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火前的檢查和準備工作
1.1內部檢查
1.1.1鍋筒內有無雜物,人孔,手孔是否封好。耐火磚墻及前后拱有無裂縫和結焦。
1.1.2鍋筒。水冷壁管,集箱,對流管束等受壓元件有無裂紋和滲漏,下降管絕熱有無破壞。
1.1.3隔煙墻完整無損。爐排齊全無雜物。
1.1.4煤層閘板齊平,起落靈活。
1.1.5煙道內無結灰無雜物,煙道檔板嚴密,開關靈活,開關位置指示正確。
1.2外部檢查
1.2.1爐排變速機構和各種變速試運轉正常。
1.2.2在爐排轉動中,檢查爐排組合情況,發現問題立即排除。
1.2.3各分段風室內無雜物開關靈活,位置正確,放灰板嚴密,開關靈活好用。
1.2.4所有人孔門,看火門,應開啟靈活關閉嚴密。
1.2.5所有吹灰器都應靈活好用。吹灰孔位置正確。
1.2.6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溫度計符合規定,齊全好用。
1.2.7所有的閥門和旋塞都應開關靈活好用。
1.2.8各操作部位應有良好的照明。
1.2.9各種電器設備及保護裝置安裝試車符合要求,各種儀表齊全,靈敏。
1.2.10燃料,水源有足夠的儲備。
1.3上水
在鍋爐內外部檢查的同時,對水泵進行檢查,并對水泵油杯加油。在上述檢查確信政黨閥門無堵板,且各閥門開關位置正確的情況下,可進行鍋爐上水,在上水過程中做好以下幾點:
1.3.1上水溫度不宜超過60C。上水速度不宜過快。
1.3.2打開省煤器進口的進水閥門,當省煤器空氣閥有水出現時,關閉空氣閥。
1.3.3當鍋筒內水位升至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時停止上水。
1.3.4檢查鍋爐水位有無下降,給水設備管路及水處理設備完好無滲漏。
1.3.5準備燃料和引火物。
1.3.6出渣出灰系統靈活好用。
1.4升火
1.4.1點火
1.4.1.1鍋爐升火前對燃燒室和煙道進行通風。對自然通風的鍋爐應將煙道檔板打開10-15分鐘,對機械通風的鍋爐應起動引風機不少于5分鐘。
1.4.1.2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檔板,關閉省煤器前后檔板,在爐排前部鋪好木材。進行點火烘爐。不得用揮發性強的物質點火。
1.4.1.3備用爐點火時待火著旺后,調整煤閘打開煤槽閘門,開動爐排。
1.4.2烘爐與煮爐
新安裝或爐墻大修的鍋爐應進行烘爐,新安裝的鍋爐和受壓元件大修后的鍋爐應進行煮爐。烘煮爐工作按鍋爐使用說明書及TJ231-78《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第六冊破碎粉磨設備,卷揚機,固定式柴油機,工業鍋爐安裝》標準進行,但應注意如下幾點:
1.4.2.1烘爐工作應配有經驗的司爐工參加。
1.4.2.2烘爐時,溫度應按規定的升溫曲線緩慢升高,火焰保持城火床中間部位不得滅火或斷火。
1.4.2.3烘爐過程中經常檢查爐墻,鍋筒,集箱和各部分膨脹情況,如發現爐墻裂縫或其它異?,F象,應及時采取措施。并報告有關領導。
1.4.2.4當爐水溫度鏃逐漸升高,空氣閥冒出蒸汽或壓力表出現升壓趨勢時,應立即關閉空氣閥或使安全閥回座同時嚴密觀察壓力,水位情況。
1.4.2.5當壓力上升到0.05-0.1Mpa 表壓時,應沖冼水位表0.10-0.15Mpa時沖洗壓力表及存水彎管,并進行校驗。0.2-0.3Mpa時檢查受壓部件各連接處有無滲漏,對松的螺栓擰緊。0.3-0.4Mpa時對各定期排污點進行一次排污操作。
1.4.3并爐和送氣
1.4.3.1當鍋筒壓力升至低于田管壓力一個表壓時,打開主蒸汽管疏水閥,稍開主汽閥進行暖管,然后緩慢打開主汽閥,當主汽閥門開到頭后再回轉半圈。
1.4.3.2當鍋筒壓力低于田管0.05Mpa表壓時,緩慢打開田管閥門,同時關閉主蒸汽管疏水閥。
1.4.3.3當單臺鍋爐運行時差這汽前要加強管道和分汽缸的暖管和疏水。
1.4.3.4送汽后打開省煤器前后煙道檔板關閉旁通煙道檔板。
2運行管理
2.1運行中的調整要求
2.1.1鍋爐最大蒸發量不得超過額定蒸發量;
2.1.2鍋爐水位應保持正常;
2.1.3鍋爐的汽壓不得超過額定蒸汽壓力;;
2.1.4鍋爐的汽溫不得超過額定蒸汽溫度。鑄鐵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溫應比鍋爐飽和蒸汽溫度低30-50C。
2.1.5保持良好的燃燒燒況,使鍋爐高效率運行。
2.2燃燒調整
2.2.1手燒固定爐的燃燒調整
2.2.1.1勤加煤。每次加煤量要少。煤和灰渣在爐膛的厚度不宜超過200mm。
2.2.1.2加煤要均勻布滿爐膛。還要勤撥火,使用權煤層平坦整,通風陰力均勻。
2.2.1.3投煤,撥火及清渣操作要快,以減少冷風漏入爐膛。
2.2.1.4當負荷增加時,必須先加強引風,然后加大送風率,當負荷減速少時,必須先減速少送風,再減速少引風,保持專業戶膛負壓燃燒。
2.2.2鏈條爐的燃燒調整
2.2.2.1保持正常的燃燒燒況,燃煤進入燃燒室后,應該離開煤閘板200~300mm左右開始著火燃燒,老鷹鐵前400~500mm燃盡。保持火慶齊平坦,火焰均勻,且呈登黃色。
2.2.2.2各風室的風量分布一般為:一風室占1/15,二風室占4/15,三風室占8/15,四風室占2/15。
2.2.2.3爐排速度一般可在2至25m/h范圍內調整,使煤在爐膛內燃燒的時間不低于30至40分鐘。對著火點高的煤,爐排速度稍慢;對揮發物多的煤,則爐排速度稍快。
2.2.2.4爐膛中的煤層厚度一般應保持城100至150mm左右,對于灰份和水份大的煤礦以及顆粒大,灰粉熔點高的煤,煤層可稍厚些,反之則薄些。
2.2.2.5爐膛負壓應控制在2~3mm水柱,以免向外噴火,噴煙。
2.2.2.6鍋爐排煙溫度應控制在規定數值以下。
2.2.2.7當爐膛結焦時應及時打焦。焦塊的尺寸不得大于100mm以保證灰渣順利下落進入出渣器。
2.2.2.8根據火慶后部情況,及時放掉灰渣。
2.3汽壓調節
2.3.1鍋爐運行時必須保持汽壓穩定,并不得超過最高許可工作壓力。如超過工作壓力時,安全閥應迅速排汽,或進行人工排汽降壓。
2.3.2當負荷增加,汽壓下降,而水位高時,應先減少給水或停止給水,增加給煤和送風量,加強燃燒,提高蒸發量,使汽壓和水位穩定。當負荷增加,汽壓下降。水位低時應先增加給煤量和送風量。逐漸增加給水量,保持汽壓和水位正常。
2.3.3當負荷減速少,汽壓升高,而水位高時,先減速少給煤量和送風量,使燃燒減弱。當負荷減速少,汽壓升高。而水位低時,應增加給水,使用權水位正常,根據汽壓和負荷情況調節燃燒和給水量。
2.4安全附件的操作與管理
2.4.1水位表及水位的調節
2.4.1.1水位表至少每班沖洗一次,沖洗方法如下:
a:打開放水考克沖洗汽連管,水連管和玻璃板(管);
b:關閉汽考克,沖洗水連管;
c;打開汽考克,關閉汽考克,沖洗汽連管;
d;關閉放水考克,慢慢打開水考克,檢查水位上升情況。政黨情況水位應有微微波動,否則應查明原因。
2.4.1.2保持水位表清潔。且不漏水,漏汽,保持照明亮度,以便觀察水位位置。防止圓滿玻璃(管)內外不清潔,照明亮度不足或漏水。漏汽而誤判水位。
2.4.1.3爐水位應保持在正常水位,一般情況下,在低負荷時,應稍高于正常水位以免負荷減速少時造成高水位,但變動的范圍不超過+/-40mm。
2.4.1.4鍋爐在運行中盡可能均衡連續地進水,以保持水位在正常水位線附近。
2.4.2壓力表
2.4.2.1經常保持壓力表表面清潔,使指針指示清晰可見。
2.4.2.2應定期沖洗壓力表的存水彎管。沖洗后,在存水彎管內凝結冷凝水以后再緩慢接通壓力表。
2.4.2.3壓力表裝用前應進行校驗,并在該度盤上劃紅線指出工作壓力。壓力表裝用后每半年至少校驗一次。壓力表校驗后應封印。
2.4.2.4在運行中發現鍋筒。分汽缸,過熱器,省煤器竺處的壓力表指針有異常變化時應及時查明原因。
2.4.3安全閥
2.4.3.1應定期做手動或自動排隊汽試驗。操作時防止燙傷,應輕拉輕放。
2.4.3.2如發現安全閥嚴重漏汽時,應停爐檢修,嚴禁將彈簧擰死或在杠桿上加壓重物。
2.5省煤器的運行管理
運行中必須保證有不間斷的給水流通。非沸騰式省煤器的出口水溫必須嚴格控制在比省煤器內水壓所對應的飽和水溫低40C如果出口水溫過高,可開啟旁通道調節。如鍋爐回負荷低等原因停止給水,必須開啟旁路煙道。若沒有旁路煙道,必須開啟省煤器回水管截六,使省煤器里的水返回到給水箱,以保證省煤器內的水不間斷了流通,防止汽化。
2.6過熱器的運行管理
2.6.1當鍋爐對外停止供汽時,過熱器上的疏水閥門必須打開以保證蒸汽不斷地流經過熱器,使之冷卻
2.6.2當負荷降低時,如有必要可以開啟疏水閥向外排汽,以保證足夠的蒸發量流經過熱器
2.7排污操作
2.7.1司爐工應根據水質化驗員的水質化驗結果進行排污,對爐內加藥處理的鍋爐應每班進行一次排污。排污時,先微開慢開閥(靠近鍋爐)預熱兩只閥間管道,無沖擊聲時即可全開,然后打開快開閥少許,預熱排污管道,無沖擊聲時將快開閥全開全關幾次進行排污,排污畢,先將快開閥關閉。再關慢開閥。
2.7.2每次排污前,必須檢查排污管路及閥門是正常,并通知其它運行鍋爐。
2.7.3鍋爐定期排污應在低負荷時進行。
2.7.4排污時司爐工應嚴密監視水位,不得離開崗位。
2.7.5排污時各排污點應交替進行。但不能同時打開兩處排污閥,對于兩臺以上鍋爐共用一根排污總管時,嚴禁兩臺鍋爐同時排污。
2.7.6排污結束后,過一段時間。要用手摸一下排污閥后面的管道是否燙手,以檢查排污閥是否嚴密。若發現泄漏,應及時修理。
2.8吹灰操作
2.8.1吹灰前的準備
2.8.1.1檢查吹灰器是否完好。
2.8.1.2通知鍋爐房其它人員;
2.8.1.3開啟吹杰器的疏閥進行疏水。然后,緩慢開啟吹灰器主汽閥,對整個
2.8.1.4吹灰系統進行緩管和疏水。
2.8.2吹灰操作要點
2.8.2.1吹灰要從爐膛開始按煙氣流動方向依次進行,不能顛倒次序。
2.8.2.2吹灰須在低負荷,汽壓高時進行每班應不少于一至二次。
2.8.3吹灰安全操作事項
2.8.3.1吹灰操作人員須戴好手套和防護罩。
2.8.3.2吹灰時,爐膛負壓應調整到5mm水柱以上,以預防熱煙噴出傷人。
2.8.3.3吹杰器的位置必須正確,不得正對受熱面,以防損壞管子。
2.8.3.4吹杰結束后,將汽閥全關閉,疏水閥全開啟。并將吹灰器小孔轉向順煙氣流向的方向。
2.8.3.5對于入硫量多的燃料,不宜采用蒸汽吹灰。
2.8.3.6鍋殼鍋爐清灰在停爐進行。
2.9清爐渣
2.9.1清爐之前,鍋內水位應稍高于正常水位,并適當增加給煤量。清爐一般在汽壓比較穩定。負荷增加以前進行。
2.9.2每次清爐的時間不應超過1至2分鐘。一臺鍋爐如有兩個爐門,清爐不能同時進行。
2.10運行檢查
鍋爐運行中,值班人員應按巡回檢查制度的規定檢查設備的運轉情況。如發現異常的響聲或其它不正常的現象,應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如一時不能消除,應報告鍋爐房管理人員。并加強監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3停爐操作及停爐保養
3.1壓火停爐操作
3.1.1停止送風和引風。
3.1.2向爐內進水和排污。使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線。
3.1.3關閉主汽閥,開啟過熱器疏水閥和省器的旁通煙道,關閉主煙道。
3.1.4壓火期間注意事項
3.1.4.1司爐工不得離開鍋爐,經常檢查鍋爐內汽壓,水位的變動情況。
3.1.4.2檢查風道檔板,灰門是否關閉嚴密。
如需要楊火爐尖先排污和進水然后沖洗水位表,開啟風道檔板和灰門,扒平爐排上的余煤,加入新煤?;謴驼H紵?。竺汽壓上升后。及時做好暖管,并爐和供汽工作。
3.2正常停爐
3.2.1停爐前的準備工作
3.2.1.1將停爐時間通知化驗人員和各用汽部門。
3.2.1.2全面檢查鍋爐設備。并將檢查情況記入記錄薄內。
3.2.1.3將煤斗內的存煤用完。并作一次徹底的吹灰。
3.2.2停爐操作順序
3.2.2.1停止給煤,減少送引風量。
3.2.2.2先停送風,再停引風。將其檔板打開少許?;虼蜷_煙道閘門及爐排下灰門。風門。使爐火漸漸熄滅。
3.2.2.3停止鍋爐供汽后向鍋爐進水,使水位保持在正常水位稍高位置,待鍋爐冷卻后,水位下降正好保持在正常水位。
3.2.2.4關閉主汽閥。注意停爐后升壓。如升壓要排汽泄壓。
3.2.2.5爐膛內的火熄來后4至6小時內,應關閉煙道風閘門,灰門。防止急劇通風冷卻。然后逐漸開啟煙道風閘門,引風機檔板以及灰門,爐門。使之慢慢自然通風冷卻。開啟空氣閥,當爐水溫度低于70至80攝氏度時,即可將鍋爐水全部放出。
3.2.2.6鏈條爐排鍋爐的停爐操作順序
a.關閉原煤斗上的檔板,使原煤斗里的燃煤用完后,適當降低鍋爐負荷,停止使用二次風;
b.當進煤斗內的存煤用完后,距煤閘1/2米處無燃煤時,應暫停爐排。并根據燃燒情況。停止送風和引風;
c.燃煤燃盡后,重新啟動爐排。將灰渣送入灰渣斗內,繼續運行一時,以使爐排冷卻;
d.當爐水溫度低于70至80攝氏度時,即可交鍋爐水全部放出。
3.3緊急停爐
3.3.1緊急停爐的操作順序
3.3.1.1關閉上煤閘板,機械爐排以最快速度將爐排上的燃料排盡。
3.3.1.2停止鼓引風機,打開省煤器旁通煙道檔板,如系爐管爆破事故,引風機可不停止;
3.3.1.3保持鍋爐水位,如嚴重缺水時,不得上水,但應關閉主汽閥。
3.3.1.4停爐后,應將停爐原因等情況記入運行記錄薄內。
3.3.2緊急停爐的注意事項
3.3.2.1如遇缺水事故時,不得進水,開啟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等,以防止鍋爐受到突然的溫度或壓力變化而擴大事故。
3.3.2.2如遇滿水事故時,應立即停止給水。關小煙道檔板,減速弱燃燒。并開啟排污閥放水,使水位適當降低。同時,開啟方汽管分汽缸及蒸汽母管上的疏水閥,防止應蒸汽大量帶水在管道中發生水擊。
3.4停爐保養
鍋爐在停爐其間應認真做好防腐休養工作。
3.4.1停爐保養的準備工作:
3.4.1.1清掃鍋爐外部灰塵,清除爐排上爐體各受熱面上的煙灰和灰渣。
3.4.1.2清除筒體,聯箱及各管子內部水垢和泥渣。
3.4.1.3用盲板堵死與運行鍋爐相連接的管道。
3.4.1.4在爐膛,煙道中放置干燥劑,有條件的可用紅丹或其它防腐漆涂刷在表面。干燥劑可用生石灰。用量一般為每立方米3公斤左右。(一般停爐一個月以下的可以不作此法保養)。
3.4.2壓力保養法:
一般停爐期間不超過一周的適用于此種方法。
3.4.2.1鍋爐壓力保持0.5~1公斤力/厘米(平方),爐水溫度在100攝氏度以上。
3.4.2.2如不能保持壓力和爐水溫度可定期在爐膛內生微火或利用相鄰邦鍋爐的蒸汽來加熱。
3.4.3濕法保養
濕法保養適用于停爐期不超過一個月的鍋爐。
3.4.3.1向爐內進軟水至低水位線。
3.4.3.2將配制好的堿性保護溶液用專用泵注入爐內。保護溶液的配制方法:氫氧化鈉NaOH“火堿”。按每噸爐水加8~10公斤;或碳酸鈉“純堿”,按每噸爐水加20公斤或磷三鈉按每噸爐水加20公斤。
3.4.3.3開啟給水閥,將軟水罐滿鍋爐(包括過熱器和省煤器)。然后關閉給水閥,開啟專用泵進行水循環,使溶液濃度均勻。保護受熱面不被氧化腐蝕。
3.4.3.4在整個保養期間,要定期生微火烘爐。保持受熱面外部干燥。
3.4.3.5在保養期間,要定期開泵使用權爐水循環保持各處溶液濃度一致。同時定期取溶液化驗,如大事度降低,應予以補加。
3.4.3.6在冬季,要注意防凍,特別是省煤器和排污管道。
3.4.4充氣保養
充氣保養適用于長期停用的鍋爐
3.4.4.1使用氮氣或氨氣從鍋爐的最高處充入并維持2~3公斤力/平方厘米的壓力,將比重較大的空氣從爐底部排出,使氧氣不與鋼板接觸。
3.4.4.2在選用充氣氣體時,以氨氣最佳。因為氨氣充入爐內。即可驅除氧氣,又因氨呈堿反應,更能起防止氧腐蝕的作用。
篇2:制氧車間鍋爐房安全操作規程
制氧車間鍋爐房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班前、班中,嚴禁飲酒;
2、廠房內嚴禁煙火,在廠房內動火,必須有動火證;
3、在發生危及設備、人身安全等事故需要緊急停車情況下,崗位人員(班長)可先行處理,并做好記錄且盡快通知廠值班調度;
4、水泵、鼓風機、引風機嚴禁帶負荷啟動,且不得同時啟動兩臺水泵或鼓風機、引風機;
5、鍋爐房內操作設備、閥門等帶壓設備,不得少于兩人,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6、必須保證鍋爐房內各滅火器正常好用,煤氣報警裝置檢測靈敏。
7、觀察鍋爐燃燒時,須戴防護眼鏡,防護面罩或用有色玻璃遮著眼睛,在鍋爐開火期間或燃燒不穩定時,不可站在看火門或燃燒器檢查孔正面。
8、開啟鍋爐看火門、檢查門須小心,操作人員應站在門后側,并看好退路。
9、沖洗水位計、壓力表時,應站在水位計的側面,打開閥門時,應緩慢小心。
10、鍋爐運行中,不準帶壓對承壓部件焊接,緊固螺絲等工作。
11、安全閥、壓力表、水位計要準確、有效方能投入運行。
12、鍋爐排污時,操作人員必須戴手套,排污時間盡量安排在白天;排污裝置有缺陷或排污工作地點,通道無照明時,禁止排污;開啟排污閥必須使用專用扳手,不準用套筒幫助開啟。
13、在處理煤氣泄漏事故時,操作人員必須配帶好呼吸器,且不得少于兩人,在上風口處操作,一人負責監護。
14、在鍋爐房區域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油儲罐附近20米以內嚴禁煙火。
篇3:新鍋爐工安全操作規程
新鍋爐工安全操作規程
1、煮爐加藥操作
1.1、將藥用熱水溶解后,總藥量一次加入鍋筒內,加藥前把水位調整到低水位,加藥后 再把水位調到最高水位進行煮爐。注意不能把固體藥加入爐內。
1.2、煮爐期間應從鍋筒和水冷壁下集箱排污處取爐水樣,監視爐水堿度及磷酸根的變化 ,排污前后各取一次水樣,煮爐后期爐水的堿度和磷酸根應不再變化。
1.3、煮爐期限為3天,第一天保持0.1MPa表壓力下煮24小時,第二天保持0.2-0.3MPa表 壓力下煮24小時,第三天保持0.1MPa表壓力下煮24小時。
1.4、煮爐的前兩天停止排污,第三天的最后一班每兩小時排污一次。
1.5、鍋爐?;鹨院?,4小時內關閉煙風檔板。
1.6、鍋爐?;?小時后,打開煙風檔板自然通風冷卻。
1.7、?;?小時后,當爐水溫度降到50℃以下時可全部放出爐水。
1.8、爐水放完后,再上滿水,再放出去,沖洗一遍。
2、向鍋爐和管網注水操作
2.1、開啟汽包的排空閥
2.2、進水溫度不宜過高,水溫與鍋筒筒壁溫差不大于50℃。
2.3、注水過程要加強檢查,發現漏水及時處理,并檢查水位自動控制和高低水位報警器 ,動作應可靠。
2.4、給水上升到最低水位時,暫停給水,觀察水位有無變化時,如有變動時立即查明原 因。無異常,可繼續給水,使水位上升到正常水位。
2.5、向熱水爐注水時,當排空閥見水時停止注水;給水網注水時,用補給水泵從回水管 注水,同時在管網最高點放空,能夠放出水時為注滿水??梢詥友h泵,循環壓力穩定時 方可進行點爐。
3、點火操作
3.1、打開煙道檔板,啟動風機進行機械通風5-10分鐘。
3.2、把點火把點著燒旺,送入油槍噴頭前下方,開進油閥門,小心地點火。
3.3、根據燃燒情況,調整油門、油門和送風量,使燃燒穩定進行。
3.4、等火焰穩定、燃燒正常,爐膛溫度有所上升以后,抽出點火把。
3.5、點火速度不要太急促,特別是水容量大的和水循環較差的鍋爐,爐溫更應緩慢上升 。
3.6、如果出現滅火時,應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強制通風5-10分鐘后,再進行點火,嚴 防發生爆燃事故。
3.7、嚴密監視水位的變化情況。適當加強通風和燃燒,開始升壓或升溫。
3.8、若點火未著,應立即切斷點火氣源,重新強制通風5-10分鐘,再點火。
4、鍋爐升壓(升溫)操作
4.1、蒸汽鍋爐當壓力升至0.05-1MPa表壓力時,沖洗水位表。
4.2、當壓力升至0.1-0.15MPa表壓力時,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以防止因污垢堵塞失靈 。
4.3、當壓力升至0.15-0.2MPa表壓力時,關閉上鍋筒排空。
4.4、當汽壓上升至0.2-0.3MPa表壓力時,檢查應無滲漏現象,擰緊松動的入孔、手孔和 法蘭連接螺絲。操作時應側身,所用扳手的長度不得超過20倍螺絲直徑。
4.5、當汽壓升至0.3-0.4MPa表壓力時,進行一次下部放水,放水引起水位降低時,應開 戾給水閥補水。
4.6、熱水爐溫升達到20℃時要進行排污串水一次,壓力表要進行沖洗。正常開戶升溫過 程不能少于4小時。
5、蒸汽鍋爐的暖管操作
5.1、先開戾蒸汽管道上的所有疏水閥門,排出管道內積存和凝結水。
5.2、緩慢開戶鍋爐的主汽閥,至全開啟,應加關半圈,以防因熱脹而卡死。
5.3、當看到疏水閥處排出干燥蒸汽時,即可結束暖管,并關閉疏水閥。
5.4、在暖管過程中,應注意檢查管道支架與膨脹節的情況,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停止暖 管,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再繼續暖管。
6、蒸汽鍋爐的并爐操作
6.1、當鍋爐汽壓比蒸汽母管汽壓低0.05-0.1MPa,水位在正常水位線時才可以進行并爐 。
6.2、主汽閥緩慢開啟到全開后,應回轉半圈,以防汽閥因受熱膨脹后卡死,最后關閉疏 水閥。
7、蒸汽鍋爐的供汽操作
緩慢地開戾主汽閥,當聽不到蒸汽管道內異常聲響后,再開大主汽閥。如管道內有水擊聲, 應開大管道疏水閥,待凝結水排盡后,再重新開大主汽閥送汽。
8、蒸汽鍋爐的排污操作
8.1、先微開慢開閥,預熱兩個閥間管道,無沖擊聲時即可全開,然后打開快開閥少許, 預熱排污管道,無沖擊聲將快開閥全關幾次進行排污,排污完畢,先將快開閥關閉,再關慢 開閥。
8.2、當兩臺以上鍋爐共用一根排污總管時,嚴禁兩臺鍋爐同時排污。同時注意滲漏現象 。
9、缺水事故的處理
9.1、如水位表中的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線,又可見到水位時,應沖洗水位表確定水位 的高低。
9.2、手動調節加大給水量。
9.3、經過上述處理后,如水位仍繼續下降,則應立即停爐。關閉主汽閥,繼續向鍋爐給 水。
9.4、如嚴重缺水,則不應向鍋爐給水。應按緊急停爐處理方法處理。并迅速報告有關領 導。
10、滿水事故的處理
10.1、立即關閉給水閥門,打開省煤器再循環閥門或旁路煙道。
10.2、開啟排污閥、加強放水,但要注意水位表內水位,防止放水過量造成缺水事故。
10.3、關小風閘門,減少油(氣)量和送風。
10.4、開啟主汽閥、分汽缸和蒸汽母管上的疏水閥門。
10.5、待水位正常后,恢復正常燃燒。
11、汽水共騰事故的處理
11.1、全開上鍋筒的表面排污,同時可適當進行底部排污,加強給水,保
證正常水位, 以降低鍋爐的含鹽量。
11.2、打開過熱器、蒸汽管路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閥門。
11.3、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爐水品質,增加對爐水分析次數,爐水品質未改善前,不 允許增加鍋爐負荷。
12、蒸汽爐爆管事故的處理
12.1、爐管輕微破裂,如鍋爐水位尚能維持正常,裂口不可能迅速擴大時,應加強給水 ,減負荷運行,并立即啟用備用鍋爐,待備用爐升火投入正常運行后再按正常停爐處理。如 有數臺鍋爐并列供熱,應將此爐與蒸汽母管隔斷后作正常停爐處理。
12.2、爐管爆破,水位和汽壓迅速下降時,應緊急停爐。如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或不可見 時,切記向爐內進水,但要維持引風機運行,待排盡煙氣和蒸汽后停止。
12.3、停爐后,即關閉主汽閥。
13、熱水爐的爆管事故處理
13.1、熱水爐發生爆管后,應立即停爐。
13.2、使水泵循環,繼續給水,待爐水溫低于50℃時停止給水。
14、煙道內二次燃燒事故的處理
14.1、立即停止向爐膛供給燃料,緊急停爐。
14.2、關閉煙道送風檔板和各孔門,嚴禁通風。
14.3、采用蒸汽噴入煙道滅火或CO 2滅火器滅火。
14.4、事故消除后,認真檢查設備,如無異??上韧L5-10分鐘左右,再按操作規程點 火,重新點火,重新投入運行。
15、燃燒室爐墻損壞事故的處理
一旦發現爐體外護板過熱皮,應立即停爐檢查,若是爐墻損壞,應立即修復。
16、電源中斷事故的處理
16.1、立即關閉燃燒器,打開省煤器再循環閥門。
16.2、立即關閉蒸汽聯箱總閥,清掃油系統。
16.3、查明停電原因和恢復時間,做好重新點爐的準備。
17、熱水鍋爐汽化事故的處理
17.1、發生汽化事故的現象時,立即減少鍋爐的熱負荷,即調整小火焰。
17.2、檢查分析造成汽化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主要是加強補水和減少燃燒 。
17.3、經減少熱負荷和加強補水以后,仍無效果時,應緊急停爐。
18、鍋爐滅火事故的處理
18.1、發現滅火,要立即關閉油(汽)閥門,打開旁路循環閥門(注意不要影響正常爐)。
18.2、風機運轉5-10分鐘以后,停止風機運轉,關閉煙風檔板。
18.3、若循環水泵也停運時,應檢查鍋爐水位,隨時排出汽化蒸汽。
18.4、分析滅火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19、緊急停爐的操作
19.1、若是單爐運行,需要緊急停爐時,可開大循環閥門,關閉油(氣)嘴,立即?;?。
19.2、若有別的爐并列運行,運行爐應加強調整和監視。
19.3、若有備用爐,為保證供熱,應立即啟動備用爐,使其投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