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D(管式日光采光系統,又稱光導照明系統)相對于其他照明設備而言,其實是種更為簡單的照明裝置--圓形屋頂有效地捕捉自然光線,光線反射管道穿過屋頂以及閣樓,并通過設置在天花板上的鏡頭式光線擴散器使自然光線均勻地分布在室內。在20世紀末,TDD僅僅被應用于居住用建筑,事實上,這種房屋的采光方式正以驚人的速度普及開來,如今,TDD代替了舊有的天窗設計,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家庭、居住用建筑的采光設計中。隨著光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TDD采光設計亦逐漸成為商用建筑采光設計的主要趨勢。
商業采光的到來
第一款專為商業建筑設計的TDD設備于2000年完成開發上市。該設備主要由直徑約為21英寸(約合0.53米)的導光管道以及圓形穹頂的內反射鏡構成,能夠極好地捕捉小角度太陽光。這種新產品完全超越了老式的照明設備--單一一組管式采光設備的照明效果,甚至超過了辦公室常用的、面積為8平方英尺(約合0.74平方米)的日光燈照明單元(該單元內含3組T8型日光燈)。此外,這種新型設備可以通過內置的光學轉換盒系統,將導光管傳遞過來的光線轉換成“平方型”均勻散布的光線。并且,終端的光線擴散器可以牢固地貼合于大多數吸聲天花板柵格中,在提供照明的同時,取代了以往面積為4平方英尺(約合0.37平方米)的吊頂板--可為大多數辦公、生產環境提供“開放式”的天花板結構,例如大型倉庫或者生產加工車間等。
在13年之后的今天,TDD采光已經成為各種商業建筑中的“常規組件”。TDD設備的生產技術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產廠家可以為小面積區域定制直徑小至10英寸(約合0.25米)的采光管道,亦可以為大型高頂棚區域設置直徑為29英尺(約合0.74米)的采光管道。
究竟什么是應用自然光進行建筑室內照明的主要原因?答案似乎顯而易見--節約能源。我們都知道,如果你能夠通過采用自然光線照明手段削減、壓縮建筑整體對電力照明的整體需求,就可以成功地壓縮成本。市面上還有著更為先進的TDD設備,在有效獲取、傳遞自然光線的同時,維持最低的熱量獲取度--較之同等照明強度的電力照明設備,高端TDD設備可以大幅降低建筑整體的冷卻系統負載。然而,節能這一概念只是“蛋糕上的糖衣”而已。
在這個比喻中,“蛋糕”即代表著自然光照明帶來的人員績效收益--毫無疑問的,我們都厭煩了單一的人造光線,而更青睞于自然的、真正和煦的自然光。有許許多多的調查都闡述了辦公場所的自然光線應用所帶來的員工績效提升、缺席曠工率降低、高員工保持率以及教育用建筑內部的學生高分率等等。
環境會極大地影響人的行為,辦公空間內采用可靠的自然光源將為內部工作人員來帶極大的愉悅和舒適感--研究已經證實,季節性情緒失調是由腦部產生的化學物質引發的,而這些化學物質的產生則與人接受的陽光照射多少有著直接關系。
如果從財政控制的角度出發思考自然光線帶來的影響,意義亦十分巨大--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和建筑運營管理方,辦公場所平均的電力照明成本為1美元/年/平方英尺,而就是在同樣的辦公場所內部,員工的薪水(以同等單位換算)則高達200美元/年/平方英尺。因此,節能節約的成本較之于員工績效提升帶來的額外收益,可謂“小巫見大巫”。一個配備了TDD采光設備和恰當的照明控制系統的辦公區域,則可以在提高員工績效的同時,實現節能收益。
看得見的可持續性
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下,所有的公司和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在奮力尋求可持續性的商業運營方案并致力于為其員工、投資者及客戶建立起一個更具環保意識的企業形象。當然,作為企業決策者和建筑設施管理者,可以通過多種細節的完善來達到這一目標--降低碳排放量,實現可持續運營、發展--然而,在努力達到預期標準的過程中,“看得見的可持續性”細節的完善是更為重要的。試想,有多少人會注意到腳下的地毯中包含著可回收材料?又有多少人會在意幾近完美的暖通空調系統?這些終端的完善只能帶來“惟管理、運營者可見的數據”,而不能直觀地為終端使用者帶來“視覺沖擊”。相反,如果一座建筑配備有TDD采光設備,建筑整體優化的成果將直接地展現在使用者眼前,并為其帶來直觀的視覺體驗,進而實現員工績效的跳躍式增長。
持續的優質照明
TDD設備的另一優勢即是,無論建筑的朝向如何,都可以為建筑內部提供持續性的優質照明。在當前的照明優化中經常使用的全玻璃結構整改法(如透明建筑玻璃墻、玻璃外表面等)過于依賴建筑自身的朝向,且這種優化方法僅僅能作用于“建筑外圍區”那些靠近外部的辦公區域,并無法有效對內部辦公區域進行優化。而應用TDD管式采光時,我們則完全不必擔心建筑的朝向問題--我們可以完全地“假想”,其實我們的辦公室并沒有屋頂。TDD管式采光還能滿足“建筑深度區”的照明優化,完全不需要考慮其他優化法所依賴的“靠近建筑外部”的優化基礎。當前,無論是在新建筑設施的營建,還是既有建筑的整改,打通墻體使導光管連接內外部的方式都變得越來越普及。
傳統式天窗以及透明穹頂作為常用的采光優化方式雖然不會受到建筑朝向的影響,但是與TDD管式采光不同的是:傳統天窗無法高效地捕捉小角度光線(例如早晨或晚上,太陽處于較低位置時的較弱自然光),亦無法有效地控制高角度光(例如正午時分,太陽可能恰好位于建筑正上方時的強烈自然光)--這種天窗式采光法是受時間和季節制約的。此外,天窗結構因支撐受力需要,無法應用整塊的玻璃,這就必然會設置、建造一些桿狀支撐物(如窗框等)。這在修建上是十分麻煩且耗時的,即便建成,過多的支撐物也會占用很大的整體面積,導致無法充分地利用采光空間。普通的平面玻璃也會帶來極大的光線反射損失。具有較大受光直徑的傳統的采光天窗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過熱和過強光等問題,還會因太陽的位置不同帶來室內移動光帶--這種室內出現的陰暗交替將極大地分散目標指向型工作人員的注意力,還會因過熱、過亮等問題進行辦公區域擺設、辦公臺的位置調整等連帶問題。
光學優勢
當前的最為先進的TDD采光設備采用了具有特殊光譜選擇性的高反射性管道系統。這使系統在傳遞自然光的同時,最大化可見光的傳遞效率,同時最小化其他光譜的傳輸,例如紅外光譜--產生熱量的“元兇”。光反射率是光線傳輸效率的主要指標,有些極其先進的TDD設備可以定制具有極高光反射率的光傳遞管道,反射率高達99.7%。色溫保持率--系統可以在不產生色移的情況下將光線反射進建筑內部區域的程度--是TDD導光管道的另一個重要標準。如果自然光在傳遞過程中不產生色移,則內部人員最終使用的照明光線可以在各種表面完美地色彩還原,實現完全自然、綠色的辦公區域內部照明。
靈活控制
TDD導光管道和自然光接收裝置還具有多朝向90度轉角功能,可以通過遠程、物理調節進行控制,實現了外部屋頂光接收器、內部天花板光線擴散器的位置彼此獨立--辦公室的光源接收器并非一定位于垂直上方,可能位于很遠的距離之外。這種靈活性使導光管道可以利用建筑既有的結構進行延展,極大地降低了需要進行建筑結構更改的可能。并且,通過靈活的導光管道連接方式,真正意義上實現全天(無論太陽何種位置)高效采光。
針對可能存在的控制需求(例如培訓室、會議室可能需要暗室效果以播放培訓視頻、幻燈片等),大多數TDD生產方都可以為使用者提供調光器,以控制通過TDD系統傳遞進室內的有效光量。目前的最佳控制模型是--以蝴蝶擋板控制外部光接收器采光率或內部光擴散器光擴散率,在調光的同時保持整體TDD結構的不變。
LEED認證和零支出
作為企業決策者和建筑設施管理人員,如果你正在規劃一個LEED認證項目,TDD采光系統的應用毫無疑問會起到巨大促進作用。事實上,根據20**版LEED認證說明,TDD采光系統可以在如下幾點標準上獲得共計27分:光污染較少(SS,
SiteSelection選址部分),運營能源最小化(EA,Energy&Atmosphere,能源&大氣部分),能效優化(EA),系統可控制性(IEQ,
IndoorEnvironmentQuality,室內環境質量部分),自然光及視野(IEQ),創新設計(ID,Innovation&Design
Process,
創新&設計過程部分)--幾乎沒有哪種產品或方案可以一次性為LEED的申請贏得如此多的分數。在某些實際例子中,是否在建筑中廣泛使用TDD采光設備會產生巨大的結果落差--沒有應用TDD采光設備的建筑設施取得了LEED銀級認證,而同等狀況下應用TDD設備的則獲得了LEED白金級認證。在“零支出”項目中,TDD采光系統則可以得到更好的應用--相對小巧的TDD采光裝置可以緊密地貼合于屋頂太陽能光伏板的縫隙中,并且輕松地完成辦公建筑、場所在正常使用時間的全部照明任務,將太陽能光伏板收集的能源利用到其他方面。
從2000年TDD采光設備初次面世至今,商用TDD采光設備已經普遍存在于任何類型的商用建筑中。當前,對該設備需求最為巨大的建筑空間類型包括:辦公室,教室,生產車間,倉庫,物流配送中心,零售用建筑設施以及社區型建筑。TDD采光設備使用帶來的員工績效收益、節能收益和成熟的技術,成為了新建筑營建、既有建筑整改的最理想選擇。
選擇正確的TDD采光系統
在當前的照明系統市場中已出現了許多的TDD采光系統生產商,如何來選擇最為合適的TDD采光設備呢?
調查、研究生產商
通過網絡搜索TDD系統各大生產商,你會注意到他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一些廠家的主要商業運營元素即是TDD系統,而其他廠家僅僅將TDD產品作為其產品線中的一環。確定廠家生產的TDD設備在業內具有良好的口碑,并且能夠針對客戶提出的特殊需求提供正確的產品。優秀的TDD采光設備生產廠家可以提供多種多樣的TDD產品模型,并對客戶解釋不同組件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過程中發揮的主要作用。
獲得光度測定數據
有些TDD設備生產廠家可以提供由權威第三方出具的光度測定數據檔案。這些數據可以作為設備使用客戶的建筑工程師、照明設計方的主要規劃設計依據。甚至通過模擬建模、數據帶入的方式完成整體建筑照明系統運行情況模擬,得出近似事實的測定模擬結果。此外,有些廠家在提供相應測定數據的同時,還會派遣專業的規劃、設計人員支持協助客戶進行照明系統規劃。
查閱設備的應用、參考資料
尋求公正、權威的第三方意見,對已使用TDD采光設備的建筑、設施實際運營狀況進行研究和分析。最好要求商家安排一次已安裝其TDD采光設備的建筑、設施“觀光”--眼見為實。
每個人都有享受自然光的權利,隨著當前TDD管式采光技術的發展,將自然光引入建筑內部已不再是單純的想象--事實上,TDD管式采光正在逐漸占領已由電力照明“統治”多年的照明市場。
篇2:動力照明配電箱安裝工藝
動力照明配電箱安裝工藝
1.材料進場檢驗要求
1)鐵制配電箱箱體應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周邊平整無損傷,油漆無脫落,二層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箱內各種器具應安裝牢固,導線排列整齊,壓接牢固,并附有產品合格證、"CCC"認證。
2)絕緣導線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附有產品合格證。
2.作業條件
1)隨土建結構預留好暗裝配電箱的安裝位置。
2)預埋鐵件架或螺栓時,墻體結構應彈出施工水平線。
3)安裝配電箱盤面時,抹灰、噴漿及油漆應全部完成。
3.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圖
2)配電箱安裝要求
a.設備開箱檢查
設備開箱點件檢查,應與建設單位或供貨單位共同進行,并做好記錄。
b.配電箱應安裝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場所,暗裝時底邊距地1.4m。明裝時底邊距地1.2m,在同一房間內,同類箱的高度應一致,允許偏10mm。配電箱接線時,導線剝削處不應傷著線芯和線芯過長。導線壓頭應牢固可靠,多股導線不應盤圈壓接,多股線應涮錫后再壓接,并不得減少導線股數。配電箱上的母線涂有黃(A相)、綠(B相)、紅(C相)、黑(N零線)等顏色,雙色線為保護地線(黃綠也稱PE線)。
c.彈線定位
根據設計要求找出配電箱位置,并按照箱的外形尺寸進行彈線定位,彈線定位的目的是對有預埋木磚或鐵件的情況,可以更準確的找出預埋件。
d.配電箱在配電間內安裝詳圖
配電間內明裝配電箱安裝方法
篇3:電氣工程照明系統施工方法
電氣工程照明系統的施工方法
1、鋼管暗敷設
工藝流程:
加工吊架、鋼管套絲、刷漆→根據施工圖彈線定位→穩注盒箱→安裝吊架→管路連接→調頂內鋼管敷設及調整。
技術要求:
(1)暗配管宜沿最近的路線敷設,應減少彎曲,埋入墻或混凝土內的管子,離表面的凈距不應小于15mm。
(2)進入落地配電箱的電線管路,排列整齊,管口應高出基礎面50mm以上,現澆混凝土板墻固定盒,箱加支鐵固定,盒、箱底距外墻面小于30mm時,需加金屬網固定再抹灰,防止空裂。
(3)套管連接宜用于暗配管,套管長度為連接管徑的2.2倍,連接管口的對口處應在套管的中心,焊口應焊接牢固嚴密,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應加裝接線盒,其位置應便于穿線,無彎時30m,有一個彎時20m;有二個彎時15m,有三個彎時8m。
(4)敷設于垂直線管中的導線,每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管口處或接線盒中加以固定,導線截面50mm 及以下為30m,導線截面70~95mm 時為20m;導線截面120~240 mm 時為18m。
(5)變形縫兩側各預埋一個接線箱,先把管的一端固定在接線箱上,另一側接線箱底部的垂直方向開長孔,其孔徑長度、寬度尺寸不小于被接入管直徑的二倍,兩側連接好補償跨接地線,管路應作整體連接,穿過建筑物變形縫時,應有接地補償裝置,采用跨接方法連接。
2、鋼管明敷設
工藝流程:
管支架、吊架預制加工管→固定點位置測定盒箱→盒箱固定→管路敷設與連接→變形縫處理→地線連接。
技術要求:
(1)明管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外徑的6倍,如有一個彎時,可不小于管外徑的4倍。支架吊架的規格設計無規定時,應不小于以下規定,扁鐵支架30mm×3m;角鋼支架25mm×25mm×3mm,固定點的距離應均勻,管卡與終端,轉彎中點,電氣器具或接線盒邊緣的距離為150~300mm。
(2)管路敷設,水平或垂直敷設明配管允許偏差值,管路在2m以內時,偏差3mm,全長不應超過管子內徑的1/2。
(3)金屬軟管、鋼管或設備連接時應采用金屬軟管接頭連接,長度不宜超過1m。吊頂內,護墻板內管路敷設,操作工藝要求材質,固定參照明配管工藝。連接、彎度、走向等可參照暗敷工藝要求施工,接線盒可使用暗盒。
(4)管路應敷設在主龍骨的上面,管入盒、箱必須煨燈叉彎,并里外帶鎖緊螺母采用內護口,管進盒、箱以內鎖緊螺母平為準。
(5)固定管時,如本龍骨可在管的兩側釘釘,用鋁絲綁扎后再把釘釘牢,如輕鋼龍骨,可采用配套管卡和螺絲固定,或用拉鉚直徑25mm以上和成排管路應單獨架設。
(6)穿過建筑物變形縫時,應有接地補償裝置,采用跨接方法連接。
3、管內穿絕緣導線
工藝流程:
選擇導線→穿帶線→掃管→放線及斷線→導線與帶線的綁扎→帶護口→穿線→導線接頭→接頭包扎→線路檢查絕緣搖測。
技術要求:
(1)必須清掃管路,清除管路中灰塵,泥水等雜物。
(2)導線接頭不能增加電阻值,受力導線不能降低原機械強度,不能降低原絕緣強度。
(3)導線在變形縫處,補償裝置應活動自如,導線留有一定的余度。
(4)單芯線并接頭,導線絕緣應并齊合攏,在距絕緣應約12mm處用其中一根線芯在其連接端纏繞5-7圈后剪斷,把余頭并齊折回在纏繞線上進行涮錫處理,不同直徑導線接頭,如果是獨根或多芯軟線時則應先進行涮錫處理,再將細線在粗線上距離絕緣層15mm處交叉,并將線端部向粗導線端纏繞5-7圈,將粗導線端折回壓在細線上,最后再做涮錫處理。
(5)照明及動力線路采用BV-500絕緣導線,照明線路的絕緣電阻值不小于0.5MΩ,動力線路的絕緣電阻值不小于1MΩ。
(6)盒內、箱內清潔無雜物,護口、線套管齊全無脫落,導線排列整齊,并留有適當的余量。
4、燈具安裝工程
工藝流程:
燈具檢查→組裝燈具→安裝燈具→通電試運行
技術要求:
(1)燈具使用的導線,其電源等級不應低于交流500v。
(2)采用吊管燈時,鋼管內徑一般不小于10mm;吊鉤其園鋼直徑不小于吊掛銷釘的直徑,且不小于6mm,3Kg以上花燈固定裝置應做燈具重量1.25倍過載試驗。
(3)穿入燈箱的導線在分支連接處不得承受額外應力和磨損,多股軟線的端頭需盤圈、涮錫,使用螺燈口時,相線必須壓在燈芯柱上。
(4)通電試運行,燈具安裝完畢,且各條支路的絕緣電阻搖測合格后,方允許通電試運行,通電后應仔細檢查和巡視,檢查燈具的控制是否靈活準確;開關與燈具控制順序相對應,如果發現問題必須先斷電,然后查找原因進行修復。
(5)器具成排安裝的中心允許偏差5mm。
5、開關、插座安裝工程
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清理→接線→安裝。
技術要求:
(1)清理:用鏨子輕輕地將盒子內殘存的灰塊剔掉,同時將其他雜物一并清出盒外,再用濕布將盒內灰塵擦凈。
(2)接線:
*開關接線:同一場所的開關切斷位置應一致,且操作靈活,接點接觸可靠;電器、燈具的相線應經開關控制。
*插座接線:單相兩孔插座有橫裝和豎裝兩種,橫裝時,面對插座的右極接相線,左極接零線;豎裝時,面對插座的上極接相線,下極接零線;單相三孔及三相四孔的接地或接零線均應在上方;交、直流或不同電壓的插座安裝在同-場所時,應有明顯區別,且其插頭與插座配套,均不能互相代用。
(3)安裝開關、插座準備:
*先將盒內甩出的導線留出維修長度,削去絕緣層,注意不要碰傷線芯。將導線按順時針方向盤繞在開關、插座對應的接線柱上,然后旋緊壓頭,插接端子,將線芯直接插入接線孔內,再用頂絲將其壓緊,注意線芯不得外露。
(4)開關安裝的規定:
*開關距地面的高度為1.3m,距門口為150-200mm,開關不得置于單扇門后;
*暗裝開關的面板應端正、嚴密并與墻面平齊;開關位置應與燈位相對應,同一單元內開關方向應-致;
*成排安裝的開關高度應一致,高低差不大于2mm,拉線開關相鄰間距一般不小于20mm;
(5)插座安裝規定:
*暗裝和工業用插座距地面不應低于30cm;
*在兒童活動場所應采用安全插座。采用普通插座時,其安
裝高度不應低于1.8m;*同一室內安裝的插座高低差不應大于5mm;成排安裝的插座高低差不應大于2mm;
*暗裝的插座應有專用盒,蓋板應端正嚴密并與墻面平;
*落地插座應有保護蓋板;
*在特別潮濕和有易燃、易爆氣體及粉塵的場所應裝設專用插座。
(6)開關、插座安裝:
*暗裝開關、插座:按接線要求,將盒內甩出的導線與開關、插座的面板連接好,將開關或插座推人盒內(如果盒子較深,大于2.5cm時,應加裝套盒),對正盒眼,用機螺絲固定牢固。固定時要使面板端正,并與墻面平齊。
*明裝開關、插座:先將從盒內甩出的導線由塑料(木)臺的中線孔中穿出,再將塑料(木)臺緊貼于墻面用螺絲固定在盒子或木磚上,如果是明配線,木臺上的隱線槽應先順對導線方向,再用螺絲固定牢固。塑料(木)臺固定后,將甩出的相線、地(零)線按各自的位置從開關、插座的線孔中穿出,按接線要求將導線壓牢。然后將開關或插座貼于塑料(木)臺上,對中找正,用木螺絲固定牢。最后甲把開關、插座的蓋板上好。
6、照明工程檢驗試驗
(1)回路絕緣電阻測試
*測試工具:500V兆歐表
*測試方法:兆歐表L端子接線路,E端子接地或金屬外殼進行搖測。
*合格判定:線路絕緣電阻≥0.5MΩ。
(2)照明回路通斷試驗
*測試工具:萬用表
*測試方法:不送電,回路相線對地,用萬用表電阻檔接主燈頭號線兩端。
*合格判定:和扳把開關,表指示為零為合格。
(3)照度試驗
*試驗工具:照度計
*試驗方法:將所測部位和房間燈全部打開,用照度計測試。
*合格判定:照度值達到設計要求為合格。
(4)照明控制試驗
*試驗方法:手動控制,通電試亮
*合格判定:檢查燈亮部位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7、照明系統調試
(1)照明電路的檢查和測試
*成排安裝的燈具要求安裝標高一致,整齊美觀。
*暗裝的開關、插座蓋板、燈具底座應緊貼墻面,并應用石膏補齊。明裝的元木、聯板應緊貼墻面。
*抽查接線情況。如發現一處錯誤或松動應全部返工檢查。抽查數為10%,在燈頭數較少的區域抽查30%。
*檢查閘箱回路編號
*檢查電氣線路的絕緣電阻,以及各電氣器具的接地情況。
*裝設漏電保護的回路須試驗動作可靠
*不易更換的燈具應先在下面做通電試驗。
*系統無不妥處。
(2)送電及試電
在送電時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第一,先合總閘,再合分閘,最后閉合支路開關。第二,試燈時,先試支路負載,再試分路負載,最后試總回路。第三,使用熔絲做保護開關的其熔絲應按負載定額電流1.1倍選擇。第四,送電前,應將總閘、分閘、支路開關全部拉掉。
*合總閘。用萬用表測總閘下口及各開關上閘口電壓。相電壓220V,線電壓380V。觀察總電能表應不動。
*合第一分路開關。閉合時先將第一分路的第一只燈,觀察燈亮,此支路的電能表正轉,但轉速很慢,其他支路不動。然后閉合第一支路的第二只燈,然后第三只燈……,然后閉合整個支路的所有燈具。
*同樣試驗第二、三、四……條支路。
*將總開關、各分路開關、支路開關及電具的所有開關都按順序一一閉合,測試總開關的三相電流應近似平衡。觀察電能表的運轉,用臘片或溫度計測試開關主觸頭有無發熱現象。然后把所有開關按合閘相反順序一一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