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學年第一學期小學五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劃

5640

  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小學五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進而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具體為: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不在于讓學生獲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從而改變長期以來習慣的偏重知識接受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由于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于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淡化知識目標,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4、強調開放。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類正規課程,必須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內容、實施規范和可依據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材料。但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上又決定了它有著不同于其他類型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開放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為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5、重視師生互動。正因為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此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系: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四、活動重點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形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它與其他課程領域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為了增強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學期,活動重點是:

  1、與電子制作活動整合

  2、與語文教材的實踐活動結合

  3、走進鄉土文化

  五、活動安排

  十月:

  1、制定教學計劃,安排與勞動技術相關的綜合實踐活動。

  2、活動《我學蒸饅頭》。

  十一月:

  圍繞校本課程教育,開展符合高年級學生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

  十二月:

  1、綜合實踐課展示活動。

  2、學生自擬主題,開展活動

篇2:新課程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新課程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驗稿)》所規定的必修課程,自小學三年級開始設置。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系,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二、教學要求

  1、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2、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

  三、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尊重每個人的個性發展,因勢利導,通過對國學的學習研究,使學生了解自己名字的來歷,并掌握搜集資料的技能,了解家鄉的文化蘊含,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產生對家鄉的熱愛情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體驗,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學生能通過向自己家或鄰居長輩的調查,到市場調查,查閱圖書、上網查詢等收集資料,分析和處理資料,在班級中展示,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學期將指導學生練習寫調查分析報告,像姓名與人的關系是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指導學生上網搜集國學的其他資料,用辦手抄報的形式展示,然后到學校進行探索,研究,并編寫報告并進行匯報。

  3、通過學生的直接體驗和感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學生在小組合作研究中提高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和交往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從小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形成知難而進的品格。

  三、課時安排:

  種瓜種豆 周次 題目

  2-3

  運用多種材料的小制作

  4-5

  種瓜種豆

  6-7

  廢物垃圾在利用

  8-11

  有趣的標志

  12-15

  節約水資源

  16-17

  發展中的技術

  18-20

  復習考試

篇3: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象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一、實施依據

  綜合實踐活動是《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新設置的、必修的、獨立的課程領域,由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內容構成,占23個必修學分,其中研究性學習15個學分,社區服務2個學分,社會實踐6個學分。

  二、實施內容

  1.研究性學習。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依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兩類。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項目(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

  2.社區服務。參加社區的各種公益活動,其內容包括社區文化活動(如法制宣傳、人口與保健宣傳、環保與衛生宣傳、科普活動、電腦培訓、助學幫困、擁軍擁屬、文娛活動)、社區環境建設(如環保衛生、綠地領養、社區學校輔導、板報櫥窗制作、交通秩序維護及其他志愿活動)和其他志愿者活動。

  3.社會實踐。內容包括軍訓、社會回鄉調查、素質教育基地實踐、值周班管理實踐、社會考察、社團活動等。

  三、實施方式

 ?。ㄒ唬┭芯啃詫W習活動

  1.組織形式。以小組合作研究為主,一般每生三年參加并完成2個課題研究(含項目設計,下同),其中高一完成的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每個課題10個學分,高二為5學分。

  2.時間安排。每個課題研究時間總量90課時,課題研究開始和結束階段集中進行;中間研究過程分散落實,高一第一學期每周安排3課時,以后減少課時。

  3.課題研究:可以學生自行申報課題,組成6-8名學生的課題研究小組,實行分工合作制,自行聘任教師;也可由學校推薦,填寫申報表,由教務處和年級組負責協調。

  課題研究一般應經確定課題-制訂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總結報告-交流評價。每一步驟工作情況必須記錄,以備學分認定。

 ?。ǘ┥鐣嵺`

  1.組織形式:學?;虬嗉壗y一組織和小組組織相結合,以行政班或小組為單位。

  2.時間安排:三個學年總數不少于三周。其中“軍訓”安排在高一(上)開學前,“社會回鄉調查”安排在高一(下)的暑假期間,其他形式的安排在高二寒假進行。

  3.活動記錄:由政教處統一記錄。

 ?。ㄈ┥鐓^服務

  1.組織形式:由教師組織或學生自由安排。

  2.時間安排:利用學校規定時間、課余、假期時間分散進行,三年內的服務總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

  3.活動記錄:學校組織的服務活動由學校團委統一記錄;學生自行組織的,由學生本人在活動結束后將《社區服務記載卡》交社區記錄,后交團委以確定學分。

  四、學分認定

  由教務處、政教處、團委、年級組初步認定學分,教務處組織公示并確認,對認定結果有異議的,由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復議。

  1.研究性學習。必須具備五個條件。①有符合要求的課題方案;②研究過程記錄完整;③有符合課題成果報告;④有三級(自評、組評、師評)合格評估結論;⑤實際參加的活動時間達到規定時間以上。以小組上交的《使用手冊》為考評主要依據。

  2.社區服務。具備三個條件,可得2個學分:①三年內服務總時間不少于10個工作日;②《社區服務記載卡》記錄完整;③經抽樣回訪、成果展示、公示無異議。服務時間10個工作日以上。

  3.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修6個學分。其中“軍訓”、“社會回鄉調查”、“素質教育基地實踐”和其他活動分別計2個學分。

  本方案自****年9月開始實施。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各另行制定具體詳細的操作細則。在實施過程中若有改進,以屆時公布的實施細則或年度實施計劃為準。

  象白中學課程改革領導小組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