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或目的)
非必選。作為文檔開頭,說明本文的編寫目的和應用范圍。
2 引用文檔
本節應列出引用文檔的編號、標題、編寫單位、修訂版及日期。
3 術語和縮略語
略。
4 組織獨立性
說明質量團隊的組織獨立性和權限。獨立性可以是獨立組織,也可以是虛擬團隊,但人員不得兼職相同軟件項目的其它工作。權限方面,應明確說明質量人員的主要責任及對軟件資料的批準和否決權。
注:質量人員應該獨立于項目組織之外,與項目經理平級甚至更高,對被批準對象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存在。
5 環境
5.1 角色及職責
分角色說明質量組織內部的分工和職責。同時應說明質量與開發、配管等團隊之間的工作關系。
注:最簡單的分工也應該有質量工程師和質量經理(領導層級,怎么叫無所謂)。質量與其它團隊的工作關系包括軟件CCB中質量的角色、PR過程、基線建立過程、技術評審過程等不同活動中質量人員的參與情況。
5.2 工具和方法
說明軟件質量保證過程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工具方面,除Office系列之外,可能涉及的工具可能有質量記錄的存儲工具、質量問題報告的形成及跟蹤工具等。方法方面,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檢查單,可以在第5節每項活動下面引用具體的檢查單名稱。
注:對于質量體系還未建立完全的公司來說,一個好的質量管理平臺可以事半功倍。
5.3 流程和標準
說明軟件質量保證過程應遵循內外部標準文件、程序或作業文件等。
注:局方比較關注供應商持續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流程、標準、檢查單、工作手冊、指南等環節的完備性是關注重點。錯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錯誤在當前運行機制下永遠有較高的存在可能。
6 質量活動
6.1 文檔評審
質量人員應對所有外發的文檔進行質量控制。質量人員簽字前應保證針對該文檔的技術性評審已經結束,且所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均已正確歸零。本節應列表給出所有需要質量批準的文檔、評審的轉入轉出準則、評判標準(應給出相應的檢查單名稱)、評審輸出等信息。
6.2 過程評審
6.2.1 轉段評審
按照DO-178C的要求,質量人員在每次軟件轉階段的時候,應該進行轉段準則的符合性評審。這也是為什么要求在計劃中明確各階段transition criteria的原因,是給質量人員提供轉段評審依據。一般包括計劃過程、需求過程、設計過程、編碼過程、集成過程及驗證過程的轉段評審。此處應描述每次評審的名稱、評審對象、評審的轉入轉出準則、評判標準(應給出相應的檢查單名稱和版本)、評審輸出等信息。
6.2.2 里程碑/基線評審
根據公司內部研發流程要求或客戶監督要求,軟件研制過程中一般會設置幾個關鍵的里程碑節點,如PPR(計劃過程評審)、PDR(初步設計評審)、CDR(關鍵設計評審)、TRR(測試就緒評審)等。當該評審與上一節所述的某個轉段評審進入時機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可合并評審。
質量人員應在這些評審開始之前展開內部評審,確定這些里程碑節點所需要的軟件資料是否已經通過內部技術評審、評審問題是否已經全部歸零、評審記錄是否完備、相應的配置管理策略是否已經實施、是否還存在未完成的更改等等。質量人員內部評審通過,且所有質量問題歸零完畢后,配置管理人員才能打相應的里程碑評審基線,作為里程碑評審的對象。也有一種做法是先打一次非正式基線提供給質量人員評審,通過后再打正式基線。
質量人員同時需要參與里程碑評審,執行監督職責,監督評審的過程是否按照計劃進行,并對評審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明確記錄。評審結束后,質量人員應對問題的歸零情況進行追蹤,確保每個問題的關閉。
此處的評審節點并非強制要求,是軟件供應商內部要求或與客戶之間約定的結果。應具體給出每次評審的名稱、評審對象、評審的轉入轉出準則、評判標準(應給出相應的檢查單名稱)、評審輸出等信息。
6.2.3 SOI審查
另外,由于局方SOI正式審查之前,供應商應像5.2.2節一樣準備正式評審基線。因此,質量人員同樣需要按照類似準則對每次SOI審查所對應的被查對象進行預先審查,確保資料、記錄文件的齊備性和正式評審前所有問題的歸零。
6.2.4 軟件最終符合性評審(Software Conformity Review)
軟件最終符合性評審是DO-178C中明確要求質量人員必須執行的評審。該評審的目的是確保軟件的所有資料符合DO-178C的過程要求,所有的問題報告均已歸零,確實有問題不能關閉的,也通過分析證明其不影響使用。軟件最終符合性評審應在局方SOI4之前進行,相當于內部質量人員執行的SOI4預評審,對DO-178C的符合性做出初步的評審結論,保證SOI4正式評審過程的順利執行。此處應描述評審對象、評審的轉入轉出準則、評判標準(應給出相應的檢查單名稱)、評審輸出等信息。
6.3 過程監督
6.3.1 對問題報告的監督
質量人員應作為SCCB成員之一,對軟件項目所有問題報告的處理過程進行監督和跟蹤。本節應說明SCCB人員構成,并明確質量人員在其中的職責。
6.3.2 配置管理過程監督
質量人員應作為SCCB成員之一,對軟件項目的配置管理過程活動進行監督。配置管理活動的監督應融入每一次質量評審活動中。在每一次文檔評審、轉段評審及里程碑/基線評審中都應同時檢查相應的配置管理活動是否完成(應將檢查條款落實到相應的檢查單重),記錄是否齊備等。另外,供應商配置管理工具的某些流程,也可以將質量作為最后一個環節,保證質量人員對相應流程處理過程的監督(如更改、審簽、發布等)。
6.3.3 過程偏離的處理
質量人員對過程有持續監督的責任,如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發現項目實際過程與計劃和標準的定義相悖離,則應通過問題報告或評審記錄等手段將問題顯性化。對于過程偏離,此處應說明其處理方法。一般情況下,如果確定項目執行過程需要進行糾正,則應對該問題進行分析,如果屬于個別問題,直接定制行動項或更改申請對該問題進行糾正;如果屬于工作方法、流程等問題,應對流程、方法、或相應的內部作業文件進行完善升級,確保該漏洞得到修正,使后續項目執行過程不會出現類似問題。若確定該過程偏離不需要進行糾正,則需要執行以下兩種情況之一:
1. 通過與客戶和局方協商,修改計劃和標準文件并重新批準,確保新的計劃和標準與項目執行過程相一致;
2. 通過與客戶和局方協商,確定保留該偏離,且不對計劃和標準文件進行修改。則需提出問題報告,報告中指出該偏離,確定行動項為將該偏離記錄入軟件完成綜述(SAS),并將該條問題報告一直推遲至軟件完成綜述編寫時進行歸零。
6.3.4 軟件加載過程監督
在設備交付之前,需要將軟件加載至設備內部。質量人員應對軟件加載過程進行監督并形成相應的監督記錄。確保軟件按照已批準的加載程序文件正確執行了加載過程,并進行了加載后的完整性驗證。此處應說明監督過程的進入時機、質量人員的職責及記錄文件的基本內容。
注:加載過程的監督也可以由驗證人員執行,并由質量保證人員對監督過程記錄進行檢查。
7 SQA記錄
列表描述上述所有質量活動中產生的質量保證過程記錄。包括每項記錄產生于哪個活動、主要作用、主要記錄內容、編號/標識方法等。
8 分包商管控
如存在軟件分包商,此處應描述對分包商軟件過程的質量管控方法,即計劃和標準文件由誰制定,如何保證分包商對計劃和標準的符合性等。
篇2:企業質量管理工作計劃
企業質量管理工作計劃
一、目的
為了有計劃地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推動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指標的完成,促進質量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增強顧客的滿意。
二、工作計劃
1、質量目標的分解:管理者代表應根據《質量手冊》,結合公司組織機構的調整,對各部門的質量管理職責、質量目標指標進行進一步的分解、細化,制訂《各部門質量管理職責》,明確各部門的質量管理職責、權限和義務,明確質檢員的質量管理職權,明確各部門質量目標的考核指標。并頒發《質檢員授權書》,提高質檢人員的工作權威。
2、制訂質量目標考核辦法:在細化各部門質量職責和質量目標的基礎上,企劃部在某年2月份對質量目標進行分解、細化,明確、統一質量目標指標的計算方法,確定不同指標的權重系數。并根據各部門的質量目標分解計劃,制訂《質量目標分解、考核管理辦法》下達給各部門,作為公司考核各部門質量管理工作、推進質量管理體系全面貫徹的有力措施。
在某年1月份,在匯總各部門上年度質量目標指標完成數據的基礎上,對全公司質量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考核,公布質量目標計劃的執行結果數據,評估結果反饋公司領導和各部門,對沒有完成的要做出相應的分析,并采取必要的獎懲應對措施。
3、加快內審員的培訓:因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已經換版、升級為20**版,原由的內審員資格證書已經作廢。因此,計劃在某年的7-8月份組織內審培訓學習,對原內審員進行一次標準改版的培訓,以便取得新版本的內審工作資格。
4、內部審核和協助外部監督審核:由管理者代表牽頭、技術部協助完成管理評審工作,包括制定詳細計劃、準備報告等,評審完擬寫管理評審報告。計劃在某年的5月份完成公司內審工作,并在此基礎上, 6月份組織進行管理評審工作,并力爭在6-7月份協助北京方圓認證公司完成外審工作,并督促完成在審核中發現的不合格項的整改工作。
5、實施持續改進:在某年6月份完成管理評審工作后,針對管理評審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結合公司組織機構變化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換版,對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進行一次修訂、換版,重新修訂、編寫《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修訂和編寫第三層《作業文件》,總結好的經驗,彌補不足,持續改進。
6、完善體系文件,加強體系監督: 09年10-12月份將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完善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同時督促各部門完善第三層次的工作文件,重點在生產部,品質部的第三層次質檢文件也要進行簡化和完善。具體分工是:
1)由管理者代表負責新版《質量手冊》文件的起草、修改工作;
2)由管理者代表負責牽頭,技術部、品質部參與完成新版《程序文件》的起草和修訂工作;
3)由技術部牽頭,制造部、品質部參與完成第三層次《作業文件》的起草、修訂工作。
因此各職能部門對負責過程加強監督,收集真實有用的數據,從中發現不符合體系要求環節,做出相應的改善。也希望各部門大力配合質管部的工作,理順流程,共同把好質量關。
7、數據的統計分析:數據的統計分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門專業學科。我們要以完善質量目標考核為契機,加強公司的統計信息體系建設,培養、鍛煉隊伍,規范、完善定期報表制度。為建立統一的反映質量目標完成情況的信息反饋系統,制訂公司的《定期報表制度》,通過批準后下達各部門執行。
8、嚴格質檢程序、把好質量關:品質部要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工作,在做好日常的質量檢驗、計量管理工作的前提下,積極開展以下工作:
a、在年內組織對所有計量、檢驗器具送國家質監機關進行一次鑒定、校準;并對公司重要的原材料的質量情況,進行一次供應商m.airporthotelslisboa.com調查,必要時組織進行質量驗證檢驗。
b、在公司質檢文件完善后,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利用考核機制等加強執行力;采用培訓、實踐、考核等多種方法提升檢驗人員的檢驗技能;
c、為提高產品質量,發現產品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會同技術部組織對產品進行一次型式試驗,將產品樣品送客戶認可的國家質檢部門,進行一次型式試驗,取得試驗報告,以改進、提高產品質量。
d、通過培訓,在設計人員中大力推行田口設計技術,在質檢人員中大力普及QC七大工作方法,提升我們的設計、管理、質檢水平,大力弘揚一種敬業愛崗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責任心。
9、加強培訓:培訓工作做得好與壞,直接關系員工的質量意識、崗位技能的提升,也直接關系質量好壞。因此在今年要加大管理培訓和質量培訓,重新組織學習產品標準,學習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文件,并逐步加大外部培訓方面的投入,希望能從外面聯系專家給予指導和交流。(詳見某年《員工培訓計劃》)
10、增強顧客滿意:營銷部門今年要組織對重點客戶進行一次回訪,了解、征詢客戶對我公司產品、服務的意見,考察市場同類產品的趨勢、動態,調查主要競爭對手的經營、促銷做法。對顧客的意見和反饋,要認真研究,分類排隊整理,提出改進的措施,并由制造部牽頭,技術部、品質部協助逐項解決落實。
篇3:飯(酒)店廚房產品質量管理計劃
飯(酒)店廚房產品質量管理計劃
廚房為了向客人及時地提供各種優質產品,保證滿足客人的一切需求,對產品的質理管理有不可避免的職責。對此,制訂本計劃:
一、據菜和產品安排廚師班組,各班組在廚師長和主廚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并對各自的烹調品種負責,嚴格按照產品規格進行加工,使產品統一標準,保證質量。
二、各班組必須服從領導,按菜譜、菜單和特菜及預訂菜肴的切配烹調。上班后首先搞好案板、灶臺衛生,準備好各種調味品,檢查過濾防止雜物混入影響菜品質量。
三、加工原料堅持先進、先出的原則原料的領用、備貨、漲發必須認真細致,分檔取料要合理化使物盡所用。冰箱儀器擺放整齊、生熟分開,每天進行整理,防止食品變質,發現變質食品不準加工出售,應報廚師長處理。
四、堅持飯菜不合質量不上,不合數量不上,盛器不潔不上,不尊重宗教信仰不上的原則。尤其是花色菜,火功菜認真對待,不任意改變風味特點,嚴格按順序和賓客要求掌握出菜時間。
五、嚴格把好食品
衛生關,從進貨、領料、烹調制作 都嚴格檢查,防止食物污染。嚴格按操作程序工作,對刀具、案板等用具按規定消毒。
六、為杜絕菜品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對廚師進行編號,署名制度,進行跟蹤服務,促使廚師在烹制中下足功夫確保產品質量。
七、隨時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和顧客對菜品提出的要求,對菜品進行局部的修整和完善,提高菜品的質量,使菜品色、香、味、型更適合人們口味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