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錯了病根
開錯了藥方
——評“第五次電信分拆方案研究”報告
日前,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拋出一份所謂的“第五次電信分拆方案研究”報告,稱為了打破我國寬帶發展的瓶頸,解決三網融合難以有效推進的問題,應進行第五次電信拆分,核心是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數據中心(IDC)業務及內容,分拆出來整體劃轉給廣電,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合并,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此報告一出,引起業內外對新一輪電信改革的關注,也引發了行業對電信改革方向的擔憂。
我們不想過多地揣測這份報告出臺的背景和意圖,雖然該報告的立場和傾向一看便知,我們更愿意相信它是站在一個善意的角度來談論電信改革。雖然不少專家都認為這份匆忙出籠、謬誤百出、自相矛盾的報告根本不值得一駁,但由于它是在“十二五”開局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提出了一個撩撥電信人神經的重大問題,容易誤導電信改革的方向,還是有必要對報告涉及的關鍵問題進行辨析。
細讀這份報告,我們會發現,它名義上是研究中國寬帶發展的一個子課題,但實質上主副報告所有的論述,都是為了證明第五次電信分拆這樣一個預設的結論。也就是說,它扯起了寬帶發展的大旗,卻夾帶了令人起疑的“私貨”。為了使拆分的理由顯得更冠冕堂皇、更理直氣壯,報告將我國寬帶發展緩慢、三網融合舉步維艱歸因于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寬帶市場上的壟斷。似乎只要按照他們的方案把電信、聯通的IDC拆分出來,并入嗷嗷待哺的廣電,寬帶發展、三網融合等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得不遺憾地說,該報告是“找錯了病根、開錯了藥方”。
首先看寬帶發展。我們必須承認,目前我國寬帶無論是在接入速率、人均普及率還是資費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也是整個行業的焦慮所在。分析寬帶發展滯后的原因,可以總結出很多條,而最最關鍵也是得到大家認可的,是我國始終沒有將寬帶上升為國家戰略,沒有以國家的意志去推動寬帶發展。就連該報告也承認,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印度等都紛紛把寬帶作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先后出臺了國家寬帶發展戰略,對寬帶基礎設施的戰略意義、寬帶發展的具體目標、促進寬帶發展的舉措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美國更是把寬帶作為“美國創新”戰略“贏得未來”的重要支撐。而反觀我國,無論是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還是十大產業振興綱要,都沒有作為國家戰略基礎設施的寬帶的一席之地,大量的資金都投給了“鐵(路)公(路)機(場)”,而且在政策上也沒有給予寬帶發展任何的傾斜和扶持,僅僅是依靠三大電信運營商自身的努力在發展。一邊是以舉國之力在推動,一邊是以企業行為在推動,力量的懸殊一看便知,這是中外寬帶發展差距產生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什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寬帶市場上的壟斷。
再看三網融合。三網融合之所以10年遲遲邁不開步伐,障礙在體制;去年國務院強力推動三網融合、啟動12個城市試點后,進程仍不盡如人意,關鍵還是在體制。近幾年,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兩會”代表委員,不斷地寫文章、提議案建議,都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部門分割的監管體制,制約了三網融合戰略的有效實施,應順應技術業務融合的大潮,建立融合的監管體制,從根本上打破三網融合的僵局。從國外來看,無論美國的FCC,還是英國的OFCOM,抑或韓國的廣播通信委員會,都是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對通信、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業務進行融合監管的產物。專家認為,只有在這樣一個統一、融合的監管體制下,才能打破電信、廣電兩大行業壁壘,才能妥善地協調部門利益,才能促進三網融合的順利發展。也有人認為,中國的國情不同,出于意識形態的考慮,建立這樣一個融合監管機構難度很大。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張冠李戴地把制約三網融合發展的根本原因歸結為電信企業在寬帶市場上的壟斷??坎鸱蛛娦牌髽I的一些業務來“支援”廣電,對三網融合的推進更是杯水車薪。
制約寬帶發展、三網融合的真正病根找到了,藥方自然也不難開:要促進我國寬帶的發展,應盡快出臺國家寬帶戰略,明確寬帶基礎設施的戰略地位,對寬帶投資、扶持政策進行明確規定,國家與企業共同努力加快寬帶發展,縮小寬帶鴻溝;要推動三網融合戰略的順利實施,靠分拆這樣的小打小鬧意義不大,必須從根本上探索融合監管的體制,“體制不融,三網難融”。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融合,以及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當前電信業正處于一個急劇變革的時期,改革是電信業一個繞不過的話題。其實,自gg開放以來,電信業是壟斷行業中改革最頻繁、力度最大的一個行業,歷經四次改革重組的電信業,并不忌諱改革。但是,改革畢竟是事關行業發展的大事,必須經過扎實的調查研究和理性慎重的分析,而不是盲目出臺一些所謂的研究方案擾亂視聽,更不能為了個別部門的利益而誤導改革的方向。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作者:余仁)
篇2:評第五次電信分拆方案研究報告
找錯了病根
開錯了藥方
——評“第五次電信分拆方案研究”報告
日前,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拋出一份所謂的“第五次電信分拆方案研究”報告,稱為了打破我國寬帶發展的瓶頸,解決三網融合難以有效推進的問題,應進行第五次電信拆分,核心是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數據中心(IDC)業務及內容,分拆出來整體劃轉給廣電,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合并,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此報告一出,引起業內外對新一輪電信改革的關注,也引發了行業對電信改革方向的擔憂。
我們不想過多地揣測這份報告出臺的背景和意圖,雖然該報告的立場和傾向一看便知,我們更愿意相信它是站在一個善意的角度來談論電信改革。雖然不少專家都認為這份匆忙出籠、謬誤百出、自相矛盾的報告根本不值得一駁,但由于它是在“十二五”開局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提出了一個撩撥電信人神經的重大問題,容易誤導電信改革的方向,還是有必要對報告涉及的關鍵問題進行辨析。
細讀這份報告,我們會發現,它名義上是研究中國寬帶發展的一個子課題,但實質上主副報告所有的論述,都是為了證明第五次電信分拆這樣一個預設的結論。也就是說,它扯起了寬帶發展的大旗,卻夾帶了令人起疑的“私貨”。為了使拆分的理由顯得更冠冕堂皇、更理直氣壯,報告將我國寬帶發展緩慢、三網融合舉步維艱歸因于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寬帶市場上的壟斷。似乎只要按照他們的方案把電信、聯通的IDC拆分出來,并入嗷嗷待哺的廣電,寬帶發展、三網融合等問題便迎刃而解了。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得不遺憾地說,該報告是“找錯了病根、開錯了藥方”。
首先看寬帶發展。我們必須承認,目前我國寬帶無論是在接入速率、人均普及率還是資費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這也是整個行業的焦慮所在。分析寬帶發展滯后的原因,可以總結出很多條,而最最關鍵也是得到大家認可的,是我國始終沒有將寬帶上升為國家戰略,沒有以國家的意志去推動寬帶發展。就連該報告也承認,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印度等都紛紛把寬帶作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先后出臺了國家寬帶發展戰略,對寬帶基礎設施的戰略意義、寬帶發展的具體目標、促進寬帶發展的舉措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美國更是把寬帶作為“美國創新”戰略“贏得未來”的重要支撐。而反觀我國,無論是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還是十大產業振興綱要,都沒有作為國家戰略基礎設施的寬帶的一席之地,大量的資金都投給了“鐵(路)公(路)機(場)”,而且在政策上也沒有給予寬帶發展任何的傾斜和扶持,僅僅是依靠三大電信運營商自身的努力在發展。一邊是以舉國之力在推動,一邊是以企業行為在推動,力量的懸殊一看便知,這是中外寬帶發展差距產生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什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寬帶市場上的壟斷。
再看三網融合。三網融合之所以10年遲遲邁不開步伐,障礙在體制;去年國務院強力推動三網融合、啟動12個城市試點后,進程仍不盡如人意,關鍵還是在體制。近幾年,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兩會”代表委員,不斷地寫文章、提議案建議,都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部門分割的監管體制,制約了三網融合戰略的有效實施,應順應技術業務融合的大潮,建立融合的監管體制,從根本上打破三網融合的僵局。從國外來看,無論美國的FCC,還是英國的OFCOM,抑或韓國的廣播通信委員會,都是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對通信、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業務進行融合監管的產物。專家認為,只有在這樣一個統一、融合的監管體制下,才能打破電信、廣電兩大行業壁壘,才能妥善地協調部門利益,才能促進三網融合的順利發展。也有人認為,中國的國情不同,出于意識形態的考慮,建立這樣一個融合監管機構難度很大。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張冠李戴地把制約三網融合發展的根本原因歸結為電信企業在寬帶市場上的壟斷??坎鸱蛛娦牌髽I的一些業務來“支援”廣電,對三網融合的推進更是杯水車薪。
制約寬帶發展、三網融合的真正病根找到了,藥方自然也不難開:要促進我國寬帶的發展,應盡快出臺國家寬帶戰略,明確寬帶基礎設施的戰略地位,對寬帶投資、扶持政策進行明確規定,國家與企業共同努力加快寬帶發展,縮小寬帶鴻溝;要推動三網融合戰略的順利實施,靠分拆這樣的小打小鬧意義不大,必須從根本上探索融合監管的體制,“體制不融,三網難融”。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融合,以及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當前電信業正處于一個急劇變革的時期,改革是電信業一個繞不過的話題。其實,自gg開放以來,電信業是壟斷行業中改革最頻繁、力度最大的一個行業,歷經四次改革重組的電信業,并不忌諱改革。但是,改革畢竟是事關行業發展的大事,必須經過扎實的調查研究和理性慎重的分析,而不是盲目出臺一些所謂的研究方案擾亂視聽,更不能為了個別部門的利益而誤導改革的方向。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作者:余仁)
篇3:后勤物業電信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后勤物業電信設施設備管理制度
一、管理內容
電信設施設備主要包括的范圍:
1.電信管井、管道、光纜、管線、電纜、電桿及其附屬設施。
2.分線箱、交接箱、公共電話及其附屬設施。
3.電信信號的接收裝置及其附屬設施。
4.學生宿舍室內公用電話線、電話機等。
二、規劃建設
1.根據國家和北京市有關法律法規,學校有關部門在新建、改造、擴建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住宅樓等建筑物時,應當配套規劃和建設電信設施設備,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2.新建、改造、擴建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住宅樓等建筑物,應當預設電信暗管暗線。整個工程竣工后,經學校有關部門專項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新建、改建道路、地下設施,應征求公司意見,方便規劃和預留電信管線的位置,有利于保護學校電信設施設備。
4.學校未敷設電信設施設備的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住宅樓等建筑物,在安裝電信設施時應敷設必要的電纜、管線等電信設施設備。
三、設施設備保護
1.學校各單位在新建、改造、裝修建筑物、道路、地下設施時,均有義務保護電信設施,有權制止或舉報破壞電信設施的行為。
2.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改動公用電信設施,遇有特殊情況必須改動或遷移的,應當上報學校有關部門并征得公司同意后才能施工。
3.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侵占、盜竊、變賣公用電信設施,公用電信設施必須由公司予以處置。
4.可能危及電信設施安全的施工作業,應事先征得公司同意,采取相關保護措施后再動工。
5.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損壞電信設施事故時,應當立即通知公司采取保護措施并承擔經濟賠償責任。
6.對于因發生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危及電信線路安全的樹木,公司及時組織人員進行修剪。
7.學校電力主管部門原則上應保m.airporthotelslisboa.com證電信設施的正常用電,在出現電力故障時應盡快予以修復。
8.任何單位或部門在鋪架電纜時,未征得公司同意不得私接、私掛電信電纜、電信井或線桿。
四、設施設備使用
1.如學校有關部門需使用通信管道,需征得電信主管部門或經營單位的同意,公司負責聯系溝通工作。
2.辦理手續:
?。?)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填寫《通信管道使用申請表》。
?。?)公司與電信經營單位進行聯系,說明使用詳細情況。
?。?)電信主管部門在同意情況下,與使用單位約定施工日期開啟井蓋。
五、處罰規定
1.故意破壞電信設施設備,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國家刑法及相關法律屆時予以處罰。
2.損壞國家、北京市電信主管部門或電信經營單位所屬電信設施,根據國家、北京市電信主管部門或電信經營單位相關規定承擔相應責任。
3.損壞學校所屬電信設施設備或者妨礙線路通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予以修復,并承擔產生的全部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