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初三下冊化學教學工作計劃(5)

1119

  20**—20**年初三化學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九年級化學新課將在4月中旬結束,其余時間將轉入復習,復習將占據本學期大部分時間,約為三個月,現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的再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接觸,我對學校學生的情況已經比較熟悉,學生們喜歡化學,喜歡上我的課,他們的總體情況是:基礎較差,缺乏對問題的鉆研精神,一旦遇到難一點的問題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學習差,對學習比較缺乏信心,這些是我的教學的出發點。

  二、再研究化學教學大綱,不斷完善自己的化學教學和復習的指導思想。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學大綱,注意緊扣課本?;氐秸n本,并非簡單地重復和循環,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對課本內容引申、擴展。加強縱橫聯系;對課本的習題可改動條件或結論,加強綜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做到全面復習。復習目的不全是為升學,更重要是為今后學習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廣,若基礎不扎實,不靈活,是難以準確完成。因此必須系統復習,不能遺漏。

  3.立足雙基。重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復習。對一些重要概念、知識點作專題講授,反復運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做題能力。復習要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發散性、獨立性和批評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探究能力和綜合多項知識或技能的解題能力。

  5.分類教學和指導。學生存在智力發展和解題能力上差異。對優秀生,指導閱讀、放手鉆研、總結提高的方法去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中等生則要求跟上復習進度,在訓練中提高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學生檔案,實行逐個輔導,查漏補缺。

  三、復習的具體做法。

  1.循序漸進。學習是一個由低到高,由淺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過程。第一階段的全面復習必不可少。初三化學知識的一個特點是:內容廣泛,且分散滲透??倧土暰鸵逊稚⒌闹R集中起來,以線網或圖表形式把它們聯系起來,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按照知識的有機組合,以課本為依據,按大綱進行全面、扼要、系統的復習,并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以比較法、提綱法、列表法、歸納法、競賽法等形式進行。

  2.講練結合,專題講解,加強訓練。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要內容進行專題訓練。尤其是有一定難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內容更要加強,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嚴謹性和適應性。

  3.采取靈活多樣的復習形式。復習切忌搞填鴨式、注入式的教學和題海戰術。在教學中我常用:啟發式講授、自學式的閱讀和鉆研,有題組式訓練、小組討論、讓學生對實驗裝置進行改裝,對結論進行論證等復習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4.進行題型分析,掌握解題規律。不論什么題型都有各自的規律,掌握了這些規律對解題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反對題海戰術,但多種題型的訓練卻是必要的。教師必須在閱讀多種資料的基礎上,整理出適量題目給學生練,切不要照抄照搬。教師進行題型分析,既使學生掌握解各類題方法,又能對各種知識再重新復習一次,這種做法很受學生歡迎。

  四、加強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在總復習中要重視信息反饋。

  正如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所說:有效行為必須由某種反饋過程來提供信息,看它是否達到預定目標,最簡單的反饋是檢驗任務的成功或失敗。我們通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謂檢驗

  就是要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實際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讓教學的信息反饋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1、發動學生提供反饋信息,向學生說明教與學的辯證關系、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提供反饋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裝在今后教學活動中密切配合。在復習的過程中,可將歷屆學生在學習上曾出現過的疑難問題作講解。每一節復習課都反映了備學生這一環節的連續性。也激發學生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的積極性,愿意與教師合作。

  2、課堂教學注意捕捉學生情感因素的反饋信息。教師對一個知識點的復習,學生反應會有所不同,如精神集中或煥散、迷惑不解或思索、輕松愉快或愁眉不展。多少可以反映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從中了解輸入學生頭腦中和知識是否被學生接受貯存?哪些仍含糊不清?從而調整復習的程序,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3.課后聽取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講授知識的過程中,必然受到各到各種干擾。每個學生接受程度不同,常會造成種種的差異。教師課后及收集真實和準確的信息,對下一節課的復習有較強的針對性,避免閉門造車,易被學生所接受。

  我在每單元教學中,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講試卷。并注意與不同層次學校的測驗成績對比。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知識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客觀因素進行書面分析,尋找原因。教師做好統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方法,及時調整復習計劃。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期定下的目標更加吻合,做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篇2:初中三年級化學基本概念教學體會

  初中三年級化學基本概念教學體會

  一、通過實驗讓學生形成概念

  初三化學緒言部分的演示實驗,既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又是使學生形成“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概念的好例子。如水的沸騰,引導學生觀察水由靜態轉化為水蒸汽再冷凝成液態水,師生總結出變化特點,僅僅是物質狀態上變化,無其他物質生成。演示“鎂帶燃燒”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發出耀眼白光及生成白色固體。這個變化特點是鎂帶轉變為不同于鎂的白色物質——氧化鎂。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如水的沸騰,硫酸銅晶體的研磨等?!吧闪似渌镔|的變化叫化學變化”,如鎂帶燃燒,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再如“催化劑”、“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等概念的形成,都可以由實驗現象分析、引導、歸納得出其概念。

  二、通過計算推理,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如在“原子量”概念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講述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其質量極小,運用起來很不方便,指出“原子量”使用的重要性。指導學生閱讀原子量概念,然后提出問題,依據課本中定義進行推算。

 ?。?)原子量的標準是什么?(學生計算):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1.993*10-26千克*1/12≈ 1.66*10-27千克(2)氧的原子量是如何求得的?

 ?。▽W生計算):

  氧原子絕對量(千克)

  氧的原子量:-------------------

  原子量標準

  如果學生只注意背原子量概念,盡管多次記憶仍一知半解。通過這樣計算,學生便能直觀地準確地理解“原子量”的概念,而且還較容易地把握原子量只是一個比值,一個沒有單位的相對量。

  三、通過反例,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m.airporthotelslisboa.com掌握概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在正面認識概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反面或側面去剖析,使學生從不同層次去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例如酸的定義:“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然后提問,硫酸氫鈉電離生成H十,它也是一種酸嗎?學生容易看出其陽離子除H十外,還有Na十,所以它不是酸。這樣,從側面理解定義中“全部”的含義,更能準確地掌握酸的概念。

  四、找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對概念進行對比在新課教學或階段性復習的過程中,對有關概念進行有目的地比較,讓學生辨別其區別與聯系很有必要。例如分子和原子,元素與原子,還有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溶解度與百分比濃度等。通過對比,既有益于學生準確、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又能啟發學生積極地抽象思維活動。

  五、多角度地對概念進行練習鞏固

  例如:質量百分比濃度的概念“用溶質的質量占全部溶液質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溶液的濃度叫做質量百分比濃度?!睌盗勘磉_式為:質量百分比濃度溶質濃度 = ------------------------------ *100%溶液質量(或溶劑質量+溶質質量)這個概念的引入和建立并不難,難的是質量百分比濃度的具體運用。所以在建立這個概念之后,通過下列練習,討論:

 ?。?)10克食鹽溶解于90克水中,它的百分比濃度是多少?

 ?。?)20克食鹽溶解于80克水中,它的百分比濃度是多少?

 ?。?)100克水溶解20克食鹽,它的百分比濃度為20%,對不對,為什么?

 ?。?)20%的食鹽溶液100克,倒去50克食鹽水后,剩下溶液的濃度變成10%,對不對,為什么?

 ?。?)KNO3在20℃時溶解度為31.6克,則20℃KNO3的飽和溶液的百分比濃度為31.6%,對不對,為什么?

  以上思考與練習從溶質、溶劑量變化對溶液百分比濃度的影響,使學生較準確地掌握質量百分比濃度概念,這對后面運用百分比濃度進行有關計算也有很大幫助。

  總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初三學生認知特點和思維能力,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和事實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并把基本概念運用到解題和生活實踐中,這樣就能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篇3:九年級化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6

  九年級化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化學是一門九年級剛開設的新課程,與生活的聯系較多,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教師應正確引導,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本期擔任九年級1、2班的化學教學任務,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教師要做好每一個學生的工作,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的化學教材分為上下兩冊,其中上冊為本期的教學內容,它由七個單元組成:

  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將學生帶入化學的殿堂,從而很自然地接受這門新的課程,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首先從學生最熟悉的物質空氣著手,研究了空氣的組成,學習了空氣中與人生命息息相關的一種氣體——氧氣,并探究了氧氣的實驗與工業制法。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從水的組成,導入到微觀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為使書本知識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又對水的凈化與水資源的保護進行了分析。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單元抽象地向學生介紹了物質的微觀構成,使學生學會去理解物質是怎樣構成的,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礎。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這一單元讓學生懂得物質不生不滅的道理,學會寫化學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學計算。

  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碳元素組成的一些物質著手,對形成物質最多的一種元素進行學習,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從燃燒的現象開始,去探究燃燒的條件,同時得出滅火的方法。讓學生從身邊去發現化學知識,了解燃料的種類以及燃燒對環境的影響。

  三、教學總體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四、教學具體目標

  通過一學期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身邊一些常見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其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能用簡單的化學語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初步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了解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

  3.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相互聯系,并能以此分析有關的簡單問題。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

  過程與方法

  1.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3.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4.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

  2.初步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增進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逐步樹立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觀念。

  3.感受并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4.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

  5.發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6.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的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五、具體措施

  (1)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要堅決防止只重講授、輕視實驗的偏向。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藥品。

  (2)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又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3)重視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元素化合物知識對于學生打好化學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些實驗,以增加感性知識。要采取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在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系,并注意加強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指導作用。

  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9.1~9.9)緒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第三周(9.10~9.16):走進化學實驗室(參觀化學實驗室,怎樣進行化學實驗,怎樣設計實驗)、單元測試。

  第四周(9.17~9.23):空氣、氧氣。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氣,單元測試。

  第六周(10.1~10.7):水的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凈化。

  第七周(10.8~10.14):保護水資源、最輕的氣體、單元測試。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構成、元素、離子。

  第九周(10.22~10

.28):化學式與化合價、單元測試。

  第十周(10.29~11.4):期中復習及考試、試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機動

  第十二周(11.12~11.18):質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單元測試。

  第十四周(11.26~11.2):金剛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單元測試。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燒和滅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熱量、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綜合利用、單元測試。

  第十九周(12.31~1.6)

  第二十周(1.7~1.13):期末復習和考試。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