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制圖規則與構造要點的解析
o要點一:結構與構件、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問題
o要點二:結構的剛度問題(空間尺度與空間位置概念)
o要點三:結構各類構件的連接關系(支座)問題
o要點四:平法設計規則:(1)注寫方式與截面方式相結合;(2)集中注寫與原位標注相結合;(3)特殊構造不屬于標準化內容。
o要點五:鋼筋錨固的原則:
?。?)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并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5)墻身的第一根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墻身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篇2:平法制圖規則構造要點解析
平法制圖規則與構造要點解析
o要點一:結構與構件、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問題
o要點二:結構的剛度問題(空間尺度與空間位置概念)
o要點三:結構各類構件的連接關系(支座)問題
o要點四:平法設計規則:
?。?)注寫方式與截面方式相結合;
?。?)集中注寫與原位標注相結合;
?。?)特殊構造不屬于標準化內容。
o要點五:鋼筋錨固的原則:(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并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墻身的第一根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墻身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