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心得體會:當“80后”遇到“90”后
“90后”現在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的主體,而在校輔導員大多是“80后”,出生*的我,便是其中一員。當“80后”輔導員遇到“90后”學生,怎樣應對,如何相處成為我工作中的重點問題。
“80后”輔導員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它具有其特定的優點與長處。在年齡方面,“90后”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缺少玩伴,因此,除了師長的角色外,“80后”輔導員還要能扮演好朋友的角色。我畢業后就進校接手大一新生,因為和我的學生年齡相差不大,被學生們視為大姐姐,很快就和大家成為了好朋友,正是這種朋友式的師生關系,讓我能真正融入這些“90后”大學生的生活,他們認為輔導員能夠理解自己,當他們遇到困難,需要抉擇時,首先就會想到向輔導員尋求幫助。在興趣愛好方面,“80后”與“90后”都是在網絡時代中成長起來的,“80后”輔導員與“90后”大學生都善于利用網絡,對新鮮事物有著敏銳的嗅覺。例如:喜歡逛論壇發評論,喜歡把自己的心情發在微博或者寫在QQ簽名上,喜歡分享、轉載有趣的視頻和日志,喜歡用各種時尚的網絡語言。我經常會在晚點名的時候與學生分享一些網絡上有意思的文章、圖片、視頻,和大家討論當前最熱門流行的事物,共同的愛好和話題拉近了“80后”的我和“90后”學生之間的距離,共同語言更多、思維方式趨同、溝通的方式和內容也就會更廣泛。在網上,通過QQ聊天,我可以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與溝通,為他們排憂解難、指引方向,許多面對面不好意思說的事情,學生們更愿意在網上向我傾訴。曾經在大學做過學生干部的我,積累了許多經驗,經常為學生提供這方面的正確指導和幫助。在今后的就業指導中,也可以提供一些過來人的實戰經驗,以一個學長的身份,將自己大學的體悟,得與失和我的學生們進行交流,提供建議和意見,盡可能地讓他們少走彎路。
同時,“80后”輔導員也存在著自身的缺點與不足。對于我自己來說,記得當初畢業時,剛踏上工作崗位、步入社會,工作經驗少,人生閱歷較淺,因而當學生發生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驚慌失措,甚至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處理。僅比“90”后大學生大幾歲的我,常會出現親和力有余,而威信不足的情況。由于缺乏經驗積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巧和方法還不是很成熟,工作實效性很低。如今很多“80后”輔導員都是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所帶的學生也不是自己本專業的,這些專業上的差異也給我們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的困難和問題。
面對這些我們毫不畏懼,反而應該拿出我們“80后”踏實敢拼,不服輸的精神,積極應對。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弊鳛榻逃?,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知識,參加培訓,充實自己,提高素質。教育也是一門藝術,講究的是技巧,而對工作經驗尚淺的“80后”輔導員來說,教育技巧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在與學生的接觸和互動中不斷地改進教育方法,在與老輔導員的交流和溝通中不停地吸收適合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通過不斷地提高素質、培養技巧和積累經驗,我們才能彌補工作時間較短的不足,提高工作實效?!?0后”大學生的個性差異性更大,自我意識更強,更自信,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因此,對于“90后”大學生來說,更應該把握其個性,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0后”個性張揚,渴望與老師建立平等信任、相互關心、輕松愉快、和諧融洽的“亦師亦友”的關系。作為年紀相仿的“80后”輔導員,更應該深入學生內部,努力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優秀的談話人,以心換心,包容學生的個性,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學生的動態。為學生的事情多跑跑腿,為學生的困難多費費心,多些真誠,多些理解,多些關愛,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心貼近了,輔導員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真正地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
總之,當“80后”輔導員遇到“90后”學生,我們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影響學生,只有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才能讓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開展。
篇2:高校輔導員心得體會:一腔情愫膏春泥,十年樹木成棟梁
高校輔導員心得體會:一腔情愫膏春泥,十年樹木成棟梁
問 道-- 一腔情愫膏春泥,十年樹木成棟梁!
時光荏苒,六年彈指瞬間。有一點我很堅定:能被選入輔導員這個隊伍,既是一種光榮,更是一種責任。
六年前,告別青澀的校園生活,我加入了輔導員的行列。我曾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去調教或者改變一些學習不進取或者思想有偏激的學子,當我真正知曉如何改變他們以往的陋習,懂得如何與之深入的交流時,他們已經臨近畢業了。這是我的第一批學生,不免留下些許的遺憾。第一批剛入手即從大三帶到大四的學生、第一批所帶班中有三成的人年齡比我還大的學生、第一批接手時還有幾十人掛科二三十門,最后卻順利畢業的學生,記憶依然清晰,我與學生共成長!
爾后的四年,我很幸運的完整的帶了一個輪回,從大一到大四,朝夕相處。他們從入校時的一張白紙,到慢慢變得栩栩如生,色彩斑斕,我見證著他們的成長。盡管中間付出了諸多艱辛,但是幾年后回眸,覺得一切付出不值一提,化作了內心的欣慰與自豪。這四年,我用心的勾畫每位學生的藍圖,體會著與他們之間的師生之情,我真正體會到了被需要,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輔導員內心深處所最希望得到的東西。
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有幾點微薄的見解:
第一, 做輔導員一定要做得心甘情愿,任勞任怨,不能有一絲勉強的成分,只有內心擁有這份心甘情愿的情愫,才能不斷提供源源不絕的內驅動力,確保輔導員工作之樹長青。
第二, 做輔導員一定要動之以情,要有包容萬象的博大胸懷。真正的教育在于溝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感情。教育不僅僅是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更重要的是讓那些身上存在缺陷和不足的學生發現自身的問題所在,幫助他們在大學階段能夠找準自己的路。十個指頭有長短,不能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讓每個個體都能享受最公平的待遇,讓他們覺得被尊重,被認同,被關注,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活得有尊嚴。
第三, 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事無巨細,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辦學生之所需,讓學生感到輔導員是值得親近、信賴、尊敬和依靠的;盡管輔導員可能被認為是最啰嗦的人,但是有時適當的“啰嗦”是必須的,就像交警員吹哨子,必要的時候還得給他們提個醒。春風化雨,大愛無言,時間久了學生會自然理解輔導員的用心良苦。
第四, 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平凡,經得起考驗,抗得住重復。也許每天的查課、查寢還有早操看似枯燥乏味,但還是得堅持,只有這樣,才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關鍵點,才能掌握他們的脈搏。也許平時輔導員是110,是120,是119,任何突發事件都是第一個沖在前面的,失去了很多也很累,但得到的確實是他人永遠得不到的快樂和欣慰;也許年復一年,每到一個時段都做著相同的工作,但既已選擇,便別無怨言,因為輔導員工作本身就是一份平凡的工作,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也就不平凡了。在此,我想特別提到一個人:北京大學的李玉蓮老師,20**年的全國輔導員年度人物,她視事業為生命,三十三年矢志不渝,以終生的追求詮釋著奉獻的內涵,以無言的行動實踐著樸素的理想,李老師當為我們輔導員隊伍的一位楷模,催人奮進。
第五, 要把輔導員工作當事業。這個群體,要研究和攻克的難題有很多,如果只是停留在解決一些日?,嵤律?,那與保姆幾乎無多大差別,需要提煉和總結,形成一門科學。思考如何用人格去感化學生,用思想去引領學生,用創新去啟發學生,用貼心去服務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引路人和良師益友,與學生一起快樂成長。
青蔥歲月,載滿了各種各樣的情緒:歡樂的,傷感的,愉悅的,淚流滿面的......就是這樣的記憶拼湊成的每一天,和學生在一起的每一天,充實的,滿滿的??粗麄兊某砷L,心中多的是一份執著,還有不變的熱情。學生工作的迷人與磨人之處就在于心靈的不斷充實和經歷的層層積累吧。
選擇做輔導員,難舍的情愫,不變的追求。試問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當我到學生寢室串門的時候,能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打招呼,熱情有禮地讓座......幸福就是每逢節假日、變天時學生噓寒問暖、真誠細心的問候......幸福就是寧可學生被自己罵,也不愿意被別人批的一種特殊情懷......幸福就是他們入校時最先和輔導員打招呼,告別校園時卻又依依不舍最后一個和輔導員說再見......幸福就是見證一個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德智體健全發展的有用之才......感謝做輔導員的經歷,讓我懂得什么是成長,享受生活,讓生命透射真、善、美的陽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始于親民,止于至善,輔導員心語的開篇即點明了作為一名輔導員的履職軌跡。一腔情愫膏春泥,十年樹木成棟梁!相信更多的輔導員戰友們也蓄勢待發,讓我們并肩作戰,不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共同肩負塑造人的使命,完成人生的修行。
篇3:高校輔導員心得體會:永遠年輕的活著
高校輔導員心得體會:永遠年輕的活著
時光如梭,瞬間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幾年前,往事歷歷在目。九年前,懷揣著為教育事業奮斗一生的夢想來到武昌分校,踏上了這一片既讓我迷茫又感覺興奮的沃土,遇到了一群跟我有著相仿年齡的朋友。這是我的第一批學生,那時候的角色亦師亦友、亦長亦兄,跟學生們一樣,有著更多的對這個學校的未知,對這個崗位的陌生。大家一起探討著大學生活、一起摸索著學習與工作、一起抒寫著浪漫的青春。四年后他們奔向了祖國各地,帶走了全校老師的祝福和期望,留下了踏遍校園的足跡與回憶。鴻雁成了我們之間的信使,結婚、生子、升職、加薪等諸多喜報接踵而來,讓我感覺欣慰與滿足。
四年前,07級的小弟妹們帶著極具個性的迷茫與天真又來到了我的身邊,我已經能足夠輕車熟路的帶領他們完成自己的人生規劃;指導他們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服務好他們的日常生活。哥的稱呼在他們間廣泛的流傳開來,親切而溫暖?!安粧仐?、不放棄,一個都不能少”這種信念讓我們226顆心緊緊的團結在一起。離別宴上他們對我工作的肯定讓我欣慰!合影留念、互訴衷腸,彼此送上一句珍重,也只有這個時候驕傲、自豪與不舍得心情總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如今,一群90后的孩子們走進了我的生活,他們讓我又回到過去;那種天真與可愛讓我覺得自己還是那么年輕,渾身充滿了力量;一起跑操,一起喊口號,一起上課學習。是啊,這就是輔導員這個崗位給予我們的財富之一,即使我們的青春已經在悄悄溜走、即使我們已過而立之年、即使我們已經變得干練沉穩,我想我們仍需要不斷豐富工作經驗,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質,心更應該永遠年輕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