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十二歲兒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寶貝:
今天是你十二歲的生日,爸爸媽媽祝你生日快樂!
從剛出生就大哭不止只好天天抱在懷里的嬰兒到今天個子快趕上媽媽,體重超過媽媽的帥小伙的你,爸爸媽媽見證了你十二年成長的足跡,回頭看看,這是一個充滿喜悅幸福同時也充滿著擔心憂慮的日子。有時爸爸媽媽覺得日子過得好快有時又覺得過得很慢,你的每一次進步爸爸媽媽都為你歡呼,你的每一次失誤爸爸媽媽都為你惋惜,和你一起分享著你成長中的苦與樂。今天的你不再是那個對爸爸媽媽的話言聽計從的孩子了,你有了自己的思想見解,也有了自己的秘密。爸爸媽媽發現你知道的很多知識,對爸爸媽媽來說都是陌生的,所以爸爸媽媽現在時常是你的聽眾,你幽默的語言常讓爸爸媽媽開懷大笑了。兒子,爸爸媽媽很欣慰,知道你有了智慧。
你已經十二歲了,正從兒童向少年過渡,面對越來越廣闊的世界,你會自己擁有越來越多的能力和力量,會發現自己在走著一條屬于你自己的道路,盡管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它通向哪里。中學、大學,更高階段的進修和工作,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都是提高自己,積聚能力的過程。
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和你的同學,都在一邊走一邊變成自己。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沒有一個階段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沒有一個年齡是我們停步不前的地方。而走著走著,你就會發現你已經擁有很多東西,已經形成的性格、優點和缺點,你的能力和局限,它們在你最平常的生活中,在你最不在意的時刻,始終不停地共同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的你。
你是一個十二歲的初中生了,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擁有自己的思想,爸爸媽媽要逐步后退,直至完全放開手,站在你的背后,看著你自己去走自己的路,完全成為你的后盾,你休憩調整的港灣。
總有一天你會思考活著的意義、存在的意義,人應該怎樣生活??鞓吠纯?、幸福挫折,你都會一一經歷,希望所有的經歷都會豐富你的生活,引領著你不斷向上攀登自己更高的高峰。
媽媽還有幾句從書里讀來的話,很有意義,送給你:
我能給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許多東西,但不能強迫你學習。
我能告訴你怎樣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選擇。
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證你受人尊重。
我能告訴你真摯的友誼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選擇朋友。
我能對你談人生的真諦,但我不能替你贏得聲譽。
我能告訴你必須為人生確定崇高的目標,但不能替你實現這些目標。
我能教給你做人的優良品質,但不能確保你成為善良的人。
我能告訴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思,但不能給你永恒的生命。
我能肯定我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你最美的東西,但不能給予你前程和事業。
兒子,我能為你做很多,因為我愛你;但是你要明白,即使我愿意永遠和你在一起,也還是要由你自己做出那些重要決定。為此,爸爸媽媽只求燦爛陽光照耀少年的你,使你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健康、善良、快樂、執著、堅強、熱情、真誠、果斷是爸爸媽媽送給你最美的祝福!
過幾天你就正式以一個中學生的身份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和許多優秀的同齡人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結果如何,爸媽拭目以待。我們相信你的聰明智慧,我們擔心的是你的態度和勇氣,挑戰自我的勇氣。我們這一代父母不一定非要望子成龍,但總得在社會上立穩腳跟吧。青出于藍勝于藍又有什么不好呢?我們希望你干得比爸媽好,也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但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從你眼前的一點一滴做起。你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和這么多的牛孩在一起,你可能不一定馬上能拔尖,但決不能氣餒、退縮,爸媽永遠在身后支持你,鼓勵你,幫助你。
今年爸爸媽媽給你買了一些書作為禮物:希望它們能帶你去游歷和我們不同的生活,去感受更深刻更豐富的人生。
這些書,雖然比不上其它貴重的禮物,但這是我們精心挑選、十分鄭重地送給兒子的禮物,寄托著我們的愛和祝福,所以我們希望它是精致、嶄新、美好的,希望你能喜歡。
生日快樂,兒子!
愛你的爸爸媽媽
20**年8月22日
篇2:《成長,請帶上這封信》的讀后感
《成長,請帶上這封信》的讀后感
怎么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我們為人父母者怎么帶孩子走上鋪滿鮮花的人生路,《成長,請帶上這封信》這本家書集給了我們最好的權釋,愛是什么,包括我在內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定義,而我在讀完這些家書以后卻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愛不僅是簡單的給予,愛更多的是陪伴,在任何需要的時候在他身邊;愛是信任,相信他有能力長成他自己想要的樣子;愛更是放手,讓他有更廣袤的空間自由翱翔。愛不是犧牲,為了孩子放棄自我,帶來的可能是怨恨和猜忌,愛更不是寵溺,包辦和縱容只會毀了他的人生,溺愛只能讓他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只有妖艷卻經不起風雨,只能成為花瓶卻成不了棟梁之材。
《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是30位名人寫給自己孩子的家書集,每一封都包含著壑智,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父母對子女深深的愛意,在公眾面前他們是名人,在孩子面前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是最平凡的父母,這些家書雖然是寫給孩子的,但不管從哪個角度都算是一本獻給我們做父母的一本好書,這本集子她更多是的怎么教育、引導孩子一步步踏上光明的人生之路的,我們作為父母的讀來受益非淺,讀懂這本書,才更加明白父母這個角色注定是一輩子的事業,只有永不停止學習和思考,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
《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是寫給孩子們的信,寫信的媽媽或爸爸,因為懷有對孩子滿滿的愛,讓信箋上的文字變得如此溫情脈脈??粗稽c點長大的子女,我們都會面臨相同的課題,我們到底期待孩子長成什么樣?怎樣教育他?父母該為他做些什么才是最恰當的?每一個問題對我們每一個父母,不管你是學富五車的文化巨人還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農民,不管你是重權在握還是工薪家庭,不管你富甲天下還是一生清貧,對孩子都會有無私的愛,都會思考同一個問題,都渴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有用之材,每一位家長也都是在一點點摸索著讓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方式,尋找著最佳方案,《成長,請帶上這封信》正是我們尋找答案的參考手冊。于丹是細心的媽媽,她輕輕地告訴她的女兒,哪些是人生中需要遵守的;張泉靈是溫柔的媽媽,她的溫言軟語是對生命的感悟;樂嘉是小心翼翼的爸爸,明明那么擔心女兒還要先假裝不在乎的樣子,在生活中她們對子女的信任和尊重讓每一位讀完家書的人感動,多少父母用“我是為你好”為理由干涉孩子的人生,愛有時會成為枷鎖,包辦和縱容只會束縛孩子高飛的翅膀,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和他們這些成功的家長一樣自豪的對我們孩子說:我已經規劃好老去后的一切,你只要管你自己就好。
這些家書是他們用最珍貴最純真最綿軟的愛寫就的,她不僅是送給子女的一份叮嚀,更是對生活的一種感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她所宏揚的正是推動我們社會健康發展的正能量,我們每一個人看完這些家書都有會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每個人都要樹立遠大的抱負,志存高遠,規劃好自己路,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人,也都能為子女寫出一份合格的家書。
篇3:《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九)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九)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這本書,更準確的說它是一本小冊子,說實話在上大學之前父親專程為我買了這本書,當時沒有多大心思去看它。后來就背著它去上學了,因為是父親送的(長這么大我爸就送了我兩本書一本是《三字經》)所以走到哪就帶到哪,這些年也讀過很多遍,當然每次讀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開始重新審視。工作對我來說是什么呢?說實話,-工作就是我謀生的手段,以及自我價值的體現。本以為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思想境界比較高的人。這次開完會以后重新開始認識工作--更是我的責任,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它會鍛煉我的個人能力,豐富我的知識以及增加我的社會經驗。工作不僅僅能夠給我帶來薪水,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帶給我快樂和自信。從現在開始,我會更加熱愛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并認真做好領導交代的每一項事情。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我一定會變成這個集體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但是,我又該怎樣去努力工作呢?對我而言主要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是敬業,也就是堅決的執行力,果斷的行動力。當接到上級交付的任務時不應有絲毫的推諉和猶疑,要馬上采取行動,以出色地完成任務為目標。正如文中所說的那樣:主動,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怎么做,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在本質上,敬業精神與主動性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工作中,我要時刻保持主動性、積極性。
其次就是勤奮,當你在執行任務之前,要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應該怎樣去完成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平時不斷地學習和積累,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文化素養。另外,工作中要善于總結經驗并熟悉自己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從而最終為出色完成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上寥寥數語,是我讀完《致加西亞的一封信》之后的一些感想,當然這本書帶給我的遠遠不止這些。最為重要的是它讓我懂得了,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要處處以羅文為榜樣,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作人員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