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期中(末)考試制度
一.考試安排
1.期中考試一般定在學期第十周,期末考試一般定在學期第十九周或第二十周進行。
2.修課、活動課提前兩周隨堂考試外,其它學科都按教導處考試課表進行,科目考試時間一般為90分鐘,如語文考作文,可增到120分鐘。
3.搞突然襲擊,期中考試由教研組規定隨堂復習時間;期末考試,由教導處提前一周安排復習課表。各班都要進行考前思想教育。
4.評卷、總結,一般在三周內完成。即第一周考試,第二周評卷、質量分析,第三周教研組和學??偨Y。
二.命題
1.由各備課組商量命題,經教導處主任審閱后,可用。
2.難易程度按教學大綱要求,并結合教學實際面向全體學生的中等水平偏下,其中反映教材雙基內容的占60%,運用能力的占20%,綜合的占20%。不出偏、怪題。期末考試題命題內容,期中后的占70%,期中前的占30%。
3.文字力求準確簡練,防止出現錯別字或語句不通順的現象。命題之后,要擬出考題的標準答案和評定方法,評定時一定要客觀公正。
4.保密,有意漏題的要嚴肅處理。
三.監考
1.考場設監考兩人,分別在考場前后認真監考。在監考中不準吸煙、會客,擅離考場。
2.人員在考前,應向學生宣布有關注意事項,督促學生把書籍、筆記等物放在講臺前。
3.職盡責地維護考場紀律,監考教師不許看書、評卷或做其它工作,發現學生違紀時,一定按規定嚴肅處理,并報告給教務處。
4.人員不得向學生解答試題,考卷不清楚時,可念題目或由主考、科任教師統一解答。
5.時間一到,要按時收發試卷,并清點試卷數目,核準后將試卷交給教務處統一裝訂。
四.評卷
1.工作是考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必須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茍地、實事求是地做好。
2.人以上的備課小組,實行一人一題,專人專題的評卷辦法,評卷開始,要統一評分標準和標準答案,不得擅自改變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
3.一律用紅鋼筆水。記分應分記在題分、總分指定的位置。對評卷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教研組要統一研究解決。
4.要準確,登分要細致,保證做到不錯不漏,要制止弄虛作假等不正之風。
5.教育學生,培養良好習慣,對考試違紀、卷面很亂的學生,應按各科評分標準嚴格扣分。
6.要統一發表,試卷要認真保管,防止丟失、污損或隨意涂改。
五.考試后的試卷分析
1.分析標準首先指出命題范圍內容,并分析內容是否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是否緊扣教材和結合實際。
2.的鑒別能力指數:依據優等學生和差等學生正確率之差計算出每題的鑒別能力指數,通常以+60左右為宜來提出對試題難易的看法。
3.的難度值:依據學生每題的平均分數和各題滿分數計算各題的難度值、其看法應與2一致。
4.頻數分布曲線:試卷分析中依據學生成績分組繪出頻數分布曲線,按正態、正偏態、負偏態、平峰、高峰、雙峰的意義提高對試題梯度、層次、區分度的看法。
5.的效度和信度:試題的效度是考試正確性的重要指標,它能標明是否正確測出學生實際能力的程度。試題的信度是指測驗考試的可靠性:均以接近于為好。
綜合以上幾方面的數據,提出教者的分析意見。對試題總的看法,構成試卷分析的第一部分。
六.答卷存在的問題分析
這部分內容對于教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要通過學生試卷的實際找出以下問題:
1.學生對所考察內容“知識點”掌握的情況。
2.學生對所考察內容答題規范化程度。
3.學生對所考察內容“綜合運用分析問題”的能力。
4.分析學生試卷中典型錯誤范例,找出出現錯誤的原因,找出教學中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兩個方面),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5.班主任、年級長在期中、期末考試后都要寫出質量分析報告。
6.質量分析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負責組織,以任課教師所在班為單位進行質量分析。
篇2:部門制度在崗考試考核總結
部門制度在崗考試考核總結
20**年10月份,是**平凡的月份,為加強內部激勵,**集團在全公司范圍內舉行了一場在崗考試。本次考核內容為各部門制度,由各部門自行組織培訓、考試以及評估,行政人事部協調跟進、監考、評估。
考試之前,各部門對下屬員工進行了考試輔導與學習培訓。首先各部門都對本部門的相關制度進行了梳理,通過不同的形式對員工進行了培訓指引,明確考核的制度,制定復習的資料,特別是工程技術管理部對相關制度還進行了詳細的培訓講解,加深員工對制度的理解。大部分員工能夠正確地對待本次考試,充分認識到考試的目的,考前能夠認真地準備與復習。
在考試的過程中,各部門的考試現場,都安排了專人進行監考,絕大部分員工能夠自覺遵守考場紀律,除少數個別員工在考試中違反規定被當場責令糾正外,無嚴重有作弊違規現象發生。
在考試題型與能力考查方面:各部門的出題都從不同角度考查和評估員工對制度的掌握情況及能力特點,難易程度也體現了各部門業務對制度掌握的要求:
1)選擇填空題:出題范圍廣泛,涉及部門的各項管理制度,答題時可以靈活選擇,能力層次要求不高,主要考查員工對部門制度的全面了解程度。
2)簡答題:出題范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主要涉及到部門各專業的重點內容,答題時可以靈活選擇,能力層次要求稍高,主要考查員工對專業掌握的熟練程度等。
3)案例分析題:出題范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主要涉及到部門各專業的重點和執行的難點內容,答題時可以靈活選擇,選答題可以加分,能力層次要求較高,重點考查員工對制度及專業知識的理解、分析和應用能力等。
總體上,考試成績在得分結構上一定程度地可以反映出個人的能力特點及對制度認識的程度,既要了解和熟悉制度,又能夠真正理解應用制度,才能取得較好的考試成績,單靠個人能力或死記硬背制度都不能真正得到提升。所有員工應認真總結這次考核,不斷完善和提升自身能力,部門管理者也要做好培訓引導工作,讓員工真正掌握和執行制度才是最終的目的,制度的完善與執行是需要每一位員工的重視和持續的努力。
篇3:A學??荚囍贫?/strong>
學??荚囍贫?/strong>
素質教育并不是不要考試,考試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作為檢查教學質量、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是必要的。通過考試有利于教學信息反饋,使領導、教師及時了解情況,從而避免教學的盲目性,提高工作的針對性,以利提高全面教育質量,同時成功的考試還可以改觀學風、校風,為此學校特制訂以下考試制度。
1、學校每學中期組織一次考試,作為學校了解教師教的情況及教師了解學生學的情況之依據。
2、每學期對語文、數學科由學區進行期末統一測試,教師教考分離,進行交叉監考,其余學科由教師自行組織考試。
3、教導處、教研組、各任課教師都應嚴肅認真地組織各次考試。
4、考試或閱卷過程中,發現有教師參與舞弊的,教師期末考核定不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