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電路圖
電子設備中有各種各樣的圖。能夠說明它們工作原理的是電原理圖,簡稱電路圖。
電路圖有兩種,一種是說明模擬電子電路工作原理的。它用各種圖形符號表示電阻器、電容器、開關、晶體管等實物,用線條把元器件和單元電路按工作原理的關系連接起來。這種圖長期以來就一直被叫做電路圖。
另一種是說明數字電子電路工作原理的。它用各種圖形符號表示門、觸發器和各種邏輯部件,用線條把它們按邏輯關系連接起來,它是用來說明各個邏輯單元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整機的邏輯功能的。為了和模擬電路的電路圖區別開來,就把這種圖叫做邏輯電路圖,簡稱邏輯圖。
除了這兩種圖外,常用的還有方框圖。它用一個框表示電路的一部分,它能簡潔明了地說明電路各部分的關系和整機的工作原理。
一張電路圖就好象是一篇文章,各種單元電路就好比是句子,而各種元器件就是組成句子的單詞。所以要想看懂電路圖,還得從認識單詞 -- 元器件開始。有關電阻器、電容器、電感線圈、晶體管等元器件的用途、類別、使用方法等內容可以點擊本文相關文章下的各個鏈接,本文只把電路圖中常出現的各種符號重述一遍,希望初學者熟悉它們,并記住不忘。
電阻器與電位器
符號詳見圖 1 所示,其中( a )表示一般的阻值固定的電阻器,( b )表示半可調或微調電阻器;( c )表示電位器;( d )表示帶開關的電位器。電阻器的文字符號是“ R ”,電位器是“ RP ”,即在 R 的后面再加一個說明它有調節功能的字符“ P ”。
在某些電路中,對電阻器的功率有一定要求,可分別用圖 1 中( e )、( f )、( g )、( h )所示符號來表示。
幾種特殊電阻器的符號:
第 1 種是熱敏電阻符號,熱敏電阻器的電阻值是隨外界溫度而變化的。有的是負溫度系數的,用 NTC 來表示;有的是正溫度系數的,用 PTC 來表示。它的符號見圖( i ),用 θ 或 t° 來表示溫度。它的文字符號是“ RT ”。
第 2 種是光敏電阻器符號,見圖 1 ( j ),有兩個斜向的箭頭表示光線。它的文字符號是“ RL ”。
篇2:電路圖中常見信號標識含義
電路基礎:電路圖中常見信號標識含義
VCC是主供電
VDD是門電路供電
VID是CPU電壓識別信號,以前的老主板有VID跳線,現在的一般都沒有,CUP的工作電壓就是*VID來定義
VCC就是電壓,vid就是控制電源IC輸出多大的電壓給CPU,vtt是參考電壓(有VTT1.5V、VTT2.5V)
VTT是AGTL總線終端電壓。針對不同型號的CPU有1.8V,1.5V,1.125.測量點在cpu插座旁邊,有很多56 的排阻,就是它了
VDD是數字電路正電壓
例舉幾個,希望大家相互補充,你多知道一個就補一個,知道多少補多少,OK?3 R+ K7 P* CS為片選
CLK為時鐘
GND為 地
NC為空腳
RESET為復位
A或者SA為地址線
SYNC串行同步
MSDATA串行數據
SCLK串行時鐘
CCAS行選通
RAS列選通
VCORE--CPU核心電壓
總線信號標識的含義
DS#:C PU地址選通信號,低電平時有效,地址選通信號,就是好像我們出行一樣, 有幾條路可供選擇,具體選擇走哪能一條,在CPU與北橋之間的地址線是單向傳輸的。
BSY#:FSB總線忙信號,高電平表示總路線不忙,低電平表示總線忙,總線忙表示地址線上正在傳輸信號。
FRAMWE#:PCI幀周期信號,低電平表示PCI總線啟動工作,高電平表示PCI總線沒有工作。
IBDY#:主設備準備好信號,低電平有效,主設備就緒信號和從設備就緒信號,從北橋到南橋傳輸數據的時候,以北橋為主南橋為從,如果南橋到北橋傳輸數據的時候,南橋為主,北橋為從。
CS#:片選信號。低電平選中,高電平沒有選中。
AO∽A31:地址線單向傳輸:D0∽D63數據線雙向傳輸。AO∽A31和D0∽D63這些地址線和數據線一條都不能斷路和短路,否則都會導致不能正常傳輸地址和數據,使得機器不 能點亮。
WE#:寫允許信號,低電平表示可寫,高電平表示只讀。
OE#:數據允許輸出,低電平表示允許,高電平不允許,發給CPU讓CPU執行相當指令。
CLOCK:時鐘信號,使各個部件能同步工作,用來讓各個部件 能準時的交換數據。
FSB:前端總線頻率,CPU連接到北橋芯片的總線,稱為前端總線頻率FSB,是CPU的輸入頻率。
ECC:電源正極。
SCL:時鐘線。
SDA:數據線。
TEMP:溫度檢測線。
、在硬啟動過程中,CPURST復位信號發出的并保持一定時間的低電平。當供電已經穩定后,才撤去RESET低電平,保持高電平,CPU開始工作,硬啟動完成,開始進行軟啟動,運行BIOS中的POST自檢程序。
(1) CPU首先檢查芯片、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是否正常工作。無異常情況下,CPU會通過接口電路的DBSY#信號線檢查FSB前端總線是否繁忙。當DBSY#為低電平時表示FSB總線不繁忙,CPU會通過ADS#地址通信線告訴北橋我要發送數據了;當北橋接到這個信號后,如果自身完好并已準備好時,北橋會發一個低電平給CPU,向CPU表明我已經準備好,可以接收數據了,這時CPU才會通過A31~A0發送FFFFOH地址信號,它是BIOS內的一條轉移指令。無論是AWARD BIOS,還是AMI BIOS,都跳BIOS真正的啟動代碼處,這也是X86體系CPU的約定(即從FFFFOH處開始執行指令)。A31~A0到北橋的FSB前端總線接口,通過FSB的頻率轉換、電平轉換和地址譯碼后傳到北橋。
(2) 北橋與南橋
北橋使PCI幀周期信號FRAME#為低電平,啟動PCI總線工作,建立起北橋和南橋的連接,然后主設備準備好信號IRDY#轉換為低電平,通過IRDY#信號線告訴南橋,我要發數據給你,準備接收吧!
如果南橋準備好了,南橋會把從設備準備好信號TRDY#變為低電平送到北橋,告訴北橋我已準備好接收數據,請發送數據吧!北橋接到低電平的TRDY#信號后(這時FRAME#、IRDY#和TRDY#全部為低電平,低電平有效),北橋把收到的地址信號通過北橋的PIC總線接口譯碼,將A31~A0這32根地址線發送到南橋,這些地址信號經南橋的PIC總線接口譯碼后送給南橋。
(3) 南橋與BIOS
南橋將A17~A0地址信號線送到BIOS(ISA 列BIOS的地址線為A17~A0,共18根),這個地址信號到BIOS內部的地址譯碼器譯碼,知道了CPU需要的是哪一部分指令。然后會選擇這部分數據的相應存儲體(存儲體將不同的指令存放在不同的存儲器上),這時南橋的ISA總線給BIOS的WE維持高電平(只讀),還通過南橋內部X總線X-BUS向BIOS發出一個低電平的片選信號,這時允許BIOS把數據調入數據緩沖器,這時X-BUS會把OE#變為低電平,允許數據輸出,這些數據通過D7~D0傳輸給南橋內部的ISA總線。
(4) 總線返回過程
ISA總線再通過譯碼器譯碼給南橋,南橋再通過PCI總線接口譯碼,先把FRAME#變為低電平,啟動PCI總線工作,建立起北橋和南橋的連接,南橋將將主設備準備好信號IRDY#轉換為低電平并告訴北橋,北橋又將從設備準備好信號TRDY#變為低電平送回南橋。
然后南橋的PCI接口電路譯碼后,通過南橋的PCI總線的D31~D0傳輸給北橋,北橋再通過FSB總線接口譯碼后,通過FSB總線的數據線D63~D0送到CPU的FSB總線接口,經FSB總線接口譯碼后送到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