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安全防護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強化幼兒園安全防范體系,為幼兒提供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牢固樹立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嚴格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序采取遏制事故的應急措施,確保園內環境安全有序,師生生活安定快樂。我園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建立幼兒園安全工作小組
組 長:張* 全面負責全園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
副組長:李* 負責安全信息,督促各項措施的落實,食堂環境
設備、設備的安全工作。
副組長:于* 負責安全檢查,處理安全隱患。
組 員:*****
二、防范措施
1、全園教職工應高度負責,嚴守崗位,集中注意力監護幼兒,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嚴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發現苗頭性問題,立即向安全領導小組報告。
2、加強對幼兒的常規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隨時檢查幼兒鞋帶是否系好,身上有無異物,讓幼兒知道幼兒園的名稱、父母姓名、家庭地址、電話號碼。
3、早班老師應在規定上班時間前20分鐘到園,開好教室門,讓各班早到的幼兒能入室做桌面游戲,并防止早到幼兒走出園門。
4、各班帶幼兒午間散步、活動,不得走出園門,并有兩名教師帶領,以維護秩序、指導活動,確保安全。堅決杜絕午間活動無人看護的現象。
5、加強對幼兒及家長的安全宣傳,嚴禁機動車輛進入幼兒園內。
6、外人不得隨意進入幼兒園,不得進班,不得進食堂,有事須經班主任或園長同意。
7、各班嚴格管理好電器,教師不使用時應拔掉插頭,切斷電源。
8、全體教職工要熟悉滅火器所放置的方位,并學會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9、班主任要關注班內病弱幼兒,防止喂錯藥。對流感、水痘、腮腺炎等患兒應及時通知勸導家長帶去就診,痊愈后方可返園。
10、把好離園交接關,每班2位保教人員均應到場,保證幼兒正確交接,防止誤接及騙接。
三、應急措施
1、遇惡兇肇事。第一當事人(班)要勇敢沉著,機智應對,緊急呼救,竭力保護和疏散幼兒,嚴禁撒手奔逃。全園工作人員要奮力協作,以團結和正義震懾兇犯,并盡快和安全組、辦公室聯系,再拔打110報警。
2、對家長進園鬧事報復。當班人員要解釋勸阻,保護好可能受傷害的師生,再經安全組人員處理或逐級上報處理,盡力防止事態擴大。
3、對幼兒間相互所致的輕微傷害或活動中產生的傷害,各班立
即將受傷幼兒送保健室或醫院觀察醫治,再上報安全組和通知家長。
4、園內如遇突發火情,所有在場人員要運用滅火器、水或其他器物撲救,全園人員應聞聲而動,疏散人員,報警求援,減少損失。
四、獎懲措施
1、安全工作將作為學期考核和優秀班集體評選的重要依據。
2、對全學期安全無事故的班級和各室,設安全獎。
3、沒能妥善處理幼兒間的互致輕微傷害而引起家長來園交涉的,三次以上,學期考核扣分。
4、在組織幼兒活動中,因教師疏于看護而造成的骨折、縫合兩針以上等傷害事故,當班者將扣發安全獎,且在學期考核中扣分。
5、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本園將會同局領導,實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視事故程度,作出相應處理。
五、本方案從20**年9月1日起施行。
篇2: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
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
(一)腳手架
1.腳手架支搭、拆除及所用構件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的規定,施工單位必須編制落地式與懸挑式腳手架及模板支架專項施工方案,包括搭設要求、基礎處理、桿件間距、連墻桿設置、拆除程序等內容,并附有設計計算書,施工詳圖及大樣圖。其方案經監理單位確認后,由施工單位組織實施。
2.使用工具式腳手架必須經過設計和編制施工方案,經技術部門負責人審批。附著升降腳手架的供應單位必須提供設計、制造該腳手架的法定資質證書及出廠合格證,所用各種材料、工具和設備的質量合格證、材質單等質量文件。附著升降腳手架的安裝單位必須提供法定的安裝資質證書。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上崗證書。
3.嚴禁使用木、竹腳手架和鋼木、鋼竹混搭腳手架。整體高度超過24m時,嚴禁使用單排腳手架。
4.腳手架基礎必須平整堅實,有排水措施;架體必須支搭在底座(托)或通長腳手板上;腳手架施工操作面必須滿鋪腳手板,離墻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操作面外側應設一道護身欄桿和一道18厘米高的擋腳板;內立桿與建筑物距離大于15cm時必須進行封閉;腳手架施工層操作面下方凈空距離超過3米時,必須設置一道水平安全網,雙排架里口與結構外墻間水平網無法防護時可鋪設腳手板;架體必須用密目安全網沿外架內側進行封閉,安全網之間必須連接牢固,封閉嚴密,并與架體固定。
5.腳手架必須按樓層與結構拉接牢固,拉接點垂直距離不得超過4米,水平距離不得超過6米,拉接必須使用鋼性材料;腳手架必須設置連續剪刀撐(十字蓋),寬度不得超過7根立桿,斜桿與水平面夾角應為45-60度;人行馬道寬度不小于1米,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3;運料馬道寬度不小于1.5米,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6;拐彎處應設平臺,按臨邊防護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及擋腳板,防滑條間距不大于30厘米。
(二)基坑及模板工程
1.施工現場基坑及模板工程應嚴格按照《深基坑支護技術規程》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等規范要求施工。
2.在基礎施工前及開挖槽、坑、溝土方前,建設單位必須以書面形式向施工企業提供詳細的與施工現場相關的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等地上、地下管線資料,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并保證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施工企業應編制地上、地下管線保護措施。
3.危險處和通道處及行人過路處開挖的槽、坑、溝,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防止人員墜落,夜間應設紅色標志燈;雨季施工期間基坑周邊必須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和設施;槽、坑、溝邊1米以內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機具?;A施工時的降排水(井點)工程的井口,必須設牢固防護蓋板或圍欄和警示標志,完工后,必須將井回填實。
4.開挖槽、坑、溝深度超過1.5米,應根據土質和深度情況按規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撐,并設置人員上下坡道或爬梯,爬梯兩側應用密目網封閉。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必須在邊沿處設立兩道防護欄桿,用密目網封閉?;由疃瘸^5米的,必須編制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
5.人工挖大孔徑樁的施工企業必須具備總承包一級以上資質或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挖大孔徑樁必須采用混凝土護壁,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和養護時間后,方可進行下層土方開挖;下孔作業前應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下孔作業;孔下作業人員連續作業不得超過2小時,并設專人監護。
6.模板工程施工前應編制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及支撐的設計、制作、安裝和拆除的施工工序以及運輸、存放的要求),并嚴格按照方案執行。
7.吊運大模板必須采用卡環,大模板在每次吊運前必須逐一檢查吊索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是否完整有效;吊運墻體大模板時應一板一吊,嚴禁同時吊運兩塊以上的大模板;大模板單位重量不得大于起重機的荷載;吊運兩塊柱模、角模時,吊點必須在同一水平面上;大模板吊運時應加導引繩(即在吊環或模板上加兩條大繩,通過拉大繩調節模板位置),嚴禁施工人員直接推拉大模板;吊運大模板時應設專人指揮,模板起吊應平穩,不得偏斜和大幅度擺動;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可靠處,嚴禁人員和物料隨同大模板一同起吊;穿墻螺栓等其他零星部件的垂直運輸應采用有邊框的吊盤進行,禁止用編織袋直接吊運;當風力超過6級或大雨、大雪、大霧時不得進行吊裝作業。
8.大模板安裝前應按配模設計平面圖規定位置將斜撐、挑架、跳板、護欄及爬梯等安裝齊全并連接牢固;大模板安裝時應按模板編號順序遵循先內側、后外側,先橫墻、后縱墻的原則安裝就位;根部和頂部要有固定措施;大模板支撐必須牢固、穩定,支撐點應設在堅固可靠處,不得與腳手架拉結;大模板就位后緊固好穿墻螺栓方可解除吊車吊環,對空間狹窄,無法安裝支腿的模板和就位后的模板不能及時安裝穿墻螺栓時,應用索具將同一墻體正反兩塊模板相互拉接,嚴禁使用鉛絲臨時固定;組裝平模時,應及時用卡具或花籃螺絲將相鄰模板連接好,防止傾倒。
9.大模板的拆除順序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順序的原則;拆除有支撐架的大模板時,應先拆除模板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穿墻螺栓及其他連接件,松動地腳螺栓,使模板后傾與墻體脫離開;拆除無固定支撐架的大模板時,應用索具與墻體主筋拉接牢固,嚴禁使用鉛絲臨時固定;任何情況下,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模板上口采用晃動、撬動或用大錘砸模板的方法拆除模板;拆除的穿墻螺栓、連接件及拆模用工具必須妥善保管和放置,不得隨意散放在操作平臺上;起吊大模板前應先檢查模板與混凝土結構之間所有穿墻螺栓、連接件是否全部拆除,必須在確認模板和混凝土結構之間無任何連接后方可起吊大模板,移動模板時不得碰撞墻體;吊運時應垂直起吊,嚴禁使用吊車撕撤模板或斜吊。
10.施工現場應確定模板存放區域,大模板現場堆放區應在起重機的有效工作范圍之內,嚴禁將模板放置在存放區以外;存放區應設圍欄,地面必須平整夯實,有排水措施,不得堆放在松土、凍土或凹凸不平的場地上;大模板堆放時,有支撐架的大模板必須滿足自穩角70度-80度要求;沒有支撐架的大模板應存放在專用的插放支架內,不得倚靠在其他物體上;大模板在存放時,應采取兩塊大模板板面對板面相對放置的方法,且應在模板中間留置不小于600mm的操作間距;遇有大風等惡劣天氣,應對存放的模板采取臨時連接的固定措施,同時暫停清理模板和涂刷脫模劑等作業。
(三)"三寶"、"四口"及臨邊防護
1."三寶"、"四口"和臨電防護設施應嚴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支搭。
2.所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的安全帽。在建工程建筑物的外側,必須采用規格、材質符合標準的密目式安全網按相關規定進行封閉,經驗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高處作業必
須系好安全帶,并按相關規定進行驗收、使用,安全帶必須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3.樓梯口必須設置防護欄桿;電梯井口必須設置防護門并宜采用定型、標準、工具化產品;通道口必須搭設防護棚;預留洞口根據具體情況必須采取設防護欄桿、加蓋件、張擋安全網、裝柵門等措施。臨邊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措施。以上措施必須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及《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規定。
4.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可靠措施,作業后應立即恢復原安全防護設施。
5.總、分包單位(包括建設方直接分包單位)之間應根據工序、進度的實際情況作好對防護設施的檢查、驗收、移交、管理等工作,以明確義務、劃分責任、加強管理。
(四)施工用電
1.施工單位應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編寫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組織設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中,對涉及外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防護、電動施工機具和手持電動工具的用電安全,應做專項方案,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操作規程。
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采用TN-S系統,符合"三級配電逐級保護",達到"一機、一箱、一閘、一漏"的要求。電箱設置、線路敷設、接零保護、接地裝置、電氣聯接、漏電保護等各種配電裝置應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要求。
3.配電箱、開關箱及其電器配件必須使用合格產品,完好可靠。配電箱、開關箱應標明編號、分路標記、用途。配電箱的各控制回路應標明所控制的設備名稱。保護接零和工作接零的端子應分隔設置,并作明顯標識。箱門應完好并配有門鎖,由專人負責管理。防雷接地點、保護接零的接地點及重復接地點應作明顯標識。
4.架空線路敷設必須采用絕緣導線,敷設應符合要求。室內配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或電纜,敷設應符合要求。架空線路和室內配線必須有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
5.對電工、電動機具的操作工和焊工應按規定配置防護用品,對操作工人應進行用電安全教育。使用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電焊機一次線長度應小于5米,二次線長度應小于30米;電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做回路地線;電焊機裝設應采取防埋、防浸、防雨、防砸措施。
6.應制定電器線路及設備用電的安裝、巡檢、維修、定期測試的制度,落實責任人。檢修各類配電箱、開關箱,電器設備和電力施工機具時,必須切斷電源,拆除電氣連接并懸掛警示標牌;試車和調試時應確定操作程序和設立專人監護。
(五)機械設備及起重吊裝
1.起重機械租賃、使用、安裝、拆卸、檢測和人員培訓考核等應嚴格按照《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北京市建筑施工起重機械設備管理的若干規定》和《北京市建筑工程起重機械監督管理規定》等規定進行。
2.機械設備操作應保證專機專人,持證上崗;施工現場的起重吊裝必須由專業隊伍進行,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起重吊裝作業前應劃定施工作業區域,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和專職的監護人員;起重回轉半徑與高壓電線必須保持安全距離。
3.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四限位、兩保險)必須齊全、靈敏、可靠;群塔作業方案中,應保證處于低位的塔式起重機臂架端部與相鄰塔式起重機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塔式起重機吊裝作業時,吊物嚴禁超出施工現場的范圍。
4.塔式起重機吊裝作業時,應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原則: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不準吊;信號不清不準吊;吊物下方有人站立不準吊;吊物上站人不準吊;埋在地下物不準吊;斜拉斜牽物不準吊;散物捆扎不牢不準吊;零散物主(特別是小鋼橫板)不裝容器不準吊;吊物重量不明,吊、索具不符合規定,立式構件、大模板不用卡環不準吊;六級以上強風、大霧天影響視力和大雨時不準吊。
5.外用電梯的安裝與拆除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進行;外用電梯的制動裝置、上下極限限位、門聯鎖裝置必須齊全靈敏有效,安裝完成后進行吊籠的防墜落試驗;外用電梯司機必須持證上崗;設備接通電源后,司機不得離開操作崗位。
6.施工現場的木工、鋼筋、混凝土、卷揚機械、空氣壓縮機必須搭設防砸、防雨的操作棚;各種機械設備要有安裝驗收手續,并在明顯部位懸掛安全操作規程及設備負責人的標牌。
7.施工現場機械嚴禁超載和帶病運行,運行中禁止維護保養;操作人員離機或作業中停電時,必須切斷電源;凡鋼絲繩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準的,或打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得使用。
(六)施工機具
1.使用施工機具應遵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
2.施工單位必須采購、使用具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的施工機具,并建立機械設備的采購、使用、檢查、維修、保養的責任制。
3.施工機具使用前應進行維修保養,在配件齊全、性能良好、安全裝置牢固可靠、接線端子絕緣密封良好、牢固的前提下,依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編制安全使用方案,制定具體的用電保護實施辦法和配置適宜的防護用品后方可使用。施工機具安裝的地基應平整夯實,基座牢實可靠,排水良好。安裝完畢后,應由設備管理員組織驗收。
4.施工機具的操作人員應相對固定,上崗前應進行操作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實行持證操作管理的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操作人員上班前應先檢查、試機。設備發生故障,必須立即排除,不得帶病運行。
5.氧氣瓶應與其他易燃氣瓶、油脂等易燃、易爆物品分別存放,且不得同車運輸。氧氣瓶、乙炔瓶應有防震圈和安全帽,不得倒置,不得在強烈日光下曝曬。不得用吊車吊運氧氣瓶。乙炔瓶不得平放。施焊點10m范圍內或施焊點的下方不得堆放油類、木材、氧氣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
篇3:爬模架安全防護施工工法
爬模架安全防護的施工工法
江蘇銀行總部大廈工程地上36層,核心筒工程結構類型為鋼框架混凝土結構的超高層結構體系,核心筒獨立施工,因此決定采用全鋼大模板配合液壓爬模架施工工藝。
該工程外墻液壓爬模架架體共有7層操作平臺,上兩層為綁筋操作平臺,可借助此兩層平臺綁扎鋼筋,中間兩層為支模操作平臺,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層為爬升操作架,最底兩層為拆卸清理維護平臺,見圖1。
根據工程特點,本工程外墻爬模架體共設有27個機位,7組各自獨立的爬模架,見圖2。爬架爬升時分兩次爬升,也就是北面和西面3組整體爬升,東面和南面4組整體爬升。
在目前的超高層施工中,越來愈多的采用了液壓爬模體系以提高施工進度,該體系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等特點。但是從安全角度來講,還是存在較大風險,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后果嚴重,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時排除,后果可怕,因此被列為項目重大危險源。其中高處墜落就是其中之一,如材料墜落,人員墜落等等,因此,爬模架體安全防護特別重要,主要是洞口,臨邊防護。因此,根據爬模架體特點,本爬模架的洞口、臨邊防護采取了以下幾種方式:
一、豎向防護
1、阻燃型安全網和鋼板網片組合。本爬架整體采用阻燃型安全網進行垂直防護。整個架體七層外側均采用阻燃型安全網進行防護,用鐵絲與鋼管防護欄桿綁扎,在每層底部用擋腳板予以圍護封閉。對于爬模架上部兩層,由于是綁扎鋼筋的作業層,必須設置鋼板網片維護(端口毛邊要處理好,否則容易刺傷人),防止鋼筋墜落傷人,見圖3。阻燃型安全網時間長了,容易被材料或人為破壞,產生許多洞口,處理的方法除了更換新的以外,還可以采用鉛絲予以縫補,以延長使用壽命。
2、大眼白網的使用。在爬模架體組與組之間交界處外側,特別是整體爬升的兩個大組之間,阻燃型安全網必須可斷開設置,便于爬升時不產生阻撓,而且考慮到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退模的需要,上部四層架體之間安全網也要采用可斷開設置,但是必須在外側加設安全大眼白網,使組之間不產生墜落的空間。
3、鋼管防護。在爬模架體組與組之間交界處外側除用安全白網、綠網防護外,還必須用鋼管進行防護(有的采用焊接鋼板網片門作防護),鋼管采用“犬牙”交錯設置,合模時咬合在一起,退模時不至于產生大的空洞。在組與組內側用鐵鏈條進行兩道“柔性”防護,合模時處于松弛狀態,退模時處于繃緊狀態,作為扶手,見圖4。
二、水平防護
4、鋼平臺。由于大多數爬模作業場所在爬升操作架這一層,且材料也堆積在這一層,所以這層平臺必須鋪設花紋鋼板,俗稱鋼平臺,見圖五,其余各層可以鋪設模板。
5、洞口防護。對于洞口,一是要求上下相鄰層洞口不得設置在同一位置,必須交錯設置,對于鋼平臺,必須設置鋼翻板,翻板把手采用活動設置以免絆倒人員,其余洞口可以敞開設置,但是必須在洞口邊緣刷紅白漆予以警示,同時懸掛警示標識,見圖三。
6、翻板和安全水平兜網。對于與墻交接處的防護,大多數在鋼平臺層和掛架層采用翻蓋板處理,鋼平臺采用鋼翻板,掛架層采用木翻板,木翻板采用鉸鏈或者廢舊抽水帶與平板進行連接。在上部四層四個轉角處我們制作了0.6米寬1.5米長的跳板,靈活布置,退模的時候放置在洞口上,合模的時候放置在一邊。
此外,為了防止材料墜落,我們在掛架層翻板上部架體與墻體交界處四周采用水平兜網作水平圍護。平時要安排工人及時清理所產生的墜落材料。水平兜網一邊固定綁扎在掛架鋼管上,一邊用焊條折彎插入預留的螺桿孔中。同時,在門洞處還可以加掛大眼白網加強水平防護,以防材料墜落。
當然,爬模架的安全防護還有其他形式,但是不管哪種方式,只要防護到位,易操作適用即可。此外,爬模架對其他安全措施要求也極高,如消防,防墜防傾等,對堆積的荷載要求不得集中堆放并不得超載,等等。做好這些安全措施,可大大降低爬模架適用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為施工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