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由于施工面積大,設計的后澆帶較多,后澆帶部位的模板和腳手架搭設必須設置單獨的體系,此部分模板和支撐腳手架必須在混凝土澆筑完成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后方可拆除。
一、地下三層后澆帶模板拆除加固方法:
1.梁底已拆除的后澆帶梁底支撐立桿間距不得大于400mm,在距地面高度300mm設置一道水平桿,距梁底的水平桿不得大于300mm,立桿與梁底的木方(60*90mm)采用可調螺栓頂實,中間水平桿的步距為2400mm;目前梁底沒有拆除的嚴禁拆除。
2.樓板后澆帶兩側各設兩排立桿,縱橫間距不得大于600mm,距地面300mm設掃地桿,距樓板頂面300mm設置一道水平桿,立管與樓板采用木方及可調螺栓頂實,居中設置一道水平桿。沿后澆帶長度方向每隔2400mm設置一道剪刀撐,以保證腳手架的穩定,支撐示意圖見附圖一。
3.K-Y軸、20b-21b軸后澆帶懸挑部位支撐見附圖二。
4.板后澆帶模板拆除后要及時將雜物(多余的混凝土、木屑、稻草等)清理干凈;
5.后澆帶的模板接縫應嚴密,頂撐采用可調螺栓,螺栓必須與模板木方頂實,不得松動。
6.后澆帶部位在沒有加固之前,樓板上決不可以施工和堆放建筑材料、料具等。
二、其它樓層后澆帶的模板支撐體系:
1.梁底同模板施工方案:支設梁模板時,梁底兩側延梁方向應各有一排立桿,間距600mm,當梁截面大于等于500mm或梁高大于700mm時,梁底立桿間距要縮小到500mm。梁寬大于600mm時,應增加一排立桿,即在梁下有三排立桿作為梁底模的豎向支撐。
2.板底同施工方案:板底格柵采用60*90mm木方,格柵間距為250mm。板厚度≥250mm,樓層高度不大于5000mm。立管支撐間距為600*600mm,當板厚度≤200mm,高度不大于5000mm;鋼管支撐間距為800*800mm,掃地桿和頂端水平桿中間設施一道水平桿。后澆帶部位的梁和板底模板不得拆除。
三、安全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將鐵釘亂扔亂放,避免傷害他人和傷害自己。
2.安裝與拆除5m以上的模板,應搭腳手架,并設防護欄桿,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3.模板的安裝與拆除,事先應有切實的安全措施。
4.二人抬運模板時要互相配合,協同工作。傳遞模板、工具等用運輸工具或繩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亂拋。
5.模板鋪設以前必須檢查架子及支撐體系是否合格,檢查驗收完畢后方可實施。
6.不得在模板支撐的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材料。
7.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等釘牢。拆模間歇時間,
必須將已活動的模板、牽杠、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墜落。
8.模板上有預留洞者,應在安裝后將洞口蓋好,混凝土板上的預留洞,應在模板拆除后即將洞口蓋好。
9.拆除模板一般用長撬棒,人不許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樓板模板時,要注意整塊模板下塌。裝拆模板時,作業人員要站立在安全地點進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員要主動避讓吊物,增強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的安人意識。
10.拆模必須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無撐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并堆放整齊,以便下次使用。
11.支外墻板模板時必須系好安全帶。
12.模板重心靠近板面,因此模板拆下來以后要在地面上平放防穩。
13.模板堆放場地要在周圍設防護架,防止閑雜人員進入堆放區內。
14.有專用場地和相應的存放措施,不得互相依靠和疊置,防止造成滑倒傷人事故,模板安裝就位后,豎直模板極易傾倒,應特別注意安全。
15.在安裝外墻臨邊模板時,必須先搭設好外圍防護架,并綁好防護架,掛好安全網。大模板就位后就必須馬上固定,操作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帶。
16.結構周邊外側模板在安裝時,應先將外側的腳手架搭設起來,再進行模板安裝。
17.支設柱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時,應在柱模板周圍搭設操作架和防護架,防止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傾覆傷人。
四、環境注意事項
1.模板裝卸、搬運、支設、拆除、碼放要輕拿輕放,嚴禁拋擲。
2.多層板上涂刷的機油不得污染鋼筋和地面。
3.模板接縫要嚴密,不得漏漿。
4.固定模板用的非防水對拉螺栓必須采用套筒式,以便周轉使用。
5.夜間施工應采用定向燈罩,避免對周圍社區造成光污染。
6.模板拆除后要及時清理和修整,清理時避免揚塵。
7.模板清理保養時,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防止油品遺灑。
8.模板進場必須按現場平面布置圖進行分類堆放,地基要求平實,有排水措施。
9.每次模板拆除后必須在拆模場地進行清理,去除板上的廢釘,而后再運至操作場地或堆放整齊,以備后用,不得在現場邊施工邊清理,污染施工現場。
10.木工作業地點必須配備滅火器,嚴禁在作業場所吸煙、生火。作業地點應采取防塵、防噪的圍蔽措施。
11.選用噪聲小的木工機械,操作工應配戴噪聲防護用具。多層板下料必須專人負責,統一管理,不得在現場隨用隨鋸。
13.木工制作模板時要合理下料,減少邊角料的數量,盡量回收利用剩余的邊角料,降低木材消耗。作業場所應及時清理,經常灑水除塵,垃圾應妥善存放在指定位置。
篇2:施工技術方案優化作業指導書
施工技術方案優化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通過優化,使施工技術方案更為合理和經濟,這是甲方技術管理中的重頭戲,也是施工階段安全保證,質量保證和成本控制的主要環節。
2.作業依據
強制性規范
3.主管崗位總工程師:批準《甲方審核意見》。
主辦崗位項目經理:負責審核施工技術方案,編制《甲方審核意見》。
4.緊前工作條件
總包單位對重要施工作業已向甲方提交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核的技術措施方案。
5.作業描述
5.1與總包單位簽訂的施工合同中應明確:重要施工作業的技術措施方案應提交甲方批準后實施。
5.2重要施工作業是指:
5.2.1施工單位采用尚沒有成熟經驗的新技術;
5.2.2為完成預算內的工作量而必須增加臨時性的或輔助性的作業,這些作業需要甲方承擔工程費用的,如:基坑圍護、周邊建筑和管線的保護、土方平衡、地基處理、重型設備吊裝、特殊模板和支撐系統、混凝土的特殊養護、特殊材料或制品的性能測試、趕工措施等。
5.3本主辦崗位應在合同規定的答復時限內通過調查研究,走訪參觀,請教專家等方法,與現場工程師和監理單位一起評審總包單位提交的施工技術方案,視其是否符合以下原則:
5.3.1安全性:是否有冒險操作或人身安全事故的隱患存在;
5.3.2風險性:工程質量是否有保障,有沒有產生不可逆轉的永久性質量事故的風險;
5.3.3可靠性:其中任何環節一旦出現意外,是否有后續的措施補救和彌補;
5.3.4經濟性:通過技術方案的比較,是否有能達到同樣效果而更簡便或更節省的辦法。
5.4通常的情況是,總包單位在責任和利益的驅動下,比較注重方案的安全性和風險性,而補救措施常常不到位,又因是甲方承擔費用而忽略經濟性,甚至故意擴大化和復雜化。所以本主辦崗位應格外關注方案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5.5本主辦崗位編寫審核意見提綱,向總工程師匯報,在總工程師的指導幫助下完善審核意見,使其更具備可操作性。審核意見應書面成文發還總包單位簽收。
5.6對于特別重大的或預料總包單位對審核意見有異議的技術方案,本主辦崗位應向總包單位建議召開專題會議討論。本方有總工程師帶隊出席并主持會議,監理單位由總監帶隊,總包單位由上級技術主管帶隊,必要時可邀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和專業單位的技術主管參加。事先與邀請對象和總監作好溝通,向他們詳細介紹方案內容,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修正好本方的審核意見。專題會議應由甲方主動要求負責編制會議紀要,把雙方討論一致的方案優化建議或決定記錄在案。
5.7本主辦崗位布置現場工程師督促檢查監理單位對技術方案優化建議的落實。
篇3:施工技術方案優化作業指導書
施工技術方案優化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通過優化,使施工技術方案更為合理和經濟,這是甲方技術管理中的重頭戲,也是施工階段安全保證,質量保證和成本控制的主要環節。
2.作業依據
強制性規范
3.主管崗位總工程師:批準《甲方審核意見》。
主辦崗位項目經理:負責審核施工技術方案,編制《甲方審核意見》。
4.緊前工作條件
總包單位對重要施工作業已向甲方提交經上級技術部門審核的技術措施方案。
5.作業描述
5.1與總包單位簽訂的施工合同中應明確:重要施工作業的技術措施方案應提交甲方批準后實施。
5.2重要施工作業是指:
5.2.1施工單位采用尚沒有成熟經驗的新技術;
5.2.2為完成預算內的工作量而必須增加臨時性的或輔助性的作業,這些作業需要甲方承擔工程費用的,如:基坑圍護、周邊建筑和管線的保護、土方平衡、地基處理、重型設備吊裝、特殊模板和支撐系統、混凝土的特殊養護、特殊材料或制品的性能測試、趕工措施等。
5.3本主辦崗位應在合同規定的答復時限內通過調查研究,走訪參觀,請教專家等方法,與現場工程師和監理單位一起評審總包單位提交的施工技術方案,視其是否符合以下原則:
5.3.1安全性:是否有冒險操作或人身安全事故的隱患存在;
5.3.2風險性:工程質量是否有保障,有沒有產生不可逆轉的永久性質量事故的風險;
5.3.3可靠性:其中任何環節一旦出現意外,是否有后續的措施補救和彌補;
5.3.4經濟性:通過技術方案的比較,是否有能達到同樣效果而更簡便或更節省的辦法。
5.4通常的情況是,總包單位在責任和利益的驅動下,比較注重方案的安全性和風險性,而補救措施常常不到位,又因是甲方承擔費用而忽略經濟性,甚至故意擴大化和復雜化。所以本主辦崗位應格外關注方案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5.5本主辦崗位編寫審核意見提綱,向總工程師匯報,在總工程師的指導幫助下完善審核意見,使其更具備可操作性。審核意見應書面成文發還總包單位簽收。
5.6對于特別重大的或預料總包單位對審核意見有異議的技術方案,本主辦崗位應向總包單位建議召開專題會議討論。本方有總工程師帶隊出席并主持會議,監理單位由總監帶隊,總包單位由上級技術主管帶隊,必要時可邀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和專業單位的技術主管參加。事先與邀請對象和總監作好溝通,向他們詳細介紹方案內容,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修正好本方的審核意見。專題會議應由甲方主動要求負責編制會議紀要,把雙方討論一致的方案優化建議或決定記錄在案。
5.7本主辦崗位布置現場工程師督促檢查監理單位對技術方案優化建議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