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名門小區物業管理人員的配備及培訓
一、管理服務人員的配備
(一)CC名門管理處人員配備方案
人員配備說明:
CC名門管理處擬配備各類人員52人,其中管理人員7人,技工6人,一般層員工39人。在管理人員中,大專以上學歷3人。
(二)人員素質要求
崗位 性別
要求 年齡
要求 文化程度
要 求 工作技能及工作經驗要求 人員素質
主任
男 50歲
以下 大專以上 1、經管專業或機電專業
2、五年以上工作經驗
3、具物業管理經歷
4、有較強溝通及協調能力 內部選派
管理員 不限 35歲
以下 大專 1、物管或經營專業
2、三年以上工作經驗
3、熟練使用電腦
4、熟悉會計業務 內部選派與
外聘相結合
管理員 男 35歲
以下 大專以上 1、建筑或機電專業
2、三年以上物業管理經驗
3、熟悉物業管理法律法規,具物業管理上崗證 內部選派
維修工 男 40歲
以下 中專以上 1、有中級電工及弱電以上操作證
2、三年以上專業工作經驗
3、具土木維修經驗 內部選派與外聘相結合
清潔工 不限 40歲
以下 初中以上 1、男性1.68m以上,女性1.55m以上
2、五官端正,動作麻利
3、有專業經驗優先
4、會使用清潔設備優先 班長內部選派,衛生員外聘
保安員
車管員 男 20-26歲 高中 1、退伍軍人,黨員優先
2、身體健康,儀容形象好
3、身高1.75-1.82米
4、有物業管理經歷者優先 內部選派與
外聘相結合
二、管理服務人員的培訓
(一)培訓工作原則
理論聯系實際,學用一致,按需施教,講求實效。
(二)培訓系統的實施運作
1、培訓系統圖
修正 執行
反饋 評價
系統圖說明:
(1)針對CC名門的管理特點來設置培訓目標并擬訂實施計劃。
(2)有效運用各種培訓形式和方法,確保培訓達到預期效果。
(3)通過對員工進行考核,以了解培訓的有效性及員工的接受程度。
(4)根據對考核結果的評估和反饋,及時調整培訓思路并確定未來培訓重點。強調將理論應用到實踐工作中。
2、培訓的組織方式
(1)培訓職責
?、?管理處負責員工日常培訓計劃、協調、組織、考核等工作。
?、?主管級以上的管理人員根據公司提出的培訓計劃進行逐級培訓,并對培訓實施評估和反饋。
(2)培訓形式
實行公司與管理處兩級的培訓,根據培訓要求,采取多種形式對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其中在崗培訓是培訓的主要形式。
(3)培訓實施流程
員工培訓分為三個階段,即:崗前培訓--崗位轉正培訓--在崗培訓。每位新入職員工必須接受為期一周的入職培訓,內容詳見《新員工公共培訓科目》。三個月試用期滿后,經考核合格后方可轉正。轉正以后員工將接受長期連續的在崗培訓,內容詳見《多工種培訓科目表》。所有培訓課程結束后均進行考核、評價,并歸檔管理。
(三)培訓內容及目標
1、新員工公共培訓科目
序號 公共科目名稱具體內容
一 禮儀知識:
1、常用禮儀知識 2、《×××物業管理公司儀表、儀態、行為規范》
二 服務意識:
1、職業道德教育 2、如何處理業主與住戶投訴 3、與業主住戶的溝通技巧
三 企業文化:
1、公司發展史及基本情況介紹 2、公司經營理念 3、《員工手冊》
4、內部管理規章制度
四 CC名門基本情況介紹及二次裝修管理要點
五 行業法規:
建設部及南通市物業管理方面的法規條例
六 物業管理基礎知識
七 安全知識及消防知識
2、保安員及車管員培訓科目
序號 培訓內容 培訓頻率 培訓目標
一 1、單兵隊列動作
2、三大步法
3、體能訓練 逢周一至周五
每天訓練一小時 培養組織紀律性
練就扎實基本功
二 1、擒拿格斗基本功
2、捕俘拳
3、防衛術
逢周六、周日 熟練掌握擒敵
及防衛技能
三 內務管理 每周一次檢查評比 保持宿舍干凈整潔
四 工作例會(政治思想及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講評及分析) 每周一次 提高思想覺悟總結自身存在不足
五 《保安服務工作手冊》 每月一次培訓考核 熟練掌握保安員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工作標準
六 保安服務的規章制度及相關法規政策 每月一次培訓考核 熟悉相關法律常識,提升理論水平
七 《消防管理工作手冊》 每月一次培訓考核 了解消防的基礎知識,救火的基本程序及各自職責
八 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緊急集合演練 每季度一次 提高突發事件處理能力
九 消防實戰演習,傷員救護知識 每半年一次 提高消防實戰能力
3、清潔工(綠化工)培訓科目
序號 培訓內容 培訓頻率 培訓目標
一 工作例會(政治思想及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講評及分析) 每周一次 提高思想覺悟,總結自身存在不足
二 內務管理 每月一次檢查 保持宿舍干凈整潔
三 《清潔服務工作手冊》
《綠化服務工作手冊》 每月一次培訓及考核 熟練掌握清潔工(綠化工)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工作標準
四 清潔設備操作和保養;清潔用品的使用;園藝機械、設備的操作保養及農藥的使用 每季度一次培訓和考核 提高工作技能,保持工作效率
五 清潔環保方面的管理條例
園藝方面的管理條例 每季度一次培訓及考核 熟悉相關法律常識,提升理論水平
六 四害消殺和防治,植物生長一般常識 每季度一次 熟練掌握消殺程序;了解和掌握園林的基礎知識
七 消防實戰演習(配合保安隊) 每半年一次 提高消防實戰能力
4、維修技工培訓科目
序號 培訓內容 培訓頻率 培訓目標
一 工作例會(政治思想及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講評及技術交流) 每月召開一次 提高思想覺悟,總結自身不足,提高技術水平
二 內務管理 每月一次檢查 保持宿舍干凈整潔
三 《維修服務工作手冊》
《設備管理工作手冊》
《消防管理工作手冊》 每月一次培訓考核 熟悉技工的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工作標準,掌握消防知識和設備管理知識
四 房屋維修方面的管理條例,房屋修繕標準 每季度一次培訓考核 熟悉相關法律常識,提升理論水平
五 小區內水、電、消防管道走向,設備設施特點,維修服務范圍 每季度一次培訓考核 了解和熟悉小區狀況,提高工作效率
六 土建、機電、給排水等相關專業的基礎管理知識 每半年一次培訓考核 提升技工綜合能力及素質
七 設備及機具的操作演練和保養規程 每半年一次培訓和考核 檢驗技工實際操作能力
八 技術大比武 每年一次 綜合評比,提高技能
九 消防實戰演習(配合保安隊) 每半年一次 提高消防實戰能力
篇2:醫院人員編制比例和配備
醫院人員的編制比例和配備
(一)確定編制總額
醫院人員編制總額的核定,是依據有關主管部門核準的床位數,按一定的人員編制標準核定的。其計算公式為:
M==B×Y+[(B-Bmin)/(Bma*-Bmin)]×(Yma*-Ymin)×B+A1……+An
式中:M——核定人員編制總數;
B——核定床位數;
Bma*——規定該等級醫院床位數的上限;
Bmin——規定該等級醫院床位數的下限;
Y——編制常數平均值;
Yma*——該等次常數上限;
Ymin——該等次常數下限;
A1,A2,…,An——醫院其他附屬編制。
(二)制定編制方案
人員編制方案是編制員額、人員編制類別以及崗位、職數、各類人員結構比例等方面的規定。
(三)核定編制比例
編制比例是指編制員額與核編參數之間的比例關系的規定。醫院編制比例,通常由一定數量的編制員額與一定數量的核編參數組成。對于醫院來說,病床數就是核編參數,醫院的核定病床數通常是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區域醫療規劃所審定的。
(四)進行人員配備
我國醫院的人員配備,主要依據衛生部1978年頒布的《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草案)》進行。根據這個《原則》綜合醫院病床與工作人員之比,依醫院的規模和承擔的任務分為三類:300張床位以下的醫院按1∶1.30~1∶1.40計算;300~400張床位的醫院按1∶1.40~1∶1.50計算;5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按1∶1.60~1∶1.70計算。
醫院各類人員的比例為:行政和工勤人員占總編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員占編制的8%~10%;衛生技術人員占總編制的70%~72%,在衛生技術人員中,醫師、中醫師占25-35%,護理人員占40-50%,藥劑人員占8%,檢驗人員占4.6%,放射人員占4.4%,其他衛生技術人員占8%。
1、臨床科室負責人配備
?。?)科主任。25張床位以上的科設科主任,超過40張床位可增設副主任。門診任務較多的科,病床雖少于25張也可設科主任。門診及病房任務較少的科,可由其他有關科的科主任兼任。
?。?)科護士長。各科設護士長(助產士長),病床多時可設副職。
2、醫師的配備
衛生部規定,各級醫師結構比例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1∶2∶4∶8。在編配某一職級的醫師時,通常采用的計算公式為:
M=(Tw×B×R)/Ta×15/P+A 式中:
M——某職級醫師數;
Tw——住院醫師日均診治每位患者所需工時;
B——核定編制床位數;
R——病床使用率;
Ta——住院醫師日均有效工時;
P——住院醫師比例數;
A——機動數。
根據醫院擔負的任務和規模的不同,醫師中高、中、初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也應有所差異,以初級衛生保健和社區醫療為主要任務的醫院,醫師的配備應側重于全科醫師,其專業技術職稱中,高、中級比例可相對較少;承擔高度醫療或醫學院校附屬醫院,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編配比例可適當增大。
3、護理人員和助產士的配備
護理人員包括護理技術人員和護理員。護理技術人員和護理員的比例為3∶1為宜。衛生部1997年頒布的《綜合醫院評審標準》規定,三級、二級綜合醫院中,實際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在編護理人員數不少于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50%;病房床位與病房護士之比不少于1∶0.4;具有大專以上護理專業畢業文憑者,三級醫院不少于護士總數的20%,二級醫院不少于護士總數的10%。
?。?)病房護理人員承擔的工作量不包括發藥及治療工作量在內,發藥及治療護理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100~1.2∶100。
?。?)40~50張床位設護士3~4人。
?。?)門診護理人員與門診醫師之比為1∶2。
?。?)住院護理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100~1.2∶100。
?。?)急診室護理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100~1.5∶100。
?。?)嬰兒室護理人員與嬰兒病床之比為1∶3~1∶6。
?。?)注射室護理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2∶100~1.4∶100。
?。?)供應室護理人員與病床之比為2∶100~2.5∶100。
?。?)設有觀察床的護理人員與觀察床之比為1∶2~1∶3。
?。?0)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手術臺之比為2∶1~3∶1。
?。?1)助產士與婦產科病床之比為:1∶8~1∶10。
?。?2)病房、門診、住院處、急診室、觀察室、嬰兒室、注射室、手術室、供應室等單位,每6名護理人員(助產士)增加替班1名。
4、醫技人員的配備
?。?)檢驗人員。檢驗師與病床之比為1∶100~1∶200,其他檢驗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30~1∶40。
?。?)藥劑人員。藥劑師與病床之比為1∶80~1∶100,其他藥劑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15~1∶18,中藥炮制、制劑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60~1∶80。
?。?)放射人員。放射醫師與病床之比為1∶50~1∶60。
?。?)理療人員。理療醫師與病床之比為1∶100~1∶150,其他理療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50~1∶100。
?。?)營養人員。營養人員與病床之比,三級綜合醫院為1∶200;二級綜合醫院為1∶250。
?。?)病理人員。病理人員與病床之比為1∶100~1∶130。
?。?)麻醉人員。麻醉人員與手術臺之比為1∶1~1.5∶1。
?。?)口腔科技術人員。根據實際需要,在編制總數內進行調配。
5、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員的配備
?。?)書記、院長及其副職
。100~200張床位的醫院設2~3人;300~400張床位的醫院設3~5人;5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設4~6人。
?。?)其他行政管理人員??筛鶕t院科室設置和實際需要配備。
?。?)病人廚工。與床位數之比為1∶25~1∶30。
?。?)配餐人員。與床位數之比為1∶40~1∶50。
?。?)病房衛生員。與床位數之比為1∶20~1∶25。
?。?)洗衣工。與床位數之比為1∶25~1∶40。
?。?)其他工勤人員??筛鶕嶋H需要,在工勤人員編制內進行調配。
篇3:公司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人員配備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及安全管理人員配備管理制度
1目的
規范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以便推動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正常開展。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部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方面的管理。
3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
3.1公司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作為公司安全生產方面的最高領導機構,全面統籌、協調公司的安全管理。安全生產委員會以公司總經理為主任,常務副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財務總監等高管任副主任,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3.2安委會下設安全環保辦公室,負責公司的日常安全工作。安全環保辦公室由常務副總經理兼主任,同時配備副主任及其他安全管理人員。公司各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第一安全責任人,負責本部門的全面安全管理。
3.3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安全管理素質。
3.3.1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經過安全機關的專門培訓合格,具備5年以上管理經驗,較高的業務管理素質,熟悉安全管理知識和安全管理要求。
3.3.2安全管理人員應經過安全機關的專門培訓合格,具備3年以上管理經驗,熟悉安全制度,掌握現場安全管理等以及其他安全技能。
3.4公司安委會和安全環保辦公室的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應以文件形式下發、確認,出現變動要及時更新。
4工作要求
4.1安委會工作
4.1.1確定公司安全生產工作重點,組織各項安全制度的貫徹、落實。
4.1.2組織開展重要的安全檢查和活動。
4.1.3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專題會,分析和掌握安全生產動態,確定解決方案,并形成會議紀要予以保存。會議紀要包括上次會議工作要求的落實情況和問題整改措施,并布置新的工作要求。
4.1.4建立、健全安全機構,支持安全工作,指導公司的安全生產。
4.1.5負責對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事故結案后,研究決定對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4.1.6公司其他重要安全工作
4.2安全環保辦公室工作
在公司安委會領導下開展下列工作:
4.2.1制定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參與編制公司安全技術措施與計劃方案,經批準后組織實施;
4.2.2經常深入現場了解掌握安全生產情況,查找安全隱患。
4.2.3配合公司培訓主管部門開展安全學習、培訓。
4.2.4監督現場的作業安全,
4.2.5定期進行安全生產考核。
4.2.6做好事故處理工作,組織專題事故分析會,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處理和教育。
4.2.7開展應急管理工作。
4.2.8開展職責范圍內的其他工作。
5記錄與文件
安委會成立或調整的文件
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管理人員文件
安全會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