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莊鎮中心小學餐廳管理制度
為了強化食堂管理,確保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根據衛生部門有關規定及學校相關規章制度,結合食堂具體情況,特制定以下基本管理制度。
一、遵守學校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中央,地方各衛生部門下發的各項衛生管理規定條例等。
二、所有食堂工作人員必須經健康衛生檢查,并持有健康證方可上崗。
三、嚴格學習制度。
四、劃分崗位清潔衛生區域,制定崗位責任制,落實責任,獎懲逗硬。
五、嚴把食品采購關,食堂采購員應按照衛生部門有關規定進行采購,必須到持有衛生許可證的經營單位采購食品,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證,禁止采購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混有異物,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
六、食堂保管員應嚴格按照食品采購規定,對采購的食品逐一驗收,對不合格食品拒絕驗收,并報告食堂管理員,查清責任。對驗收入庫的,必須逐項登記,采取先進先出的方法,保證食品新鮮,安全。
七、食堂員工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必須堅持更衣洗手,消毒后方可進入操作程序,如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病狀時,須脫離工作崗位,治愈后方可上崗。
八、嚴格保衛安全制度,嚴禁非食堂員工隨意進入食堂的操作間,食品保管庫房,防止投毒事件的發生。
九、嚴格餐具清洗規定,切實執行“一洗、二清、三消毒”的餐具清潔程序,保證餐具的清潔衛生,防止傳染病的防生。
十、堅持食品留樣制度,對學校一日四餐的各類留樣食品分批次全部進入專用儲藏冰箱,并表明標識做好記錄、備查。
十一、食堂工作人員不得在食品加工及銷售場內吸煙。
十二、食堂工作人員必須佩戴工號牌上崗。
十三、食堂管理人員,每日對所有食堂工作進行逐項檢查并詳細登記。
餐廳崗位衛生責任制度
學校餐廳衛生工作是學校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關系到學校全體師生的健康與生命安全,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為了保證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崗位衛生責任制度。
一、廚師長、管理人員崗位衛生責任制
1、督促食品從業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2、負責廚房、餐廳所使用的各種容器用具的置換和更新。
3、負責監督和指導從業人員在食品加工經營過程的各環節中正確處理食品衛生問題。如魚肉菜分池清洗,加工過程中生熟食品的容器分開使用等。
4、對食品衛生質量、餐廳服務衛生質量進行技術把關。
二、采購員崗位衛生責任制
1、采購食品前與廚房等用料部門聯系,做到按計劃進貨。
2、所采購的食品應符合衛生要求,包裝完整,無破損。
3、采購食品原料時,認真執行索證制度。
4、不得采購腐爛變質、摻雜摻假、發霉生蟲、有毒有害、不新鮮的及無產地、無廠名、無生產日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三、驗收員崗位衛生責任制
1、驗收食品,做好數量、質量、有毒有害食品處理情況等登記。
2、檢查所購食品有無合格證或檢疫證明。
3、不簽收腐爛變質、發霉、生蟲、有毒有害、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品。
四、保管員崗位衛生責任制
1、做好食品數量、質量、進出貨登記,做到先進先出,易壞先用。
2、對散裝易霉的食品勤翻勤曬,肉類、水產品、禽蛋等分類冷藏、儲存。
3、食品不得與非食品、有毒藥品、有強烈氣味的物品同庫存放。
4、經常檢查食品質量,發現食品變質、發霉、生蟲,超過保質期限要及時處理。
5、倉庫要經常通風,并做好防火、防鼠、防蟑螂和保潔工作。
五、加工人員崗位衛生責任制
1、清潔加工食品原料先檢查,腐敗變質、有毒有害食品不得使用。
2、清潔加工同原材料應分開加工,防止污染,清洗干凈。
3、食品盛器用后要清潔干凈,水產品專用。
4、加工結束,將地面、水池、加工臺、工具、容器清掃洗刷干凈,及時清除垃圾。
餐具供應、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學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僅用量大、周轉快,而且與進餐者直接相關,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潔,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過就餐環節,病菌或病毒就會進入體內,造成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發生與流行。為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和《傳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廳在清洗餐具、用具時,應做到“四池分開”,并在水池的明顯位置注明標識。
二、餐具用具在清洗消毒過程中必須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沖洗”,不得減少任何環節。
三、清洗時,在水池里放入5-10‰的洗滌劑,注入熱水,將洗滌劑攪拌均勻,水溫控制在40℃,再將餐具、用具內的雜物刮掉,放入水池浸泡5-10分鐘后進行清洗。
四、對每餐未使用的餐具,必須收回洗碗間用清水沖洗,進行消毒后,方可再用。
五、餐廳每日用完的菜墩、菜刀必須在適量的消毒液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15-30分鐘,不能進行浸泡的不銹鋼桌架等用具必須定期用適量濃度消毒液進行擦拭。
六、待消毒的餐具、用具等干燥后,應放入指定的位置并加蓋封閉,防止細菌浸入。
七、餐廳應設定專人對餐具、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和保管。
八、消毒存放后的餐具、用具等必須保持清潔衛生,不得存放任何與其無關的物品和有害物質。
九、及消毒間必須保持整潔、衛生、明亮,不得存放有害物品、有毒氣體、污物、易爆物品等。
十、下班時,專職管理人員應鎖好餐具間的門窗。
衛生檢查制度
保持食堂干凈、整潔,具有良好的環境衛生,是保證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保證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特制定食堂衛生檢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員要隨時檢查食堂的環境衛生,作好檢查記錄。及時提出改進意見。
二、衛生檢查小組應將檢查或抽查情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整頓落實。
三、檢查內容:
1.食堂內的環境衛生:地面是否有殘留的食物殘渣等垃圾,地面坑洼處是否積有污水。水池內外、排污地溝等處有無堵塞,是否有飯菜殘渣。灶臺,操作臺等處是否干凈、整潔。
2.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從業人員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確穿戴工作衣帽,有無戴首飾上崗,有無在工作區或操作間吸煙,有無在操作間內高聲喧嘩,有無不良衛生習慣,分發食物時是否戴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設施有無損壞情況,是否充分發揮“三防”設施的功能和作用。
4.從業人員是否按流程進行規范操作,做到生熟、葷素分開,有無不規范操作現象。
5.庫房是否通風、整潔、整齊、明亮。更衣室衣物掛放是否整潔有序。
6.餐具用具是否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是否按規定和要求進入配餐間存放保潔。
預防食物中毒管理制度
食品衛生工作是學校安全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確保我校全體師生食品衛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社會的穩定,特制定預防食物中毒管理辦法。
一、食物原料、輔料、調料必須新鮮、無異常,嚴把食品采購關、驗收關、入庫關、使用關。
二、做好廚房內各環節的衛生,保持廚房用具清潔,使用潔凈水,保持環境衛生、個人衛生,防止食品的細菌污染。
三、熟食與生食要徹底加熱,殺滅病原菌,熟食要盡快使用,較長時間儲存的熟食,必須檢查無異常,經徹底高溫消毒后才能銷售。
四、搞好食品防蠅、防塵、防鼠、防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細菌繁殖。
五、做好餐具一洗、二清、三消毒、四沖洗、五保潔。
六、蔬菜使用前要用清水適當浸泡,預防農藥中毒。
七、不經營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肉類食品,不經營腐敗變質、生蟲、污穢、混有異物、超過期限和“三無食品”。
八、做好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患痢疾、肝炎、肺結核、傷寒、皮膚病等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者不得從事接觸入口食品工作。
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餐廳是師生進餐的場所,保持餐廳的環境清潔、衛生,是保證師生正常進餐和師生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環節。為此,特制定餐廳衛生管理制度:
一、餐廳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做到地面無垃圾、油污,墻面、屋頂無蛛網,桌子、板凳無油污、灰塵等。
二、餐廳由食堂管理人員指定責任心強,工作負責的同志負責打掃餐廳的清潔衛生。
三、餐廳清潔衛生在每餐前后都要進行打掃,保證學生在進餐時,餐廳干凈衛生。
四、完善滅蠅、滅鼠、滅蟑螂、滅蚊設施,做好防四害工作。
五、引導學生文明就餐,進餐時不爭搶擁擠,不大聲喧嘩,不要面對同學或桌上的食物咳嗽、打噴嚏,防止飛沫唾液傳播疾病。
六、餐廳要安排管理人員值班,維護餐廳正常秩序,保證餐廳的清潔衛生,不要隨地吐痰,不亂丟雜物和紙屑,不要亂倒殘留的食物和廢棄物。
七、食堂管理人員要隨時檢查餐廳的清潔衛生,值周領導每天至少檢查一次餐廳的衛生情況。
食品定點采購制度
一、為嚴格把好食品的采購關,確保食品原材料安全,根據《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食品是指大米、面粉、食用油、酒、醬油、飲料、肉、禽、皮蛋、蔬菜、海鮮、涼菜等對人的身體健康關系重大,易發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三、學校食堂采購高危食品,必須實行定點采購,并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索證,以保證其質量。
四、蔬菜容易殘留有機磷農藥,加工前應用清水漂浸兩小時以上?;ú说臍埩艮r藥難以清除,四季豆未燒熟容易引起中毒;螃蟹、蟶子、泥螺等海產品大腸菌容易超標,學校食堂應謹慎采購和加工。
五、冷菜涼菜容易感染細菌,引發腸道傳染病,中小學校的食堂不得采購和加工冷葷涼菜。
六、學校食堂要將定點采購單位(攤位)名單,報學??倓仗巶浒?,同類食品的定點采購單位(攤位)原則上為1-2家,蔬菜等食品的定點采購單位(攤位)可適當放寬。定點采購單位(攤位)調整時,須及時報學??倓諅浒?。
七、學校要建立食堂食品定點采購責任制,加強對食品采購的管理。如發現食堂未按要求定點采購,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因未定點采購而發生食源性疾患的,追究采購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因定點采購點原因引起不安全后果的,依法追究其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食品衛生定期檢查制度
一、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負責制,建立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組,設立專職或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員。
二、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小組負責學校食品衛生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對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培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的檢查等具體工作。
三、學校必須實行食品安全定期檢查制度,檢查內容包括食堂食品衛生、食品商店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學生自備菜衛生等。
四、學校食堂、食品商店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周查由政教處牽頭組織,月查由分管校長牽頭負責。對發現的問題,要發出整改通知書,由受檢單位負責人簽字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責令停業整頓或中止承包合同。對發現的嚴重食品衛生隱患問題,學校應及時向當地衛生、工商等有關職能部門報告。
五、學校自備飲用水,開學前和學期中各送檢一次,由衛生部門負責檢測。學校不送檢由學校負相關責任,衛生部門不予檢測,由衛生部門負相關責任。檢測不合格的自備水要立即整改,未達到飲用標準不得供師生飲用。學校要為學生提供開水或其他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
六、學生自備菜實行定期與平時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對自備菜的學生進行造冊登記,實行專項管理。平時檢查由班級生活委員負責,學生相互檢查,相互監督,勸阻同學不要食用腐敗變質的食物。定期檢查由學??倓仗庁撠?,每周三對學生自備菜進行檢查。
七、學校要創造條件,配置冷藏設施(或專用柜)集中保管自備菜,為學生自備菜提供免費熱菜服務,一般安排在每周三。學生要求學校食堂幫助熱菜,學校食堂不得收費,不得拒絕。學校應將免費熱菜的時間、地點告知學生。
八、學校要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嚴格執行食堂、食品商店、自備飲用水、學生自備菜的定期檢查制度,并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拒不實行食品安全定期檢查制度的學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
飯菜加工及配菜管理制度
1、炊事員不得加工腐爛變質的原料。
2、對原料要進行認真去粗整理。
3、肉類、水產類和蔬菜類要分類在專用水池中清洗,清洗要徹底、要洗凈。
4、洗凈后的肉類、水產類和蔬菜類要分別存放在潔凈的盛器內,以備切配之用。
5、配菜要精細,切菜時不得出現聯刀半成品。
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盆、筐、抹布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一定做到分開使用、用后洗凈、定位存放、保管。
烹調加工管理制度
1、炊事員必須采用新鮮潔凈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敗變質和感官性質異常的食品和原料。
2、食品充分加熱,防止里生外熟。
3、對含有天然毒素的植物(扁豆、豆漿等)要高溫加熱。
4、隔頓、隔夜外購熟食品燒后供應。
5、炒菜、燒煮食品勤翻動,勤洗刷炒鍋。
6、烘烤食品受熱均勻,蜜糖、麥芽糖使用前,必須消毒處理。
7、用于煎雞蛋的生雞蛋,必須經過清洗消毒。
8、抹布生熟分開,不用抹布揩碗盤,滴在盤邊的湯汁用消毒布揩。
9、工作結束調料加蓋,工具、用具、灶上、灶下、地面清掃洗刷干凈。
10、不得制售冷葷涼菜。
從業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食堂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有關食品衛生的基本要求。
2、食堂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都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從業人員及集體餐分餐人員在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于食品衛生的病癥時,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崗。
3、食堂從業人員應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必須做到:
(1)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應洗手消毒;
(2)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并把頭發置于帽內;
(3)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銷售場所內吸煙。
衛生保潔制度
1、食堂以及廚房應有良好的衛生環境,保持清潔衛生。倉庫要有防蠅、防鼠設施,保證通風、通氣良好。
2、墻面、地面易于清潔,并有流動水洗手和二次更衣設備。
3、廚房內部布局合理,生熟不交叉,設有紗門、紗窗,密封備餐間,防止食品受污染。
4、食具實行一洗、二汰、三消毒、四保潔操作程序列,切菜刀板、盛具洗菜池嚴格分類,并有明顯標志。
5、每餐加工和供應后,及時清理和整理。專人分塊包干,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并作檢查記錄。
6、每次長假結束前做好食堂環境的大掃除和餐具、用具的全面消毒,保證開學后食堂供應正常、安全。
篇2:后勤集團大學餐廳衛生檢查制度
大學餐廳衛生檢查制度
一、餐飲業的衛生管理是餐飲管理體系中的重中之重,衛生管理始終貫穿于各項管理和工作之中,因此,嚴格的檢查制度是衛生管理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各級負責人必須嚴格執行。
二、中心成立衛生領導小組,由中心主任擔任組長,中心副主任擔任副組長,成員為:辦公室主任、衛生監控人員、各餐廳負責人。負責檢查餐廳的衛生。餐廳成立相應組織,由餐廳主任負責,保管員、食品安全員、班組長參加,組成衛生小組,隨時負責本餐廳的衛生工作和衛生檢查工作。
三、中心衛生監控員每個工作日要對各餐廳、服務點的衛生情況檢查一次,節假日由值班主任負責檢查(或另行安排);中心衛生領導小組每月全面檢查衛生2次;每餐開飯時間由值周的中心主任(副主任)擔任值班主任,其他中心主任、衛生監控人員輪流值班,負責檢查飯菜衛生和飯菜質量,處理、解決臨時發生的問題。
四、檢查要有詳細記錄,其內容包括:檢查時間、餐廳名稱、檢查內容、發現的問題、整改意見、整改期限、復檢時間、檢查人簽名、被檢查人簽名。
檢查情況和檢查結果以及處理辦法,每周用黑板公布一次,對典型問題立即公布,警示大家,引以為戒。每月匯總檢查情況,印發《衛生檢查通報》,財務部門以通報為準,收繳罰款。對檢查中發現的較為嚴重的問題,現場進行處理和解決。
五、對檢查中發現的好人好事,及時表揚、獎勵。
六、檢查人員要以身作則,注重個人衛生,在檢查中要著裝整潔,不準吸煙、不準聊天、認真檢查、一視同仁、不徇私情,對檢查出的問題,按中心《獎罰條例》的規定做出公正的處理。
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
篇3:后勤集團大學餐廳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大學餐廳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中心對清洗、消毒餐具設立固定場所,大餐廳有專用洗消間,清真餐廳等其他規模較小的餐廳,設立相對獨立的洗消分區,洗消分區要遠離加工、烹調場所,更不允許混在一起。洗消間內部布局要合理,做到從臟到凈,順序安排。
二、配備洗碗機的洗消間,其操作程序如下:刮除殘渣”人工粗洗”機器清洗”控水”高溫消毒”保潔貯存,具體要求如下。配備粗洗池,池內放熱水,將人工刮凈的餐具放入初洗,洗去大的污漬后放入洗碗機中清洗。
三、人工清洗的洗消間,其操作程序如下。一刮、二洗、三沖、四消毒 、五保潔,具體要求如下。配備三池以上的洗碗池,分別用于刮、洗、沖三道工序,洗滌用水要用含食用洗滌劑(或食用堿)的熱水。餐具洗凈后,放入沖洗池中,用流動水沖去殘留在餐具表面的洗滌液或堿液。
四、清洗后的餐具要消毒并放入保潔柜中保存,消毒的方法具體規定如下:
(一)煮沸、蒸汽消毒。要求消毒溫度為100℃并保持10分鐘以上。消毒后的餐具將水濾干后,及時放入保潔柜中保潔。
(二)遠紅外消毒柜消毒。柜內溫度要達到120℃,并保持10分鐘以上,消毒后的餐具及時放入保潔柜中保潔。
(三)洗碗機消毒。水溫要達到85℃,餐具沖洗消毒時間要大于40秒,消毒后的餐具將水濾干后,及時放入保潔柜內保潔。
(四)化學藥物消毒,使用含氯消毒藥物消毒,其有效氯的濃度要達到250㎎/L(又稱250ppm),將餐具全部浸入液體中作用5分鐘以上,用流動的凈水沖去餐具表面的殘液,然后將水濾干,及時放入保潔柜中保潔。
(五)消毒后的餐具要自然濾干或烘干,禁止擦干,以免受到再次污染。
五、保潔柜應有明顯的“已消毒”字樣,柜內要每天清洗、消毒,保持潔凈。保潔柜嚴禁放置其他物品。清洗后的餐具如不能立即消毒,可暫存于儲存柜內,但儲存柜上要有明顯的“未消毒”標記。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嚴禁混放。
六、洗消間的工作人員要嚴格注意個人衛生,不準留長指甲、不準涂指甲油、不準佩戴首飾,工作時必須穿著潔凈的白色工作衣帽,戴口罩,嚴禁吸煙、聊天,嚴禁帶其他人員入內。
七、詳細做好消毒記錄,其內容包括時間、餐具類別(名稱)、數量、消毒方法、消毒時間、責任人簽名。
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