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物業在物業管理過程中的身份定位

1565

  物業在物業管理過程中的身份定位-崗位

  物業服務公司最基本的宗旨是“服務”,“服務”必須是有預見性的、主動的、優質的和高效的。在日常工作中要同時具備三個基本身份定位,即:管理者、服務者和協調者。同時,物業公司應高度重視數據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要成為一個信息中心。

  學習***,落實在自身具體工作上,就是如何進行科學的物業管理服務的問題,如何用科學的,發展的眼光看待物業管理服務的問題。結合日常工作以及學習的心得體會,我認為,科學的發展物業的管理服務工作,首先的是科學的認識企業自身的性質,明確企業自身的定位,確定企業的總的宗旨。那么對于物業公司的工作,我認為最基本的宗旨,就是“服務”。

  這個“服務”既包括對所管理范圍內的所有業主的服務,也應該包括涉及到該范圍的、以及自身相關聯的所有其他相關方(開發企業、建筑企業、街道辦事處等)的服務。物業公司的一切工作重點,都應該圍繞這個宗旨來運行。在滿足這種服務時,必須有兩個方面的基本保證,那就是,第一要保障物業公司及其股東、投資人的利益,第二要保障所有業務相關方的利益。這兩點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物業公司的利益,是通過保障所有相關方的利益這個基礎才能體現的。沒有其他相關方的利益的存在,自然也就沒有了整個物業公司的利益。同樣道理,沒有物業公司的利益保障,其他相關方的利益同樣也無法得到保障。

  在這一個宗旨,兩個保證的基礎上,再根據物業公司的職能,我認為物業公司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三個基本定位:

  一、 物業公司是管理者。物業公司在接受委托進行物業管理的時候,是以管理者的身份來進行的。這個身份決定了它必然需要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而制訂各項具體的管理制度、規定等,并監督執行。這些制度和規定的制定,同時也必須按照該物業公司自身的章程、宗旨、文化特點來具體制定,并保證是量化的和明確的,具備充分的可執行性、可監督性和確定性。它的監督職能帶有強迫的性質。這種強迫的力量的來源,源于物業公司在法律的范圍內被賦予的職責以及委托方合法賦予的職責。這種管理,也可以理解為為了服務于整體的利益而對某些個體行為的約束。是與“服務”的宗旨相一致的。

  作為管理者身份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該身份要體現物業的所有者性質。商品房、限價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不同產權性質的物業,適用的不同的法律法規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規定,都應得到具體的體現。

  2、 該身份要充分體現物業所有者的意志,具有強制性、合理性和平衡性的特點。所有者控制該物業的所有手段,都集中體現在該身份上,體現在該身份制定的一切行為規范和相關制度規定之中,因此俱備強制性的特點。這些規定,能否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和發展,滿足物業所有人的需要,要求其俱備合理性。這些規定,能否保持一種內、外部的平衡,所有者與物業成員的利益的平衡,物業與社會利益的平衡,要求其俱備平衡性。

  3、 制定的各項制度和規定必須是符合客觀現實的。物業公司應根據物業的具體特點、行業一般規范和周圍環境的約束條件,合理制定相應的制度規定。其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物業性質表述、物業成員責任權限、日常行為規范、公共資源分配原則、額外價值分配原則、人員管理原則、預警機制、危機處理、持續改進等制度和規定。

  4、 制度執行的檢查監督和持續改進。是管理者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沒有監督和持續改進的制度,是白紙一張,沒有任何意義。

  二、 物業公司是服務者,這是為了貫徹它的宗旨的,是最基本的、最明確的一個身份。這種服務者身份提供的服務,不但是必須的,而且還必須是有預見性的、主動的、高效的和優質的。這是由物業企業規定的職責和他的宗旨所決定的。物業公司在行使管理者的職能時制定的一切管理制度和規定,以及強迫性質的監督執行,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服務而管理,而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同時,這種服務的最終效果,必須是用前置的標準來衡量的。而這種標準,是由擁有該物業的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制定的,是明示在先的,是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基本需求的一個標準,同時也是滿足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一個標準。

  作為服務者身份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 該身份體現了本企業的宗旨,帶有強烈的主動意味的服務是本企業的根本屬性。被動的服務必然帶來效率問題,服務是一種過程,必然帶有強烈的時效性。低效率的服務不可能是優質的。因此這里說的服務,必須是俱備前瞻性、高效性和優質性的服務。

  2、 保障物業公共資源的有效提供和合理分配是這個身份的重要任務。公共資源包括但不限于供暖、停車、交通、環境、保安等范疇。

  3、 以往經常被忽略的軟資源,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隨著信息的價值越來越重要,其重要性越來越顯現。因此,信息流通渠道的建立和維護,是最容易被忽略,但是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它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各種社會信息的流通渠道的建立。

  4、 關注物業文化建設的構建與執行。物業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往往通過該身份的行為得到體現。物業文化特征是一個物業社區的靈魂。對于社區文化的建設,物業公司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 物業公司是協調者,由于物業公司所處的特殊地位,既是物業整體利益的代表,又是廣義上的業主和每個相關方的利益的代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然有大量的需要協調的事情,物業公司就必須是一個優秀的協調者。雖然,物業公司有自己很明確的工作范圍,工作職責和任務。但是,在具體的工作中,也可以這樣認為,沒有相關機構管理的,物業公司都要管理。別的機構解決不了的,物業公司就要幫助解決。物業公司是物業一切日常工作能夠正常運轉的基礎保障。這種協調,本身就可以理解成服務的一部分。

  做為協調者身份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是物業內部協調者,是各業主之間的潤滑劑。再縝密的制度建設也存在漏洞和缺陷。尤其在業主與業主之間的關系上,各個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接口上,非常容易出現一些不一致的情況。出現這些不順暢的狀況時,通過物業公司強有力的協調,盡快疏通渠道,解決問題,修補漏洞。是這個身份經常要面對的問題。

  2、 是物業公共關系的構建者,也是物業形象的對外宣傳者。物業不是封閉的系統,需構建對外界環境的應激反應系統。作為物業內外關系的協調者,需要構建內外信息流通渠道,保障信息流通的順暢。

  3、 應建立各種預防措施。規律有意外,定律可能被忽視,規定制定的先天失衡,可能潛伏應力,存在潛在的突變。這些都是要提前考慮和預防的。制定一系列的預防措施是必要的。作為物業公司的協調者身份,在業主、開發企業以及本企業之間進行針對預防措施的協調工作,是這個身份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建立大量的預防措施,是防止危機發生的最重要的手段。

  4、 高度關注危機處理。危機是無處不在的,有些是規律問題,規律中出現意外是常見的。有些是對定律的有意和無意的疏忽,造成的法律法規方面的重大問題,有些是規定的合理性不夠,平衡性不夠,長期積累的不和諧、不平衡造成的突發性危機。更有些是外界周邊環境發生預見之外的重大變動,從而給物業或業主造成危機。出現類似危機的時候,物業公司必須及時處理和協調。制定一系列的危機處理預案并保持持續不斷的演練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的方法。

  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無論物業公司是這三個身份的哪一個,無論物業公司要采取何種管理方式、何種服務措施、何種協調方案,它所使用的任何管理、服務、協調方法,都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作出科學的決策。這種決策必須建立在準確的數據的基礎之上。所以任何的客觀實際情況,都必須能通過客觀的、具體的數據來體現出來,不能籠統算之,“大概”“估計”。所以該物業的一切相關數據都必須清楚明白。該物業公司需要提供的服務項目才可以科學的計劃、統籌的安排。建立數據化的物業管理體系,應該是物業公司最首先考慮的。只有具備一個準確的、詳細的、數據化的物業數據庫,才可以制訂出一個客觀的、科學的、正確的物業管理方案。

  當然,定量分析只是決策的充分依據,而不是決策的全部。作為物業公司,在具備可以決策的充分的數據基礎后,還需要與物業相關方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調。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物業相關方,尤其是業主的考量,也是數據分析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屬于數據統計范疇的。

  因此,物業公司還必須是一個信息中心,物業的任何業主和相關方,都可以通過物業公司獲得其必要的數據信息。物業公司也必須從物業,業主以及相關方獲取必要的數據信息。這個中心要盡可能的收集和控制、掌握該物業的一切信息。并盡可能的進行各種數據處理和分析研究。這些數據的處理,不但是物業企業進行各種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物業的成員了解物業運行、掌握物業狀況、監督物業公司行為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在物業內部,要盡可能的保證是透明的、準確的、充分的和快捷的。

  同時,數據的采集和歸檔是ERP系統啟動的基礎,離開了大量、真實、有效的數據收集,企業就不可能建立起相應的數據分析和處理模型,也就不可能對數據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的分析判斷和預測。集團公司開展的ERP構建工作,也要求我們加強數據信息工作。

  物業公司為信息中心時,必須完成的幾個任務和需要關注的幾個要點是:

  一、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最基本的原則是真實、可靠。在這個原則下,物業公司需要收集下列信息:

  1、收集設備設施類信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各類公共設備設施如上下水、強弱電、天然汽、供暖、通信、交通駐車等系統的基礎信息,這里主要是靜態的信息。

  2、收集運營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服務、環境綠化、安全保衛、系統維護運營等數據。這里主要是動態的信息。

  3、收集財務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物業費用、供暖費用、大中修基金使用、小修費用支出等各項費用明細。

  4、收集各類人員及相關附屬機構信息,既包括各類基礎信息,同時也包括各類動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常駐人口、臨時人口、小區商鋪、配套服務機構、教育醫療、市政交通等。

  5、收集文件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內外部溝通文件信息,各主管機構之間的溝通文件,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文件等等。

  6、收集法律法規類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地方政府相關法律法規等。

  7、收集行業動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行業國家標準、企業標準,行業發展動態,同行業主要企業信息,相關行業信息等。

  8、分類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并建立良好檢索體系、保存體系。建立完善的定期增補、更新、報廢機制。

  二、信息分析研究

  對信息的量化分析和研究,主要是指對信息中俱備數據形式的信息進行的。因此這里主要談數據的分析和研究。統計數據分析的目的是要從大量的原始數據中迅速找出重要信息,以便對研究對象的主要特征進行認識或則研究。

  1、信息形成動態的數據流才更有價值,根據已知數據對未知數據進行預測是進行信息分析研究的根本目的。這種未知包括但不限于數據的變化關系、隱含關系、對比關系等

  2、數據分析涉及的學科包括但不限于統計學、概率學、系統論、混沌論、分形學等。

  3、數據分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分類、統計、匯總、趨勢判斷等,數據分析運用的具體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思維邏輯分析方法、文獻計量分析方法、專家調查分析法、相關分析法、回歸分析法、多種建模方法等等。

  三、信息更新和流動

  1、 信息有極強的時效性,因此保持對信息的更新尤為重要。信息收集整理及研究過程中,對信息要明確其收集、整理的頻率。確定更新周期,規定報廢時限。

  2、 對重要信息的追蹤應納入日常管理活動之中,在日常管理活動中,關注對信息的搜集,保證信息收集的持續性。

  3、 信息是用來使用的,在企業內部需要保持信息的充分的流動性。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高效的信息流平臺。保障信息流動的順暢。

  4、 信息的使用是分等級的,企業內部外部對信息的使用,要制定明確的密級管理制度。

  四、信息真偽甄別和控制

  鑒別信息的真偽以及可靠程度,包括動態信息更新后可靠性的驗證。必須有明確的程序予以保證。通常使用“雙路控制法”和“雙向夾逼法”,“界限控制法” 等方式方法進行控制與驗證。

篇2:物業小區大門崗使用身份證識別系統溫馨提示

  物業關于小區大門崗使用身份證識別系統的溫馨提示

  尊敬的各位業戶:

  為加強小區安全防范,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營造和諧安全小區?,F小區大門口已加裝身份證識別系統,各位業戶請告知來訪親朋好友主動配合大門口安管員出示身份證進行識別登記,如業主外出忘帶門禁卡請配合登記。

  協同小區安全管理,發現可疑人員立即致電24小時值班電話****(監控中心);

  小區是我家,安全靠大家,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

  *物業客服中心

  20**年*月*日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