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電信詐騙案例分享

1476

“網絡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借助手機、固定電話、互聯網等通信工具和現代網銀技術實施的非接觸式詐騙犯罪。隨著經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各類電子賬戶、移動支付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類數據共享為我們提供巨大便捷的同時,我們個人、公司的私有信息,也更容易的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或者團伙共享;大至全國,小到貴州省,乃至貴陽市,每年受“網絡電信詐騙”的次數、損失的額度都觸目驚心。犯罪分子抓住一般人群的普遍心理,不斷翻新花樣,針對大眾趨利避禍等不同心理弱點,編造虛假信息實施詐騙,有些人因為缺乏辨別常識和防范意識,往往易被迷惑導致上當受騙。為了避免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上當受騙,特別組織此次培訓,望大家認真學習,以下真真切切發生的案例為前車之鑒,避免重蹈覆轍,同時希望通過此次培訓,大家進一步提高私人信息和公司信息的保密警覺性,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詐騙的主要手段解析

一、冒充公安局、檢察院和法院辦案

冒充郵局、銀行、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以涉嫌犯罪、銀行卡透支涉嫌洗黑錢、郵局通知領取的包裹內藏有毒品、法院通知領取傳票等為理由聯系您。當您辯解時,告訴您的身份信息泄露,涉嫌販毒、洗錢等重大犯罪,威脅抓捕您及家人并判刑,要求您向指定的“安全賬戶”匯款、轉賬,證明自身清白后退還。

案例一:20**年4月30日8時許,王某某在宿豫區文昌花園家中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安機關民警,并告知王某某其涉嫌洗黑錢,后王某某先后與一伙自稱公安局的趙天佑大隊長、檢察官高曉琴等人聯系,被對方多人以資金清查、繳納保證金為由要求王某某轉賬、匯款,王某某未經核實即相信對方,然后到工商銀行宿豫支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珠江路營業廳向對方提供的所謂安全賬號轉賬三次,損失金額142710元。

案例二:20**年1月8日9時許,杜某在宿遷市淮海建材城接到0527-95588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工商銀行的工作人員,銀聯中心收到杜某在上海浦發銀行的信用卡欠款要求杜某還款,杜某稱沒有辦過浦發銀行卡,對方要求杜某報警,并將電話轉接到021-63280123電話上,接通后對方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區分局李警官,要求杜某將銀行卡內的錢轉至公安局安全帳戶上,后杜某到宿豫區珠江花園工商銀行ATM機上,用自己的銀行卡按照對方指示進行操作,(將)其銀行卡里72120元錢(被)轉到對方提供的帳戶上,后發現被騙。

案例三:20**年1月10日下午,李某某在宿豫區來龍鎮路墩村家中接到052785287938電話,對方自稱是郵政局的工作人員,稱有人郵寄給李某某的包裹中藏有毒品,讓李某某聯系緝毒大隊052786224958電話。李某某用手機打電話與該號碼聯系,對方自稱是緝毒大隊,并稱李某某信息泄露,讓李某某到自助取款機為銀行卡加密,后李某某到來龍街郵政儲蓄銀行自助取款機上根據對方說明操作,自己郵政銀行卡內49900元被轉入對方賬戶內,后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工作人員不會通過電話辦案,也從未設立所謂“辦案賬戶”、“安全賬戶”,不同單位之間的工作電話無法直接轉接。接到此類電話不要與對方聯系,應立即掛斷并報警。

二、QQ盜號冒充親友借款或冒充上級領導指令轉款

部分公司、企業財務部門人員設立組群,QQ號被盜后,犯罪分子冒充經理或財務總監要求會計向指定賬號轉賬實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電子郵箱、QQ發送含木馬病毒程序的鏈接、圖片、視頻等,誘使您點擊查看,盜取QQ登錄口令和密碼,掌握您的QQ好友名單及聊天內容,遠程錄下您的聊天視頻,然后冒充您以急需用錢為借口向您的親友借款。

案例一:20**年3月13日上午,宿豫區某農機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財物會計田某某,其聯系人南京小張的QQ被人刪除,南京小張是屬于該農機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員工,其與田某某正常有業務往來。后有一個QQ號碼冒充為田某某QQ聯系人里的南京小張,并要求田某某打款25萬元到一個叫孟海寧的卡上。后田某某請示該公司總經理獲得批準,通過網上轉賬方式從總經理的銀行卡上轉給孟海寧工商銀行卡上25萬元。事后田某某打電話聯系南京小張核實,發現其被詐騙。

案例二:20**年3月5日15時許,住宿城區運河路的李某通過QQ聯系宿豫區某單位的張某,稱其目前在國外出差,他的朋友現在急用錢,但其在國外匯款不能立馬到賬,所以請張某先把錢匯給他的朋友,而后他再把錢匯給張某,后張某通過銀行自助端從自己工商銀行卡上轉了五萬元給對方提供的賬戶。當日下午,李某打電話給張某告知其QQ被盜,張某方知被騙。

警方提示:遇到此類情況,不要僅僅憑聊天記錄就著急匯款,一定要與對方電話聯系核實確認,切勿匯完款后再聯系。

三、冒充車管所、財政局、殘聯、稅務局、教育局發放退稅、補貼費用

犯罪分子以國家實施惠民政策為理由告知汽車、摩托車、家電或房產享受退稅、補貼;殘疾人家屬領取國家補貼;在校子女享受義務教育助學補貼;新生兒享受生育補助。并套問銀行卡及金額,誘騙您到ATM機上按照他的指令操作,把卡上的現金轉走。。

案例一:20**年3月12日下午,宿豫區錦華名園小區張先生接到一自稱交警隊工作人員的陌生電話,稱其購買的汽車可以退還部分購車稅,并提供稅務局聯系電話,趙先生聯系對方后被誘騙轉賬7萬余元。

案例二:20**年2月1日15時許,殘疾人莊某某在宿豫區東方花園家中,其手機接到一電話,對方自稱是國家殘聯,以發放殘疾補助為由,讓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操作領取補助,莊某某即到宿豫區江山國際花園農業銀行分三次將其銀行卡上的79000元轉給對方賬戶。

案例三:20**年1月15日14時許,宿豫區保安鄉的章某接到自稱衛生局工作人員電話

,以發放生育補貼款為由,要求其跟財政局工作人員聯系領取,章某即根據對方要求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操作,后發現其銀行卡內35800元被對方轉走。

警方提示:政府部門關于稅費減免、補貼,事前一定會發布文件或通告,符合條件的市民要持相關證照、發票等憑證,到當地指定部門辦理,絕不會電話通知,或通過ATM機直接把錢打到銀行卡內。國家對新生兒生育沒有無補助政策。

四、網絡購物支付故障辦理退款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您的網購交易信息,冒充商家客服人員,稱支付系統故障交易訂單失效,以辦理退款等借口,誘騙您到ATM機上按他的指令操作,或登錄他指定的網址或鏈接,進行網上銀行操作,竊取用戶名、密碼,盜取存款、誘騙轉賬。

案例一:20**年4月8日上午,宿豫區大興鎮張某某在家中接到4006065500的電話,對方自稱京東商城客服,稱張先生購買的商品訂單信息出錯,將定期從其綁定的銀行卡上扣錢,提示張某某與其提供的銀行客服聯系,后張某某聯系對方,并按照對方電話指示在網上操作被騙轉賬2萬余元。

案例二:20**年4月15日15時,宿豫區某銀行工作人員劉某在網上購買物品,當日下午17時,其手機接到18268167859的電話,對方稱劉某購買的物品未成功要退款給劉某,并讓劉某加其QQ號(3020478585,名稱是訂單客服06),對方通過QQ號發送網址“http://aa.wqrhps.comg讓劉某登陸,劉某按照對方要求打開網址填寫了個人銀行卡及身份證、手機號碼信息,并將收到的手機驗證碼告訴對方,后發現其銀行卡被人分五次消費19995元。

警方提示:凡收到此類信息,一定要登錄淘寶、京東商城等電商的官方網站,與客服人員電話、QQ或旺信聯系確認。千萬不要打開對方提供的網址登陸進行操作。

五、招聘代刷網店信譽兼職工作人員以及網上充值返現

通過互聯網郵箱、QQ群發招聘為網店刷信譽度的兼職人員廣告,以購買充值卡、游戲點卡等商品后返還本金及傭金為名進行詐騙。

案例一:20**年3月28日,宿豫區江山國際花園的李女士,收到一內容為招聘代刷網店信譽兼職的陌生QQ郵件,加對方為好友后,按照對方指示登陸購物網頁,購買了價值8000余元的手機充值卡后,對方沒有按照約定退款,也無法聯系,方才發覺被騙。

案例二:20**年3月7日,黃某某在宿豫區中通名仕佳園小區家中用手機玩刀塔傳奇游戲時,看到游戲公告里有個充錢升級信息,并說充了以后還能退,黃某某就登陸對方提供的網站:m.airporthotelslisboa.com通過支付寶充了兩次錢分別為100元和1280元,后對方又發信息說要想提現還要繼續充錢,其又通過網銀給對方賬號充了4960元和11620元后發現被騙,共計損失17960元。

警方提示:兼職代刷網店信譽需要了解清楚詳細的流程,不要輕信詐騙分子提出的高額傭金。涉及錢款時,一定要反復確認。兼職前,一定要先確認對方公司的電話、負責人、工商注冊號等。

六、無擔保、抵押貸款

通過發放小名片、張貼小廣告、群發短信或設立虛假網頁形式,發布“快速辦理無擔保抵押貸款”類信息,誘騙事主以證明還款能力、提前支付利息為名匯款、轉賬詐騙。

案例一:20**年5月30日,家住宿豫區雨露小區的李先生通過互聯網查詢到某小額貸款公司發布的貸款信息,正巧其近期經濟緊張急需用錢,于是聯系對方貸款10萬元,被對方以辦理保險開戶、驗證資金等方式誘騙匯款5萬余元。

案例二:20**年2月7日下午,家住宿豫區順河鎮文昌居委會的郭某某,通過路邊撿到的低息貸款小廣告,與一手機號碼為13524107779的男子聯系向其貸款5萬元,該男子稱需要郭某某先行支付半年利息2000元,郭某某向賬號現金匯款2000元后,該男子又稱需保證金4000元,郭某某又匯款4000元,但對方又稱需要支付全年利息4000元,郭某某方知被騙。

警方提示:無抵押、擔保的貸款業務是不符合常理的,此類廣告宣傳均系詐騙。正規單位從未開設無需任何抵押、擔保的貸款業務。辦理貸款業務應到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

七、參與綜藝節目中獎

冒充電視熱播的綜藝節目組,群發中獎短信,設置虛假節目網站供接收信息者登記個人信息,以繳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等為誘騙匯款、轉賬。若接收信息者登記信息后發覺可疑、不匯款,對方還會冒充律師以追究“違約責任”恐嚇、催促匯款。

案例:20**年4月7日,宿豫區某學校老師莊女士接到一條陌生號碼短信,稱其手機號碼被“我是歌手”節目抽選為場外幸運觀眾,獲得獎金12萬元及蘋果筆記本電腦一臺。莊女士明知自己未參加此類活動,還登陸對方提供的活動網址,填寫個人信息確認領獎。網站提示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公證費等費用,否則要起訴其違約,莊女士于是按照對方指示先后轉賬3萬余元,后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牢記“意外之財不可取”。接到此類電話或短信的,要仔細回憶是否參加過節目活動,如果沒有,肯定是騙局。在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確認領獎,并不具備法律效力,不用理會對方的“起訴”威脅言論。

八、冒充領導辦事急用錢指令匯款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事主剛到某單位上班的信息,冒充其單位領導,以辦事急需用錢為幌子,指令事主匯款到某帳戶進行詐騙。

案例一:侯某于20**年1月4日才到宿豫區某鎮財政所工作,1月5日早上9點多鐘,其接到18505260245電話自稱是鎮黨委書記,現在正陪領導人檢查指導工作,需要用錢,讓其匯5000元錢到62109862420**767451賬號上,侯于10時許從郵政儲蓄銀行匯5000元錢到62109862420**767451賬號上,后發現被騙。

案例二:20**年3月16日8時許,李某某在宿豫區楓華麗致酒店一樓接到18651247330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其做宣傳的翰林華府宣傳負責人田總,要借李某某的錢給領導送禮,當日10時許,李某某到宿豫區珠江路工商銀行ATM機上用自己的銀行卡向對方提供的帳戶(6212263602046626545)上匯款8000元,匯款成功后對方再次要求朱曉青匯款時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新入職人員剛剛到單位上班,對領導不太熟悉的實際,冒充領導,以各種理由讓當事人匯款,同時當事人認為對方是領導,又不好細問、回絕,直接匯款而上當受騙。遇到這種情況時,您只要問問你單位的同事,再查找一下單位的領導電話并撥打過去,找個理由核實一下就便知真假。

九、網上辦理信用卡

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聲稱可以不用審查收入證明快速代辦各大銀行的大額信用卡,誘騙收入較低網民以驗證還款能力為名誘騙轉賬、匯款。

案例:20**年3月16日19時,曹某某在宿豫區金外灘小區家中上網時,通過彈出窗口鏈接的網頁填寫申辦信用卡信息后,3月18日11時許、3月22日11時許分別在宿遷金鷹商場南側工商銀行的ATM機上現金匯款給對方400元的“資料費”、4000元的“提點費”;3月22日17時許在宿豫區珠江路工商銀行ATM機上匯款給對方6000元的“激活費”,共計被騙10400元。

警方提示:辦理信用卡業務一定要到各個銀行營業廳或撥打銀行電話詳細咨詢。通過欺騙、隱瞞真實收入,騙取金融機構信用卡,屬于金融詐騙行為。

十、銀行賬號變更

群發內容為“請把錢存到**銀行,賬號***”等手機短信。有的事主碰巧正要匯款,收到此類信息后,可能不仔細核實就將錢直接匯到不明銀行賬號上。有的事主因為欠別人的錢,收到此類信息時,以為是催錢的,沒有核實真假就將錢匯入不明賬號。

案例:20**年2月份的一天,正在銀行準備給外地客戶匯款的市民王女士接到一陌生手機短信,內容為“之前那張銀行卡不用了,把錢匯到我這個賬戶上,賬號***”。王女士誤以為客戶發來的,于是直接將錢匯入對方指定賬戶,后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陌生手機號碼發送此類短信的,均為詐騙信息。辨別此類信息真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直接聯系自己要匯款的人員核實信息真假。

十一、冒充熟人打電話

隨意撥打手機問“記不記得我是誰”,若接聽者根據口音、號碼歸屬地誤認為是哪位外地的朋友,對方就冒充這個朋友稱從外地來看望,隨后會以途中發生車禍或因嫖娼、吸毒被抓急需用錢為由,誘騙匯款、轉賬。

案例:20**年4月1日14時,蔡某在宿豫區順河鎮張圩居委會家中接到一自稱是王總的陌生電話,稱要到宿豫區辦事,蔡某的確認識一姓王老總。4月2日8時許蔡某再次接到該電話稱因辦事需要錢請其匯6000元錢,并用短信將帳號發給蔡某(帳號為6215581813001914168,名稱為王濤),后蔡某在宿遷市工商銀行宿豫支行向該帳戶存現金6000元。當日下午蔡某再次接到王總電話稱錢還不夠,要再匯款6000元,后陳旺用ATM機向該帳號轉帳6000元,不久后其發現被騙,在銀行查詢對方帳戶發現錢全部被取走,共被騙12000元。

警方提示:接到此類陌生電話的,不要輕易認熟人,要保持冷靜,可直接詢問姓名,確認對方真實身份。

十二、網絡加盟代理

通過網絡發布虛假的商品需加工信息,當事主主動聯系時就以先繳納郵寄費、加盟費,再給事主郵寄需要加工的物品為由進行詐騙。之后詐騙分子又冒充物流公司工作人員,以需要繳納合同費、工商代理費、材料費不斷地進行詐騙,直至事主發現上當受騙。

案例一:20**年5月8日18時許,陸某某在宿豫區天一苑小區家中電腦的“致富網”上看到一條關于做加工珍珠信息,后在該網頁留下姓名,電話號碼等信息。9日8時許,珍珠公司給陸某某手機打來電話,讓其先向其提供的銀行賬戶匯款保證金500元,陸某某在宿豫區工商銀行自動取款機上向對方提供的賬戶匯款500元后,又被對方要求匯信用保證金2000元,保價費6000元,12日下午對方再次要求匯款時,陸某某發現被騙后報案。

案例二:20**年1月20日,住宿豫區商貿城的張先生通過百度搜索到生產圓珠筆的某商貿有限公司網站,對方稱只要張先生加盟,就上門提供技術指導,免費提供生產設備和材料,并且負責產品回收。張先生按照對方要求先后匯款加盟費、合同費、工商代理費、材料費等共計3萬余元,后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

網絡加盟時,不要被所謂的高回報、高利潤所迷惑。要仔細甄別網站是否為正規的網站,不輕易向陌生賬戶轉賬,要了解該公司是否真實存在。

十三、高薪招聘

通過群發短信或設立虛假網頁形式,以當地大型酒店名義發布招聘公關先生、司機信息,許以高額薪酬或職業誘惑,事主主動聯系報名后,以繳納服裝費、體檢費、保證金等費用為名誘騙匯款。

案例:20**年3月9日,住宿豫區珠江花園張先生(待業在家)上網時查詢到市區某大酒店高薪招聘司機,于是聯系對方報名,通過電話面試后,對方以先繳納服裝費、押金等名義,誘騙其匯款6000元,后對方繼續讓其繳納費用時發覺被騙。

警方提示:遇到此類信息后,一旦對方提出交納所謂的保證金、抵押金,當事人應通過其他方式聯系招聘單位或直接到招聘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詢問,以免受騙。

十四、網絡炒股或做期貨、現貨

通過網絡發布所謂的股評專家信息,打著“績優股票”、“股票咨詢”、“幫你炒股”等旗號,通過騷擾電話、電視薦股,騙取受害人匯出“會員費”,或以協助炒股的形式騙取受害人原始股本。

案例:20**年2月28日,家住宿豫區惠隆花園的李先生接到自稱上海某現貨研究中心業務員的電話,對方勸李先生炒現貨獲利,根據對方提供信息,李先生通過某電子現貨交易網絡平臺投入10萬余元,后有少量盈利,至5月份突然全部虧損,方才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股票、期貨、現貨信息以證監部門和股票專門機構提供的信息為準,對所謂的專家信息、內幕消息,廣大股民要提高警惕。

十五、冒充軍警訂貨

冒充地方駐軍、消防、武警采購人員撥打商戶老板電話,許以差價利潤,要求在短時間內聯系指定廠家代購某品牌商品,并冒充廠家以支付全額貨款才能發貨為名誘騙匯款、轉賬。

案例:20**年2月份的一天,經營家電的宿豫區仰化鎮杜先生接到一自稱宿遷市消防支隊劉隊長的電話,稱要購買家電,與其談好價格后,對方稱財務報賬麻煩,讓杜先生代購一些軍用帳篷,一并付錢,并提供帳篷廠家電話。杜先生聯系廠家轉賬支付3萬余元貨款后,發現廠家和劉隊長的電話均無法接通,后聯系消防支隊發覺被騙。

警方提示:軍隊、武警部隊有嚴格的采購渠道,即使需要臨時采購,也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接到此類訂貨電話時,可直接與有關單位核實情況,不要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

所以,凡是以“公、檢、法、銀聯、郵政”等單位名義電話或短信通知,“領取傳票、郵包、辦理銀行貸款,或聲稱銀行卡、醫??ㄒ淹钢А?,后解釋“你的身份信息被別人冒用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并要求通過銀行或網銀向其指定的“安全賬戶”匯款、轉賬以備核查的,均為詐騙!

凡是以“稅務、財政、教育、民政”等單位名義電話或短信通知,發放“購車退稅、購房、教育、生育補助”等各類補助補貼的,并要求在銀行ATM機上按照其指令操作的,均為詐騙!

凡是電話或短信通知中獎,并要求先繳納稅收和公證費的,均為詐騙!

堅決做到:不聽、不信、不怕、不動卡、不匯款、不轉賬!立即掛斷電話,撥打110或到派出所報警求助。

以上情況,也請您廣為傳播,轉告親朋好友。謝謝大家!

篇2:酒店案例:多角色詐騙劇

  酒店案例:多角色的詐騙劇

  一天傍晚,北京某飯店服務總臺的電話鈴響了,服務員小姐馬上接聽,對方自稱是住店的一位美籍華人的朋友,要求查詢這位美籍華人。小姚迅速查閱了住房登記中的有關資料,向他報了幾個姓名,對方確認其中一位就是他找的人,小姚未思索,就把這位美籍華人的所住房間的號碼818告訴了他。

  過了一會兒,飯店總報務臺又接到一個電話,打電話者自稱是818房的"美籍華人",說他有一位謝姓侄子要來看他,此時他正在談一筆生意,不能馬上回來,請服務員把他房間的鑰匙交給其侄子,讓他在房間等候。接電話的小姚滿口答應。

  又過了一會兒,一位西裝畢挺的男青年來到服務臺前,自稱小謝,要取鑰匙。小姚見了,以為果然不錯,就毫無顧慮地把818房鑰匙交給了那男青年。

  晚上,當那位真正的美籍華人回房時,發現的一只高級密碼箱不見了,其中包括一份護照、幾千美元和若干首飾。

  以上即是由一個犯罪青年分別扮演"美籍華人的朋友"、"美籍華人"、和"美籍華人的侄子",

  而演出的一出詐騙飯店的丑劇。

  幾天后,當這位神秘的男青年又出現在另一家飯店用同樣的手法搞詐騙活動時,被具有高度警惕性,嚴格按飯店規章制度、服務規程辦事的總臺服務員和總臺保安員識破,當場被抓獲。

  評價:

  冒名頂替是壞人在賓館犯罪作案的慣用伎倆。相比之下,本案中的這位犯罪青年的詐騙手法實在很不高明??偱_服務員只要提高警惕,嚴格按規章制度辦,罪犯的騸局完全是可以防范的。

  首先,按酒店通常規定,為了保障入住客人的案例,其住處對外嚴格保密,即使是了解其姓名等情況的朋友、熟人,要打聽其入住房號,總臺服務員也應謝絕。變通的辦法可為來訪或來電者撥通客人房間的電話,由客人與來訪或來電者直接通話;如客人不在,可讓來訪者留條或來電留電,由總臺負責轉送或轉達給客人,這樣既遵守了酒店的規章制度,保護了客人的案例,又溝通了客人與其朋友、熟人的聯系。本案例中打電話者連朋友的姓名都叫不出,令人生疑,總臺服務員更應謝絕要求。

  其次,"美籍華人"電話要總臺讓其"侄子"領了鑰匙進房等候,這個要求也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為按酒店規定,任何人只有憑住宿證方能領取鑰匙入房。憑一個來路不明的電話"委托",如何證明來訪者的合法性?總臺服務員僅根據一個電話便輕易答應別人的"委托",明顯地違反了服務規程,是很不應該的??偱_若能把好這第二關,犯罪的詐騙陰謀仍然來得及制止。

篇3:大廈入駐公司招聘詐騙之案例

  大廈入駐公司招聘詐騙之案例

  案情:

  20**年3月,大廈某單元某物流公司在《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報刊刊登招聘:辦公人員、文員、貨運司機,一段時間以來有很多通過報紙上招聘信息過來應聘。其中有一項目"招貨運司機"的很引起別人的懷疑,原因就是在面試時要繳押金6000元/人,其間,不斷有被騙人對這家公司持疑問的態度并報警,派出所也交待過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突然有一天晚上貼出一通知,說因經濟糾紛需停業幾天,以后該公司及人員就再也沒有出現。

  分析:

  有些人掌握求職的心理,通過高工資、高待遇等手段,使一些急于求職的人受騙上當,最終錢財、工作兩空,特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遇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最終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我們自己也要吃一塹,長一智,對突發事還必須要有一定的預測性,主要通過事前的預防,同時發現事情及時上報反映給領導,嚴重的情況可交有關部門處理。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