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七年級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6個班的《中國歷史》學科教學工作。
雖說這一學期的教學時長將近四個月,卻也是轉眼即過,一學期已經結束?;仡櫛酒趯W科的教學工作,兼有得失。本學期以來,我本著以學生成長促進自我成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應該說圓滿完成了教委及學校制訂的教學任務?,F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緊抓常規教學,有備無患
1.做好課前“三備”: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
備學生:就是指用學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級特征、觀察學生對于本學科的愛好程度和接受程度,并實時的為備教法提供信息參考。我所教的五個班,特征各不相同。結合《中國歷史》的學科特點,男生的接受能力和愛好程度普遍高于女生,所以我在六個班的教學過程中,在83班會下較大的勁來活躍課堂氣氛,而在84班,課堂氣氛不太需要我的調動,就會自然而然的融入。所以,做好了“備學生”的工作,課堂上就會比較輕松。
備教材:就是指教學工作者要對自己所用的教學參考書要了解得清晰、深刻、透徹。學生所接受的知識主要****于教材和老師的講解,老師對于知識的把握不清晰、了解不深刻、講解不透徹,學生就很難接受,并且還會對學科產生厭煩情緒。故,我十分重視備教材。開學時,我只拿到了一本教科書,沒有任何相關參考資料,為了給學生上好豐富的歷史課,我積極在網上查找課時資料、觀看學習教學視頻,沒有參考書,我就自己在網上下載電子書,然后打印裝訂,盡最大努力充實自己、完善課堂、豐富學生知識。
備教法:有了教的對象和教的內容還不夠,要活躍課堂、有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良好的教學方法必不可少?!吨袊鴼v史》是一門比較靈活的課程,這就要求任課的老師不能過于死板,那樣只能把本應該活躍的課堂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學效果的體現。哪一個知識點該用平鋪直敘、哪一個知識點結合歷史典故激情飛揚、哪一個知識點又該融入神話傳說豐富課堂內容、哪個時候應該把學生的互動列為重點活躍課堂氛圍,等等,我都在課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必要是還要課前演練一番。
2、多聽課,勤學習,善反思
學校關心新進教師的教學成長和能力培養,為我們指定了一幫一指導老師,我的指導老師是譚道書主席。不管什么層次、什么學科的聽課,我都盡量抽時間去聽,這樣不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各種鮮活生動的事例,各種教學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細節之處的精彩處理,使我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單調,脫離實際的成見。定期的教研活動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學水平和業務素質。
二、重視尖子、鼓勵后進,優差結合,整體推進
雖然是《中國歷史》學科,但我決不忽視這一門學科的重要性。學期初,我就緊抓作業的檢查和批改,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讓自己做到心中有數。這不僅有利于對學生知識落實的情況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夠更好的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方法。對于個別班里的后進生,我一直堅持個別知識輔導、同學幫扶和思想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信心與興趣,力爭每一名學生不掉隊。
三、課堂效果與教學成績
本學期,無論是階段性考試還是期末考試,我五個班的孩子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名列年級前茅,又特別是這次期末考試,近半數學生成績在80分以上,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一致認可。我自己也不斷鉆研業務,積極總結經驗教訓、促進教學教法的進一步成長與提高。
四、深思自我不足與來期教學目標:
1、自身的業務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不斷更新。社會瞬息萬變,教學方法也必須不斷追尋更新,我將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
2、學生的自主自覺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培優扶差工作做得還不夠扎實,優差生的差距還很大。
3、積極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學習撰寫有較高質量的教學論文。
當然,過去的已經過去,有人說過“總結過去是為了讓未來更有經驗可循”。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學期還未開始。在新的學期里,我將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不斷地提醒自己,讓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爭取新的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篇2:《歷史教學之巧》讀后感
《歷史教學之巧》讀后感
z小學
最近,有幸讀了英國作家墨菲寫的《歷史教學之巧》,書中提供的各種方法,不是按照教學內容,而是按照教學技巧的使用難度,由淺入深排列 。與其他學科不一樣,歷史教學并不僅僅注重循序漸進地積累知識。因此本書在提出教學教學建議的同時,通常也會給出范例,告訴你如何將書中的方法與兒童教育關鍵階段1到關鍵3的具體內容相結合。(根據英國國家教育大綱規定:關鍵階段1,5-7歲,關鍵階段2:7-11歲,關鍵階段3:11-14歲,關鍵階段4:14-16歲。)書中很多方法可以應用到歷史教學的任何章節中去。
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弱,因此教師應用創造性思維進行教學,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民主和諧的環境和氛圍,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發揚教學民主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自由寬松的民主氣氛,教師要處處成為學生的表率,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隨時注意使學生們帶著愉快的、輕松的、自信的、渴求新知、專心致志的心情來學習,利用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的心理氛圍來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教師過多地扮演著“學生行為懲戒者”的角色,在學生表現出“越軌”、“異端”傾向或暴露出缺點時,常常得到的是斥責、譏諷、趕出教室甚至是體罰,那就會給學生心理上蒙上一層可怕的陰影,學習也就無興趣可言了。
所以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m.airporthotelslisboa.com特點和教學需要,運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以及語言手段來調節和控制各種教育影響,努力創設積極、讓人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形成師生合作的課堂氣氛。同時,教師要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待品德不良或學習困難的學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并付出加倍的愛心,以喚醒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改善學習狀況。當學生對歷史學習有了興趣,那么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就會無窮無盡地發揮出來了。
二、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學會質疑、釋疑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學生思維的活躍,離不開問題,特別是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尤為重要,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蔽覀円谡n堂教學中保護和發揚學生勇于發問的積極性,為他們的豐富想象插上翅膀,為他們的積極思維創造空間,并不斷地加以引導,學生的質疑水平就會穩步提高。
因此,在課堂上預設問題或抽問就成為組織教學諸環節中極其重要的一環?,F在,關于中國近現代史的爭論很多,很多問題不是歷史事實是否清楚的問題,而是如何解讀歷史的問題,解讀歷史不僅需要尊重歷史實際,更需要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如近代西方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到底給中國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是“福音”還是災難?是文明還是野蠻?如果沒有積極的設問、嚴肅的思考和正確的歷史觀與價值觀,就不可能獲得正確的答案。
至于釋疑水平,因有學生積極思維做基礎,他們大膽嘗試解決問題的精神,是同他們勇于提出問題的精神并存的,質疑和釋疑可以相互促進,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學生思維才會被充分激活。教師形成以啟發為主的民主、寬松、靈活的教學風格時,學生也會倍加自信、自尊,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
篇3:初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初一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計劃為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學期提高目標:
1、《中國歷史》第一冊。
2、注重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探索在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3、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教育,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教材重點:中華文明的起源、國家的產生、統一國家的建立和民族大融合等
5、教材難點:傳說和史實的聯系和區別、對社會的變革的理解等
三、學生基本情況、教材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初一兩個班的歷史課,共有學生86人。初一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不久,學習任務的加重、自身自覺性的不夠,學習方法的改變,自學能力的欠缺,這些將成為教學過程中的阻礙,倘若課堂教學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學效果將會大受影響。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的是《中國歷史》第一冊,本書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部分(—)書中正文部分為基本要求,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二)本書中用的文獻資料和表格,只極少數學生要求掌握。(三)本書中用楷體字打印的內容、圖畫說明和注釋,不屬于基本要求。(四)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圖畫、地圖多,以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其中,極少數圖畫、地圖,要求學生識別。
五、本學期教育教學具體工作:
1、第一年改學科,我要認真鉆研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鉆研大綱。虛心向老師請教,多聽課,多研討,使自己盡快投入角色,完成教學任務。
2、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3、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
4、加強直觀教學和地圖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5. 重視課堂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生歷史讀題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