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活動:秋天的樹葉
江蘇省揚中市教師進修學校
黃曉梅
郵編:
設計意圖:
一葉知秋。“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秋天的樹葉是最能夠體現秋天的主要季節特征的。我從幼兒身邊最常見的樹葉入手,充分挖掘出資源的有用價值,讓幼兒走進秋天,走近樹葉,引導幼兒通過對秋天樹葉變化的探索和認識來進一步感受秋天的主要季節特征,并能夠在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技能。圍繞樹葉這一主題,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科學活動《會變色的樹葉》、親子活動《撿樹葉》、粘貼畫《送給大樹媽媽的禮物》、散文欣賞《落葉》、音樂活動《會跳舞的小樹葉》。
活動一:會變色的樹葉(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感知樹葉的變化過程,增強對事物變化的興趣。
2、能用繪畫、粘貼等多種方式記錄樹葉的變化狀況及自己的觀察發現。
活動準備:
1、水彩筆、記錄紙、膠帶紙、雙面膠等;
2、選擇園內種植的梧桐樹、柳樹、楓樹、銀杏樹、水杉為主要觀察對象。
3、有關樹葉生長變化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在屏幕上出示幼兒園內的梧桐樹、柳樹、楓樹、銀杏樹、水杉的圖像,激發幼兒觀察興趣。
教師:秋天來了,樹葉會有什么變化?會變成什么顏色?它們是怎樣變化的?
2、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樹作為觀察對象。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設計記錄卡。
4、討論記錄方法
(1)用繪畫的形式記錄樹葉的變化過程;
(2)將在不同時間段觀察到的樹葉直接粘貼在記錄卡上,注明葉子采摘的時間;
(3)將變化過程中的樹葉拍成照片進行記錄。
5、教師提出要求:樹葉的變色有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耐心、持之以恒,觀察時要細心,記錄要及時、到位。
6、幼兒自主觀察記錄。教師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適時引導。
7、幼兒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并互相交流自己的觀察發現。
8、播放多媒體課件:樹葉的生長變化,教師進行歸類總結。
活動二:撿落葉(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各種各樣的落葉,了解葉子的名稱及外型特征。
2、感受與父母合作的樂趣。
活動過程:
1、發放《告家長書》,講明本次活動的意義和要求。
2、家長利用周末時間帶孩子去植物園或樹林,觀察落葉紛飛的情景。
3、家長帶領孩子一起撿1~2片不同形狀、顏色的落葉。
4、家長與孩子一起將撿回的樹葉進行清洗或擦干凈、壓平。
5、家長帶領孩子觀察講述樹葉的外形、顏色。
6、上網收集樹葉的圖片和資料,明確樹葉的名稱及特征。
7、為樹葉做上標簽,注明樹葉名稱、采摘時間、采摘人。
8、將收集的樹葉和資料帶到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共同布置認知區域。
活動三:送給大樹媽媽的禮物(粘貼畫)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葉子結合輔助材料,剪貼、制作出物體的形象。
2、使用正確的粘貼方法進行粘貼。
3、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課前發動家長帶領孩子撿落葉并擦干凈、壓平。
2、幼兒人手一份剪刀、膠棒、蠟筆(水彩筆)、彩色卡紙。
3、抒情音樂、范畫。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樹媽媽形象,引起幼兒制作粘貼畫的興趣。
教師:大樹媽媽這幾天特別傷心,原來呀,她的樹葉寶寶們漸漸地離開了,我們一起想個辦法讓大樹媽媽高興起來,讓她還能天天見到她的寶寶們!
二、出示樹葉粘貼畫的范例,拓展幼兒的思維。
三、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交流講述樹葉的形狀象什么。
四、啟發幼兒自主選擇樹葉,大膽拼出各種形象。
五、請一幼兒嘗試示范粘貼畫。
1、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樹葉粘貼方法:
(1)在樹葉的背面均勻地涂上膠。
(2)將樹葉粘貼在紙上時,要用手輕輕地將葉子壓平。
(3)粘貼葉片較小的樹葉時,可直接將膠涂在紙上,再將葉子貼上。
2、啟發幼兒想象添畫、完善畫面。
六、提出粘貼畫的要求: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將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樹葉粘貼出一種形象,要跟別人不一樣。貼時注意畫面干凈。
七、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八、評價作品:
1、將幼兒作品全部展示出來,引導幼兒下位觀看、講述。
2、請幼兒介紹:我用樹葉貼成了什么?
3、教師有重點地選擇幾種類型的幼兒作品進行講評。
九、情境活動:將作品送給大樹媽媽,說一句讓大樹媽媽開心的話。
活動四:落葉(散文欣賞)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散文,加深幼兒對樹葉從春天到秋天逐漸變黃、最后變成落葉的印象。
2、感受散文中的優美詞語,并嘗試用較完整的語句進行仿編:飄呀飄,飄到……
3、體驗小樹葉快樂的情緒和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與散文內容相關的課件及教學設備。
2、幼兒人手一個樹葉胸飾、道具:房屋、小河、草地、大樹。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樹葉在不同季節的變化,感知屋頂、小河、草地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二、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一遍。
三、結合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分段理解散文,學習詞匯。
1、播放課件,欣賞第一段散文,提問:
(1)小樹葉在春天是什么樣子的?
(2)到了夏天,小樹葉長成什么樣子了?象什么?
(3)秋天到了,小樹葉發生了什么變化?它們在干什么?
2、繼續播放課件,欣賞第二段散文,提問:
(1)小樹葉飄到屋頂上,屋頂變得怎么樣?
(2)小樹葉飄到小河里,水面上象什么?
(3)小樹葉飄到草地上,草地上象什么?
(4)小樹葉飄到大樹媽媽的腳下,它們好象在說什么?
3、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學習仿編第二段語句:飄呀飄,飄到……
4、繼續播放課件,欣賞第三段散文,提問:
(1)小樹葉最后飄向哪里?(豐富詞匯:四面八方,引導幼兒用形體動作來表演小樹葉飄落的樣子。)
(2)它們心里還惦記著誰?
四、完整地播放課件,整體欣賞散文,提問:
1、聽了散文,你覺得小樹葉是什么樣的孩子?
2、如果你是小樹葉,你會怎么關心大樹媽媽?
3、在生活中,你會怎樣關心自己的媽媽?
五、表演散文,加深對散文的理解
教師與幼兒共同布置情境:大樹、房屋、小河、草地,全體幼兒扮演小樹葉,跟隨錄音朗誦、表演。
附散文:落葉
大樹是媽媽,小樹葉是她的孩子。春天,小樹葉只是綠綠的嫩芽;夏天,小樹葉已長大了,在火辣辣的陽光下為人們撐起一把大傘,送來一片片蔭涼;秋天到了,小樹葉由綠變黃,一個個好像穿著金黃裙子的小姑娘,攙著大樹媽媽在秋風中翩翩起舞。
一天,一陣陣秋風吹來,小樹葉告別了大樹媽媽。小樹葉不停地翻動著身子,飄呀飄,飄到屋頂上,屋頂變得金黃;飄到小河里,水面上像漂動著許多小船;飄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層軟軟的地毯;飄到大樹媽媽腳下,大伙兒抱成一團,好像在說:“媽媽,天氣漸漸冷起來了,我們給您焐焐腳,暖和暖和好過冬。”
小樹葉在秋風中飄呀飄,飄向四面八方,一個個都安下了家,它們心里還惦記著大樹媽媽,盼望著大樹媽媽明年春天再生出許多的小娃娃。
活動五:會跳舞的小樹葉(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有趣地演唱歌曲《秋葉》;
2、大膽想象并用肢體動作表現落葉飛舞的情景;
2、積極參加音樂活動,充分感受音樂活動的愉悅。
活動準備:
1、與歌曲《秋葉》內容相符的多媒體課件。
2、幼兒人手一個小樹葉的胸飾。
活動過程:
一、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重溫曾看到的樹葉飄動的情景。
教師:樹葉飄動時象在干什么?
二、結合多媒體課件欣賞歌曲一遍。
三、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
1、秋葉跟著秋風干什么?(悄悄悄悄溜出家門)
2、秋葉是怎樣跳舞的?(轉轉轉,轉上天;搖搖搖,搖下地。)
3、秋葉跳累了,在干什么?(躺在地上睡一覺)
四、完整地學唱歌曲幾遍,重點練習附點音符。
五、邊唱邊表演,表現歌曲內容的趣味性。
六、音樂游戲:秋風和秋葉。
選一幼兒扮“秋風”,其余幼兒扮“秋葉”。根據風力的大小,“秋葉”相應做出輕輕飄落、漫天飛舞的動作。
篇2:幼兒中班大班迎中秋慶國慶活動方案
幼兒中班大班“迎中秋慶國慶”活動方案
國慶是全國人民舉國歡慶的日子,中秋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兩節到來之際,淤溪中心幼兒園中班與大班共同開展以“迎中秋、慶國慶”為主題的慶?;顒?。
一、國慶與中秋
目標:
1、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紀念日。萌發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中國的情感
。
2、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3、知道月餅是中秋節食用的中國傳統特色食品。
準備:
1、人們歡慶國慶的圖片;
2、散文:十月里的第一天;
3、“中秋節”的來歷課件;
4、月餅。
簡要過程:
1、國慶節的介紹;
2、中秋節的介紹(來歷,民俗)。
二、國旗飄飄
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認識國旗的基本特征和含義。
2、學習在適當的位置準確地粘貼五顆五角星,制作國旗。
3、初步懂得要愛祖國、愛國旗。
準備:
1、五星紅旗制作卡紙;
2、旗桿小棒。
簡要過程:
1、認識國旗的基本特征與含義;
2、幼兒動手,m.airporthotelslisboa.com制作五星紅旗;
3、手拿自制五星紅旗至小學操場體驗升旗儀式;
4、在升旗儀式后,幼兒中班與大班的孩子共同演唱《國旗多美麗》。
三、節日彩燈
目標:
1、通過節日彩燈的制作,進一步感受節日氣氛。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以及伙伴間的合作能力。
準備:
1、廢舊的飲料瓶、包裝彩紙等。
2、安全剪刀,固體膠。
簡要過程:
1、教師示范,講述制作彩燈的重點,要點,過程;
2、幼兒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制作彩燈;
3、成品展示與評比。
四、觀閱兵、品月餅
目標:
1、用制作好的國旗、彩燈裝扮節日的教室。
2、觀看國慶閱兵式,感受國慶節的歡樂氣氛,萌發愛祖國的情感。
3、孩子們通過品嘗月餅,感受中秋佳節的歡快氣氛,并學會分享快樂。
準備:
1、制作完成的國旗、彩燈;
2、電腦,投影儀,國慶閱兵儀式視頻;
3、各式各樣的月餅。
簡要過程;
1、幼兒與教師一起用制作好的國旗、彩燈裝扮節日的教室。
2、教師大屏幕播放國慶閱兵儀式。
3、幼兒將帶來的月餅放入老師提供的果盤里,一起品嘗各種餡的月餅。
五、活動結束
節日是一種文化,節日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孩子的學習就是在生活中進行的。5~6歲的幼兒社會發展能力大大提高,他們的情感趨于穩定,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通過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幼兒不僅可以展示自己各方面的學習成果,增強自信心,更可以增長社會知識,獲得團結、合作的社會化技能,體驗熱愛、尊敬等社會情感,從而促進其社會化的進程。
篇3:中心幼兒園中班年級組迎新年慶元旦活動方案
20**年中心幼兒園中班年級組迎新年、慶元旦活動方案
活動時間:20**.12.31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活動形式:親子同樂搓湯圓活動
新聞簡訊:徐新穎
活動目標:
1.通過親子迎新活動增進家園聯系,促進家長和教師之間、家長和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感情。
2.讓幼兒感受熱鬧和開心的節日氣氛,激發幼兒成長的自豪感和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3.學習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祝福和關愛
活動準備:每班邀請部分家長參加慶?;顒?。糯米粉、酒釀.親子游戲器材等。
活動過程:
一、班主任致辭
親愛的家長、小朋友們大家新年好!因為孩子,我們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中1班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仿佛就在昨天,我們從您手中接過哭鬧的寶貝,轉眼間,寶貝們都長大了,懂事了,能干了,我們都為寶貝們的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20**年的到來。讓我們一起唱響《新年好》,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二、親子同樂游戲
1. 搶椅子
準備:小椅子糖果
玩法:8個小朋友一組,7張椅子圍成圈,音樂響,繞小椅子走,音樂停,每人搶一張小椅子坐下,沒搶到椅子的搬張椅子坐下去,其余幼兒繼續游戲。
2. 擊鼓傳花
準備:鈴鼓 毛巾
玩法:幼兒圍成圈坐,教師敲響鈴鼓,幼兒輪流傳毛巾,鈴鼓停,毛巾落在誰手上,請誰表演節目。
3. 運皮球
準備:皮球 圈
玩法:每隊10名幼兒,分兩隊面對面站立,用兩人一組,背靠背夾球走至對面,放在圈里,依次往返接力。 哪隊先運完為勝。
三、親子搓湯圓m.airporthotelslisboa.com
每組一份面粉,家長和幼兒洗手搓小湯圓。
四、品嘗酒釀小湯圓
家長和幼兒一起品嘗自己制作的小湯圓。
五、活動結束
結束語:歡快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感謝各位家長來參加這次的元旦慶?;顒?,本次活動到此結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快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