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二:年度管理評審會議發言稿
年度管理評審會議發言稿
一、質量管理評審依據材料
1、年度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報告。
2、用戶申訴和質量事故分析結果。
3、比對和能力驗證結果。
4、內部檢測能力抽查結果。
5、機構、人員、設備、任務的變化情況。
6、收集的顧客滿意信息情況。
7、現場服務報告。
8、質量監督員日常監督報告。
9、上年度質量管理評審意見的跟蹤措施。
10、各部門對質量管理體系改進建議。
二、本年度內部質量管理審核情況
1、本次內部質量管理審核未發現嚴重不合格項,發現的一般不合格項**項,這些不合格項是比較分散的、非系統的,或者是偶然發生的,對質量管理體系過程的有效性不構成嚴重的影響,經過各部門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糾正和糾正措施并予以實施是可以關閉的。
2、我院已建立的計量質量管理體系符合《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等效采用ISO/IEC導則25)標準要求,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是有效的,其質量管理體系的可操作性與我院的實際是適宜的。
3、對體系要素--記錄,應加強控制管理。
4、儀器設備要加大控制管理力度。
具體見年度內部審核報告。
三、用戶申訴和質量事故分析情況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1年來,未接到1宗用戶的書面投訴,亦未發生過1宗質量事故,客戶對我們的質量和服務較滿意。
未有書面投訴,并不表明客戶對我們工作100%滿意,需要我們各個職能部門通過各個渠道多方面進行收集,以便我們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改進我院的質量管理水平。
四、比對和能力驗證情況
本年度未有參加實驗室能力驗證。
五、內部檢測能力抽查情況
本年度暫未有內部檢測能力抽查計劃。
六、機構、人員、設備、任務的變化情況未有變動。
七、收集的顧客滿意信息情況
根據“工程質量信息反饋表(E063)”收集回來的各類工程項目信息情況分析,至9月28月,共有巖土工程勘察、樁基檢測94項,經統計共有564個小項,其中:很滿意31個、滿意476個、基本滿意57個、不滿意0個。滿意以上占507個,客戶滿意率89.9%;基本滿意以上占564個,客戶基本滿意率100%;未有不滿意情形發生。
工程質量信息主要體現在:工作進度、現場文明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質量情況、成品的包裝、交付后服務、外包方費用支付情況等七個方面,從統計資料看,客戶基本滿意體現在:現場文明施工(2項)、現場安全生產(8項)、成品的包裝(2項)、交付后服務(44項)、工作進度(1項),說明我們的檢測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需引起院管理層和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的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和糾正措施,以利于質量的持續改進。
另外,到目前為止仍存在部分工程項目未能及時進行質量信息收集,希望各部門負責人督促各工程項目負責人及時進行收集,并及時上報行政辦公室,便于辦公室進行匯總統計。
八、現場服務報告情況
根據現場“服務報告表(E 081)”收集的情況匯總分析,1月—10月,共參與9項工程的現場服務,主要體現在軌道交通三號線和六號線兩個大的工程項目上。個別技術人員參與現場服務,不按要求填寫“服務報告表”。希望各部門負責人督促檢查參與現場服務人員及時填報。
九、質量監督員日常監督的報告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試驗檢測、工程測量三位質量監督員的工作記錄,共對52份工程項目進行了質量監督,其中巖土工程勘察有25份,試驗檢測26份,工程測量1份?,F場監督發現的個別不合格項,質量監督員已責令相關人員立即進行整改,并處理完成該項任務,反映出各個檢測專業的質量工作良好。同時也提醒注意,個別質量監督員的工作記錄表(E043)未能及時歸檔。
十、上年度質量管理評審意見的跟蹤情況
上年度質量管理評審后,需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及跟蹤情況具體如下:
(1)員工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學習不夠,造成實際作業時出現偏離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的現象,各相關部門應不定期開展各項學習活動
(2)對潛在的不合格項采取一些預防措施。每個工程項目負責人為相關人員提供了必要的作業提綱,幫助各級人員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糾錯,提高了工作效率。
(3)鼓勵各類人員參加各類學習班和專題學習,以提高技能。1月至8月,共有四批36人參加培訓班,其中有6人參加計量認證內審員轉版培訓班、30人參加基坑、邊坡工程變形監測技術人員專場培訓班。
(4)行政辦公室的檔案管理人員,對未能提交齊備的相關記錄,給予退檔處理,整理完畢后才給予歸檔。
(5)我院的電腦已逐步完善,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質量體系文件上網發布,各檢測人員下載打印相應的質量文件。
以上5個問題通過質量監督員的日常監督、今年的內部審核,基本未再次發生上述情況,但仍然存在個別類似問題的發生,證明我院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較良好,管理措施較得力,往后工作主要應重點控制體系要素--記錄。
十一、各部門對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建議
由于目前各部門生產任務繁重,未能按時提交對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相關意見,現要求各部門于12月20日前提交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相關意見,以
便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改版工作的順利完成。
十二、質量目標實現情況
我院的質量目標已實現,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一年以來,持證上崗率100%,樣品接收與保管安全可靠率100%,檢測設備完好率和計量檢定合格率100%,客戶滿意率100%,未發生顧客的投訴,檢測報告未有結論性的差錯,確保檢測工作的數據準確可靠。
十三、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1、全員參與的意識不夠。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四年以來,仍有少數員工對相關標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學習不夠投入,缺乏主動性,實際作業時仍會出現偏離質量體系文件要求的現象。建議各相關部門組織員工進行不定期的學習,加強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文件學習,特別是—--“記錄”的學習。
2、鼓勵各類人員參加各類學習班和專題學習,以提高各項技能。
3、由于部分部門人員崗位變動較大,人員工作交接不太完善,以至部分崗位人員職責不明確,影響工作順利進行。建議分部門召開會議,明確各崗位各人員職責,對于新進人員應做好上崗培訓工作.
4、今年各部門工作任務加重,出現人手不足現象,建議增加人員,以便工作的順利進行。
5、根據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告要求,《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20**)定于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所有計量認證單位必須在20**年12月31日完成轉版工作。
篇2:房地產集團公司評審會議管理制度
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評審會議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提高* 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各類評審會議的工作效率,規范評審會議的組織工作和議事程序及方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中的評審會議,是指公司在經營管理活動中,對重要計劃、規劃、方案、合同、制度等專題材料,組織有關人員、專家進行評估、論證或審定的會議。評審會議為不定期會議,通常以一案一會為原則。
第三條 評審會議承辦部門負責會議方案的制訂和報批、會議通知的擬定、會議資料的整理及分發、會議記錄的整理、會議紀要的撰寫和報批以及會議審定事項的落實。
第四條 綜合管理部負責會議通知和資料的發放,會議紀要的核稿、發放和歸檔。
第五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本部,控股項目公司、專業公司遵照執行,參股項目公司、專業公司參照執行。
第二章 會議類別與范圍
第六條 評審會議分為項目工程前期類、工程管理類、營銷策劃類、行政管理類及其他類。
第七條 項目工程前期類評審會議內容包括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策劃書、規劃方案、設計任務書、初步設計方案、建筑設計方案、環境設計方案、綜合管線(道路)設計方案、智能化設計方案等。
第八條 工程管理類評審會議內容包括:標書擬定方案、施工方案、樁基施工方案、施工圖、重大設備造型、外裝飾方案(試樣)、“四新”技術應用及推廣方案等。
第九條 營銷策劃類評審會議內容包括:戶型設計方案、廣告策劃方案、銷售方案、項目標識系統方案、定位協議、預售協議、銷售合同、定價(調價)方案、前期物管協議等。
第十條 行政管理類評審會議內容包括:企業發展規劃方案、各類重要合同(協議)、各類規章制度(規程)、重要會議(活動)方案等。
第十一條 上述各類未涉及,但需要進行評審的其他各類方案。
第三章 會議準備與召開
第十二條 召開評審會議前,應由承辦部門制定評審會議方案。方案內容包括:
(一)會議時間和地點;
(二)會議主持人;
(三)會議評審內容及議程;
(四)會議參加部門(人員)及擬邀請的專家和來賓;
(五)評審資料目錄;
(六)會務安排。
第十三條 承辦部門應將會議方案報分管領導審批后,原則上應于會議前3天將方案和會議評審資料送綜合管理部。綜合管理部須提前 2 天將會議通知及評審資料印發給與會人員。
第十四條 承辦部門要提前做好會議場所的安排與布置,準備好演示板、書寫筆、投影設備、簽到冊等相關會議用品。
第十五條 與會人員必須進行簽到。承辦部門應指定人員負責會議記錄。
第十六條 會議發言和評審程序應按會議通知的議程進行,特殊情況可由主持人在會議開始時明確。會議程序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主持人明確會議要求和目的;
(二)承辦部門負責人詳細匯報評審材料的基本內容,提出需要研討解決的中 心議題等;
(三)與會人員對評審材料提出建議、意見及理由;
(四)承辦部門應詳細解答與會人員提出的問題;
(五)主持人應對將要形成會議紀要的內容進行復述,對未能形成一致意見的議事內容提出復議要求,達成基本統一后作會議總結,并形成決議。
第十七條 會議對評審材料應充分討論,力求取得一致,當有較大
意見分歧,且暫時不能統一時,則由承辦部門會后對材料作進一步深化和修改,提交下一次評審會議重新討論。
第十八條 凡是需要保密的評審資料,會議結束后由承辦部門負責收回。
第四章 會議紀要及實施
第十九條 承辦部門負責安排人員整理會議記錄和撰寫會議紀要。會議紀要力求全面、客觀、準確。由綜合管理部核稿,并送與會人員會簽后,報公司領導審定和簽發。
第二十條 會議簽到冊、會議記錄(或錄音帶)及會議紀要按《文書檔案管理辦法》進行歸檔。
第二十一條 承辦部門及相關部門應根據會議紀要要求,切實做好各項落實工作。
第二十二條 因評審疏漏而使公司產生經濟損失或導致不良后果的,會議主持人及評審人員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二十三條 與會人員要嚴格遵守保密紀律,不得泄露或傳播不宜公開的會議內容和議定事項。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制度由綜合管理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五條 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質量管理評審會議紀要
質量管理評審會議紀要
時 間:20**年9月17日9:00-11:30
地 點:**物業管理會議室
主 持 人:總經理助理***
參加人員:***
***
會議評審材料:
1.質量體系第一次內審情況;
2.質量大檢查報告;
3.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意見;
4.客戶投訴及反饋信息;
5.質量目標指標參數統計結果;
6.外部環境的變化情況。
會議內容:
1.大家首先就公司目前的組織機構、人員和資源配置是否合適進行了評審,一致認為公司的組織機構適應現階段物業管理狀況,現有人員可滿足工作需要。
2.管理者代表介紹公司質量目標指標參數統計結果。
A.半年設備(設施)完好率為99.7%;
B.消防器材完好率為99.9%;
C.房屋(建筑面積)完好率為100%;
D.維修及時率為98.3%,維修合格率100%;
E.客戶對管理滿意率95%。
結論:質量方針反映了**物業對質量、質量管理的態度,對質量的承諾以及實現質量的手段。質量目標切合實際。
3.質量大檢查報告評審:
根據深圳市物業管理考核標準對公司物業管理進行考核,不合格10項共扣6.2分(詳見質量大檢查報告)。
結論公司運作滿足深圳市物業管理考核三級標準要求。
4.客戶反饋信息的評審:
發出客戶意見調查表460份,收回368份,回收率80%,及時將調查結果反饋客戶,對意見大的客戶上門回訪。
結論:重視客戶反饋信息,并能及時改進。
5.內部質量審核結果評審:
內部質量審核由有資格的審核員擔任,查出13項不合格,已基本糾正。
結論:內部審核客觀、公正,基本上反映了質量體系存在的問題。
6.糾正和預防措施評審:
試運行以來共發糾正和預防措施9份,糾正并證實有效。
結論:重視糾正和預防措施,有效性較好,應加強記錄。
7.外部環境變化的評審:
對深圳政府98年8月17日頒布的《深圳經濟特區物業管理行業管理辦法》進行評議。
結論:公司機構能滿足規定。
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