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天王鎮第一小學
扶貧助學工作實施方案
國家素質取決于人的素質,而人的素質主要在于學校的教育。為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鞏固“無因貧輟學”成果,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法》,根據省、市有關要求和我校教育工作實際,為可能流失的貧困生能順利完成學業,學校建立和完善扶貧助學工作管理機制,做到不讓一名學生流失,不讓一名貧困生因貧輟學。
一、建立扶貧助學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李軍成
副組長:劉家偉
組員:
監督員:貧困生家長
二、資助原則
(一)既扶貧又扶志,做到“資助”與“育人”的有機結合;
(二)資助向品學兼優的特貧困學生傾斜;
(三)鼓勵特貧困學生自強自立,通過刻苦學習,誠實勞動;
(四)資助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特貧困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的經濟困難,順利完成學業。
三、調查摸底,確定真正的貧困生
1、班主任推薦
2、家長提出書面申請
3、實地家訪調查認定貧困生
4、統計名單,建立檔案
四、措施
1、積極參加上級相關部門組織的會議,及時傳達會議精神,切實開展貧困學生摸底排查工作,做好貧困生登記工作。
2、利用宣傳媒體拉動外援,尋求社會力量愛心助學,扶助貧困生。
通過媒體宣傳和上級相關部門的協調幫助和牽線搭橋力爭為更多貧困學生提供幫助。繼續做好與所轄各村的幫扶貧困學生的對接工作,做好排查、篩選,盡可能使最需要的孩子得到幫助。學校要設立扶貧助學資金庫,集中管理,保證孩子的這筆錢用在刀刃上。
3、學校組織愛心援助大行動,讓愛心永駐。
(1)領導班子率先垂范
校級領導每人有固定的幫扶對子,定期進行家訪,定期找孩子談心,并對孩子進行學習和思想上的輔導。定期給孩子買學習用品和財務上的幫助。學校做好專門的記錄。
(2)人人伸援手,師生捐助不斷
每學期學校組織召開捐贈儀式,號召廣大師生向貧困生捐款,并把資金存入基金會。用來解決貧困生的燃眉之急。
(3)
師生結對子,共譜愛心交響曲
學校的每一位教師結交一至兩位貧困生,從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給予幫助和扶持。每位教師要有自己的幫扶記錄和措施,做好幫扶總結工作。
(4)建立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制度。通過師生之間一對一、學生之間一對一等多種形式,與留守兒童結成學習、生活幫扶對子,使留守兒童得到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關懷和幫助。
(5)建立留守兒童溝通交流制度。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學生喜聞樂見又積極參與的少先隊活動、社區服務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文體活動、法治安全教育活動等,為留守兒童增進與同齡人的交流溝通、師生間的關愛互動、社會環境人際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諧的情感交流平臺。
(6)建立留守兒童管理教育責任制度,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共同關心、教育、管理留守兒童的機制。
五、資金發放
1、資金發放前,必須向學生說明資金來源以及發放程序。
2、資金發放后,讓資金領取者簽字,并做好留檔。
3、如果學生領取資金的,學校扶貧負責人要做好電話回訪,確定資金去向。
六、資助方式
(一)社會資助
社會針對特貧困學生在學校設立的助學金、獎學金,根據資助者的意愿實施執行。
(二)上級經費支持
嚴格按照上級領導的安排執行。
七、資助學生的獎懲
(一)受資助特貧困學生獲學校獎勵,可在下一學年優先提供資助,學??筛鶕闆r適當提高資助金額等級,優先推薦參加各評優評先的評比;
(二)受學校資助的特貧困學生,要勤儉節約,遵守校紀校規,認真學習,對表現不良者將適當給予降低資助等級。
(三)受學校資助的特貧困學生,如發現因弄虛作假騙取資助的學生,學校一經查實,將追回資助款項,并視情節輕重給予處分;在資助期間,特貧困學生有鋪張浪費現象以及違法、違紀行為立即中斷或終止資助。
扶助有限,愛心無限。相信在天王中心小學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有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扶貧助學工作會深入、持久、實效的開展下去,遍地開花,結出讓百姓滿意的豐碩果實。
篇2:熱心扶貧助學關心學生成長:記農林科技大學關工委委員X教授
熱心扶貧助學 關心學生成長
--記農林科技大學關工委委員zz教授
**農林科技大學關工委委員、年過8旬的zz教授,非常關心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十幾年來多次捐資助學,奉獻愛心,他的感人事跡得到了廣大師生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捐資建校 資助貧困學生
zz教授生活簡單樸素,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一輛自行車騎了30多年仍舍不得更換,但他捐款資助貧困學生卻慷慨大方。當他在電視上看到偏遠山區的孩子因貧困而輟學時,他和老伴把省吃儉節約下來的錢捐出資助貧困孩子讀書。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先后資助陜西丹鳳縣及山東棗莊市13名貧困學生讀書,直到他們順利完成學業。20**年,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將獲得的6萬元獎金在陜西省子長縣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學,使60多名學生從黑暗潮濕的窯洞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讀書,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受到了當地干部和群眾的好評。
設立扶貧助學金 激勵學子勤奮學習
zz教授在職時從事園藝教學科研工作,他主持的西瓜育種研究項目,培育出“西農8號西瓜”優良品種,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大面積推廣,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年,他又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將其所獲2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分別在我校、山東青島農業大學和魯東大學設立扶貧助學金,幫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先后有200余名優秀大學生受助。他還利用擔任農友種苗有限公司顧問之便,為我校園藝學院爭取到每年1萬元的“農友種苗有限公司獎學金”。從20**年起,他每年從退休金中拿出6000元,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設立獎學金,資助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
為學生作教育報告 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zz教授退而不休,為下一代健康成長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多次為我校研究生院、園藝學院、動科學院及陜西省商洛學院、山東魯東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大學生作素質教育報告,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他先后為校內外學生作報告20多場,聽講學生達5000余人次。針對高校出現的學術腐敗現象,zz教授應我校研究生院邀請,專門為研究生作了《重視“軟實力”的提升,做道德高尚的人》的報告,從加強學術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術道德“失范”及學術腐敗的表現、保護知識產權、加強學術道德的措施等八個方面進行了講解,教育他們提高人文素質,不僅要做一個合格的研究生,更要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的報告,對于加強我校研究生學風建設和學術道德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年校關工委開展的名人專家面對面教育活動中,學校經管、園藝、食品、機電等學院20余名大學生來到zz教授家中,和zz教授面對面交談。zz教授講述了自己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響應國家建設大**的號召,從原**農學院園藝系畢業后獻身祖國園藝教育科技事業的經歷。zz教授愛國敬業、艱苦奮斗、嚴謹治學、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同學們深受感動和教育。張繼仁同學總結發言說:“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王教授語重心長的教導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課,這堂課不僅讓大家感受到大師的風采,更讓我們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zz教授關愛下一代,為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后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獎勵。先后三次被我校評為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20**年被陜西省教育工委評為全省教育系統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20**年被陜西省慈善協會評為慈善明星。
篇3:扶貧助學工作總結
20**年扶貧助學工作總結
在上級扶貧工作精神的指引下,我校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了扶貧助學活動。根據我校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對學生的自然狀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通過摸底和家訪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家庭貧困及其他的相關原因,造成了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諸多不便。為了讓每一個孩子能安心的學習幸福的成長,我校在扶貧助學上做了一些工作。
學校每學期都有計劃、有目的的向特困學生伸出援助之手。組織召開“為貧困學生獻愛心”等活動。學校成立了扶貧助學領導小組,由孫莉校長擔任組長,教導處、大隊輔導員、班主任負責具體工作。并把此項工作做為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來落實,通過開展“手拉手心連心”活動對全校師生進行思想教育。學校班子成員與部分特困生結成扶貧互助對子,同時教師在“五個一系列活動”中為貧困學生捐款捐物,學校黨支部為貧困學生購買了一些日常的學習用品,讓他們能充分感受到在校期間的幸福和快樂。
學校在研究確定特困學生名單時,對上報的所有學生都進行了具體細致地調查。通過家訪等形式如實地掌握了這些貧困學生家庭的生活情況。另外,學校還根據他們特困的不同程度對其進行了不同金額的資助,對家庭特別困難、無固定經濟來源的實施全免;對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的實施部分減免。同時定期組織家長進行座談及時了解特困生家庭需要學校幫助解決的一些問題。吉林造紙集團老干部資助了2人,每人每年1000元;學校先后資助了特困學生18人,區婦聯資助了2人另外每人每年定期資助200元。
在開展手拉手互助的活動中,在20**年5月1日到來前夕,學校教師帶著自發捐助錢所購買的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的,一起到三年一班韓雪同學家去家訪,老師的情誼,使韓雪同學充分感到了集體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使她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充滿了信心。
一年來,在學校的資助下這些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們深知我們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將扶貧助學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