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實施素質教育總結

2379

實施素質教育工作總結

(20**-20**第一學期)

白沙小學

王艷剛

光陰似劍,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在這學期中,我認真執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構建高效課堂落實到教學中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體總結如下: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本著“多學、常思考”的宗旨,本學期我除了經常閱讀有關的專業資料和網絡信息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并經常到有經驗、有先進教學理念的教師那里去聽課。在學校組織的師徒“滾雪球”教學及高效課堂交流中,我們教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并將學到的知識與經驗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來,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創建有效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我們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了創建有效課堂,這學期我研究的小課題是:“如何創設有效數學情境的研究”,是想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數學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他們真正體味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本著這一原則,我主動參加了我校組織的自愿上一節創新的課,在教學“拋硬幣”一節時,我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情境中設疑,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來感知問題的可能性,在一系列的游戲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中學、玩中學、大大的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的興趣。并且在與同行們研討時既能提高自身水平,又有利于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課堂效率,達到自主、創新、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認真落實培優補差,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培優補差對于數學學科而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每個數學教師在這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學校也很重視,除了培優補差外,每個教師還指定了詳細的轉差計劃、轉差有記錄,有總結。本學期每位教師至少轉化一至二名學困生。由于我們學校每個學期都有插班生,再加上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學困生很多,所以把每周一下午最后一節課,給學生補差,特別是臨近期末考試這段時間,有時還要利用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給差生補課,確實很辛苦。好在,工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學生都有較大的進步。說明補差效果很好。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

篇2:低年級美術素質教育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低年級美術素質教育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生美術素質基本情況,更好地落實《全國學校藝術教育規劃》,提升小學美術教育教學質量,EE教委開展中小學生美術素質專項抽查。并制訂了一系列相關學生美術素質專項抽查實施方案,并對EE中心學校的學生進行了抽查測試?,F將低年級抽測情況和相關分析報告如下:

  一、抽測內容及方式

  依據《美術新課程標準(實驗稿)》,選取我區小學美術教材之內容,以書面測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現場測試。抽查內容分為美術基礎知識連線題、選擇題和簡筆畫三部分,時間為四十分鐘。

  二、統計分析方式

  分析初期呈現方式是分數,最終轉換成等級方式(A、B、C、D)呈現,A為優秀,B為良好,C為達標,D為待發展,對抽查班級學生進行達標率和優良率的統計,并以書面意見為全面提高我校美術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提供可鑒性的建議。

  需要強調說明的是,此次大范圍地對美術學科進行抽測,目的是為了了解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教育教學的普及和落實情況,學校是否按美術新課程標準認真貫徹落實美術素質教育方針,教師是否認真按教育部門文件要求的美術教材進行授課。

  三、測試卷分析

  A、選擇題分析:(5小題,每題5分,共25分)

  第1題出自第3冊課本第1課《民間玩具世界》的知識,介紹了紙扎制的燕子風箏既是民間民俗節令性活動玩具,又是極有觀賞價值的工藝品;

  第2題知識如果教師平時沒有注意對學生有意識地進行美術欣賞知識的講授,或學生美術課外知識缺乏,此題完全答對有點難度,因為油畫《向日葵》的作者凡高這位畫家在第1冊課本第20課《遙遠的星空》有學過, 介紹了他另外一幅作品《星月夜》,當時教師如果在介紹凡高這位畫家時注意知識拓展的話,應該會提到他的一幅聞名全球的代表作《向日葵》。

  第3題紅黃藍三原色的知識是講授美術色彩知識最主要的知識點,在第2冊課本第13課《涂色游戲》專門有學過,要求能認識三原色,能用線條和色彩進行造型。

  第4題和我們的生活聯系密切,考查學生平時是否養成仔細觀察生活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足球、電視、城堡、課本四個選項中選出外形會有三角形形狀的一項,看學生是否能聯系進行正確判斷,而且在第1冊課本第4課《圓圓、方方、尖尖》有學過,要求能感知生活中常見的原形、方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形狀。

  第5題也是美術知識和生活常識結合的題,"點、線、色"作為單元重點知識貫穿一、二年級,因此對于"斑馬身上的花紋屬于視覺元素中哪種元素?"這題,就算學生對于美術專業術語"視覺元素"難于理解,但如能聯系交通"斑馬線"這個詞也是較容易選擇"線"這個答案的。

  B、連線題分析(2題9小組,每組5分,共45分)

  連線題知識均是課本內容,也是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特點設計的,且配有范例:皮影--牛皮,淺顯易懂,容易操作。

  第1題"把下面的民間玩具和所用的材料用線條連接起來",有四組連線題"泥人大阿福"、"面花獅子糕"、"布老虎"、"風箏"有"泥"、"面"、"布"材料的相關提示,就算"風箏"一組不知道所用的材料,但剩下只有"紙、篾(mie)片"這一單獨答案了。

  第2題是把水果和相對應的顏色連線,更結合生活常識。

  C、簡筆畫分析(2題,每題15分,共30分)

  此兩題都是主要考察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1題:請你畫出三種不同的葉子外形并為它們畫出葉紋好嗎?

  描繪對象是"葉子"(沒有具體規定哪種葉子),數量是"三種"(規定了不同的外形),深層要求是"畫出葉紋"。

  這是考學生對題意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時還了解學生繪畫表達能力,以及學生審美能力,是否能畫出不同的美麗葉紋。

  第三冊第三單元"點線色,你我他"的第7課"美麗的葉子"教學重點是"嘗試與運用線描、色繪或拓印表現葉子形態美、紋理美"。

  第2題:你能畫出兩種不同的恐龍嗎?

  描繪對象是"恐龍",數量是"兩種",這是第4課"恐龍來了"的作業基本要求,而"運用點、線、面表現想像中的恐龍形象,創作恐龍的故事是本課的重點、難點"。

  畫恐龍相對畫葉子的難度大多了,要能畫出恐龍的形態特征,但恐龍是很多學生感興趣的繪畫對象,很多恐龍名字他們是如數家珍,想象空間很大,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一部分學生就只能達到這種基本要求,小部分可能還達不到,一部分繪畫能力強的學生可能會畫出有畫面主體與背景關系的恐龍世界想像畫。

  總的來說,二年級的測試卷難易程度適中,大部分知識出自教材的內容,有一定的靈活度。

  四、抽測數據統計

  五、抽測分析及建議

  從本次抽測來看,小部分學生對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太扎實,簡筆畫失分很嚴重。有些學生對葉子的外形,葉紋理解不夠,恐龍外形特征沒有表現出來,說明學生沒有領會課本知識的要領。

  整體看來,大部分學生對于造型與色彩的能力掌握較好,美術課與日常生活結合較為緊密,對大部分知識內容掌握較好。多數學生能夠把理論和技能結合,并有較好的發揮、創新,能夠體現學生對教材對生活的理解和體會。但從整體來看也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部分學生對于"恐龍"的繪畫尤佳,充分表現其天真的童心及美術技能,但存在小部分學生繪畫表現能力較差的現象,個別學生對于物體基本造型特征都無法表現;較多學生對于"民間玩具"、"向日葵作者"基本美術知識掌握不夠,從中體現教師在知識點的講授及學生接受的情況,需重視。

  根據以上分析建議如下:

  1、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整體美術素質的培養,注重課本美術知識的連貫性和相通性,講授時要注意知識點的準確把握,注意知識拓展。

  2、在平時美術教師應加強對美術欣賞課內容的講授和輔導。

  3、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平時仔細觀察生活中人和事的好習慣,以各種渠道汲取美術知識。

  4、教學中,在抓好美術尖子培養的同時,應對全體學生美術知識、技能的教育加強,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的掌握。

  5、從美術基礎知識與繪畫技能相比較看,基礎知識相對較弱,學生們普遍對動手繪畫較有興趣,建議今后教師教學中盡量加強對美術基礎知識和美術欣

賞能力的輔導。

  [EE中心學校王卓文]

篇3:老師《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后感

  老師《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后感

  一看見《素質教育在美國》這本書,就被其封面上的幾行字所吸引:“中國的學生屢獲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獎,而當今中國尚未培養出獲諾貝爾獎的人才,這是不是發人深省的、中華民族的一大困惑?”——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無法釋懷的一個迷。再看看作者的簡歷,這是一位在中國的教育中成長,在美國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對中國和美國的教育都有著深刻的體會和思考,尤其當其兒子親身經歷了美國的教育之后,作者對中美教育的體會和思考更加具體,更加全面。作為一位教師,教育作為工作就像吃飯穿衣一樣成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們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國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書的第一章《創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講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國畫啟蒙教育的兒子三歲就能畫出像模像樣的國畫。來到美國后,作者把有著繪畫天賦的兒子送進了邁阿密大學美術學院辦的繪畫學習班??墒窃谶@個班里,兒子卻無法落筆畫畫,因為老師什么都不教,只讓學生涂鴉似的亂畫。甚為不滿的作者立即讓兒子退出了這個“誤人子弟”的繪畫班??墒且欢螘r間之后,作者發現,美國孩子在繪畫的時候有著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從不問“像不像”,而是問“好不好”,也就是畫得獨特不獨特。而中國孩子評判一幅畫好壞的標準卻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師的畫,像不像現實中的實物。如果沒有一個參照物,他們就根本無法下筆。

  看起來這好像只是評判標準的差異,而實際上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誤區,即把技能和創造分隔開,把教和訓練混為一談,結果是“許多中國的孩子具有的是相當好的繪畫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創造力。作者最后寫道:把“教”混同于“訓練”,就會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一個別人預設的模式、計劃和步驟去達到他人設計的目標。結果,教師或學校的無形外力就會延伸到本屬于孩子的自由發展和思考的空間。

  改革我們的教育觀念,改革我們的教育手段;解放學生的思想,解放學生的行為,營造“自由與開放的追問風氣”,把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創造一種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 即解放孩子的雙手、大腦、眼睛、嘴巴、時間、空間,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馳騁疆場的千里馬, 而不是循規蹈矩、謹小慎微、墨守成規的“小綿羊”。心理學研究表明,只有在極度輕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與體驗生命本體的狀態才是最富創造性與開拓性的,也就是說當人處于自由放松而又專注的神弛狀態時,人的創造性才是最強的。因此,我們現在亟待把本屬于孩子的自由發展和思考的空間還給孩子。

  “仿我者死,創我者生”。陶行知先生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愿創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樣開的更美更艷;愿我們的學生在創造的氛圍中開開心心地學習!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