1158戶住宅,共60單元。已收樓21棟,辦理入住1015戶,其中具備辦理入住條件共1033戶,未辦理入住手續為18戶。閑置房屋共計93戶,其中空置房58戶,樣板間10戶,工程抵款5戶,施工單位辦公借用2戶,具備辦理入住條件未辦理入住18戶。
自覺接受品質部的培訓與考核,掌握客服部基本作業程序,在學習與工作中培養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力爭工作認真細致,對業主家維修事項積極與施工單位聯系,同時及時反饋回訪業主。
三、落實客服助理崗位職責,及時完成對客戶的服務及領導交給的其他工作任務
1.每月完成一次對空置房的巡檢與記錄工作,發現設備設施及處理隱患125起,糾正違規、違反裝修管理規定,在日檢責任區內情況時下發整改通知68份,其中包括,裝修垃圾堆放、責任區域內衛生、業主占用公共區域、業主私自改動設備設施、空調機位雜物堆放和懸掛廣告條幅等情況。
2.負責跟進園區防水報修維修處理工作,現場漏水情況查看并作整理記錄,通知施工單位維修處理各類滲水、漏水共計386戶,其中維修產生損失并要求恢復及賠償20戶已上報部門經理逐級上報處理。
3.責任區域內土建水暖報修聯系處理工作隨時與施工單位溝通,處理率達到98%以上,其余為業主在裝修過程中自留隱患造成,已做好解釋處理工作。
4.負責園區護欄及護欄玻璃問題處理維修結果跟進工作,已多次聯系施工方維修未果,至今仍有8戶業主家相關問題未得到妥善處理。
四、推陳出新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提高服務品質
業主的滿意就是物業服務的終極目標,在工作中磨礪塑造自我性格,提升自身心理素質。對于剛剛步入社會工作經驗不豐富的我而言,工作中不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和困難,但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和關懷和包容下,尤其是丁經理的悉心教導下,敢于挑戰,性格也進一步沉淀下來很多。
工作生活中體會到了細節的重要性。細節因“小”而常被忽視,常使人感到繁瑣,無暇以顧。所以更要時刻牢記領導強調的“服務細化,從細節中產生回報與效益”。
20**年是我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自我提升的一年,在未來20**年全新的一年里,我要努力改正過去一年工作中的缺點,不斷提升、加強以下幾方面:
1.繼續加強學習物業管理的基本條例,了解掌握相關法律法規。
2.加強文案、表格數據等基本工作技能。
3.進一步改善自我性格,提高工作耐心度,更加注重細節,加強工作責任心和培養工作積極性。
4.多與領導、同事溝通學習,取長補短,提升能力,跟上公司前進步伐。
漢霄蒼茫,牽住繁華哀傷,彎眉間,命中注定,過去的一切榮辱都已成為過往。與其藏在歲月里長長嘆息,不若振奮自我,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披荊斬棘在新的一年里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XX物業客服部
客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