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初一政治教學工作計劃
忙碌的一個學期過去了,在科組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上學期政治期末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本學期,參照教育局下發的“**年工作要點”的文件精神,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結合初一政治課的教學實際和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特點,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同步教學,整體優化,將集體備課落到實處
根據上學期的教學經驗,我們發現集體備課對教學的極大促進作用,為此,本學期我們初一政治科組將加大集體備課的力度,爭取作到并堅持每周有一次集體備課的時間,確定本周的教學進度、教學重難點,實現資源的共享。
二.提高教學質量,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率。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特點決定了這門功課不可能象數理化一樣進行補課,這就逼迫我們政治教師向每周的兩節課要效益和質量。初一政治科組內的三位教師都是有著一定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了,但我們仍然十分認真的備課,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教學方法和經驗。在試卷和練習的選擇和使用上采取輪流命題,共同使用的原則,做到一課一練。
三.珍惜時間,精打細算,把握好整個學期的教學進度。
本學期一共有22周的時間,我們針對教學時間和下冊教材的特點,科學、合理地安排了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并在全科組內統一了進度。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答題技巧的指導。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思想認識水平。
四.加大教研和教學改革的力度。
針對初一政治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加大力度研究新穎、實用符合課改精神的教學方法,同科組的老師之間經常聽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力爭在上學期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加強課程改革的力度,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總之,在本學期里,我們初一年級組的全體政治老師會再接再厲,努力鉆研,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成績。
篇2:思想政治教學部職責
思想政治教學部工作職責
一、制定和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發展規劃。認真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發揮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在學院思想政治理論建設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為構建和諧校園發揮積極作用。
二、抓好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水平,促進教學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三、重視教研室規范化建設,指導和督促教研室開展教學、科研等活動,調動教研室主任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對科研工作的組織和領導。鼓勵、支持教師申報各類科研課題,倡導打破學科和部門壁壘,開展跨學科、跨部門聯合研究,努力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做好課程教師的引進和培訓工作;做好教師的學歷、職稱晉升工作;做好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工作。加強對教師的教育和管理,防止違法、違紀、違規事件的發生。
六、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網站建設和維護工作,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現代化、網絡化建設工作。
七、完成學院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篇3:3月九年級政治教學工作總結范本
20**年3月九年級政治教學工作總結范本
本人本學期擔任初三政治科教學任務,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圓滿地完成的這個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在這個學期的教育教學中,本人不斷地研究這一學期的教學經驗,反思和總結這一學期的教學成果,具體總結如下:
一、把握時代脈搏,使政治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
政治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的政治課除了一味的說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氣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嘗試,我認為時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時政知識于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之中,把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如我在講述“當今時代的主題”時,聯系“臺灣兩黨領導人訪問大陸”、
“聯合國成立60周年”;在講述“兩岸關系”時聯系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和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此同時,還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聯系、分析、說明實際問題的能力,輕松愉快地形成對書本知識的綜合、遷移、拓寬和加深,從而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使“理論聯系實際”的樸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裝飾,而真正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
二、以學生為主體,實施開放式教學
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其呆板、僵滯而早已明日黃花。必須不斷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強調師生共同活動,克服教師為中心的傾向,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愉快教學的美學價值。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辯論賽?;顒拥哪康氖牵号囵B學生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實際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點。步驟:選定論題,如講解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時,第一課時:就國家應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這一命題,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供全班學生討論正確與否,并闡述理由,認為正確的一方為正方,認為錯誤的一方為反方,要求雙方學生各推四名代表就各自的觀點加以論證,并對對方可能提出的觀點加以反駁。第二課時:正反雙方代表分列在講臺兩側,正式展開辯論。第一步,先由正反雙方各推一名代表分別在五分鐘內,表明自己的觀點;第二步,雙方自由辯論十分鐘,在第一步基礎上進一步論證自己的觀點并對對方觀點提出質疑;第三步,由其他學生補充正反雙方的觀點,時間為十分鐘;第四步,由教師根據雙方觀點提出的理由充足與否,論證是否嚴密來裁定那方獲勝,在總結雙方優缺點的同時,闡明自己的觀點,并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2、專題討論?;顒拥哪康氖牵喊l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共同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歷史結論、社會發展常識的基本原理分析。師生雙方通過平等探討,暢所欲言,溝通思想,從而就某一問題達成正確認識,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認識。如在學階級社會的時候,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如何認識階級社會”大討論,讓學生在對階級社會生產力、階級矛盾、發展趨勢的分析中,潛移默化的樹立了全面的看問題和辯證的分析問題的意識,提高活動的預見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社會調查。理論只有和實際相結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社會,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理論不只是虛無縹渺的空中樓閣,而是****于沸騰的社會生活。調查式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調查課題,尋求符合實際的調查對象和調查步驟,明確社會調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開展調查,掌握大量的和課題有關的數據和材料,并對之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會,加以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第三步:撰寫社會調查報告,一方面使書本知識得到檢驗和完善;另一方面也為改造社會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
4、開辟“時事論壇”(班每堂課5分鐘)。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由學生自己準備和主持,要求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同學們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如:臺灣領導人訪問大陸,“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構建節約型社會等。
此外,本著能力比知識更重要的觀點,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還組織了同學寫政治小論文,經濟小論文;畫漫畫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