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強化練28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系
一、選擇題
閱讀下列句子,完成第1~3題。
?、倏部卜ヌ促?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
?、谂畫z煉石補云天,壯漢淘金掘地穿。滿面塵土人似鬼,一腔丹血氣通仙。
?、坌蘧鸵环職庀?剪去千縷舊東西。
?、芄善毙惺兄甘酒?開始痙攣地吐出一卷卷的紙條,電話機犯了不斷營營發響的毛病。
1.上面句子中描寫的產業活動與自然環境的聯系最密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句子②描寫的產業活動()
?、偈艿V藏狀況的限制
?、谑苓\輸條件影響
?、叟c科技發展水平無關
?、軐儆趧趧用芗彤a業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3.描述產業活動的區位主要指向消費人群的句子是()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答案:1.A2.D3.C
解析:第1題,句子依次描寫的是農業活動、采煤、理發、股票交易。農業活動與自然環境的聯系最密切。第2題,采礦業受礦藏狀況的限制,并受運輸條件的影響。第3題,理發屬于第三產業,股票交易屬于商業活動,它們均受消費人群的影響。
4.下圖所體現的產業活動的地域聯系方式有()
?、俣鄠€工序間的生產協作聯系
?、讵毩⒌牟煌块T間的生產聯系
?、凵藤Q聯系
?、苄畔⒙撓?/p>
?、菘萍悸撓?/p>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圖中相關信息主要體現了產業活動的多道工序上的生產協作聯系、信息聯系與商貿聯系。
一棵名叫“石化產業”的大樹,撐起了上海金山區的發展。幾大產業園依靠石化產業鏈拔地而起,創造上千億的年產值;從上游到下游,幾百家石化企業環環相扣,生產出上千種石化產品,遍及人們日常生活每個角落。結合石油化工產業鏈示意圖,完成第5~6題。
5.上海大力發展石化產業活動的最主要的區位條件是()
A.原料產地B.市場廣闊
C.交通便利D.科技發達
6.石化產業的發展,形成了規模龐大的上海金山工業區,其主要原因是()
A.石化產業鏈長,工藝復雜,上下游企業眾多,集聚優勢明顯
B.石化產業的發展,可以吸引其他的工業部門集聚
C.各種產業活動與石化產業的生產協作關系明顯
D.商貿聯系促進了金山區的石化產業發展壯大
答案:5.B
6.A
解析:第5題,石化產業屬于市場指向型產業,上海市場廣闊。第6題,石化產業生產流程長,工藝復雜,形成連續的產業鏈,各工序或工廠之間的生產協作密切,聚集效益明顯。
果蔬宅配是客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訂購水果、蔬菜類農產品,并在指定時間和地點獲得相關物品的。讀某果蔬宅配公司組織結構及流程示意圖,完成第7~8題。
7.圖中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偕虅沼嗁徠脚_
?、诠叻N植基地
?、劭蛻?/p>
?、芄哒渲行?/p>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D.②④③①
8.該果蔬宅配中心的空間位置應接近()
A.居民區B.果蔬種植基地
C.網絡公司D.農貿市場
答案:7.B
8.A
解析:第7題,讀圖可知,圖中甲是瀏覽產品信息,并下訂單,應是客戶;乙處理訂單,并反饋市場信息,應是商務訂購平臺;丙負責給客戶配送新鮮水果、蔬菜,應是果蔬宅配中心;丁是供應果蔬實物,應是果蔬種植基地。第8題,果蔬宅配中心是直接為各客戶配送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并且配送的數量較小,但范圍廣,所以,為了及時供應給客戶,果蔬宅配中心在空間位置上應接近居民區。
下圖示意我國某家具企業設計、生產和銷售等過程。讀圖,完成第9~10題。
9.該企業把家具加工選擇在越南,主要是因為越南()
A.原料充足B.勞動力廉價
C.市場需求大D.加工水平高
10.該企業在城市布局體驗館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
A.信息網絡B.環境舒適度
C.交通通達度D.生產地距離
答案:9.B
10.C
解析:第9題,注意與越南家具廠相關的箭頭,原料是芬蘭木材,我國企業總部提供商品設計,產品運到中國,故在越南主要從事加工環節。家具加工布局在越南,主要是因為越南勞動力廉價。第10題,注意與圖中體驗館相關的箭頭,有考察實物、送貨安裝、調控運輸等,都離不開便捷的交通,故交通通達度是布局體驗館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
下圖示意某地區工業發展不同階段的生產與銷售情況。讀圖,完成第11~12題。
11.階段Ⅰ,該地區企業生產特點有()
?、賹I分工程度低
?、诳傮w生產能力強
?、鄹髌髽I團結協作
?、芨髌髽I聯系少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12.與階段Ⅰ相比,在階段Ⅱ該地區企業發展的優勢有()
?、侪h境污染減輕
?、谠锨劳貙?/p>
?、垡幠Pб嬖鰪?/p>
?、軆炔拷灰壮杀窘档?/p>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②③
答案:11.C
12.B
解析:第11題,在階段Ⅰ,各個企業雖然所處的生產環節不同,但它們的生產互不聯系,所制造的產品獨自銷售,故專業化程度低,各個企業聯系少,總體生產能力弱,C項正確。第12題,在階段Ⅱ,生產不同環節產品的各個企業相互協作,規模效益增強,減少了內部交易成本,減少了對外來原料的利用,但環境污染程度并不一定減輕。
二、非選擇題
13.鋼鐵工業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導工業部門。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甲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區簡圖
乙以攀枝花鋼鐵工業為基礎的生產流程模式圖
(1)簡述攀枝花市發展鋼鐵工業的主要區位條件。
(2)圖乙所示的生產流程中,字母A表示,B表示,C表示。
(3)試分析該生產流程模式的優點。
(4)圖示地區還可發展煉銅工業,簡述其主要優勢條件。
答案:(1)有利條件:接近鐵礦、煤礦區,原料豐富;接近水電站,能源豐富,水源充沛;水陸交通便利;國家政策支持。不利條件:地勢起伏大,平地少。
(2)鐵礦石
煤炭
鋼鐵
(3)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減輕環境污染;加強工業部門之間的聯系。
(4)銅礦資源豐富;水電充足。
解析:第(1)題,據圖可知,攀枝花市附近資源豐富,接近燃料和原料產地。該市位于長江與雅礱江交匯處,水源充足,水運便利。有成昆鐵路穿過,鐵路運輸便利,還有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本區地勢起伏大,平地面積少,是工業發展的不利條件。第(2)題,明確該流程中各要素的相關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煉焦離不開煤炭,故B為煤炭。冶煉的原料為鐵礦石,產品為鋼鐵,故A為鐵礦石,C為鋼鐵。第(3)題,從流程圖看出,該區域生產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實現了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第(4)題,從圖中可知本區銅礦資源豐富,附近有二灘水電站,水電充足。
14.讀廣東惠州某音響零件生產廠家地域分布圖,結合惠州某音響廠零件的來源比重圖,完成下列各題。
惠州某音響零件生產廠家地域分布
惠州某音響廠零件的來源
(1)在廣東珠江三角洲,以惠州的音響整機生產廠家為核心,形成大批音響零件生產廠,這反映了工業布局的現象。
(2)音響生產的工業集聚涉及哪類工業聯系?
(3)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指出該音響零件生產廠家地域分布的規律。
(4)(雙選)音響生產通常需要成百上千個零部件,適宜在中山、廣州等地布局的零部件生產廠是()
A.塑料外殼廠B.外包裝廠
C.天線廠D.機芯廠
(5)促使該區域生產廠家實現地域聯系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1)工業集聚
(2)音響生產的工業集聚涉及各零件生產廠家與整機廠之間在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
(3)距離惠州音響整機生產廠家越近的地區零件來源比例越高。
(4)CD
(5)交通網絡的完善和現代化的通信技術
解析:惠州的音響整機生產廠家與其零件供應廠家之間存在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系。按照零件來源比重圖中各地所占比重的大小順序看,距離惠州越近的地區所占的比重越大,這主要是考慮了零件的運輸成本。在現代工業發展中,交通網絡的完善和現代化通信技術的發展是實現生產廠家地域聯系的主要因素。
篇2:外國語中學七八年級地理期末復習計劃
外國語中學七、八年級地理期末復習計劃
一、復習指導思想和達成目標
為了鞏固全體學生本學期地理學科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七、八年級12個班同步進行全面復習。
教師圍繞地理學科的課程標準,結合中考考點說明進行緊抓課本,夯實基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查漏補缺。具體方法是,首先,立足章節進行知識歸類。其次,課時訓練形成知識體系。再次,總結提升體現適當拓展。復習過程中盡可能關注每個班級中學生個別差異,進行輔導。力爭做到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
二、重、難點分析和主要復習措施
七年級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和第三章《天氣和氣候》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第一章《地球和地圖》最難,學生普遍掌握較差。復習時,這部分應作重點講解復習。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已有所提高,復習時再講解,學生理解起來就應該容易些。所以,教師應抓住這個時機全面系統地引導學生理解掌握,給學生一個整體知識的框架,讓學生理清思路。 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的難度比第一章少降低一些。復習時可以多以實際生活作為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尤其是第二、三節氣溫、降水時空分布的變化。 這兩章內容都應以讀圖理解作為突破,其他章節可以點清重點,讓學生理解記憶??傊?,復習要緊扣教材,有效運用插圖,精選練習加以訓練鞏固。
八年級地理:
難點很少,重點很多。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還不過關,所以復習的方式應以夯牢重點基礎知識記憶,抓住讀圖理解掌握為主。 重點章節有:第一章第一節《遼闊的疆域》;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三章第三節《水資源》;第四章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第二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也是計劃一節復習一章。 每復習完一章,做到大部分學生課本基礎知識牢固記憶;插圖讀懂并理解其用途,能正確獲取其所承載的知識信息;復習訓練中的題目都能解決。
三、具體復習進程安排
年級章節主備人復習時間
篇3:區高中高三地理學科二輪復習計劃
區高中高三地理學科二輪復習計劃
本學期是高中三年的最后一個學期,高三地理備課組在年級組領導下,認真制定備考計劃,落實各項備考措施,改進備考方法,有計劃、有步驟推進備考工作,全組教師團結協作、密切配合,扎實有效地開展備考復習,爭取能獲得較好成效。
一、學情分析: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學生已完成了高考內容的知識點復習。但在現有的高考體制下,學生對選修科目的重視程度和要求均有所降低,課后安排的時間也較少,因此對課堂的教學要求更高。從市一??荚嚱y測情況看,
高三12班,均分64.5,達B人數為32人,占62.7%,達C為100%;語數外總分達290以上的有34人,期中26人達B,8人未達,匹配率為76%
高三13班,均分48.1,達C人數44人,占班級數的84.6%
高三14班,均分51.5,達C人數43人,占班級數的89.5%
高三15班,均分58.3,達C人數47人,占班級數的92%
年級總均分55.8,達B人數64人,占總人數的32%
實驗班學生均達到C級以上,平行班有十八人在C級以下,但實驗班進入有效分數的學生達B情況不容樂觀,平行班要爭取消滅D
等級。
二、二輪復習策略:經過第一輪復習,學生已掌握了地理學科的基本知識,并初步形成了知識網絡,具備了一定的學科技能。第二輪復習重點是進行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必須展開有序的專題復習,使所學知識進一步的系統化、條理化,以提高對地理事物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的分析能力。具體如下:
?。ㄒ唬?、鞏固一輪復習成果加強對知識薄弱環節的突破。
1、對自然地理而言,知識較難,但規律性強,應該講清地理概念,講透地理原理和規律,并通過典型例題和變式圖,或者結合區域實際,強化對概念理解和原理運用的能力。
2、人文地理知識理解并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在復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即區位因素(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市的區位因素、交通的區位因素及商業的區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識線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3、對于區域地理,應運用系統地理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對人文地理要素所產生的影響等,從而使學生對區域的整體性有完整的了解。
4、重點區域定位非常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記憶一些重要的經線,緯線穿過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輪廓,一些關鍵性的符號和注記等能幫助學生區域定位的信息。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跨區
域比較,通過比較,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地理學區域差異的認識,有助于開闊思路,提高能力。
?。ǘ?、重視知識重組,加強針對性訓練
二輪復習時間緊、知識多、任務重,不必追求知識的面面俱到。復習時注意知識的聯系和延伸。橫向延伸主要體現在區域地理的復習過程中。要抓住區域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要素進行區域特征的分析。
?。ㄈ?、重視文字、突出訓練對地理圖表的解讀能力
資料、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載體,近幾年的高考試卷,資料、圖表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但是在復習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重“文”輕“圖”,對文字知識機械記憶的多,對地理圖表記憶、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學生的復習過程就是背書、記答案的過程。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色,學生讀圖、作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地理成績的高低。
1、復習中要強化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并能對圖表綜合歸納出各種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
2、精選習題,精講多練。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配合章節和專題性復習,應該做到精心選題,題量不宜太多太難,但題型要全面;規范訓練,規定時間,保證練習的效果;有做必改,達到做題的目的;注重講評,分析得失,以利積累;通過這些做法較好地將復習與練習結合起來。尤其在講解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歸納和總結,提高應試能力。
?。ㄋ模?、做好優生保B工作。
根據年部的統一部署,精心安排。要跟蹤分析市一模統測中,語數外總分達到290分以上的學生(平行班為285分),了解學生每次大考的成績變化,做到心中有數,確保匹配。具體如下:
?。?)在課堂上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關注,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理性對待成績起落,消除學科消極情緒,引導學生保持積極的心態。
?。?)每周有1-2次的面批作業時間,分析得失,加強溝通交流。對本學科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注重對其學法的指導,在不影響語數外學習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基礎訓練時間。
?。?)關注名單如下:
高三12班,20人。z
高三13班,4人。z
高三14班,2人。z
高三15班,2人。z
三、二輪復習用書《步步高大二輪復習講義及增分策略》
四、二輪復習進度安排:按要求要在四月底完成二輪復習,具體教學進度和備課負責人安排如下:
時間 專題 主備人
3月1日-3月11日 專題一:地圖
專題二:等值線
專題三:宇宙環境
3月12日-3月24日 專題四:大氣環境
專題五:陸地和海洋
專題六: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
3月25日--4月7日
專題七: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專題八: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專題九:人
類活動的地域聯系專題十: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4月8日--4月19日 專題十一:人口與環境
專題十二:海洋地理與城鄉規劃
專題十三:區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
4月20日--4月27日
專題十四:中國國土整治與開發
專題十五:熱點問題
4月28日- 5月上旬 查漏補缺,學生答題技巧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