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職業暴露后處理流程
專人負責
嚴格保密
暴露的自我確認
相關部門對暴露情況進行登記
按要求匯總上報
醫療機構應在暴露發生后抽血留底,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HIV本底檢測,并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個月時對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檢測,對服用藥物的毒性進行監控和處理,觀察和記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癥狀等;做好相關人員的咨詢和心理支持
在充分了解利弊的基礎上,在暴露后盡快由被暴露者自愿選擇按基本用藥程序或強化用藥程序使用預防性藥物
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
2、輕輕擠壓傷口旁端,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3、受傷部位沖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進行消毒,包扎傷口;反復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
報告醫院領導,填寫報告卡,到疾控中心就診咨詢。
由本單位專人/或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完成;
---暴露的級別:一級、二級、三級
---暴露源類型:輕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
傷口局部處理
馬上報告
評估與分級
預防性用藥
隨訪與咨詢
登記與上報
乙型肝炎病毒職業暴露后處理流程
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檢測乙肝兩對半,發現異常情況盡快報告預防保健科。
隨訪與咨詢
立即抽血檢驗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盡快給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并根據檢驗結果參照上述原則進行下一步處理。
盡快給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種期間按第0—1—2—12月執行
可不予特殊處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強乙肝疫苗1次(5ug)
傷品局部處理
及時報告
預防性用藥
已知暴露者HbsAg陽性或抗HBs陽性
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陰性
不明確暴露者HbsAg陽性或抗HBs是否陽性
按職業暴露管理辦法2小時內報告院內感染科
暴露的自我確認
立即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部位的血液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然后用流動的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等消毒創面
醫務人員暴露于梅毒污染血液后
無傷口皮膚用肥皂液流動水沖洗,粘膜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口捏住傷口近心端擠壓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
預防用藥
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
時間、地點、污染物、傷口部位與深淺、有無出血等
沖洗
報告
消毒
科室主任
生物安全員
報告
報告感染控制科
長效青霉素120萬U/次,肌注,1次/周,連續3周
定期追蹤梅毒抗體
檢測TP抗體
即刻、3個月后
梅毒職業暴露后處理流程
丙肝職業暴露后處理流程
醫務人員暴露于丙肝污染血液后
無傷口皮膚用肥皂液流動水沖洗,粘膜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口捏住傷口近心端擠壓刺激出血,同時用流動水沖洗
預防用藥
用安爾碘或75%乙醇等反復消毒、包扎
時間、地點、污染物、傷口部位與深淺、有無出血等
沖洗
報告
消毒
科室主任
生物安全員
報告
報告感染控制科
目前尚無統一預防用藥標準
定期追蹤肝功能、丙肝抗體
檢測HCV抗體
即刻、1、3、6個月
篇2:幼兒園傳染病應急預案(3)
幼兒園傳染病應急預案(三)
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把傳染病預防工作列入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重點,正常開展晨間檢查和全日健康觀察,密切注視各類傳染病的流行動向。按中心統一部署,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建立組織、明確分工、逐級落實,使各項預防措施得以及時、有效落實。
一、通訊聯絡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組長:**(園長)將情況及時向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副組長:**(副園長)聯系急救電話“120”
**(副園長)聯系衛生防疫站
成員:**
二、安全防護小組
組長:**(園長)
副組長:**(副園長)
成員:**
三、職責分工
1、通訊聯絡組職責:當發生重大傳染疾病時,在最短時間內,通知急救中心、衛生防疫部門及向主管領導報告傳染病情況。
2、安全防護組職責:保護發現傳染疾病的現場,不許任何人隨意走動,封鎖出入口,配合急救及衛生防疫人員做好感染病的病情處理。
四、撥打急救電話
1、要沉重著冷靜。準確撥打急救電話“120”及衛生防疫部門電話。
2、要講清重大傳染病的單位和具體地址,同時講清打電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3、要報清傳染病的病狀、程度和人數。
4、切不可出去迎接救援車輛。
五、預防措施
1、發現甲類傳染病疑似病例,確保6小時內報市衛生防疫站,發現肝炎、傷寒、痢疾等乙類傳染病患者,確保12小時內上報;對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丙類傳染病人也應及時報告。
2、針對不同的傳染病,按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確定隔離范圍,協助做好隔離人員和醫學觀察人員的思想工作,安定他們的情緒。
3、針對不同的傳染病,按要求做好疫情地的清潔消毒工作。
4、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對高危人群采取可能的預防接種措施。
5、積極向教師、家長、幼兒宣傳相關的傳染病防治知識,增強他們的主動防病意識。
六、控制措施
1 管理傳染源:傳染病報告制度是早期發現傳染病的重人措施,對傳染病的接觸者,應分別按具體情況采取檢疫措施,臨床觀察措施,藥物預防或預防接種。在人群中檢出病源攜帶者,進行治療、教育及隨訪觀察。對動物傳染源設法消滅。
2切斷傳播途徑: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消毒有疫源地消毒和預防性消毒兩大類。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法兩種,具體采用的方法可參照不同傳染的相關規定執行。
3保護易感人群:改善營養,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力。起關鍵作用的是預防接種,可提高人群的主動或被動特異免疫力。
篇3:小學傳染病重大疫情應急預案
小學傳染病及重大疫情應急預案
為確保我校在發生傳染病及重大疫情的緊急情況下,能快速、有效地參與和組織救治工作,根據學校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建立應急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二、應急小組職責
1、接到學校出現疑似病人的疫情報告后,及時與當地黨政和衛生部門聯系,再及時向縣防控辦、縣教育局匯報。
2、及時趕赴現場,在途中、車上要穿戴好防護裝備。
3、協助當地政府組織衛生部門對病人開展隔離救治工作。
4、協助學校疏散師生。不準師生圍觀,防止混亂。沒出現疫情的班級學生,班主任負責組織回原班;出現了疫情的班級學生,班主任組織在操場成體操隊例集合。其余教職工在辦公室集中。
5、協助學校在師生中清查與病人有接觸史的教師或學生。要求師生主動報告和相互舉報,及時把有接觸史的師生報告給當地政府和衛生部門進行診斷和隔離觀察。
6、指導學校進行全面徹底消毒。
7、應急小組在參加過程中,要注意自我保護,必須穿戴好防護服、手套、口罩、帽子、眼鏡等,不準輕易接觸病人,也不得盲目搶救病人。
三、紀律要求
1、當疫情出現時,各應急成員必須無條件地聽從命令,服從安排。
2、應急小組成員應熟悉急救工作內容和程序,掌握救治防護服等救治器材的使用方法。
3、到達現場后,必須聽從指揮,不得自行其事,不得退縮和臨陣脫逃。
4、凡不服從安排、不聽從指揮、拒絕執行命令者,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水湄小學安全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