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演講是需要勇氣的,所以希望能得到你們的鼓勵.我想既然是論壇,我也是可以發表一點自己的見解的.剛才老師們對如何提高平行班教學給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和建議.我呢,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談談我的想法.我覺得,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想救孩子,首先得先救我們的老師們!
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首先要先解放我們的老師們.
我是喜歡教師這個職業才選擇這一行業的,但教書十幾年,我卻感到越來越累越來越困惑.我想我的困惑應該也代表很多老師的感受.有這樣一種說法,“馬路上面黃肌瘦的有兩類人,一類是學生,一類是老師。”還有一種玩笑的說法,說老師的命運無外乎有三種,第一累死的,第二氣死的第三被學生砍死的,這真是當老師的悲哀.但在玩笑之余卻能引發人們的思考。是什么問題會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作為老師,我們總是起得最早,睡的最晚。老師的辛苦有多少人能理解呢?現在的教育似乎是讓孩子很辛苦,也讓老師們更累.這都是老師的錯嗎?難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人愿意為了別人辛苦而讓自己也辛苦嗎?
我們老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復性的。拿班主任來說,從學生開學報道這天起,繁忙瑣碎的一學期就開始了。我從沒有當過班主任,但我能看到和體會到他們的辛苦和付出.作為教師,備課上課乃是根本,如今,即使是備課這一工作基本上都要晚上加班才能完成,當然這種加班是老師自發在自己家里的加班,從沒人給過加班工資。學校的8小時工作時間根本就沒有為備課留下余地。除了奔波在課堂和辦公室之間,老師們還要填寫一張又一張名目各異永遠搞不清到底有沒有實際作用的表格,寫一篇又一篇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寫些什么的計劃、總結、論文、案例,參加一個又一個層次不同規模不一的會議和培訓;還要搞好教育課題研究,開展各類學生活動,抓好各項比賽的訓練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事實上,很多老師的工作比以上我所說的還要瑣碎和繁忙。
工作繁雜可以不在乎,畢竟做了教師這一行??墒菦]有時間好好鉆研教材,好好備課,卻是我們最大的惶恐和不安,所以不得不加班。而很多工作完全都是額外的,完全擠占了老師本就不多的空余時間,這已形成老師們的又一種壓力.請問,是什么讓老師連最不應該失去的備課時間都失去了?
當然,我們相信,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育改革和方針政策都是正確的、必須的,但經過層層理解后的層層傳達,到了基層教師那兒,這些改革容易變味。就拿前幾年的“減負”來說,最初,不僅學生拍手叫好,老師也是拍手慶幸。學生負擔輕了,老師的負擔當然也相應減輕。而一年之后,隨著學生考試成績或多或少的滑坡,家長的質疑隨之而來,于是減負呼聲弱了,老師負擔又上去了。
近年來,由于“擇校”現象愈演愈熱,學校終于徹底丟棄了減負口號,提出“理直氣壯抓質量”,當然這“質量”毫無疑問就是指學生的考試成績。這一“理直氣壯”,就是無數孩子的童年被作業扼殺,就是老師負擔的惡性加重。
再說說如今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邊高喊素質教育,一邊緊抓應試教育”的現象。更讓老師無所適從,只得自我解嘲地認為素質教育包含應試教育,兩者并無矛盾??墒翘焯煸诮淌依锷险n的老師心知肚明,兩者根本水火不容!抓了素質就要付出考試成績滑坡的代價,抓了成績就不可能顧及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然而在方方面面的啟發下,老師們也懂得了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經??吹胶芏鄨蟮勒f素質教育流于形式,比如明天要來開素質教育現場會了,便把學生作業本收掉,發給他們各種課外讀物,在墻壁上櫥窗里布置好學生的各種手工手繪手寫作品,關照學生對誰也不許說假期要補課;面對這樣的教育“運動”,老師怎么能不疑惑?誰在真正為教育著想?誰在真正為孩子著想?
學校肩負著教育人、培養人的使命,這“人”既指學生,也指老師。一所學校若能培養出一批成功教師,無疑是最足自豪的資本。問題是,教師成功了,出名了,拿什么證明?除了榮譽證書,便是工作性質的變化了。名教師怎么能天天呆課堂?名教師得負責對外交流和宣傳,樹學校形象的,成為學校吸引生源的資本。于是原先做班主任的可以不做了,原先是普通教師的可以考慮選拔為行政干部了。一來二去,成功教師就離開了教學前線,走上了各級教育行政領導崗位。
很普遍的例子是:幾乎所有的校長都曾經是優秀的教師,但幾乎所有的校長都是不上課的,專門負責外出開會,搞好上下人際關系。還有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一些特級教師成名后就理所當然地離開本職崗位,如明星大腕般外出“走穴”掙錢,禮堂里一堂公開課,收入遠遠超過一個月薪水。而那些像我們這樣數十年如一日呆在課堂與孩子為伴的,通常都不是領導眼里的好教師,最起碼不是成功教師。教師的成功似乎是以離開教學一線為證明,難道不是嗎?
我們都知道,教學是一項扎扎實實的實踐工作,教學經驗是一個老師最可寶貴的工作積累。但現在要求老師們盡快轉型,從經驗型教師轉為科研型教師,要多寫論文。于是寫論文成了教師的本職工作之一,而且要求之高、數量之多,超過了一般老師的承受范圍。“要想別人所未想,寫別人所未寫”,“要敢創新,有新意”。為促老師寫論文,寫好論文,學校往往把教師論文與教師收入掛起鉤來。有報道稱某市去年教師論文“產量”就突破了兩萬篇,但其中有價值的卻不足百篇。由經驗上升為理論當然不錯,但要考慮老師的實際情況,如此齊頭并進一視同仁的做法,只能逼老師“做”論文:摘抄拼湊,不知所云,反而冷落了本該記錄整理的教學經驗。況且,如果老師都能搞科研做學者,要那么多的教育專家干什么?
還有老師們工作壓力巨大,且重復繁瑣、無法量化,使老師的身心長期處于壓抑狀態。除極少數人能通過自身奮斗或社會關系躍居領導崗位,從而離開教學一線外,大多數老師只能日復一日地嘔心瀝血。由于接觸面不廣,我們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呈兩點一線狀態。加上社會輿論固有的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使老師跟現實之間一直保持著距離,于是,我們很少能有舒解壓力的機會。長期的精神壓力導致老師群體中的心理問題日漸突出。據上海某教育機構統計,超過60%的老師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這個數據在任何一個行業中都是不可能出現的。
國家、省、市每年都有“優秀教師”、“十佳教師”評比,但看看他們的事跡介紹,總是令人揪心:多少教師的成功、出名是以身體為代價的啊!他們的事跡中充斥了“病倒”、“休克”、“手術”、“堅持上班”這樣的字眼。事實上,除了成天在校園里忙忙碌碌,他們哪有時間留給自己鍛煉身體呢?比如我們學校倡導的教師健身活動,不信你去看看有多少是工作在一線的老師們,他們太累了,就連像這樣的活動似乎也成了他們的負擔.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今天卻變成了“一日為師,終生受罵”。不是嗎?教學嚴格的老師會讓年幼的不懂事的學生恨之入骨,教學寬松的老師又會讓長大成人的學生計較一生。這樣一個終生受罵的職業卻擁有極為高尚的稱號──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的靈魂是那么好教育的?人的靈魂可是另一個人所能拯救的?所以老師們處于極為可悲的處境:時刻承受著生活的多重擠兌!
作為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們不得不保留挨罵的權利,被罵成:禁錮學生的思維;侵犯學生的權利;傷害家長的感情!有誰會去想,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除了要去管理幾十名學生外,他們還要進行正常的教學任務,自己的生活要安排好還有自己的孩子要管。而我們知道,只有一個孩子的家長們對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么的頭疼!
可是又有誰知道老師的辛苦,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現在的教育不僅是在考學生,而且也是在考老師!
再就是現在的教育專家們,他們在那里異想天開,今天提出一套方案,明天又做出一個指示,而第一線的教師必須立即跟上,稍有差遲,一大堆的批評與呼吁就會接踵而至。就像減負,狂喊著減負的人卻不能取消考試,結果讓每一個教師變成了超人──既忙著能力素質的培養,又應付難度一點不減的考試。結果學生非但沒有減負,反而增加了新的煩惱──對提高個人素質的無所適從。
這些聽起來似乎是老師在訴苦,似乎和我們今天論壇的話題有點不符.但仔細想想,這是否也是教育孩子中需要認真考慮和解決的問題呢?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三者到底應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對孩子的教育,光靠老師行嗎?要想救救我們的孩子,不先救救我們的教師行嗎?
如果剛才我所說的問題解決了,讓我們的老師從不必要的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了,我們就可以一心一意有條不紊的進行我們的教學了.
篇2:解題精問深思:《那片綠綠爬山虎》教學建議
解題精問深思--《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教學建議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9課(新增課文)。課文通過寫葉圣陶先生給“我”修改作文和“我”到葉圣陶先生家做客的事,教育青少年學習葉圣陶先生辦事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以及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圍繞本組課文讀寫知識訓練重點“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安排了三篇課文?!豆旁妰墒住罚ā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贈汪倫》)主要表達作者思鄉、思親以及離別之情,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本課寫葉老如何指導、激勵“我”從事文學事業,《胡蘿卜》介紹了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鑒于此,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認真的、一絲不茍的學習習慣。有了名篇范例,加上態度認真,又掌握了修改文章的方法,本組課文的讀寫知識訓練重點也就得到了全面落實。
本文篇幅較長,11個自然段,約兩千字。在此之前,學生已有“速讀”的知識準備,教學時,若能從激發興趣入手,速讀理解課文,抓點帶面,就能以簡馭繁,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一、解題,激興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我”的作文獲獎,葉圣陶先生親自給“我”修改作文,并邀請我到他家做客?!拔摇笔艿饺~圣陶先生的教導,十分感動??捎玫念}目卻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題與文之間表面上看并沒有直接的聯系,揭示課題可采取兩步走的方法。
?。保ㄟ^“刪”、“換”理解題目本身的意思。刪: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那片爬山虎——那爬山虎——爬山虎。換: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那棵綠綠的爬山虎。通過比較,學生會發現:文題的語法中心是“爬山虎”,而邏輯中心則是“片、綠綠”?! 。玻}文對照,激發積極探究的興趣。
揭題后,要求學生對本文內容進行推測,學生速讀全文以后,會發現自己的估計與實際課文內容不符。這時,教師應啟發學生討論:為什么要用這個題目?這個題目有什么深意?教師不急于求同,而要求學生再認真地閱讀課文內容,并動筆將課文中寫爬山虎的語句作上記號。
二、精問,理文
課文有兩條線索,一條以“我”為線,寫“我”的獲獎、感動、做客;一條以“爬山虎”為線,寫爬山虎的色彩、特點。課文從第七自然段才開始直接寫第二條線。教學時,要著重考慮圍繞爬山虎設計問題并將第一條線的內容全部提挈起來,課文“預習”中的兩個問題極其精要。
?。保髡咴趺磿吹侥瞧郎交⒌??這個問題涵蓋了前面一至四自然段的內容,(五、六自然段為過渡段)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逆推:“我”作文“親切自然”(葉老要“請”“我”)?!~老親自改過“我”的作文(知道“我”的作文水平)→葉老通過“增、刪、改”,運用了“圈、鉤、直線、曲線”等各種符號并寫了評語(對“我”注重“事實”表示贊賞)?!拔摇笨戳烁奈暮?,“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樹立了“寫作的信心”)?!矮@獎——修改——學習——激動”構成了“我”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的原因。
?。玻畮资赀^去了,為什么在作者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這個問題應一分為二,先引導學生對葉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加以理解,了解其特點。課文四次寫到“爬山虎”,教學時分三個層次進行。(1)弄清順序。部分→整體,具體—抽象。(2)理解詞句。畫出時間詞:“下午”、“黃昏”。找出關鍵詞:“小精靈”、“沉郁”、“永遠”。(3)感情朗讀。葉老家的“那片爬山虎”好像呈現在學生們面前,學生們已初步感知葉老院中爬山虎的“虎虎”生氣。
三、深思,做人
?。保畬Ρ人伎?。把“陽光”照在綠葉上“閃爍著迷離的光點”比作“小精靈”,表面上寫有了陽光,爬山虎才能生機勃勃,熠熠生輝,實際上表現出“我”受到葉老鼓勵,充滿了從事文學事業的信心——已“擁有”那份“心思”。
?。玻f進思考?!澳瞧郎交ⅰ背跻姇r“綠蔥蔥”,再望則變得“沉郁”,要指導學生理解時間的推移,懂得葉老“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樸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拔摇遍_始意識到:“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鳖A習“我”將在葉老認真、一絲不茍的品質影響下積極從事文學事業。
?。常畵Q位思考。葉老對院中的爬山虎了如指掌,當“我”提及散文《爬山虎》時,葉老“瞇起眼睛望望”,寫出了葉老對爬山虎的感情,對年輕人的深切期望,這當然是十五歲的“我”無法理解的。
?。矗偨Y思考。爬山虎因陽光照耀而綠,“我”因葉老的教導而深受鼓舞,作者每當想起葉老的教導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樣,總是充滿生氣和活力,所以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担念}對照?!熬G綠的爬山虎”就是“我”在葉老的教導下,“我”不僅懂得了怎樣作文,怎樣充實自己,而且懂得了要認真地、一絲不茍地做人。課文兩條線索因葉老為“我”燃起綠色希望而交融在一起。學生對文題似不相符的誤解消除了,本文教學目標也得以全面實現。
篇3: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建議
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的建議
我們物理教師教學的目的,除了培養學生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外,還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不少學生物理學不好,原因不是智力低下,而是意志品質薄弱,主要表現在缺乏自覺性、堅韌性、果斷性和自制性。所以我想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強化學生積極的心理傾向、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理想是意志行動的強大力量源泉,高中生正處青春期,理想尚未完全形成。教學中應抓住學生積極的心理傾向:對物理有好奇心,從實用角度想學到能應用于日常生活的物理知識。他們常從物理的廣泛應用和物理學家們取得成就的動人事跡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發一種將來在科學上有所貢獻的愿望。這些心理傾向,有利于理想的樹立。因此,教學中首先應使學生這些積極的心理傾向得到滿足。
二、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培養學生的堅韌性
意志行動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離開困難,磨礪意志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在教學中,當學生學習發生困難時,教師應積極啟發誘導,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獨立探索克服困難的方法和途徑。根據心理發展的情況,高中生的獨立意識很強,肯于獨立鉆研,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自信心,尤其是高三年級的學生,他們能看懂的內容,不喜歡別人再講,自己會做的題不想問別人。為此,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給他們提供獨立活動、克服困難的機會,鼓勵學生獨立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培養他們的堅韌性。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閱讀一些物理學史,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從科學家們的頑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的果斷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動機有“趨避沖突”現象,“趨”是追求成功,“避”是回避失敗。彼此間發生矛盾,構成內心障礙,使外部行動陷入欲于不能、欲罷不甘的狀態,這是產生優柔寡斷的心理原因,同時來自周圍環境非議的壓力也是產生優柔寡斷的很重要的因素。如在回答問題或板演時,由于過去未答好或出現錯誤而遭受同學的嘲笑,故產生想答而不敢答、想做而不敢做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前怕狼,后怕虎”,畏縮不前,因此,教學中,教師不要急于回答,應該在積極地啟發、誘導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鼓勵學生把甘苦、榮辱置之度外,丟掉“怕”字,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四、幫助學生克服片面的個性特征,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學生的沖突行動和消極情緒的產生,外因是來自家庭、社會中一些不良意志品質的影響,內因是學生未能充分認識自身的片面個性特征,有的學生對自我弱點缺乏認識,在學習中對困難估計不足,認為自己一學就會,題目一看就知道該怎么做,表現在看書不認真、練習時馬虎,這類學生屬“成功傾向型”;有的學生對自我優勢缺乏認識,認為物理知識太深,自己學不好,表現在課堂上怕老師提問、怕板演,練習時不敢做題,這類學生屬“失敗傾向型”,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意志表現,應采取不同的措施。對“成功型”學生,不僅在解題、提問等方面要有量的要求,還應在質上提出較高要求,使他們受到質的約束,而不敢草率從事;對“失敗型”學生,先要求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簡單題或回答顯而易見的提問,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再在質上逐步提高要求,在講、練、實驗、檢查等環節中引導學生自我鍛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他們的自制力逐步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