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安全衛生管理手冊(1)
1.****的基本方針:
提供顧客100%滿意的服務,創建員工100%滿意的公司。
2.****企業基礎:
危機管理體制,人才培養,環境安全以及5S的推行
3.5S方針的策略重點:
3.1建立使顧客100%滿意的質量保證體制
3.2改進業務流程、削減在庫、遵守交期
3.3強化成本競爭力
3.4積累與提高生產技術力
3.5提高新技術的推廣速度
3.6構筑企業基礎
4.5S與環境安全的目標
4.1提高生產性
4.2提高服務水平和維修產品質量
4.3提高速度
4.4提高人員素質
4.5提高安全性
5.5S的定義
5.1整理:工作現場,區別要與不要的東西,只保留有用的東西, 撤除不需要的東西;
5.2整頓:把要用的東西,按規定位置擺放整齊,并做好標識進行管理;
5.3清掃:將不需要的東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現場無垃圾,無污穢狀態;
5.4清潔:維持以上整理、整頓、清掃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員覺得整潔衛生;
5.5修養:通過進行上述4S的活動,讓每個員工都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做到“以廠為家、以廠為榮”的地步。
6.5S活動的職責
6.1辦公室負責組織整個公司的5S及安全衛生的檢查
6.2各部門負責按5S管理要求對本部門的5S及安全衛生進行檢查
6.3責任部門負責對5S及安全衛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
7.5S活動的要求
7.1良好的儀表及禮儀:統一規范的著裝要求,良好的坐姿、站姿,電話禮儀,整潔、明亮、大方、舒適的接待環境
7.2單一整潔的辦公室:臺面整潔,文具單一化管理,公用設施責任人標識
7.3生產工具管理:單一化管理
7.4現場管理:分區劃線,員工工作井然有序,工作環境清潔明亮
7.5工作速度和效率:最佳的速度和零不良率
7.6空間效率:對現場分區劃線,對各場地的利用率予于分析,增加有限空間的利用價值
7.7嚴明的小組督導:上班前經理、班組長對員工進行檢查督導,工作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開展小組督導,下班前對全天的工作進行總結
7.8工作評估:自我評估與綜合考核評價相結合
8.5S對應的措施
8.1整理的措施
8.1.1清除不用物品的措施
a)進行整理,首先要根據情況,分清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
b)分清使用頻度后,按層次規定放置的位置。
c)清除不用物品,按下列程序進行。
·確定對策范圍和目標值;
·實施的準備;
·區別不用物品的方法教育;
·計量化和判斷;
·管理人員的巡回檢查、判斷和指導。
8.1.2大掃除方法
大掃除的注意要點;
·注意高空作業的安全;
·爬上或鉆進機器時要注意;
·使用洗滌劑或藥品時要注意;
·使用鏨鑿工具或未用慣的機器時要注意;
·掃除時要注意,不要由于使用洗滌劑而使設備生銹或弄壞設備。
8.1.3消除問題和損壞地方的方法
總的檢查一下有問題的地方,對象是:建筑物、屋脊、窗戶、通道天棚、柱子、管路線路、燈泡、開關、三項一套、臺、棚架、更衣室、外殼的蓋的脫落或破損以及安全支架和扶手的損壞等,要采取措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以及長銹、脫落、雜亂等。
8.1.4消滅污垢發生的措施
a)消滅污垢產生根源的不力原因:
·不了解現狀、不認為是問題、問題意識淡薄;
·對產生的根源未著手解決,對問題放任不管;
·清掃困難或對保持清潔感覺困難而灰心;
·解決的技術辦法不足或因未動腦筋而缺乏技術。
b)消滅污垢發生根源的措施程序:
·明確什么是污垢;
·大掃除;
·規定臟的重點部位;
·詳細調查一下為什么臟了;
·研究措施方案;
·確定措施方案并付諸實施。
8.2整頓的措施
8.3.1整頓的辦法(三原則)
a)規定放置場所
規定辦法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性,如何保持這種規律性,就是整理、整頓的方法研究,也是個技術問題。
b)規定放置的方法
所謂好的放置方法,是指查找容易和取拿方便。
c)遵守保管規則
為了遵守放置場所的規定,必須徹底貫徹從哪兒拿走,還放回哪兒。此外,為防止缺貨,對庫存管理和出庫方法進行訓練也很重要。這是搞好整理整頓決定性的辦法。
8.3.2東西放置場所的規定辦法
8.2.5.1撤掉不用物品
減少50%庫存量,車間里(崗位上)原則上一種東西只留1個,其他一律清理除去。
8.2.5.2放置場所的整體劃分和分局,實行統一的分類法。
分類區別什么放在遠處,什么放在近處,什么放在中央倉庫。近處只放必需的東西。室內的整體布局應該是,使用次數多的放在門口附近,重的東西放在容易搬運的地方。這種分類區分法就是符合系統規律性的分類法。
8.2.5.3統一名稱
工廠里使用、保管的東西的名稱要統一。在撤掉不用物品時,在數量、名稱問題上,意外地發現了許多沒有名稱、名稱重復或沒有具體名稱等問題。
8.3.3規定東西的放置方法
8.2.5.1研究符合功能要求的放置方法
a)所謂符合功能要求,就是要考慮怎樣放置在質量上、安全上、效率上都沒有浪費或徒勞;
b)在質量上,特別要注意品名錯誤;
c)對形狀、品名、號碼相似的東西要放得距離遠一些,或放一個樣品以便確認,或者用不同的顏色和形狀來防止馬虎;
d)在品名上把閣板的倉庫號碼作為后背號填上。
8.2.5.2品種名稱和放置場所的標示
a)東西一定要填上名稱,“固定位置對號入座”;
b)5S規定,東西的名稱和放置場所的名稱都必須明確;
c)標示放置場所,固定東西的存放位置;
d)東西和放置場所兩者的配套名稱,在物和倉庫上都加以標注,放置方法的標示才算完成。
8.2.5.3拿放方便的改進
a)名稱標示好了,放置位置也已固定下來,就要想辦法畫個地圖和點上燈,以便能夠順利地找到存放地方,而不至于迷惑。
b)零件按功能保管,還是按產品別或車間別保管??傊?,東西要在一個地方備齊,特別要以成套或用工具箱比較容易地把它備齊。對備品等要以組裝部件的方式準備好。
c)放置場所的高度,要考慮安全,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面或作個代滑輪的臺車或設置腳手架、升降場等。
d)取拿方便或工作容易的改進高度是,備品為從人們的膝蓋到頭部為宜;工作用工具類,從腰到肩的高度為宜。
e)放置場所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面積,同時也要考慮取拿方便和質量方面的要求。
8.3.4叫遵守保管規則
8.2.5.1日常管理和防止庫存無貨
a)放置場所要明確標明:庫存無貨、未退貨或丟失。
b)為了補充庫存,對物品達到最低庫存量時的訂貨起點要明確標示或用顏色區別。
c)搬運要用適合物品的專用臺車,通用零件和專用零件要分別搬運,而使用容易移動和容易作業的臺車。
8.2.5.2取拿、收存的訓練和改進的效果
整頓就是為了避免取出、收存浪費時間的活動,一定要掌握改進的效果。因此,取出、收存進行比賽也很有意義。
8.3.5東西放置方法的要點
8.2.5.1劃線和定位標志
a)工廠里的整頓首先要對通道和區域進行劃線,標明定位。當然,最重要的原則是要有利于作業的合理布局。
b)布局應以直線、直角、垂直、平行為原則。
c)主通道和副通道劃的線的寬度和顏色也可以不同。
d)限制東西擺放的高度也很重要,它有助于防止掉下來、倒下來或庫存過多。
8.2.5.2臺座座閣板、臺車等
a)減少臺座和閣板的使用數量。東西放在臺座和閣板上。不用的撤掉或收拾起來。
b)臺座和閣板高矮不一樣時,下面需要適當墊一下、擺成幾層高度。
c)臺座或閣板不直接放在地上,用東西墊起來。
d)盡量少用吊車和叉車而使用臺車效率高。
8.2.5.3管線的整理、整頓
a)管線要離開地面,要防止打捆、磨擦和振動,要保持直線、直角和松散的狀態。
b)不在地下埋線,全部在地上用墊子墊起來或者一根一根分別不同的種類、號碼、顏色來區分,以防止出錯。還要考慮布局變更容易。
8.2.5.4工具等的用具
a)在設計上、維修上不考慮使用工具。
b)減少工具的使用數。
比如,螺栓種類減少了,就可以少用板手。
c)工具要放在取拿方便的地方。
d)按照使用順序擺放工具。
e)拿起工具不用改換姿式馬上就能工作。
f)工具掛起來松開手就能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8.2.5.5刀具或模具等的精確度和壽命很重要,它們是消耗型的東西。
a)不能搞錯品名。保管場所要具備不致于掉齒、損壞、生銹、弄臟的條件。
b)減少庫存數量。
c)有時把刀具立起來保管,從安全上考慮一定要戴上套。
8.2.5.6材料、在產品以及機床的組裝零件等數量發生變化、轉移和產生不良品等出現異常品等這類東西。
a)對材料、在產品首先固定場所,規定數量和位置。超過就應視為異常,另行管理,這是要點。
b)在產品、產成品、備品等必須按“先進先出法”使用。
c)對不良品、保留品要專設放置場所,使用別種箱子,特別是應以紅色或黃色加以區別,放在明面的通道邊上,使人一看就知道。
8.2.5.7備品的明確標示
a)備品的保管,可以考慮保存雙份或確定最低庫存量。
b)保管中的東西要保持任何時候都使用的狀態。保管的要點,如污垢、傷痕,長銹等要有明確的標示。
8.2.5.8潤滑油、動作油等油脂的管理
a)減少和合并油種名稱,以減少種類。
b)按顏色管理。
c)集中管理、分開標志管理,都要遵守規定的保管場所、數量和規則。
d)根據油種和注油口的形狀準備好用具。
e)對防火、公害、安全方面都要考慮周到。
f)改進注油方法和延長注油周期。
8.2.5.9計測器具、精密貴重工具等需要管理精確度的東西
a)計測器具、精密貴重工具等,實行專人管理。
b)對日常保管用的容器以及放置方法要下功夫研究。
8.2.5.10大東西的放法
a)對大、重的東西要下功夫研究符合它的形狀和使用方法,以確定保管方法和搬運方法。
b)對安全鋼絲繩和掃除用具的各種容器和放置方法都要下功夫研究。
8.2.5.11小東西、消耗品等
a)作為經常儲備品,要管好訂貨。
b)屬于散落部品,要防止在生產線上飛散和落下。
c)像彈簧那樣纏繞的東西,墊圈那樣不好拿的東西,要少量保管。
8.2.5.12表示、布告、文字、條件表、圖紙、黏膠帶
a)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張貼(粘),要規定張貼的地方范圍。
b)布告要寫上期限,沒有期限的不能張貼。
c)黏膠帶的痕跡要擦干凈。
d)貼紙時上面的高度要一齊。
8.3清掃的措施
8.4.1工作場所和設備的清掃(整潔化)
8.4.3.1區域劃分和責任范圍的規定。
a)明確個人分擔的區域和共同責任的5S各小組分擔的區域。由一個人領導,共同負責。
b)不可忘記實行值班制度。
c)按車間、區域,每天設值班。
d)個人分擔的范圍用地圖表示。
e)每一個人分擔的范圍用地圖表示。
f)5S的誓言
·不弄臟--臟了馬上擦去
·不弄灑--消失了再寫
·不亂扔--揭下來了再貼上解接
8.4.3.2按區域、設備進行清掃
a)按區域、設備順序進行清掃,就會發現種種問題,因此可以得到改進。
b)“手帕作戰”......以“擦一次作戰”、“清除作戰”的名稱進行磨練。
減少污垢,改變每天用白布擦拭,進行競賽。
8.4.3.3保持制度化......一齊搞3分鐘5S
a)全員一齊行動在短時間內搞好5S。全員一齊行動很重要。
b)把時間劃分段落很重要。
·時間劃分短一些,定時搞5S。
·在開始工作前,工作結束時,周末、月末和完時搞“1分鐘5S”、“3分鐘5S”或“30分鐘5S”等。
c)一起活動對質量、安全檢查也有作用。
·1天只要一起進行幾次質量檢查、安全檢查、就可以大量減少失誤。
8.4.2通過對設備、治工具的清掃、檢查排除小毛病(設備5S)
8.4.3.1清掃和檢查的方法
a)搞設備5S是自主保全第一階段的活動。
b)使用“核對確認表”進行檢查。
設備的清掃、檢查要從設備內部著手,這樣可以發現許多問題??墒且獙υO備的各個部位都進行,不進行技術教育,效果不會理想。
c)檢查基本問題
設備的各個部位都應該清掃、檢查,但關鍵問題是防止設備磨損損耗。即對污垢進行清掃、缺油注油,松動扭緊和發熱的溫度管理等。
8.4.3.2清掃和檢查的教育
a)學習功能、結構等。
b)掌握機械各部分的知識。
8.4.3.3清掃、檢查的實施以及發現問題
a)多由于清掃不徹底而產生污垢和堵塞。
b)多數問題的發現與自信有關。
8.4.3.4對設備功能上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a)為什么這個地方重要?
b)為什么忽視了而未管呢?
c)如果這樣下去可能會發生什么問題?會有什么影響?要從原理和機制上考慮。
d)為什么未能早發現呢?如何才能做到及早發現呢?
e)為何成了這個樣子呢?
8.4清潔的措施
8.4.1通過目視管理使異常問題暴露出來。
a)通過暴露異常問題讓誰都知道。
b)目視管理的基本是視覺的意識化。
c)對容易看管的用具等下功夫。
8.4.2目視管理的重點
a)管什么看什么?......管理的要害地方在哪兒?
b)什么現象算異常?......其判斷標準是什么?
c)能覺察出來嗎?......用什么工具檢查。檢查的竅門辦法是什么?
d)怎樣進行活動?......應急處理、改進和保持。
8.4.3在目視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上下功夫
8.4.4.1目視管理用工具的管理重點。
a)從遠處看也能明確。
b)管理的東西要有標志。
c)好壞誰都能明確指出來。
d)誰都能使用,使用起來方便。
e)誰都能維護,立即可以修好。
f)使用工具,車間就可以明朗舒暢起來。
8.4.4.2規定好壞標準
規定好壞標準,根據標準用眼一看就能判斷出是否屬于異常。
8.4.4.3在覺察工具上下功夫。
8.4.4.4改進檢查困難的地方。
8.4.4目視管理的方法
8.4.4.1編制目視管理手冊。
為什么要搞5S?如何進行好?對做法、維修方法和異常時的行動規范化等編成手冊,訓練每個人的行動。
8.4.4.2研究確定管理標簽
a)潤滑油標簽表示油種和顏色,注油時間。
b)精確度管理標簽表示測定量具的管理等級和精確度周期。
c)年度檢查標簽表示年度和月份檢查。
d)恒溫器(箱)標簽表示各種溫度的標簽。
e)每種東西的管理責任者姓名表示負責人。
8.4.4.3表示管理界限
a)表示儀表測量的范圍。
通常使用范圍和危險范圍,用劃線辦法或顏色加以區別。對最低庫存量加以標志。
b)配合記號
螺栓和螺帽在一定位置上劃上一條線以便發現是否松動。
c)定位記號和停止線
斑點和停止位置記號。
8.4.4.4在視覺上下功夫
a)透明化:為使人們的眼睛看的清楚,不要罩、不要門、不要蓋,不上鎖。
b)狀態的視覺化:在風扇上栓上個飄帶,使人知道送風狀態。
c)故障圖像:對各種數據用圖像形式表示,使人一看就明白。
d)表示去向、內容:管理人或東西的去向。
e)狀態的定量化:表示管理界限和明確異?,F象。
8.5教育(教養)的措施
8.5.1教育是指改變人們的習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a)為取得良好的結果,需要明確規定行動的準則。
b)正確的傳達和良好的培訓,準確地傳授。
c)組織全員參加活動。
d)每個人都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性格。
以語言表示,每天行動。
上級發現不好的立即糾正。
e)這樣就能養成習慣,形成有紀律的車間。
f)集中全員的力量形成相乘積,便可發揮更大的力量。
8.5.2為什么意向傳達不通
a)正確傳達有困難的事情:
b)意向傳達不通是決定于人的本質;
c)確認傳授思想如何,很重要。
8.5.3標準或核對確認表上規定的事情是否得到遵守?
8.5.3.1檢查和未檢查一樣。
·作為維持管理的工具使用了
·核對確認表只打*或劃0還不可靠,還得寫上數據和情況。
8.5.3.2想辦法使檢查者信得過
把填寫核對確認表變成工作而容易管理,管理監督者也容易只依靠部下的核對確認表來判斷工作。要從只看核對確認表變為到現場用目視去管理。
8.5.3.3在現場通過實物進行指導
對現場目視管理的重點的如何,監督者要到現場,通過實物和現象進行指導。
·為什么對那個地方總得經常清掃檢查呢?對該部位的功能、結構、原理學懂了嗎?
·清掃、檢查是容易做到?
目視、大小、好壞的判斷難易程度如何?
·此外,再不能想辦法找到更容易做到的目視方法嗎?
從內部向外部集中可能嗎?
·對功能部位要明確標志,使誰一看都能知道。
·功能部位任何時候都保持光潔,而使人自豪。
8.5.3.4做的過程重要
標準或核對確認表的確定和填寫過程很重要。不是上級分配了才去做,而是作業人員實際參加設備的檢查過程去確定和填寫。
8.5.4直到訓練確實會做
8.5.4.1怎樣才能做到遵守作業標準呢?
讓作業者的每個人都遵守確實是件難事。需要進行防止馬虎以及調換設備的作業訓練。
8.5.4.2先從簡單的開始做起
教養就是把遵守各項規定作為自覺行動,以“我的誓言”、“我的責任”,從簡單的事情約束自己并養成習慣。作業者要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性格。
8.5.4.3訓練最有效
通過技能教育使其理解,以示范表演給他看并讓他做做看,以此程序來進行。向下級傳授事情,為了有把握,進行訓練最有效。
篇2:汽車制造企業5S和安全衛生管理手冊(1)
汽車制造企業5S和安全衛生管理手冊(1)
1. ****的基本方針:
提供顧客100%滿意的服務,創建員工100%滿意的公司。
2. ****企業基礎:
危機管理體制,人才培養,環境安全以及5S的推行
3. 5S方針的策略重點:
3.1 建立使顧客100%滿意的質量保證體制
3.2 改進業務流程、削減在庫、遵守交期
3.3 強化成本競爭力
3.4 積累與提高生產技術力
3.5 提高新技術的推廣速度
3.6 構筑企業基礎
4. 5S與環境安全的目標
4.1 提高生產性
4.2 提高服務水平和維修產品質量
4.3 提高速度
4.4 提高人員素質
4.5 提高安全性
5. 5S的定義
5.1 整理:工作現場,區別要與不要的東西,只保留有用的東西, 撤除不需要的東西;
5.2 整頓:把要用的東西,按規定位置擺放整齊,并做好標識進行管理;
5.3 清掃:將不需要的東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現場無垃圾,無污穢狀態;
5.4 清潔:維持以上整理、整頓、清掃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員覺得整潔衛生;
5.5 修養:通過進行上述4S的活動,讓每個員工都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做到“以廠為家、以廠為榮”的地步。
6. 5S活動的職責
6.1 辦公室負責組織整個公司的5S及安全衛生的檢查
6.2 各部門負責按5S管理要求對本部門的5S及安全衛生進行檢查
6.3 責任部門負責對5S及安全衛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
7. 5S活動的要求
7.1 良好的儀表及禮儀:統一規范的著裝要求,良好的坐姿、站姿,電話禮儀,整潔、明亮、大方、舒適的接待環境
7.2 單一整潔的辦公室:臺面整潔,文具單一化管理,公用設施責任人標識
7.3 生產工具管理:單一化管理
7.4 現場管理:分區劃線,員工工作井然有序,工作環境清潔明亮
7.5 工作速度和效率:最佳的速度和零不良率
7.6 空間效率:對現場分區劃線,對各場地的利用率予于分析,增加有限空間的利用價值
7.7 嚴明的小組督導:上班前經理、班組長對員工進行檢查督導,工作過程中,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開展小組督導,下班前對全天的工作進行總結
7.8 工作評估:自我評估與綜合考核評價相結合
8. 5S對應的措施
8.1 整理的措施
8.1.1 清除不用物品的措施
a) 進行整理,首先要根據情況,分清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
b) 分清使用頻度后,按層次規定放置的位置。
c) 清除不用物品,按下列程序進行。
•確定對策范圍和目標值;
•實施的準備;
•區別不用物品的方法教育;
•計量化和判斷;
•管理人員的巡回檢查、判斷和指導。
8.1.2 大掃除方法
大掃除的注意要點;
•注意高空作業的安全;
•爬上或鉆進機器時要注意;
•使用洗滌劑或藥品時要注意;
•使用鏨鑿工具或未用慣的機器時要注意;
•掃除時要注意,不要由于使用洗滌劑而使設備生銹或弄壞設備。
8.1.3 消除問題和損壞地方的方法
總的檢查一下有問題的地方,對象是:建筑物、屋脊、窗戶、通道天棚、柱子、管路線路、燈泡、開關、三項一套、臺、棚架、更衣室、外殼的蓋的脫落或破損以及安全支架和扶手的損壞等,要采取措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以及長銹、脫落、雜亂等。
8.1.4 消滅污垢發生的措施
a) 消滅污垢產生根源的不力原因:
•不了解現狀、不認為是問題、問題意識淡薄;
•對產生的根源未著手解決,對問題放任不管;
•清掃困難或對保持清潔感覺困難而灰心;
•解決的技術辦法不足或因未動腦筋而缺乏技術。
b) 消滅污垢發生根源的措施程序:
•明確什么是污垢;
•大掃除;
•規定臟的重點部位;
•詳細調查一下為什么臟了;
•研究措施方案;
•確定措施方案并付諸實施。
8.2 整頓的措施
8.3.1 整頓的辦法(三原則)
a) 規定放置場所
規定辦法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性,如何保持這種規律性,就是整理、整頓的方法研究,也是個技術問題。
b) 規定放置的方法
所謂好的放置方法,是指查找容易和取拿方便。
c) 遵守保管規則
為了遵守放置場所的規定,必須徹底貫徹從哪兒拿走,還放回哪兒。此外,為防止缺貨,對庫存管理和出庫方法進行訓練也很重要。這是搞好整理整頓決定性的辦法。
8.3.2 東西放置場所的規定辦法
8.2.5.1 撤掉不用物品
減少50%庫存量,車間里(崗位上)原則上一種東西只留1個,其他一律清理除去。
8.2.5.2 放置場所的整體劃分和分局,實行統一的分類法。
分類區別什么放在遠處,什么放在近處,什么放在中央倉庫。近處只放必需的東西。室內的整體布局應該是,使用次數多的放在門口附近,重的東西放在容易搬運的地方。這種分類區分法就是符合系統規律性的分類法。
8.2.5.3 統一名稱
工廠里使用、保管的東西的名稱要統一。在撤掉不用物品時,在數量、名稱問題上,意外地發現了許多沒有名稱、名稱重復或沒有具體名稱等問題。
8.3.3 規定東西的放置方法
8.2.5.1 研究符合功能要求的放置方法
a) 所謂符合功能要求,就是要考慮怎樣放置在質量上、安全上、效率上都沒有浪費或徒勞;
b) 在質量上,特別要注意品名錯誤;
c) 對形狀、品名、號碼相似的東西要放得距離遠一些,或放一個樣品以便確認,或者用不同的顏色和形狀來防止馬虎;
d) 在品名上把閣板的倉庫號碼作為后背號填上。
8.2.5.2 品種名稱和放置場所的標示
a) 東西一定要填上名稱,“固定位置對號入座”;
b) 5S規定,東西的名稱和放置場所的名稱都必須明確;
c) 標示放置場所,固定東西的存放位置;
d) 東西和放置場所兩者的配套名稱,在物和倉庫上都加以標注,放置方法的標示才算完成。
8.2.5.3 拿放方便的改進
a) 名稱標示好了,放置位置也已固定下來,就要想辦法畫個地圖和點上燈,以便能夠順利地找到存放地方,而不至于迷惑。
b) 零件按功能保管,還是按產品別或車間別保管??傊?,東西要在一個地方備齊,特別要以成套或用工具箱比較容易地把它備齊。對備品等要以組裝部件的方式準備好。
c) 放置場所的高度,要考慮安全,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面或作個代滑輪的臺車或設置腳手架、升降場等。
d) 取拿方便或工作容易的改進高度是,備品為從人們的膝蓋到頭部為宜;工作用工具類,從腰到肩的高度為宜。
e) 放置場所要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面積,同時也要考慮取拿方便和質量方面的要求。
8.3.4 叫遵守保管規則
8.2.5.1 日常管理和防止庫存無貨
a) 放置場所要明確標明:庫存無貨、未退貨或丟失。
b) 為了補充庫存,對物品達到最低庫存量時的訂貨起點要明確標示或用顏色區別。
c) 搬運要用適合物品的專用臺車,通用零件和專用零件要分別搬運,而使用容易移動和容易作業的臺車。
8.2.5.2 取拿、收存的訓練和改進的效果
整頓就是為了避免取出、收存浪費時間的活動,一定要掌握改進的效果。因此,取出、收存進行比賽也很有意義。
8.3.5 東西放置方法的要點
8.2.5.1 劃線和定位標志
a) 工廠里的整頓首先要對通道和區域進行劃線,標明定位。當然,最重要的原則是要有利于作業的合理布局。
b) 布局應以直線、直角、垂直、平行為原則。
c) 主通道和副通道劃的線的寬度和顏色也可以不同。
d) 限制東西擺放的高度也很重要,它有助于防止掉下來、倒下來或庫存過多。
8.2.5.2 臺座座閣板、臺車等
a) 減少臺座和閣板的使用數量。東西放在臺座和閣板上。不用的撤掉或收拾起來。
b) 臺座和閣板高矮不一樣時,下面需要適當墊一下、擺成幾層高度。
c) 臺座或閣板不直接放在地上,用東西墊起來。
d) 盡量少用吊車和叉車而使用臺車效率高。
8.2.5.3 管線的整理、整頓
a) 管線要離開地面,要防止打捆、磨擦和振動,要保持直線、直角和松散的狀態。
b) 不在地下埋線,全部在地上用墊子墊起來或者一根一根分別不同的種類、號碼、顏色來區分,以防止出錯。還要考慮布局變更容易。
8.2.5.4 工具等的用具
a) 在設計上、維修上不考慮使用工具。
b) 減少工具的使用數。
比如,螺栓種類減少了,就可以少用板手。
c) 工具要放在取拿方便的地方。
d) 按照使用順序擺放工具。
e) 拿起工具不用改換姿式馬上就能工作。
f) 工具掛起來松開手就能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8.2.5.5 刀具或模具等的精確度和壽命很重要,它們是消耗型的東西。
a) 不能搞錯品名。保管場所要具備不致于掉齒、損壞、生銹、弄臟的條件。
b) 減少庫存數量。
c) 有時把刀具立起來保管,從安全上考慮一定要戴上套。
8.2.5.6 材料、在產品以及機床的組裝零件等數量發生變化、轉移和產生不良品等出現異常品等這類東西。
a) 對材料、在產品首先固定場所,規定數量和位置。超過就應視為異常,另行管理,這是要點。
b) 在產品、產成品、備品等必須按“先進先出法”使用。
c) 對不良品、保留品要專設放置場所,使用別種箱子,特別是應以紅色或黃色加以區別,放在明面的通道邊上,使人一看就知道。
8.2.5.7 備品的明確標示
a) 備品的保管,可以考慮保存雙份或確定最低庫存量。
b) 保管中的東西要保持任何時候都使用的狀態。保管的要點,如污垢、傷痕,長銹等要有明確的標示。
8.2.5.8 潤滑油、動作油等油脂的管理
a) 減少和合并油種名稱,以減少種類。
b) 按顏色管理。
c) 集中管理、分開標志管理,都要遵守規定的保管場所、數量和規則。
d) 根據油種和注油口的形狀準備好用具。
e) 對防火、公害、安全方面都要考慮周到。
f) 改進注油方法和延長注油周期。
8.2.5.9 計測器具、精密貴重工具等需要管理精確度的東西
a) 計測器具、精密貴重工具等,實行專人管理。
b) 對日常保管用的容器以及放置方法要下功夫研究。
8.2.5.10 大東西的放法
a) 對大、重的東西要下功夫研究符合它的形狀和使用方法,以確定保管方法和搬運方法。
b) 對安全鋼絲繩和掃除用具的各種容器和放置方法都要下功夫研究。
8.2.5.11 小東西、消耗品等
a) 作為經常儲備品,要管好訂貨。
b) 屬于散落部品,要防止在生產線上飛散和落下。
c) 像彈簧那樣纏繞的東西,墊圈那樣不好拿的東西,要少量保管。
8.2.5.12 表示、布告、文字、條件表、圖紙、黏膠帶
a) 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張貼(粘),要規定張貼的地方范圍。
b) 布告要寫上期限,沒有期限的不能張貼。
c) 黏膠帶的痕跡要擦干凈。
d) 貼紙時上面的高度要一齊。
8.3 清掃的措施
篇3:汽車制造企業5S和安全衛生管理手冊(2)
汽車制造企業5S和安全衛生管理手冊(2)
8.4.1 工作場所和設備的清掃(整潔化)
8.4.3.1 區域劃分和責任范圍的規定。
a) 明確個人分擔的區域和共同責任的5S各小組分擔的區域。由一個人領導,共同負責。
b) 不可忘記實行值班制度。
c) 按車間、區域,每天設值班。
d) 個人分擔的范圍用地圖表示。
e) 每一個人分擔的范圍用地圖表示。
f) 5S的誓言
•不弄臟--臟了馬上擦去
•不弄灑--消失了再寫
•不亂扔--揭下來了再貼上解接
8.4.3.2 按區域、設備進行清掃
a) 按區域、設備順序進行清掃,就會發現種種問題,因此可以得到改進。
b) “手帕作戰”......以“擦一次作戰”、“清除作戰”的名稱進行磨練。
減少污垢,改變每天用白布擦拭,進行競賽。
8.4.3.3 保持制度化......一齊搞3分鐘5S
a) 全員一齊行動在短時間內搞好5S。全員一齊行動很重要。
b) 把時間劃分段落很重要。
•時間劃分短一些,定時搞5S。
•在開始工作前,工作結束時,周末、月末和完時搞“1分鐘5S”、“3分鐘5S”或“30分鐘5S”等。
c) 一起活動對質量、安全檢查也有作用。
•1天只要一起進行幾次質量檢查、安全檢查、就可以大量減少失誤。
8.4.2 通過對設備、治工具的清掃、檢查排除小毛病(設備5S)
8.4.3.1 清掃和檢查的方法
a) 搞設備5S是自主保全第一階段的活動。
b) 使用“核對確認表”進行檢查。
設備的清掃、檢查要從設備內部著手,這樣可以發現許多問題??墒且獙υO備的各個部位都進行,不進行技術教育,效果不會理想。
c) 檢查基本問題
設備的各個部位都應該清掃、檢查,但關鍵問題是防止設備磨損損耗。即對污垢進行清掃、缺油注油,松動扭緊和發熱的溫度管理等。
8.4.3.2 清掃和檢查的教育
a) 學習功能、結構等。
b) 掌握機械各部分的知識。
8.4.3.3 清掃、檢查的實施以及發現問題
a) 多由于清掃不徹底而產生污垢和堵塞。
b) 多數問題的發現與自信有關。
8.4.3.4 對設備功能上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a) 為什么這個地方重要?
b) 為什么忽視了而未管呢?
c) 如果這樣下去可能會發生什么問題?會有什么影響?要從原理和機制上考慮。
d) 為什么未能早發現呢?如何才能做到及早發現呢?
e) 為何成了這個樣子呢?
8.4 清潔的措施
8.4.1 通過目視管理使異常問題暴露出來。
a) 通過暴露異常問題讓誰都知道。
b) 目視管理的基本是視覺的意識化。
c) 對容易看管的用具等下功夫。
8.4.2 目視管理的重點
a) 管什么看什么?......管理的要害地方在哪兒?
b) 什么現象算異常?......其判斷標準是什么?
c) 能覺察出來嗎?......用什么工具檢查。檢查的竅門辦法是什么?
d) 怎樣進行活動?......應急處理、改進和保持。
8.4.3 在目視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上下功夫
8.4.4.1 目視管理用工具的管理重點。
a) 從遠處看也能明確。
b) 管理的東西要有標志。
c) 好壞誰都能明確指出來。
d) 誰都能使用,使用起來方便。
e) 誰都能維護,立即可以修好。
f) 使用工具,車間就可以明朗舒暢起來。
8.4.4.2 規定好壞標準
規定好壞標準,根據標準用眼一看就能判斷出是否屬于異常。
8.4.4.3 在覺察工具上下功夫。
8.4.4.4 改進檢查困難的地方。
8.4.4 目視管理的方法
8.4.4.1 編制目視管理手冊。
為什么要搞5S?如何進行好?對做法、維修方法和異常時的行動規范化等編成手冊,訓練每個人的行動。
8.4.4.2 研究確定管理標簽
a) 潤滑油標簽表示油種和顏色,注油時間。
b) 精確度管理標簽表示測定量具的管理等級和精確度周期。
c) 年度檢查標簽表示年度和月份檢查。
d) 恒溫器(箱)標簽表示各種溫度的標簽。
e) 每種東西的管理責任者姓名表示負責人。
8.4.4.3 表示管理界限
a) 表示儀表測量的范圍。
通常使用范圍和危險范圍,用劃線辦法或顏色加以區別。對最低庫存量加以標志。
b) 配合記號
螺栓和螺帽在一定位置上劃上一條線以便發現是否松動。
c) 定位記號和停止線
斑點和停止位置記號。
8.4.4.4 在視覺上下功夫
a) 透明化:為使人們的眼睛看的清楚,不要罩、不要門、不要蓋,不上鎖。
b) 狀態的視覺化:在風扇上栓上個飄帶,使人知道送風狀態。
c) 故障圖像:對各種數據用圖像形式表示,使人一看就明白。
d) 表示去向、內容:管理人或東西的去向。
e) 狀態的定量化:表示管理界限和明確異?,F象。
8.5 教育(教養)的措施
8.5.1 教育是指改變人們的習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a) 為取得良好的結果,需要明確規定行動的準則。
b) 正確的傳達和良好的培訓,準確地傳授。
c) 組織全員參加活動。
d) 每個人都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性格。
以語言表示,每天行動。
上級發現不好的立即糾正。
e) 這樣就能養成習慣,形成有紀律的車間。
f) 集中全員的力量形成相乘積,便可發揮更大的力量。
8.5.2 為什么意向傳達不通
a) 正確傳達有困難的事情:
b) 意向傳達不通是決定于人的本質;
c) 確認傳授思想如何,很重要。
8.5.3 標準或核對確認表上規定的事情是否得到遵守?
8.5.3.1 檢查和未檢查一樣。
•作為維持管理的工具使用了
•核對確認表只打*或劃0還不可靠,還得寫上數據和情況。
8.5.3.2 想辦法使檢查者信得過
把填寫核對確認表變成工作而容易管理,管理監督者也容易只依靠部下的核對確認表來判斷工作。要從只看核對確認表變為到現場用目視去管理。
8.5.3.3 在現場通過實物進行指導
對現場目視管理的重點的如何,監督者要到現場,通過實物和現象進行指導。
•為什么對那個地方總得經常清掃檢查呢?對該部位的功能、結構、原理學懂了嗎?
•清掃、檢查是容易做到?
目視、大小、好壞的判斷難易程度如何?
•此外,再不能想辦法找到更容易做到的目視方法嗎?
從內部向外部集中可能嗎?
•對功能部位要明確標志,使誰一看都能知道。
•功能部位任何時候都保持光潔,而使人自豪。
8.5.3.4 做的過程重要
標準或核對確認表的確定和填寫過程很重要。不是上級分配了才去做,而是作業人員實際參加設備的檢查過程去確定和填寫。
8.5.4 直到訓練確實會做
8.5.4.1 怎樣才能做到遵守作業標準呢?
讓作業者的每個人都遵守確實是件難事。需要進行防止馬虎以及調換設備的作業訓練。
8.5.4.2 先從簡單的開始做起
教養就是把遵守各項規定作為自覺行動,以“我的誓言”、“我的責任”,從簡單的事情約束自己并養成習慣。作業者要養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性格。
8.5.4.3 訓練最有效
通過技能教育使其理解,以示范表演給他看并讓他做做看,以此程序來進行。向下級傳授事情,為了有把握,進行訓練最有效。
9. 安全衛生管理
9.2 安全衛生有關的業務
9.1.1 安全衛生職責
a) 維修部經理負責安全衛生狀況的監督并保護下級安全。
b) 每班組長和班長負責搞好本班組的安全衛生工作并指導本班組如何進行安全衛生工作。
c) 各工作現場的維修技工負責本工作區域的安全衛生要求的執行
9.1.1.1 安全衛生作業程序
•在上班前、下班時維修技工對使用的工具、設備、安全防護用具進行檢查,以確保都處于合格狀態;
•所有的化學類包括油品、油漆、各種洗滌用品等都必須分開擺放,并注明其化學性能。儲存化學品的場所必須經常進行通風和檢查;
•使用相關化學用品(特別是有毒有害的化學品)的員工必須經過相關使用知識、安全防護和應急措施知識的培訓;
9.1.1.2 改進作業方法
維修部經理應經常注意作業方法上有無危險和是否有害。對現行的作業方法,不應滿足,要以懷疑的態度,以更好的作業方法為目標,努力去改進。
9.1.1.3 適當安排作業者的工作
監督者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和防止事故的發生,應經??紤]作業者的適應和工作能力,適當調配人員和分配任務,使工作能在安全衛生的條件下完成。
9.1.1.4 指導和教育
維修部經理須經常安排對維修技工的培訓,指導教育下級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使下級能夠提高自主的在安全衛生的條件下完成作業的能力。
9.1.1.5 作業過程的監督和指導。
維修部經理通過巡視現場等對作業中的下級進行監督,指導他們遵守作業標準和其他事項,正確地進行作業。
9.1.1.6 設備安全化以及改善環境
維修技工對負責的現場的設備、機械、裝置、工器具、安全裝置、有害物質控制裝置、保護用具等除保證完好之外,對不安全的地方要加以改進。
9.1.1.7 保持環境條件
維修技工努力保持作業場所的整理整頓和清潔以及其他的環境條件。
9.1.1.8 安全衛生檢查
維修技工對自己負責的作業場所的設備,機械、作業環境要定期檢查以及在作業開始前檢查,努力發現不好的地方和異常情況,并且加以改進。
9.1.1.9 異常時的措施
•維修部經理平時要制定異常時的措施標準,并對下級進行訓練,以便作業場所發生異常問題時能夠立即采取措施。
•維修部經理應每月對安全衛生進行總結分析,并針對總結分析結果提出改進措施。
9.1.1.10 發生災害時的措施
以便作業監督者在發生災害時,在采取緊急措施的同時,要分析災害的原因并采取對策。此外,要吸取過去發生災害的教訓,努力防止再發生。
9.1.1.11 經常關心防止勞動傷害事故
維修部除利用標語,宣傳畫外,還要利用朝會、TBM(安全作業討論會)和其他會議等提高下級的安全衛生意識。
9.1.1.12 防止勞動傷害事故,不要局限于過去的知識和經驗,要以新的見解啟發作業者下工夫研究。
監督者的安全衛生工作核對表
管理對象 項目 內 容 核對確認
OK ND
人的方面
對下級的指導
1.對安全衛生教育的必要性是否努力去發現
2.教育計劃有沒有
3.是否根據教育計劃進行了指導和教育
•新職工教育•特別教育、其他教育
•作業內容變更時教育
4.對危險和有害作業是否進行了重點教育
5.有沒有教材
6.執行結果有無評價
7.有無補充指導
8..教育結果的記錄是否保存了
作業中的監督指導
1.是否按計劃巡視現場了中著眼點:
•作業的服裝整潔嗎
•遵守安全操作嗎
•安全用具、保護用具很好使用了嗎
•安全衛生標準都很清楚嗎
•共同作業時的聯系、
打招呼做的好嗎
•作業位置、作業姿勢好嗎
•崗位紀律遵守的好嗎
2.對新職工是否關心
3.工作崗位上的人際關系好嗎
4.指示、命令適當嗎
5.在語言使用、語氣上是否有所檢點
6.是否關心下級的健康情況
經常關心防止災害
1.對下級的要求是否了解
2.是否鼓起了下級的干勁
3.有目的的啟蒙活動效果如何
•宣傳畫、標語、朝會
•安全值班、崗位會議、安全作業會議
•安全作業表彰
4.是否有計劃地持續實行
5.是否動員積極參加預防運動、危險預報運動和安全作業會議
下級的鉆研
創造 1.對工作是否愿意抱著發現問題的態度
2.是否努力去培養改進小組
3.合理化建議制度執行的如何
4.工作場所會議和安全作業會議是否經常召開
監督者的安全衛生工作核對表(續1)
管理對象 項目 內 容 核對確認
物的方面
機械設備裝置的安全化 1.對設備、機械、裝置是否努力實現安全化
2.保護用具的性能好嗎
3.機械設備有安全裝置嗎
4.機械裝置管理得如何
•動力傳導裝置保護得如何
•舉升機保全管理做得如何
•裝卸搬運機械的維護管理做得如何
•電器設備,電動工具的防止觸點措施如何
•對可燃性汽體以及其他的爆發的防止措施如何
•排、換氣裝置有無故障
作業環境條件的保持和改進
1.工作場所的布局合理嗎
2.整理整頓搞好了嗎
3.放置方法好嗎
•高度•數量•位置
4.地方合適嗎
5.保管方法好嗎
•危險品 •有害物品
•重要物品 •長大物品
6.地面上有無油、水、凹凸不平的現象
7.明亮度夠不夠
8.溫度適當嗎
9.有害汽體、蒸汽、粉塵是否在容許濃度范圍內
10 .躲避通道和場所是否有保證
11.安全衛生的標志是否科學
12.是否努力改進環境
安全衛生檢查
1.有無制訂,定期自主檢查以及檢查計劃
2.定期自主檢查(特定自主檢查)進行了嗎
3.作業開始前的檢查進行了嗎
4.是否根據檢查標準進行檢查了?有檢查表嗎
•檢查日期
•檢查者
•檢查對象(機器)
•檢查部位(地方)
•檢查方法
5.有沒有判斷標準
6.檢查及其負責人有沒有規定
7.不良地方(部位)有無改進
8.檢查記錄有沒有保存
監督者的安全衛生工作核對表(續2)
管理對象 項目 內 容 核對確認
OK ND
作業的方面
作業程序(作業標準)
確認 1.作業標準齊備嗎?
•爆發性物質使用作業
•使用重量物品作業
•從事高壓電作業
•使用有害物質作業
•使用危險品作業
•使用著火性物質作業
2.對安全衛生是否關心
3.對非正常作業的工具箱是否集中在一起
4.作業變更時是否進行研究和修改計劃
5.研究作業標準方案時是否吸收下級參加
6.是否定期修改
作業方面的改進 1.是否抱著發現問題的態度在管理作業?
著眼點:
•需要力量大的作業
•強迫的姿勢或危險崗位的作業
•持續長時間的緊張作業
•對有害健康的作業
2.在作業方法上是否同下級商量
3.對不恰當的作業是否進行了改進
4.研究改進方案時是否把安全衛生放在優先
適當安排作業者的工作 1.有沒有無資格(條件)者在干危險有害的工作
2.中高年齡層的人有無從事危險作業的
3.有沒有讓經常發生災害事故者從事危險有害作業的情況
4.有沒有讓沒有經驗的人從事危險有害作業的情況
5.有無讓身體情況異常者工作的情況
發生異常和災害的措施 1.是否努力及早發現異常情況
2.異常時的處理措施標準是否規定
3.異常及其處理方法有沒有教給下級
4.非常情況下的停止方法有沒有教給下級
5.非常情況下的躲避標準有無規定
6.發生災害時的緊急處理(急救措施)方法教未教給下級
7.沒有事故、災害的原因分析以及對策的實施計劃
8.異常事故、災害的記錄是否保存了
9.3 現場第一線監督者對安全衛生負有極為重要的任務。下面列出日常至少必須實行的重點。
9.1.1 大家出勤之后
a) 見面時先問候;
b) 確認上一班交代的事情;
c) 收集安全衛生情報,整頓工作開始前*上強調的問題;
d) 進行對部下的臉色觀察;
9.1.2 工作開始前的機會
a) 不能忘記傳達上級交代的事項;
b) 當天作業中應該注意的安全衛生問題;
c) 缺勤者和遲到者的確認和傳達;
d) 作業前下級的身體情況有無異?,F象;
e) 短時間內把要點搞清楚。
9.1.3 安全衛生巡回檢查
a) 一天一次巡回檢查一下安全衛生;
b) 主動端正姿勢,在服裝、態度上起模范作用:
c) 假裝看不見會助長不安全行為;
d) 要及時指導(勸告)和處理;
9.1.4 現場的安全衛生會議
a) 每月是否至少開過一次會;
b) 工作開始和結束都按規定時間;
c) 工廠安全衛生委員會規定的事情,會員是否都理解和貫徹的徹底嗎?
d) 工作場所的問題是否作為教訓加以吸取了呢
e) 監督者是否把自己的想法和方針告訴下級了呢?
9.1.5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a) 每周是否至少進行一次以上的現場危險預報活動?
b) 對特別需要嚴格遵守的事項是否確實教給下級了?
c) 作業是否按全作業標準(操作標準)進行的?
d) 勞動保護用具都能按規定要求正確使用(著裝)嗎?
e) 是否按教的(要求)內容執行了呢(重要的是確認)。
9.2 安全衛生教育
9.2.1 安全衛生教育的目標
a) 物的方面:主要檢查由于看慣了的原因,容易對異??绰┛村e。
b) 人的方面:仍舊是勞動保護用具穿著的不合規定,對來協助工作者的教育容易忽視。
c) 作業方面:非正常作業和轉換安排時的準備不夠,很多時候會感覺突然。
9.2.2 教育的種類和內容
9.2.2.1 知識教育
•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的結構、功能、性能、要有個概念。
•使其理解災害發生的原因。
•教授安全衛生有關的法規、規定和標準。
※不僅使其理解,還要教授活用的方法
9.2.2.2 解決問題的教育
•找出原因解決問題。以過去或現場存在的問題為例,使其了解,從發現問題,查明原因,確認事實直到采取對策過程的手續方法。
•指出目標,處理問題也象上面一樣使其理解手續方法。
※培養觀察問題的能力、即培養直觀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9.2.2.3 3)技術教育
•使其學會掌握作業方法和機械設備操作方法以及掌握程序與重點。
※培養適應能力以實際操作為主來進行。
9.2.2.4 態度教育
•對安全作業從思想上重視并實行。
•遵守工作場所紀律和安全紀律。
•提高工作積極性。
9.2.3 教育方法
關于安全衛生的教育方法,如不按照以下的八原則進行指導,效果是不會好的。
9.2.3.1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
教育訓練,只有對方記住并提高了,才算達到目的,根據對方的勞動能力考慮教育內容和準備教材。
9.2.3.2 動機是重要的
為使下級更好地理解重要性并接受要求目的,就要了解下級的要求,把目的和要求結合起來。
9.2.3.3 從易到難
根據對方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程度確定教授的內容,逐步提高以達到要求的目標。根據目標和內容確定的個別指導還是集體指導為好。
9.2.3.4 一次一事
人們一次不能記住和學會很多事情,一次只教一件事情就容易理解和接受。
9.2.3.5 反復進行
反復地講給他們聽,做給他們看,讓他們看看,就能記住。知識教育要廣泛地從各種角度去教;技能教育要達到直觀,領會和掌握關鍵;態度教育可以舉幾個例子使每個人在思想上能夠接受,以改變過去的認識和態度。
9.2.3.6 強化印象
9.2.3.7 不是抽象的、觀念性的教法,而是以事實和事物具體地教,以刺激學習人的要求,讓他記在心下。
9.2.3.8 利用“五官”
根據教育內容,很好利用眼、耳、鼻、口、皮膚等任何一項的感覺進行教授。
9.2.3.9 理解功能
對東西的結構通俗易懂地教授,為了加深理解,特別要下工夫。
10. 工作場所的安全化
10.1 服裝、勞保用品
10.1.1 服裝
一般來說作業服是指以下的東西:
•作業帽
作業中即便沒有飛來的東西或落下來的危險物品,為了保持作業場所的紀律也要戴好作業帽。
•作業服
作業服要合身、輕快、清潔。
作業服不僅要適合寒暑的溫度變化,還必須考慮符合安全的要求。
•鞋
鞋要輕快,便于行動,不能容易絆倒或打滑。根據作業內容或作業場所,有的需要穿安全鞋或防電鞋。
•手套
為了防止手臟和保護手指而戴手戴,有被機器卷進危險的作業不要戴粗白手袋。
10.1.2 保護用具
•保護用具的種類
安全帽、保護眼鏡、防噪音保護具、安全鞋、安全帶、防塵和防毒面具、絕緣保護用具。
10.1.3 機械、設備的安全性
機械、設備的安全化
機械設備必須是作業者能夠安全容易地操作,必須定期拆卸維修,檢查和注油,在結構上必須具備這些作業安全和方便的條件機械設備上的危險部位,要象“防止錯誤裝置”或“安全裝置”那樣,即使操作錯誤或動作錯誤,也不至于發生大的事故或災害,而能經常轉危為安。
10.1.4 作業環境的安全性
10.1.4.1 創造舒適的作業環境
•進行換氣。
•確保通道安全。
•整備修好地面。
•徹底整理整頓。
•適當改進照明條件。
•改進溫度條件。
10.1.4.2 安全彩色和標志
•機械或作業班環境的彩色調諧效果
使作業環境舒適。
減少眼睛疲勞。
增強注意力。
標示危險。
使整理整頓容易做。
10.1.4.3 工作場所的明亮度
注意以下各項確定明亮度
•根據作業要求確定適當的照度
•一般作業燈光晃眼
•光源不動搖
• 對作業表面和作業面的明亮度不要有很大的差別
•光亮的顏色要適合作業的性質
10.1.5 安全衛生檢查
10.1.5.1 對工作場所的 人和物的不安全地方和因素,需要隨時和定期進行檢查和提出來,并加以改進或糾正,這就是安全衛生檢查。其重點是:
•設備、機械、裝置、治工具等的各部分保護的是否經常處于良好狀態。
•對于危險或有害物品地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安全衛生要求。
•安全裝置和保護用具是否確實使用了。
•通道、地面和樓梯是否安全。
•照明、通風換氣等作業環境條件是否適合?
•作業者的行動符合安全標準嗎?
10.1.5.2 實施檢查的注意事項
•有計劃地進行檢查。
•檢查時必須填寫檢查表。
•糾正后一定要確認,看看情況如何。
•對運行中的和使用中的要確認有無異常情況
•對作業者不可隨意表示同情。
•指出的問題采取措施后確認。
11. 附件 5S管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