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加暑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
過去半年似乎總是在四處游蕩,自開學離鄉回到學校,學期中意外申到去上海計算神經科學summer school的機會,及至暑假,又更意外地北上京城混進了中國最好的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
原本在大三下學期這么個階段,眾人或為GRE,TOEFL鏖戰,或為終極GPA沖刺,為出國攢實驗背景求推薦信,or面試國內各所尋求保研資格。無論去往何處,都不至如我,仿佛漫無目的地找些和本專業似乎沾邊的項目湊熱鬧~
也不記得曾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學會了用這樣一種過客的眼光打量學術圈中的種種事物。從小在心目中把‘求索真理’的science擺在最是之高無上的地位,只道scientist必是此生為之奮斗的不二之選,到大學真正觸及 科研 時,卻感到某種莫名的怪異。
曾經有一位大牛學長這么描述:
聽著基礎課上諸公的‘你們看我這方向多好發文章’,看著另一些誰大桶灌水大把拿funding,從大約還算學術端正的跟風刷paper,到拉著在海外害人不成反丟飯碗的名教授充門面... 其實看到最后,真‘不能’了的大約只有我:太過理想主義又沒有恒心耐力...于是開始逃亡流離。從來冠蓋滿京華,從來浪子千鐘酒。
意外遭逢NIBS,或許是流浪日子里所見最華麗的風景。
至今沒查到NIBS的興辦最初是哪位前輩的提議,網頁上寫的是:中國政府的重要戰略之一。無論如何,都已然是個偉大的創意,也許這是國內合乎正統精英主義的最佳范例。NIBS作為改革的試驗,為外人稱道的大多是制度的優越性。從充足的經費到自由的科研,獨特的評價體系等等,使這些制度得以正常運行的,一群最優秀的人:年青有為眾海歸PI,獨當一面的研究生+博后,高效的后勤團隊,在京城的遠郊,略顯荒涼的園區,造就了這個科研的天堂。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如果社會已經有一個完美的制度,它對人的要求一定是最高的?!保?/p>
事實上這些日子最令我輩震撼的,正是這里的 人 。
先前很久不曾見到過這樣的老板了,如黃博勤勉嚴謹睿智同時樂天達觀平易近人,。sigh
很久不曾見到這樣的團隊了,每個人身上專注于科研簡單而快樂的活力。
沒有封閉的惡性競爭,沒有夸張的灌水跟風,
只有和諧融洽集智共進,自由選擇各種或艱深或新奇的研究方向,
以挑戰智力真理極限為終極。幾乎是傳說中的共產主義社會。
正如王所與眾summer座談時說到,科研自源起,就是一種貴族的活動。不為溫飽所憂的上流人士,以好奇心驅使,自發投入種種看似與實際脫離的探究。然而時至如今,科學家早已職業化“為稻粱謀”的時代,無論基礎理論或應用導向的科研,都有意無意帶上了功利的味道。能夠以科研為終生堅守,關鍵在于有足夠的好奇。然而這種堅守終于不為現實所制,豈非更需寬松的環境和制度維護。
一時難以預見NIBS的精英制度推廣向全國會有怎樣的結果,曾屢有前輩呼吁,至今依然獨一無二罷,原本由復雜經濟學中的increasing return正反饋理論,既有其一,再有其二其三要容易得多。然而當下的中國并非自由市場,而是一個有諸多頑疾的社會,歷經建國數十年的折騰,精英大多身在海外,并有更多精英年年飛躍重洋而去。找回二十來位構建一塊試驗田已是大幸,然而推廣,需要更多的精英人才,除非大量引渡,又必當觸及舊時的體制,而這一點的成敗,卻又不是只取決于精英們的。在遙遠的深圳特區,高校去行政化的試驗南方科技大學高調而出,而艱難重重,沒有一個強執行力的精英策劃領袖,且政府的支持也大多只是流于虛言。
為什么就沒有NIChemicalS, NIPhyicalS, NIMathematicalS呢...Too good to be true...
幸好已然有了這個NIBS。如果說當下還有什么不足的話,大約就是所里交叉領域的規模。當然理化信息都有一二位優秀的PI坐鎮,再進人也想必不難。
6周匆匆而過,或許并不足以看盡NIBS的全部。然而終于在大學畢業前,見到了真正的科學存在,科學精神的存在。雖然明年及以后我不一定會選擇科研作為終身職業,(記不清是哪部RPG游戲中曾有一句路人甲的臺詞:愛好成了職業,GF成了妻子,這是人生中最無奈的兩件事......很偏激,尤其對NIBS不成立...)但無論行商大漠,還是浪跡江湖,這個夏天所見NIBS精英式的卓越堅韌,寬容自由永遠銘刻于心。
無論身在生科園寂靜的大道,還是霧靈山豪華的會館,都時常會想起20多年前,洛磯山下的Santa Fe,功成名就的諾獎得主,和初出茅廬的青年精英,特立獨行的革命性開創,成就當代最前沿復雜性科學研究的旗艦。 生命科學走過了飛速積累數據的時代,正向大規模整合信息提煉理論的重任邁進,這一點遠比當下已然足夠成熟至于routine的分子生化試驗,測序等等艱難的多,豈非又是一個學科融合以求變革的契機,自然不是尋常忙于灌水跟風的碌碌之輩能夠擔當。于是,20**,或是再往后,生命科學在中國,等著看NIBS的演出罷。
篇2: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心得體會
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心得體會
一、培訓時間:20**年10月22日16:00--19:00
二、培訓地點:新疆z物業有限公司辦公室
三、培訓講師:z東z集團人力資源部z
四、參加人員:部分公司員工
五、培訓內容:職業生涯規劃
六、培訓心得:下文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服務工作,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公司特地從10月22日開始對我們進行全方位的工作培訓。這是公司內部培訓的第一次,通過這次培訓,讓我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
宋老師以“職業生涯規劃”為核心內容,通過講解案例,與大家互動和做性格測試題的方式讓我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了一些想法,提高了對職業和崗位職責的認識水平。
由于現在處于職業生涯的前期階段,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宋老師的熱情洋溢的講課讓我們愉快地結束了本次培訓,歷時3個小時。雖然有些方面還是比較籠統的,而且我們也提出了我們對現狀的一些看法,但是最終還沒有解決的方案和措施,我們都拭目以待,希望在以后的培訓中增加更多的互動,在交流溝通中能讓公司了解員工真實的想法,從而不斷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更好地調動大家工作的積極性。
本次培訓實實在在,沒有長篇大論,切合實際,我對本次培訓很滿意。
篇3:物業公司首問責任制培訓心得體會
物業公司“首問責任制”培訓心得體會
首問責任制作為公司最新發布的一項問責制度,對于員工該做些什么、怎么做,均以書面形式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并且對于隨意作為、違規作為或不作為后該怎么辦、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也作了詳細列舉。顯然,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責任只有是可操作的,是有力度的,是足以讓我們“三思而后行”的,才能真正地保障落實。
問責制度若是缺失,我們的工作便無規可依,失職時也便無規可鑒。如今公司就問責制度已制定完成,并且公布下發,那有效的工作監督制度便是不可或缺的。雖然所有外界的措施、手段都是為了更好的執行該制度,但員工的積極參與才是最關鍵、最有效的。
“有什么素質的員工,就有什么素質的公司”也許并不全然正確,但試問:大家如若都關心公司的形象,都能積極參與,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跟進,各項投訴均能得到有效解決,那我們的服務還會差嗎?“快樂服務,創造價值”、“讓業主滿意”也就會不再那么困難。
我們都了解,物業管理既是對物的管理,更是對人的服務;我們工作的本質是以業主為主要客體的勞務服務。語言親情化,行為人性化的服務態度,為業主排憂解難的服務理念是我們所必需的。
公司的問責制度就我們接聽外部來電、接待外客來訪以及與客戶交談,都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而這些無非就是為了強化員工的崗位責任,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工作效率。歸根結底,更是為了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如果我們每個人多換位思考,站到業主的角度,便能真正地了解業主的需要,理解業主的難處,正確地調整服務的角度,從而“讓業主滿意”。
確實,“讓業主滿意”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但我們更應當樹立誠信的服務意識,具備企業的經營意識、法律意識,從而更好地運用各種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妥善處理業主反映的各種問題。
對于本人職責范圍內的事項,必須嚴格按照公司的相關程序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明確回復具體期限,并予以解釋,同時密切跟進該事項的進展。(而一些新開發的樓盤)我們的員工還應具備“誰的責任誰負責”的意識,清楚地掌握哪些是物業的責任,哪些是裝修施工的責任,哪些又是開發商建設遺留的問題及隱患,抑或是自然因素的影響。通過仔細的傾聽,與業主的交流、講述,整理出基本思路,針對業主的意圖作出合理的解釋或答復處理。不能麻木的討好業主,毫無原則輕率的許下承諾,否則會丟了誠信,破壞了公司的信譽。
首問責任制,一項規章制度,似乎多了些許生硬,但讓我們再多一份對物業工作的熱情,多一份對業主的善意,我們的制度也就會不再那么難以落實,各項工作的開展就不再那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