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信息工程部專家績效評估表

7701

  信息工程部專家績效評估表

員工:* 評估期間:4.1-4.30
直接主管:* 崗位:專家
目標設置 績效評估
關鍵目標 衡量標準 權重 得分
工程項目實施(負責項目的規劃、設計、分工協調、監督和管理) 項目計劃完整,人員分工職責明確;
項目進度合理,關鍵點的控制管理;
工程進展狀況,工程實施日志記錄詳實;工程設備、工具等物資的有效管理;
項目組成員工作評估;
5
5
5
5
10
30
項目成本、風險控制 項目費用開支有計劃,清晰明了; 5
工程監理 對網絡工程、系統集成進行管理; 10
商務工作 系統的評審;
業務的拓展;
系統的招標工作;
5
10
5
20
協調客戶關系 發展和穩定客戶,處理客戶抱怨 5
工作安排 提供(人、財、物)資源的請求與分配;
詳實的工作周計劃、工作周報;
5
5
計算機系統及網絡日常維護 提供完備的系統集成設計方案;
提供疑難故障的技術支持服務;
客戶對服務的滿意度;
10
5
5
20

評價日期: 總分:

  被評估人簽字: 評估人簽字:

篇2:專家釋疑:勞動合同法七大認識誤區

  深圳新聞網訊 據新聞晨報報道在明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前,沃爾瑪辭退員工的事件震動了業界,上班族議論紛紛。有關專家將事件整個過程與勞動合同法對照之后,發現很多單位、員工對勞動合同法的認識非常粗淺,尤其對裁員、簽約相關條款存在許多認識上的誤區,媒體及網絡上很多報道、帖子有牢騷更有誤導。

  昨天,新聞晨報記者走訪勞動法專家、上海市總工會法律部談育明,請他就勞動合同法中有關裁員和簽約等相關條款進行解讀。

  1 無固定期合同并非“鐵飯碗”

  【誤區】“沃爾瑪事件”發生后,許多人一味指責企業行為。按規定,公司和員工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雙方如果再次續簽,就可以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有些上班族錯誤地認為,簽了無固定期合同就等于捧上了“鐵飯碗”。

  【專家解讀】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簽了無固定期合同,如果遇到員工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等法規規定的10多種情況,合同都有可能被解除。因此,無固定期合同完全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終生合同、“鐵飯碗”。

  2 連續工作滿10年須簽無固定期合同

  【誤區】20年工齡的老員工都是“黑戶口”,不簽合同的員工想要簽無固定期合同遙遙無期。

  【專家解讀】員工在同一單位打工滿10年,單位必須與員工簽訂無固定期合同。與此同時,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相比,此次勞動合同法新增了簽訂無固定期合同情況:

  ●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員工在該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

  ●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續訂勞動合同的;

  ●單位與員工不簽合同一年以上,也將被視為訂立無固定期合同。

  制定勞動合同法的本意就是為了穩定勞動關系,讓更多員工更安心工作。

  3 不簽約單位將付高“代價”

  【誤區】不簽合同,單位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終止事實勞動關系。很多白領甚至絕望地說,哪個法律都難以改變不簽合同現象。

  【專家解讀】不簽勞動合同一直被視為單位侵權頑癥。此次勞動合同法明確,今后一旦查實單位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單位要付出比簽訂合同高得多的“代價”:一個月至一年內,單位支付員工的薪金是原來的兩倍;一年之后轉為無固定期限合同---即單位不能再隨便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

  4 四種情況下才能大規模裁員

  【誤區】很多人發牢騷說,沃爾瑪辭退員工事件恰恰表明,單位的權利非常大,可以隨意裁員,想裁多少就裁多少,而政府對他們的約束非常之小。

  【專家解讀】勞動合同法明確,發生以下四種情況單位才能“大規?!辈脝T:

  ●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

  ●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

  ●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

  ●其他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

  勞動合同法還規定了單位在裁員時,必須優先留用訂立較長期限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人員;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人員;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持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人員。

  5 特殊情況合同自然延續

  【誤區】一些老板絕不可能合同到期后延續。

  【專家解讀】此次勞動合同法還從保護弱者的角度出發規定,以下人員即使合同到期,合同也將依法自然延續:

  ●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人員;

  ●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

  ●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人員;

  ●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女職工;

  ●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員工。

  6 合同到期有時也可獲補償

  【誤區】現有的法律、法規規定,勞動合同到期,意味著勞動終止,也就不存在經濟補償。

  【專家解讀】勞動合同法恰恰規定,即使勞動合同到期,在該法所規定的7種情況下,單位也須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補償標準依法按照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單位支付補償金的數額不能低于標準。

  到手的權益千萬別輕易放棄,這是專家對上班族的忠告。

  7 同一單位只能“試”一次

  【誤區】試用期只是試試而已,試用期單位想解約就能解約。

  【專家解讀】勞動合同法不但規定了試用的期限,還在現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的規定。同時明確,試用期必須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僅僅約定試用期,該試用期將被視為勞動合同期限。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也不得低于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專家支招解決四大困惑

  ■困惑一:單位盡說好話,新員工分不清單位是好是壞。

  專家支招:員工最好先從工商、稅務等部門了解該單位總的情況,在試用期從員工、協作單位中進一步了解情況,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困惑二:那么多法律,自己根本了解不過來,因而每每落入單位設置的陷阱。

  專家支招:勞動保障部門設有12333咨詢電話,各級工會都有政策咨詢機構。在簽約、打官司或給單位留下簽字的字條前,最好到勞動保障、工會等部門了解情況,弄清楚事情原委、政策內容。

  ■困惑三:每每輸官司,就是缺證據。

  專家支招:員工注意保留相關資料、材料非常重要。遇到特別的事情,適當記錄并留下資料,今后可能有用。

  ■困惑四:保職位還是要權益,進退兩難。

  專家支招:最好從長計議,權衡利弊,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時機向單位提出。對于確實忍無可忍,屢屢侵害員工權益的單位,可以毫不留情地通過仲裁等方式主張自己的權益。

  眾說紛紜

  很可能帶來“長痛”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董保華:如果立法思路不改變,長此以往,勞動合同法帶給普通勞動者的不僅是“陣痛”,很有可能是“長痛”。

  “強制推行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規定,如同將勞動力市場這一蓄水池的出水閥門關閉了,只進不出就會變成一潭死水?!倍HA表示。

  有一些部門“失語”

  中國青年報:在“沃爾瑪事件”合法與非法的爭議上,在規避與應對的分歧上,基本上都是熱心的媒體、民間的法律專家與輿情在眾聲喧嘩著。有一些聲音正在缺席,譬如工會,譬如勞動監察部門。

  不準跳槽的“大棒”

  北京商報:事實上,目前存量稀少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只在某些行業(如航空)限制專業人員流動,它只是不準跳槽的大棒子,而不是犒賞忠誠的胡蘿卜。杰克·韋爾奇有言,解雇是誠實的殘忍,但真正殘忍的不是炒魷魚,而是忠誠缺位后的社會心理負擔。

  誰亂動員工“奶酪”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是法治社會和有序市場,決然不是國門初被打開時的拓殖者和冒險家的樂園,也非本土新富者階層無度嗜利的樂土。因而,任何違逆中國法治底線和市場公正原則的市場主體都必須尊崇法律和道德的拷問,必須為自己失范的市場行為擔負其責。貪心員工的奶酪而武斷攫取,隨意玩笑法律而奢望免責,那是一廂情愿的臆想。

篇3:專家分析: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

  武中俐:廣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許備飛:廣州市律協房地產委員會主任、廣東誠濟法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牛博雁:廣州天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部門經理

  武中俐:

  業主委員會的法律性質如何?涉及了其行為后果的歸屬以及法律責任的承擔問題,對業主委員會法律性質的不同回答,將直接導致不同的法律關系的產生和不同的法律效果,在實際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各地不同做法,對于業主很員會的法律性質,主要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是社團法人;二是非法人組織。實際上,《條例》并沒有明確規定業主委員會的法律性質,但是通過法律解釋,尤其是通過業主委員會的職責的分析,可以判斷業主委員會的法律性質應當屬于非法人組織。涉及糾紛訴訟事務時,應當由全體業主授權于業主委員會。業主很員會是經過當房地產主管部門的登記,并接受其指導、監督和管理的組織則一個常設的進行物業自治管理的業主自治機構。

  牛博雁:

  根據《民法通則》,法人是具有民事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可分為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幾種。業委會不是企業法人、也不是機關和事業單位。根據新條例第十六條,“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0日內,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即可,且目前備案的內容對“場所使用權證明和驗資報告”沒什么要求,因些,業委會也不是社會團體法人,所以可以認為符合新條例備案要求的業主很員會并未具備獨立法人資格。

  許備飛:

  在討論業主委員會的資格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業主大會有什么地位。目前要我國業主大會都沒有法人資格、《條例》規定作為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的業主委員會的法人資格更無從談起。但是,就目前來說,無論業主大會他有沒有法人資格,我們暫且把它假設為一個管理機構,經過他的授權之后,業委會也會有一個相應的訴訟資格。如果未經業主大會的授權,那么業委會什么資格也沒有。他的前提條件是必須經過授權,這是唯一條件,也是能否代表全體業主與物業公司等進行法律活動的唯一條件。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