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冷塢村申報書

5309

  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申報書

  申報基地:中余鄉冷塢村

  推薦部門:浦江縣林業局

  申請單位聯系人:

  聯系電話:

  申報時間:20**年7月

  制表單位: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

  二〇一五年

  填表說明

  本表用于申報“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表中設計了申報時應提供的相關信息資料。申報單位需認真填寫,并同時上報其他所要求的申報材料。具體包括:

  1.“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申報書一式二份;通過書面和電子版兩種方式同時上報省生態文化協會秘書處。

  2.封面頁上的推薦部門,是指市級生態文化協會(林業主管部門)。

  3.申請單位是指基地建設的主體(包括行政村、企業、學校、林場或森林公園等)。

  4.本表除基本情況外,還應按照《“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遴選命名管理辦法》中的五項遴選條件,即“生態環境良好、生態意識較強、生態文化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示范作用突出”作簡要概述。

  5.本表用A4紙打印。

  一、基本情況

  示范基地

  中余鄉冷塢村

  所在地

  浦江縣中余鄉冷塢村

  示范基地人口(人)765

  示范基地戶數(戶)265

  女性(人)347

  人均年收入(元)8150

  男性(人)418

  基地土地面積(畝)8764

  高中(含高中)以上學歷村民數(人)179

  耕作面積(畝)327

  100年以上的古建筑(座)

  居住面積(畝)73.05

  工廠或學校區面積

  林木覆蓋率(%)90.27

  公共休閑場所(人工)

  面積(平方米)7500

  樹齡超過100年的古樹(株)

  申報理由簡介:

  冷塢村地處浙江省浦江縣中余鄉山區,交通便利,其建村歷史達900余年,現有農戶265戶,人口906人。冷塢村四面環山,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從高處俯瞰全村,房舍錯落,黑瓦白墻,綠水與青山交相輝映,儼然是一顆鑲嵌在綠色叢林中的明珠。清澈見底的羅源溪由西南向東北方向穿村而過,如一條潔白流動的飄帶,溪里多種野生魚類往來嬉戲,別有一番野趣;15座古橋,造型不一,錯落有致的搭在溪上,另有一番韻味。一條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淡竹嶺古道,是以前從義烏經浦江到杭州的唯一要道,石階、石板路、石橋都保持了原始風貌,記述了百年往事、歲月滄桑。村內始建于清代的薛氏宗祠、義德堂和清渭堂,古色古香,身處其中,說不清的幽靜與滄桑;梁柱上的木雕“牛腿”栩栩如生,目之所及,由衷感嘆先輩們的巧奪天工。

  冷塢村是遠近有名的農業學大寨先進村,前來參觀取經的人很多。近年來,冷塢村緊緊抓住“縣委、縣政府將冷塢歷史文化村建設列為縣十大重點工程之一”這一機遇,轉變觀念,圍繞著“宜業、宜居、宜游”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冷塢自然山水等生態資源及村莊的文化魅力,發展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等旅游項目,實現了跨越發展,成為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典范。冷塢村先后獲得了省、市、縣“衛生村”,市、縣“文明村”,省、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市級生態村等榮譽稱號;被評為金華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村、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金華市五星基層黨組織。

  二、生態環境情況

  冷塢村土地總面積共8764畝,林業用地面積為8101畝,森林覆蓋率達90.27%,林木綠化率91.53%,竹林面積277畝,活立木總蓄積量11029立方米,生態公益林6013畝,森林資源豐富。在此基礎上,冷塢村還積極參與浦江森林城市建設,修建休閑公園,種上了桂花和香樟樹等景觀植物,于20**年獲得金華市級森林村莊的榮譽。

  近年來,冷塢村在綠色蔬菜等農業種植方面嚴格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科學使用和減少化肥、農藥的用量,對保護羅源溪水源水質至關重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積極引導農戶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業投入品,降低化肥用量,提高有機肥使用量;嚴禁秸稈焚燒,加強秸稈還田利用,適時使用秸稈腐熟劑,有效減少秸稈對環境的污染;大力整治規?;笄蒺B殖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質量。

  20**年,冷塢村啟動村莊整治工程,對河道進行了徹底整治,將村中道路和環村道路進行硬化,在村主干道上安裝了路燈,建起了老年活動室、燈光籃球場和羽毛球場,設立了醫療服務室,修起了休閑公園,種上了桂花和香樟樹等景觀植物,并啟動投資10多萬元的甘泉工程和投資28萬元的污水處理工程,將自來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同步埋設;在埋污水管道時,實行雨水管和污水管分流,污水管接入沼氣凈化池,通過沼氣凈化達標排放。通過科學規劃實施,冷塢村達到硬化、美化、亮化、凈化、綠化“五化”標準,被評為浙江省小康示范村。

  為了確保村容村貌整潔衛生,村委會建立了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并配備了專業保潔人員,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徹底杜絕了村道臟、亂、差的現象。教育引導村民增強健康意識、衛生意識、環保意識,逐步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生態文化情況

  冷塢村本著人文化原則,在生態文化建設中,注重挖掘歷史遺跡、風土人情、風俗習慣、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人文元素,把文化融入村莊建設中,體現村莊獨特的人文魅力。本著這一原則對薛氏宗祠、清渭堂等一批古建、民居進行了修復和立面改造,對淡竹嶺古道進行了修整,整理了一批歷史典故、口碑傳說,提升了村莊的文化內涵。

  冷塢村民風純樸,有著“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盼母歸”的古訓,教導著村民愛護和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帶來的好處,隨著近幾年來的村莊發展,對冷塢村的村民更有著切身的體會。為此,冷塢村黨支部著重于村民的生態文化教育,樹立村民的生態文化意識,采取多種方式加強生態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內容積極向上、形式多姿多彩、具有農村氣息的群眾文體活動,提高村民對生態文化的認識和關注;通過舉辦“花漫冷塢”開游節、農民文化藝術節等,讓傳統文化和生態文化形成對比,提高村民對生態文化的興趣。

  為使生態村創建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冷塢村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印制了《冷塢村生態文明行為規范》發到每家每戶。利用各種會議、黑板報、宣傳欄、橫幅、標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媒體和形式,廣泛深入宣傳生態村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廣大村民生態意識、家園意識、現代文明意識,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生態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文化陣地建設,興建了老年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農民文化廣場、文化禮堂。積極組織村民參加各種生態文化活動,努力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文化陣地經常性的開展生態村建設主題的文藝活動和各類培訓教育來宣傳生態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形成了全村上下共創共建的強大合力。

  四、生態產業情況

  冷塢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林業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圍繞省委“五水共治”的發展戰略目標,從冷塢村社會與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根本目標出發,嚴格按照冷塢村美麗鄉村規劃方案進行建設,充分發揮“富而思進求發展,永不滿足創新業”的精神,不斷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較好的推動了生態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村兩委以原有自然生態、天然無污染環境為依托,打造千畝桃花園,發展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園;打造十里櫻花長廊,百畝景觀花田,完成薛氏祠堂等古建修復、羅源溪河床整治、河岸石欄桿安裝、河道埠頭修整、核心區道路、廣場鋪裝、民居立面整治、村口景觀設置等工程項目,著力發展鄉村旅游經濟。在今年成功舉辦“花漫冷塢”開游節、“畢業季,我們不說再見”之冷塢QQ花園農事體驗、“詩畫浦江、田園餐桌”冷塢站等活動,杭州高新實驗學校20家父母與孩子一起到冷塢體驗“非常農家活動”,每日吸引上千游客到此感受歷史文化古村落的氛圍。至開游節以來已有10萬余游客來此游歷,取得旅游經濟收入210余萬元,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冷塢村在保持目前良好發展勢頭的同時,立足遠期規劃,以創建AAA級國家旅游風景區為目標,在后期將著重打造特色農家樂區,全面建成“冷塢古今驛站”,形成以自然山水觀光、鄉村休閑度假、農事體驗、戶外運動等休閑項目為主導的,具有具備區域竟爭力和影響力的休閑旅游綜合驛站。

  五、人與自然和諧情況

  經過長期的綠化造林、退耕還林和管護,冷塢村生態得到較好的恢復,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改善,村莊周邊山上樹木蔥蘢,植被茂盛,鳥語花香,水聲潺潺。昔日的禿山荒嶺又重新披山了綠裝,各種山花竟相開放,麂、野豬、山兔、松鼠又出沒于林間、田野,物種呈現多樣性。隨著污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完善,羅源溪的全面整治,多年不見的石斑魚等野生魚類又歡快的暢游在羅源溪中。

  冷塢村以爭創庭院綠化好、飲水干凈好、垃圾處理好、廁所衛生好、科學施肥好、秸稈利用好、農藥控制好、塑料回收好、參與環保好的活動為載體,把農村環境保護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結合起來。通過宣傳引導、財政扶持、效益驅動、示范帶動,大力推廣鄉村旅游業發展,整個村秸稈綜合利用、村莊綠化、垃圾集中處理穩步推進,普及率連年提高。通過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該村交通便捷、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村民富裕、生態文化繁榮、群眾文化生活豐富且形式多樣、民風純樸、生態產業蒸蒸日上,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六、示范作用情況

  冷塢村始終以***為指導,堅持和諧發展原則,保護冷塢村既有的山水風貌、環境特色和文化資源,以提升羅源溪生態環境質量和村莊人居環境為宗旨,解決冷塢村民的生活、就業為前提,創造符合冷塢的發展模式,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冷塢村多措并舉,加快建設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今年先后成功舉辦了“花漫冷塢”開游節、“畢業季,我們不說再見”之冷塢QQ花園農事體驗、“詩畫浦江、田園餐桌”冷塢站等活動,前來游玩的游客紛紛點贊,成為全縣的建設樣板,起到了示范作用。省政協副主席陳加元,省、市、縣等各級領導及各部門領導先后來冷塢村來視察,對冷塢村的建設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近年來,冷塢村先后獲得了省、市、縣“衛生村”,市、縣“文明村”,省、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市級生態村等榮譽稱號;被評為金華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示范村、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金華市五星基層黨組織。

  七、其他材料

  1.有關示范基地布局、民居建筑、庭院設施、文物古跡、生態景觀、歷史典故、文獻資料、口碑傳說等相關的具體證明材料。

  2.基地地圖一張。要求電子版,手繪、計算機打印均可,區域顏色要求森林為綠色、農田為黃色,其它為白色。地圖大小、比例尺、標注自定。如果有條件可提供反映近期本基地森林覆蓋率的衛星遙感圖。

  3.反映基地容貌和基地內生態文化高清晰度的照片3-5張,要求電子版。

  4.反映候選基地生態文化建設的影像資料(7—8分鐘)。

  5.反映本基地生態文化狀況的其它材料。

  八、相關部門意見

  所在縣(市、區)生態文化協會或林業局意見

  部門名稱(章)*年*月*日

  市生態文化協會或林業局意見

  部門名稱(章)*年*月*日

  省專家遴選委員會評審意見

  主任委員簽字:*年*月*日

  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認定意見

  浙江省生態文化協會(蓋章)*年*月*日

篇2: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工作計劃

  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20**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以*理論和“***”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統領全局工作;根據國家、上海和普陀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區教育教育黨工委、教育局20**年工作的部署,結合社會實踐中心的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教委《關于進一步落實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若干意見》和《上海市學生農村社會實踐教育指導大綱(試行)》的文件精神,完善“以現代農業為主,傳統農業為輔,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綜合性實踐基地”的發展規劃。

  二、具體工作:

 ?。ㄒ唬┙ㄔO學農實踐基地,提升“環境育人”的教育內涵

  1.完成認知園-諧園(果園實踐區),預計一年完成一個。

  2.今年將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玻璃大棚5800平方米,塑料高棚4200平方米。

  3.基地預計明年初步開展網站建設。

 ?。ǘ嫿ㄌ飯@學堂課程,彰顯“實踐育人”的教育特色

  1.明年植樹節計劃開展小學五年級、初二年級實踐主題教育活動;

  2.與市農科院和華師大生命科學院等專業機構的開展共建合作,在教育學院的專業指導和共同參與下,推進“自然探索課程”,進一步豐富田園學堂的課程內容,提升內涵。

  3. 該套教材是在普陀區區域課程——農耕文化教育基礎上,在本中心校本教材《農耕文化嘗試讀本》的基礎上,開發的科學普及讀物。分成兩套三冊。目前正在開發以小學、初中為讀者對象的《漫游農耕園》,已經列入少兒出版社明年初的出版計劃中。并本中心明年計劃開發以高中為讀者的《農耕文化七日談》》

 ?。ㄈ┡c校內教育相配套,體現“服務育人”的中心職能

  1.加強和基層學校的互動,為學校特色(如“一校一品”)搭建一個展示平臺,有條件的可以共建創新實驗室,以點帶面,形成“區內走班制”的新亮點。

  2.通過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繼續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載體和內涵時空,如加強區域雛鷹獎章的探索工作,探索十四歲生日的新模式,組織全區少先隊員參與基地建設等。

  3.本中心開展了“我心目中的實踐基地”主題活動;

  4.明年計劃開展全普陀區研究性課題大賽;

篇3:X學校校外德育基地活動方案

  z學校校外德育基地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南,以“***”為準繩,以《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為依據,全面貫徹實施《小學德育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學習的理念,努力做到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在實踐活動中熏陶道德情操,增長才干,提高素質。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探索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將良好的品德、習慣恰到好處地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

  二、工作目標:

  努力搭建起社會實踐活動的平臺,提升社會實踐活動在學校教育中所處的位置,通過活動使學生成為家里的好孩子、學校里的好學生、社會上的好少年,長大成為合格的公民。

  三、活動安排:

  1、為烈士掃墓

  2、為敬老院打掃衛生

  四、主要工作:

  1.加強社會實踐教育,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2.精心組織實施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際操作能力。

  3.注重各學科滲透。把教學搬進社會大課堂,充分利用社會、家庭和自然資源的教育功能,使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大環境中去關注社會生活、生產和大自然,通過各種實踐方式,使課內與課外結合、學習與活動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五、活動要求:

  1.精心組織安排。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同于平時的校內教育教學活動,為保證活動順利進行,成立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具體籌劃、設計、組織該項工作,明確人員分工,使學生都明確活動目的和要求,力求活動取得教育實效。

  2.加強安全教育。班主任及配班老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及各方面的狀況,如有意外情況發生請及時處理并與分管領導取得聯系。

  3.三至六年級學生外出要穿校服、佩戴好紅領巾、胸卡?;顒訒r要相互幫助、遵守紀律、注意環保(每班各指派兩名紀檢小衛士、環保小衛士,專項負責),聽從老師的安排,不得擅自離開集體。

  4.活動結束后,各班認真填寫活動記錄,并及時上交德育處。

  七:基地活動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學校其他行政、各班班主任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