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和平縣林寨興井至合水良排二級旅游公路
林寨興井至公白新聚段工程
K0+000-K8+118.711
(全長7.941km含斷鏈長)
施工測量方案
目錄
一.編制依據………………………………………………………2
二.測量總流程……………………………………………………3
三.工程概況………………………………………………………4
四.工程控制測量…………………………………………………5
五.主體工程施工測量……………………………………………6
六.沉降觀測………………………………………………………8
七.竣工測量及測量資料整理……………………………………8
八.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9
九.質量保證措施…………………………………………………10
十.測量儀器標定檢測復印件……………………………………11
一.編制依據
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
2.《路橋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
3.《公路工程勘測規范》(JTGC10-20**)
4.《和平縣林寨興井至合水良排二級旅游公路林寨興井至公白新聚段工程(K0+000-K8+118.711)工程施工圖紙》
5.《路橋工程驗收規范及規程》
6.坐標為1954北京坐標系,高程為1956黃海高程系。
二.測量總流程
由于工程規模較大,兼地形、工程結構的復雜,測量工作任務也較大,為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工程順利完工。根據工程需要我們做如下測量操作流程圖,(采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放樣,用DS3型水準儀進行高程控制測量)
了解工程概況及復核圖紙數據
復測加密控制點并布設控制網
公路用地放樣復測原地面高程
數據有問題申報項目工程部
控制點有問題申報監理工程師
高程有問題申報監理工程師
路基工程放樣
三.工程概況
和平縣林寨興井至公白新聚段公路位于和平縣南部,起點位于林寨興井村與省道S229平交,起點樁號K0+000,途經樓鎮、終點位彭寨鎮水口村與鄉道Y618線平交,終點樁號K4+300,線路全長4.3公里(不含斷鏈長),是連接林寨鎮與公白鎮的唯一公路。
本段線路平面交點為16個,平均每公里
平面交點為16個,平均每公里3.722個;最小平曲線半徑100米,最長直線427.239米。全路段平曲線占路線總長48.206%,緩和曲線最小長度35米,緩和曲線最大長度60米。本線路共有34個變坡點,平均每公里變坡點數為4.278個,最大縱坡7%共4處,最小坡度0.3%共2處,最小坡長120米共2處,凸曲線最小半徑750m一個,最大半徑3500m一個凹曲線最小半徑650m一個,最大半徑9500m兩個,豎曲線占路線總長39.543%。
本路段基挖方總量333873m3,路基填方總量431501m3,本段設圓管涵15道、蓋板涵2道、拱涵1道。
四.工程控制測量
1.控制點復測:
為保證整個工程測量的準確無誤,首先我們將對業主(設計院)提供的首級控制點用全站儀、水準儀進行復測,并將復測的最后成果提交給監理工程師審核。
2.控制點加密:
由于工程測量工作的需要,業主(設計院)提供的控制點只是對整個工程的實施和進行控制,所以有必要對控制點進行加密。
首先我們先了解工程現場需要,以及結合測量操作的難易程度,然后才進行加密導線點的埋設。埋設過程中選擇視覺空間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穩定能長期保存的地方,考慮埋設的控制點是否便于施工放樣,相鄰控制點是否能通視、距離是否太近。保證平均邊長大于250米,最大500米。為了便于保存,我們將會對做好的控制點做明顯測量標志及圍護等措施,然后根據已知點與新增點的關系進行排名編號,至此,控制點埋設任務才基本完成。
3.導線測量:
導線測量是工程測量的開始,是工程施工測量工作運轉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工程各結構部件的正確性與精確性,所以進行高精度的導線測量是工程測量關鍵的一步。
根據工程對導線精度的要求,布設相應的閉合導線或附和導線。導線復測時,還要和相鄰合同段交接的控制點交錯檢查,一般延伸到相鄰合同段的2-3個控制點,檢查和相鄰合同段是否閉合。
復測成果經計算整理后,我們將及時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才用于施工測量使用。
4.水準測量:
本標段采用三角高程測量控制高程,為確保整個工程水準測量準確無誤,我們將會對業主(設計院)提供的首級水準控制點進行復核并記錄好數據,并將數據處理后的最后成果提交給監理工程師,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才用于施工測量使用。
五.主體工程施工測量
1.施工放樣的作業準備:
校核圖紙數據:施工圖紙是測量放樣的主要依據,圖紙數據校核是第一步。首先,我們認真的閱讀設計圖紙了解項目的工程概況及技術要求,其次讀懂圖紙的總平面設計圖,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紅線樁位圖,周圍現狀建筑物、公路、橋梁位置、合理有效利用,為今后控制點布設及施工放樣創造有利條件。除此之外在施工測量之前核算好放樣點坐標數據以及標注尺寸,記錄好核算結果,準備好儀器和工具才進行施工測量放樣工作。
2.路基工程測量:
公路路基施工測量的基本任務,是根據施工的需要將設計好的線路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縱、橫斷面測設到地面上,為施工提供各種標志作為按圖施工的依據。
填方段:首先放出路基邊樁,測出地面高程,按填方高度計算出路基下底寬度,放出邊線,然后開始分層填筑,每層填土高度都要按標高計算出填土厚度,掛線進行填筑。
挖方段:放出路基邊樁后,測出地面高程,計算出路基上口寬度,放出邊線,根據開挖的高度,確定是否分層開挖。在開挖中,一定嚴格控制好邊坡坡度,以確保路基寬度。
涵洞:涵洞測量應放出它的縱橫軸線。涵洞測量時,我們將特別留意涵洞縱橫軸線的地形剖面圖是否與設計圖相符,以及涵洞長度、涵底標高(特別是進出水口)的正確性。對斜交涵洞,應考慮交角、加寬、超高和縱坡對涵洞的具體位置、尺寸的影響,還有錐坡、翼墻、一字墻和墻身頂部上下游調治結構物的位置、方向、長度、高度、坡度,使之符合設計要求。
排水工程和防護工程:在施工之前,嚴格按圖紙確定的排水構造物的位置和標高,進行施工放樣測量,主要是放出線路的中線、邊線,最重要的就是標高的控制,使之順坡排水。
在開工前,我們將對防護工程所處位置的原地貌進行復測,認真核實圖紙上結構物尺寸、形狀和基礎標高是否符合實際。并對復測的結果做詳細記錄,如果與圖紙不符,我們將上報至監理工程師處。
六.沉降觀測:
沉降測量包括以下兩個方面:水平位移與垂直位移。
布點原則:選擇穩定基點,距導線點小于300米位置,并有較好通視條件。檢測方法與技術要求:為方便施測,觀測方法采用全站儀坐標法,各測回均需后視起始方向,其技術要求如下表;
精度要求(mm)
最大邊長(mm)
測距中誤差(mm)
測角中誤差(”)
測回數
盤左
盤右
±
700
±2
±1
±
1000
±3
±1
資料整理:1、依據觀測數評定精度;2、分析觀測成果是否符合正常變化規律;3、重點部位應與其它觀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4、尋找影響位移的相關因素;5、編寫年度觀測資料分析報告。
七.竣工測量及測量資料整理:
竣工是工程施工測量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它的目的是評定和分析工程質量,以及作為工程驗收的一個基本依據??⒐y量應隨著施工的發展,按竣工測量要求積累采集竣工資料。在各分項工程完成之后按照竣工測量要求,及時進行竣工測量,測量精度不小于施工精度。由于受施工現場環境,以及其他各種外在因素影響,所以施工現場并不一定完全按照原設計施工,勢必會做出工程變更,竣工測量必須依據已經做好的現狀工程進行實測。并做好記錄,為繪制工程竣工圖作準備。
八.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
施測安全:
1、施測人員進出工地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禁止拖鞋上工地;
2、測量人員皆持工作證上崗;
3、在不平坦地段施測時,應確保儀器的穩定性;
4、施測過程中,應該注意旁邊的模版或鐵腳架,以免傾倒砸傷人或儀器;
5、有烈日或雨天時,施測必須佩帶雨傘,防止對儀器造成損傷;
儀器的使用與管理:
1.測量儀器應符合測量規范及計量器具管理規定。
2.各種測量儀器使用前后必須進行常規檢驗校正,使用過程做好維護,使用后及時進行養護。
3.嚴禁使用未經檢驗和鑒定、校正不到出廠精度、超過鑒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損和示值難辨的儀器。
4.使用全站儀、光電測距儀,禁止將望遠鏡直接對準太陽,以免傷害眼睛和損害測距部分發光二極管。
5.在強烈陽光、雨天或潮濕環境下作業,務必打傘遮掩。
6.對儀器要小心輕放,避免強烈的沖擊震動,安置儀器前應檢查三腳架的牢固性,整個作業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得離開儀器,防止意外發生。
7.轉站時,即使很近也應取下儀器裝箱。測量工作結束后,先關機卸下電池后裝箱,長途運輸要提供合適的減震措施,防止儀器受到突然震動。
8.儀器要設置專庫存放,環境要求干燥、通風、防震、防塵、防銹。儀器要保持干燥,遇雨后將其擦干,放在通風處、晾干再裝箱。
九.質量保證措施
1.在導線測量中,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導線和水準測量。
2.在現場施工測量時,要嚴格執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和《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F場施工測量的精度應嚴格執行規范的標準。
3.每次現場測量,都要有測量記錄,并對測量記錄進行整理,對每天的測量資料及所用到的設計圖應嚴格按照“一核雙檢制”的方式進行。
4.每段測量完成后,測量記錄本及成果資料由測量員及其主管技術人員共同簽字。
十、測量儀器檢定證書復印件附后
篇2:室內精裝修工程施工測量方案
室內精裝修工程施工測量方案
1、施工準備
(1)施工測量方案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大、樓層多、使用功能復雜、各專業媒體使用空間要求特殊,如何保證整個工程位置正確、各個立面、空間尺寸滿足設計要求是本工程測量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在整個施工階段,我們將認真做好平面及高程的控制工作。我們在本工程施工測量工作中的總體思路如下:
1)建立控制網,利用測距儀從原主體結構坐標測量網點上引測、布設,并進行校核。
2)各立面水平標高從原結構相應的高程控制點引測。
(2)施工測量儀器及工具:
1)本工程施工擬投入測量儀器如下表所示:
序號主要儀器名稱及型號精度數量
2)其它工具:鋼尺(50Mtajim防水、防銹)、塔尺、卷尺、線墜、墨水、墨斗等。
2、施工方法
(1)標高傳遞及控制、垂直度控制
1)標高傳遞及控制:A)先用水準儀(S3級)根據現場布設的水準網點引測出+0.000線,定點;校核無誤后再向引測處準確測出相同起始標高線,一般測500mm標高。
B)用鋼尺沿鉛直方向向上測量出施工層,應測出每層500mm水平標高線,各層的標高線均由多處的起始標高線向上直接量取。
C)將水準儀安置到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傳遞上來的水平線,誤差應在+3mm以內。在各層操平時,應后視兩條水平線作校核。
D)標高施測時要注意:前后視距離必須等長或近似等長;鋼尺使用前必須經計量部門檢測;中午高溫時不宜操平,儀器嚴禁高溫暴曬情況下工作。
2)垂直度控制;
A)本工程的垂直度控制主要采用"內控法"進行控制,相關測量方法同軸線控制。即用鉛垂儀在首層向上投測控制點,以控制各墻角及內部軸線和墻柱垂直度,并利用線錘校核建筑物的垂直度。
B)墻柱垂直度控制由線錘和經緯儀校核完成,在施工完成后隨即進行已完工程軸線、垂直度偏差測量,以便及時進行調整。
C)加強邊柱、邊梁的軸線控制與加固,杜絕裝修外緣造型出現軸線位移或偏差。
(2)各區的平面控制
1)采用內控法:即在主體結構施工完成,現場清理干凈后,由室內外的控制點將主要軸線投測于每層室內,用膨脹螺栓將200×200的鋼板固定,在鋼板上精確定出軸線控制點??紤]到軸線一般與梁、墻的中心線重合,樓層不便預留洞口,所以在距軸線1.5M處設置定位,引測到施工作業層后再平移返回。同時,檢查控制點形成的直角是否滿足90°+6"的要求。否則應進行校正。
2)軸線及控制點引測的具體操作:
軸線的控制點引測用鉛垂儀向上引測,為保證建筑物的測量精度,對上部結構的軸線及控制點測放采用鉛垂儀鉛直投點引測,經閉合校正后施測其它軸線。鉛垂儀鉛垂投點法操作步驟如下:
A)將儀器架設于每層控制點上方,對中調平;
B)用接收靶接收鉛垂視線的十字絲交叉點,固定好標志靶;
C)根據投測于標志靶上的標志,用經緯儀作控制點系統閉合檢測,并依據軸線與控制點系統的關系,測放出樓層軸線及施工控制線;
D)對傳遞點之間進行長度、角度和每個傳遞點的精度校核,同時規定每個傳遞點每隔一層檢查一次垂直度,偏差值不大于2mm。
(3)配套專業的位置控制本工程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程,除了裝修工程之外,還有大量專業系統安裝工程先期進行,或同時進行,為了整體的統一和交叉配合的需求,該部分的測量定位,必須與相關專業密切配合,共同定出安裝的位置和基準點,保證其他專業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
3、測量保證措施
(1)測量保證措施:
1)用于測量和抄平的經緯儀,水準儀,鉛直儀及50M鋼卷尺等到主要測量工具必須按期經過市計量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在使用長鋼尺量距時,兩端保持水平,拉力在30m保持10公斤,溫度改正視當時施工測時溫度變化的大小而進行改正。
3)電梯井每層有獨立的"十字"墨線控制,力求減少誤差,且每完成一層結構隨即在井壁四周垂直控制墨線,以確保井筒的絕對垂直。每次軸線測量應有另一人進行復核,并認真記錄。
(2)測量資料的整理:測量記錄應做到原始、正確、完整、工整。
1)應在規定的表格上記錄。開始應將所列各項填好,并熟悉表中所列各項內容和相應的填寫位置。
2)記錄應當場及時填寫清楚,不允許先寫在草稿上后轉抄,以免轉抄錯誤,記錯算錯的數字,應將錯數畫一斜線,將正確數字寫在錯數的上方,以保持記錄的原始性。
3)字跡要工整、清楚。相應的數字及小數點應左右成列、上下成行、一一對齊。記錄中數字的位數反映觀測精度。
4)工程測量要內業,外業資料齊全,并進行系統整理,竣工時完整的竣工資料一式三份給甲方及檔案館。
篇3:室內裝飾測量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室內裝飾測量工程主要施工技術措施
1、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即按圖紙設計要求對結構施工進行檢測校核,了解結構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偏差,做到心中有數。
2、垂直方響既對建筑標高的控制方法主要以兩道水平高線為主:一道距設計的樓地面建筑標高50cm即"50線";另一道為吊頂面板標高控制線,均施放在墻面及柱面上。
3、"吊頂面標高控制線"還要按有關操作規程起拱,選取的起拱值為房間跨度的1/200。水平方響將視工程需要施放控制線,如在"吊頂面板標高控制線"上施放立面裝飾分格線等,還將在樓地面上施放橫、縱響分格線及弧形線,以保證地面裝飾作用的有序進行。
4、每道具體工序開始前,都要首先進行測量放線,測量放線完成需經有關人員驗收核準后,方可開始實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