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規家訓征文:好好做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追憶我的外婆
普蘭店區地稅局 張默濃
“月兒,起床啦!”,我一個激靈從恍惚中醒來,又是夢,那個反復出現,真實清晰,卻再也實現不了的夢。“20**年了!”我長舒了一口氣,是啊,在不知不覺中外婆已經離開6年了,一切都仿若昨日……拂曉黎明餐桌上那一碗甜甜的雞蛋花湯;踏雪出行離家前那一句暖暖的叮囑牽掛;疲頓歸程返家后那一聲關懷問候;子夜深宵臺燈下那一杯溫溫的糖水紅茶……銀絲的白發、祥和的笑顏、優雅的風姿,無一不在我眼前一一浮現,不曾忘懷。盯著手中早已泛黃的老照片,時空被定格在1945年的某一天,那是一場盛大而隆重的婚禮,男人們衣著長褂,女人們身穿旗袍,氣氛喜慶而莊重,而中間那身材婀娜,氣質高雅,手拿捧花,身著西式婚紗長裙的美麗新娘,就是她——我的外婆。須臾間,思緒已隨之飄入過往……
外婆是1923年生人,祖籍山東,太外公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錢莊的小伙計成為了幾個錢莊的大老板,家境殷實。他主張男女平等,所以外婆自小就跟著兄弟們一起上私塾,熟讀四書五經,大了她又讀女子高中,接受新思潮新思想的教育,這在當時的舊社會是很少見的,但正是太外公堅定知識決定命運的信念,才使外婆從書本中提升為人待物的眼界,學會做人處事的精華,擁有一顆寬仁大度的心胸,讓她縱使在經歷人生滅頂般坎坷起伏時也能淡定面對,從容處之。
外婆大我整整一個甲子,不得不說正是這獨特的緣分,讓我生來對她就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我對外婆總是充滿了好奇,總是禁不住要一探究竟,總是喜歡纏著她給我講故事,講她的故事,講她和外公的故事,講她們家族的故事......外婆說太外公從一個窮小子成為錢莊老板,全靠腳踏實地,白手起家,歷經千辛萬苦,其中苦楚,不為人知,實屬不易;外婆說盡管后來家境富足,太外公卻勤儉持家,從不奢靡浮華,外婆和兄弟姐妹們自小便被告知不準剩菜(這也是她要求我們的),更不準浪費一粒糧食;外婆說太外公是當地有名的大善人,修橋修路,興建學堂,資助鄉里鄉親婚喪嫁娶,幫助店里伙計成家置業,當地的一座橋就是以太外公的名字命名的;外婆說她的大哥一表人才,心懷大志,一心為解放中國而努力,他暗地里長期為中國共產黨黨組織提供資助,最終卻為革命含冤而終,年僅28歲;外婆說她曾與外公替大哥為中國共產黨地下黨送信,膽戰心驚卻光榮自豪,并在大哥的感召下踏上了南下的火車準備加入革命......外婆的一生充滿著起伏,從結婚時娘家陪送6名丫鬟的“于家大小姐”到*中下鄉干活勞動改造的“黑五類”;從儀表端莊鄉里擁簇的“資本家大兒媳”到游街示眾鄰里避之的“日本特務”;從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舊社會“待字閨中”到和泥喂豬,燒火做飯的新中 hTtp://m.airporthotelslisboa.com/ 國“家庭煮婦”,外婆沒有絲毫抱怨,她還是那么平靜,那么從容,她總說:“我決定不了社會,決定不了別人,但我可以決定自己,決定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兒時聽外婆講故事只是單純的喜歡,是出于對未知過往的好奇,現在想想,外婆的那些故事其實是在向我傳承一個家族的家風家訓,是在教我怎樣做人,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外婆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現在仍能記得外婆在書房搖椅上讀書看報的樣子,晨起的陽光溫暖的灑在她身上,好似一個金燦燦的光圈縈繞在她身邊,專注的神情,微皺的眉尖,手中的放大鏡,時而流暢略過,時而停頓琢磨......這是一幅多么安靜祥和的畫面啊,美的讓人尖叫,卻靜的讓人窒息,自我記事起直到外婆生病前,數十年如一日,晨起讀書好似融入到她生命中一般,不曾間斷。我喜歡外婆讀書的樣子,不自覺的也想成為她的樣子,記得兒時的時光幾乎都是在外婆家度過的,我們四個孩子圍繞在她身邊席地而坐,一人拿一本書,靜靜品讀,細細回味,雖然我是最小的孩子,但在潛移默化下也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明白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曾國藩說過: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我想外婆讓我們多讀書,悉如此理。
那時還沒有雙休日,每周只休息一天,但每逢周六晚上外婆的五個子女都會分別帶著丈夫、妻子和孩子回去探望兩位老人,因為外婆說:“親人和睦家族才會興旺。”,每周的家庭聚會儼然已成為家族的傳統。大大的八仙桌滿滿的圍坐著近20口人,外公和外婆永遠都是坐在主位上,我因為年紀最小所以坐在外婆的身旁,其他人在外公身旁自大到小順位而坐,這個順序在外公去世前從未改變。小時候總是期待每周末外婆家的聚會,不僅是因為好吃的飯菜,孩童的玩耍,更多的是享受飯桌上外公的滿腹經綸和外婆臉上永遠掛著的慈善微笑。用現在的話說,外婆是一個高情商的女人,我從未看過外公外婆拌嘴吵架,外婆對外公總是和聲細語,相敬如賓,完美詮釋著外公賢內助和大家族長媳的角色。外公是家中老大,有十個弟弟妹妹,每逢年節,他們便會到家里作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這時,外婆就像陀螺一樣忙里忙外,不僅要做出一桌豐盛的家宴,還要為小叔小姑們準備帶走的飯菜,這樣的大嫂必然是讓人尊敬的,在外公去世的20多年里,外公的弟弟妹妹們都會定期來看望外婆,視長嫂如母親,我想所謂的家庭和睦、手足團結也不過如此吧?,F在外婆也去世了,但我們還延續定期聚會的家庭傳統,父母們三不五時也會去探望他們的叔叔姑姑,略表心意。每年春節我們都要回外婆的老房子,進門第一件事必然是為外公外婆敬上一炷香,鞠躬三下,送上晚輩對二老的懷念和尊敬。
“德中之王,百善孝為先。”外婆的母親直到90歲去世,一直都是外婆在照顧,所以當外婆生病了,外婆的孩子們也在盡心盡力的照顧她,讓我甚為感動。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外婆臥床不起,不能出門,大姨就將外婆抱到輪椅上,推出去曬太陽;為避免外婆生褥瘡,二姨天天給她擦身子,按摩筋骨;外婆不能吃飯只能吞流食,三姨便研究營養搭配,變樣的制作流食,確保外婆營養均衡;大夫說外婆總上痰是肺部不好,媽媽就給外婆買上等的燕窩,每天燉好后放在流食里幫助外婆清痰。父母輩做的這些,我們這些孩子看在眼里,更記在心里,如果說父母輩的孝順是外婆言傳身教的結果,那么我們在感受如此盡忠盡孝行為的日后,也勢必要恭敬有禮,竭盡孝道。
20** 年底我參加公務員考試有幸成為大連地稅的一員,那時外婆的病已經很重了,時而糊涂時而清醒,盡管如此,當我告訴她這個消息時,她仍然開心極了,眼里閃爍著久違的光芒,一直喃喃自語:“好啊,有出息,月兒有出息啦”。病榻上的外婆雖然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卻沒有磨滅她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她握著我的手一遍遍的叮囑著:“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不圖做多大官,但求問心無愧。”雖然從小我就一直聽她告訴我要好好做人,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但這一次的囑托卻意義重大,因為不久之后,外婆就徹底不能說話了......進入新的工作崗位,緊張而忙碌,但我無時無刻不謹記外婆的話,好好工作,好好做人。每逢周六我和媽媽都會去探望外婆,和她說說話,盡管她已經不能與我交流,但從眼神中我能感受到她的喜悅,正如兒時她給我說故事時我的喜悅。外婆曾和媽媽說希望看到我穿上稅裝的樣子,但直到她去世我也沒能穿上制服走到她面前,這是我對她老人家最大的虧欠和遺憾。
外婆一生歷經榮華寒微,順遂坎坷,在花甲之年痛失丈夫和唯一的兒子,但她依舊平靜而堅韌,從容而頑強。雖然她一輩子沒有出去工作,沒有賺過一分錢,但在我的心里她是偉大的,因為她用她良好的家教和正直的家風將自己的子女都培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外婆去世享年88歲,大家都說是長壽的老人,在我心里她確實是長壽的,卻無礙于年齡,古語云:“亡而不死者,壽也!”外婆的人雖然已經離開了,但她的音容笑貌、諄諄教誨卻時??M繞在我耳畔,并將永生烙印于我心間。
“及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相信作為她的子孫后代,無論是誰,無論在哪里,無論做什么,都會永遠銘記她的教導,傳承優良家風,好好做人,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由善良之人組成的家庭勢必是積善的家族,一個積善的家族勢必吉慶相伴、世代興旺!
篇2:小學生好家風好家訓征文(優秀)
小學生好家風好家訓征文(優秀)
【篇一】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小學生好家風好家訓征文(優秀)小學生好家風好家訓征文(優秀)。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于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于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篇二】
“孝悌、誠信、禮讓、勤儉、崇學、敬業、友善、上進“我校三至六年級學生家庭“家訓家風“調查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上述詞語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也完全吻合“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為內涵的當代浙江共同價值觀。
有的同學說:“正直做人,認真做事,勇于擔責,勤奮上進,是我家的家訓。爸爸媽媽希望我的意志像磐石一樣堅定,胸懷像大海一樣寬廣,做一個快樂、陽光、自信的男子漢!“他的同學說:“我家的家風是:孝為先,和為貴,勤為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工作,勤勤懇懇治家?!拔宥嗵K晴同學家的家訓是“誠信做人“;五一班呂持斌同學家的家訓是“孝順、平靜、誠實、豁達?!坝械耐瑢W家的家訓是“孝順為先,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言行一致;有禮有節,無私奉獻;勤學好問,強健體魄?!凹议L陳慧良認為:家風要真正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我們一定能受益終生,擁有一個幸福、安康、和諧、美滿的家庭。王張洋同學和大家交流了“王氏家訓“:“王氏子孫,謹記家訓:誠實做人,勤奮好學;樂觀向上、積極向善;勤儉樸實,忠孝仁義;鄰里和睦,兄弟團結;人均有錯,知錯就改;富不忘本,窮不言棄;一生謹記,家和事興。小學生好家風好家訓征文(優秀)文章小學生好家風好家訓征文(優秀)出自,此鏈接!?!啊八^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家每戶都該有家訓家規,不僅要讓孩子去遵守執行,作為家長更應做好榜樣?!凹议L包月紅如是說。
我的家訓是“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精益求精、勤儉節約?!敖憬慵业募矣柺恰皩W問浩如滄海,人生渺如沙粟,求知明理冶性情,貴在持之以恒?!案绺缂业募矣柺恰叭蕫?、誠信、擔當“;許多家長認為:百善孝為先,老實做人,言而有信,敢于承擔責任,這些都是做人之根本。
在這次家訓家風調查活動中,祖輩們也不甘落后,紛紛參與討論。然而,我的外婆說:“做人一要誠實,二要善良和勤勞。先成人后成才。做人最重要的莫過于養成
勤儉、誠信和積極向上
的品質,這是我家的家訓。正確的家訓能形成良好的家風,有助于培養和教育好子女?!拔业臓敔攧t認為:“家長的責任不在于給孩子鋪路,而在于為其指明方向。家訓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刻苦學習,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小學生好家風好家訓征文(優秀)征文-主題征文?!鞍职謰寢屨J為:家庭教育其實是一種家風熏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風,才能給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而家訓正是家庭成員修身持家、自省自勵的重要載體;培育好家風、好家訓是弘揚優秀傳統美德、凝聚正能量、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因為家訓家風,不僅僅是道德教化的口號,還是家族精神的體現,通過代代家族成員具體的行為而踐行和傳承。學校倡導家風家訓,努力使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轉化為每個家庭的內在需求,充分發揮廣大學生家庭實踐“中國夢“的作用和力量。
醒廣大家長家訓家風不能搞模式化、程式化,要與時俱進,要善用家訓警誡自己和子女的言行,如與別人有了矛盾,可告誡自己“海納百川,怠時,有容乃大“;學習懈警示自己“業精于勤荒于嬉“;鋪張浪費時,提醒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昂迫患绎L,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