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材料知識
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鋼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磚等。
1、水泥
(1)常見水泥的種類: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等五種
(2)水泥標號:水泥標號是表示水泥硬化后的抗壓能力。常用水泥編號例如:325、425、525、625等。
(3)常用水泥的技術特性
凝結時效性:水泥的凝結時間分為初凝與終凝。初凝為水泥加水拌合到水泥漿開始失去可塑性的時間。終凝為水泥漿開始拌合時到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開始產生強度的時間。
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過程中,體積變化是否均勻的性質。水泥硬化后產生不均勻的體積變化成為體積安定性不良,不能使用。
水熱化性:水泥的水化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水化過程的進行,不斷放出熱量稱為水熱化。其水熱化釋放熱量的大小和放熱速度的快慢主要與水泥標號、礦物組成和細度有關。
細度:指水泥顆粒的粗細程度。顆粒越細,早期強度越高。但顆粒越細,其制作成本越高,并容易受潮失效。
標準稠度用水量:指水泥沙漿達到標準稠度時的用水量。標準稠度是做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結時間時,國家標準規定的稠度。
2、鋼筋
(1)建筑鋼筋的種類:鋼筋是鋼錠經熱軋而成,故又稱熱軋鋼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鋼材品種。
按外形可分為:光圓鋼筋、帶肋鋼筋。
按鋼種可分為:碳素鋼鋼筋和普通低合金鋼鋼筋。
按強度可分為:Ⅰ、Ⅱ、Ⅲ、Ⅳ四個級別。其中Ⅰ級鋼筋為低碳鋼鋼筋,Ⅱ、Ⅲ、Ⅳ級為低合金鋼鋼筋。
(2)建筑用鋼筋的應用
Ⅰ級鋼筋為熱軋光圓鋼筋,其強度較低,塑性及焊接性能較好。廣泛應用于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受力較小部位。
變形鋼筋中Ⅱ級、Ⅲ級鋼筋的強度、塑性、焊接性能等綜合使用指標較好,是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用量最大的鋼筋品種,也可經冷拉后做預應力筋使用。
冷加工鋼筋
冷拉鋼筋:冷拉鋼筋的屈服程度會提高,而塑性降低。冷拉Ⅰ級鋼筋適用于普通鋼筋混凝土中的受力部位,冷拉Ⅱ級、Ⅲ級、Ⅳ級鋼筋均可作為預應力筋使用。
冷拔低碳鋼筋:其有較高的抗拉強度,是小型構件的主要預應力鋼材。
3、木材
(1)木材的種類:分為針葉樹和闊葉樹兩類。其中針葉樹的樹干長直高大,紋理通直,材質較軟,加工容易,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材。闊葉樹材質較堅硬,稱之為硬材,主要用于裝修工程。
(2)建筑木材的性能與用途
紅松:材質較軟,紋理順直,不易翹曲、開裂,樹脂多,耐腐朽,易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門窗、屋架、檁條、模板等。
魚鱗云杉:又名白松。m.airporthotelslisboa.com材質輕、紋理直、結構細、易干燥、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門窗、模板、地板等。
馬尾松:材質中硬,紋理直斜不勻,結構中至粗,不耐腐,松脂氣味濃,在水中很耐久,主要用于制作模板、門窗、櫞條、木柱等。
落葉松:材質堅硬而脆,樹脂多,耐腐性強,干燥慢,干燥中易開裂。主要用于檁條、地板、木樁等。
杉木:紋理直而均,結構中等或粗,易干燥、耐久性強。主要用于制作屋架、檁條、門窗、腳手桿等。
柏木:材質致密,紋理直或斜,結構細,干燥易開裂,堅韌耐久。主要用于制作模板及細木裝飾等。
洋松:分細皮和粗皮兩種。細皮的結構精細,不易變形,容易加工,適于較高要求的裝修;粗皮的結構較松,但質料堅固,變形與收縮量較小,適用于要求不高的裝修。
(3)木材的類別
為了合理用材,木材按加工與用途不同分為原木、杉原條、板方材等。
原木是指伐倒后經修枝,并截成一定長度的木材。分直接使用原木和加工用原木。
杉原條是指只經修枝剝皮,沒有加工成材的杉木,長度5M以上,梢直徑60mm以上。
板方材是指按一定尺寸加工成的板材和方材。板材是指斷面寬為厚的三倍及三倍以上者;方材是指斷面寬度小于厚度的三倍者。
4、普通混凝土
(1)普通混凝土概念:其主要是由水泥、普通碎石、砂和水配置而成的混凝土。其中石子和砂子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石子為粗骨料,砂為細骨料。水泥加水后形成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滿骨料間的空隙,作為骨料之間的潤滑材料,使混凝土混合物具有適于施工的和易性,水泥水化硬化后將骨料膠結在一起形成堅固整體。
(2)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中是否適于操作,是否具有能使所澆注的構件質量均勻、成型密實的性能。
混凝土的強度:抗壓強度是混凝土的主要強度指標,它比混凝土的其它強度高得多,工程中主要是利用其抗壓強度,也是進行結構設計的主要依據。
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能抵抗各種自然環境的侵蝕而不被破壞的能力稱為耐久性。對混凝土除要求具有一定的強度安全承受荷載外,還應具有耐久性,如抗滲、抗凍、耐磨、耐風化等。
5、黏土磚
黏土磚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攪拌成可塑性,用機械擠壓成型的。擠壓成型的土塊稱為磚坯,經風干后送入窯內,在900-1000℃的高溫下煅燒即成磚。
(1)黏土磚的種類:
標準磚:標準磚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磚,它廣泛使用于磚承重的墻體中,也用于非承重的填充墻。黏土磚的尺寸為:240mm×115 mm×53 mm。每塊磚干燥時約重2.5Kg,吸水后約為3 Kg。
空心磚和多孔磚:空心磚的規格為190 mm×190 mm×90 mm,每立方米約重1100 Kg。多孔磚的規格為240 mm×115 mm×90 mm,每立方米約重1400 Kg。
(2)黏土磚的強度:黏土磚的特點是抗壓強度高,可以承受較大的外力。反映磚承重外力的能力叫做強度;而反映強度大小稱為強度等級。一個建筑物選用哪一個強度等級的磚,應由設計單位通過計算確定。
(3)黏土磚的吸水率:黏土磚都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吸附一定量的水分,吸水的多少可以用吸水率來表示。吸水率一般允許在8%-10%的范圍內。
(4)黏土磚的抗凍性:是指磚抵抗凍害的能力??箖鲂杂蓪嶒炞鞒?。
(5)黏土磚的外觀質量:普通黏土磚的外形應該平整、方正。外觀無明顯彎曲、缺楞、掉角、裂縫等缺陷,敲擊時發出清脆的金屬聲,色澤均勻一致。
二、房屋構造組成部分:
1、房屋構成部分:地基與基礎、墻或柱、樓板與地面、門窗、樓梯、屋頂等組成。
(1)地基和基礎:
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層。它承受基礎傳來的整個建筑物的荷載,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與設備的重量及風雪荷載等。
基礎:位于墻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載并把它傳給地基。
(2)墻和柱:承重墻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構件,它承受屋頂、樓板層傳來的荷載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基礎。此外,外墻還能抵御風、霜、雨、雪對建筑物的侵襲,使室內具有良好的生活與工作條件,即起圍護作
(3)樓板和地面:樓板是水平承重構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豎向荷載,并將它們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墻或柱。同時將建筑物分為若干層。樓板對墻身還起著水平支撐的作用。底層房間的地面貼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豎向荷載,并將它們連同自重直接傳給地基。
(4)樓梯:是指樓層間垂直交通通道。
(5)屋頂:是建筑物最上層的覆蓋構造層,它既是承重構件又是圍護構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種荷載并連同屋頂結構自重一起傳給墻或柱;同時又起到保溫、防水等作用。
(6)門和窗:
門:是提供人們進出房屋或房間以及搬運家具、設備等的建筑配件。有的門兼有采光、通風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風采光。
一般來說,基礎、墻和柱、樓板、地面、屋頂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門、窗、樓梯等則是建筑物的附屬部件。
2、基礎
(1)基礎的類型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于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筑物采用磚墻承重時,墻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輕型廠房。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制作。這種基礎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獨立基礎:當建筑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采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采用杯形基礎形式。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并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墻澆制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于高層建筑。
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采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采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這種樁在施工現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臺。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分為套管成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爆擴成孔灌注樁三類。
(2)基礎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稱為基礎的埋置深度?;A的埋置要有一個適當的深度,既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又節約基礎用材,并加快施工進度。決定建筑物基礎埋置深度的因素應考慮下列幾個條件:
土層構造的影響:房屋基礎應設置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不要設置在承載力較低、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上?;A埋深與土層構造有密切關系。
地下水位的影響:地下水對某些土層的承載力有很大影響。如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則強度降低;當地下水位下降,土的含水量減少,則基礎將下降。
冰凍線的影響:凍結土與非凍結土的分界線成為冰凍線。當建筑物基礎處在凍結土層范圍內時,冬季土的凍脹會把房屋向上拱起;土層解凍時,基礎又下沉,使房屋處于不穩定狀態。
相鄰建筑物的影響:如新建房屋周圍有舊建筑物時,除應根據上述條件決定基礎埋深外,還應考慮新建房屋基礎對舊有建筑的影響。
3、墻體
(1)墻體的分類:
按其在平面中的位置可分為內墻和外墻。凡位于房屋四周的墻稱為外墻,其中位于房屋兩端的墻稱為山墻。凡位于房屋內部的墻稱為內墻。外墻主要起圍護作用,內墻主要分隔房間作用。另外沿建筑物短軸布置的墻稱為橫墻,沿建筑物長軸布置的稱為縱墻。
按其受力情況可分為:承重墻和非承重墻。直接承受上部傳來荷載的墻稱為承重墻,而不承受外荷載的墻稱為非承重墻。
按其使用的材料分為:磚墻、石墻、土墻及砌塊和大型板材墻等。
對墻面進行裝修的墻稱為混水墻;墻面只做勾縫不進行其它裝飾的墻稱為清水墻。
根據其構造又分為:實體墻、空體墻和復合墻。實體墻由普通黏土磚或其它實心磚砌筑而成;空體墻是由實心磚砌成中空的墻體或空心磚砌筑的墻體;復合墻是指由磚與其它材料組合成的墻體。
(2)磚墻的厚度
磚墻的厚度符合磚的規格。磚墻的厚度一般以磚長表示,例如半磚墻、3/4磚墻、1磚墻、2磚墻等。其相應厚度為:115mm、(稱12墻)178mm、(稱18墻)240mm、(稱24墻)365mm、(稱37墻)490mm、(稱50墻)
墻厚應滿足磚墻的承載能力。一般說來,墻體越厚承載能力越大,穩定性越好。
磚墻的厚度應滿足一定的保溫、隔熱、隔聲、防火要求。一般講,磚墻越厚,保溫隔熱效果越好。
(3)過梁與圈梁
過梁:其作用是承擔門窗洞口上部荷載,并把荷載傳遞到洞口兩側的墻上。按使用的材料可分為:
鋼筋混凝土過梁:當洞口較寬(大于1.5M),上部荷載較大時,宜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兩端深入墻內長度不應小于240 mm。
磚砌過梁:常見的有平拱磚過梁和弧拱磚過梁。
鋼筋磚過梁:鋼筋磚過梁是在門窗洞口上方的砌體中,配置適量的鋼筋,形成能夠承受彎矩的加筋磚砌體。
圈梁:為了增強房屋的整體剛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或較大的震動荷載對房屋引起的不利影響,常在房屋外墻和部分內墻中設置鋼筋混凝土或鋼筋磚圈梁。其一般設在外墻、內縱墻和主要內橫墻上,并在平面內形成封閉系統。圈梁的位置和數量根據樓層高度、層數、地基等狀況確定。
4、地面與樓板
(1)地面:是指建筑物底層的地坪。其基本組成有面層、墊層和基層三部分。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地面,還設有防潮層、保溫層、找平層等構造層次。每層樓板上的面層通常叫樓面,樓板所起的作用類似地面中的墊層和基層。
面層:是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生產直接接觸的地方,是直接承受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的地面與樓面表層。
墊層:在面層之下、基層之上,承受由面層傳來的荷載,并將荷載均勻地傳至基層。
基層:墊層下面的土層就是基層。
地面的種類:
整體地面:其面層是一個整體。它包括水泥沙漿地面、混凝土地面、水磨石地面、瀝青砂漿地面等
塊料地面:其面層不是一個整體,它是借助結合層將面層塊料粘貼或鋪砌在結構層上。常見的塊料種類有:陶瓷錦磚、大理石、碎塊大理石、水泥花磚、混凝
(2)樓板:是分隔承重構件,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并把人和家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墻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按其使用的材料可分為:磚樓板、木樓板和鋼筋混凝土樓板等。磚樓板的施工麻煩,抗震性能較差,樓板層過高,現很少采用。木樓板自重輕,構造簡單,保溫性能好,但耐久和耐火性差,一般也較少采用。鋼筋混凝土樓板具有強度高,剛性好,耐久、防火、防水性能好,又便于工業化生產等優點,是現在廣為使用的樓板類型。
鋼筋混凝土樓板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現澆和預制兩種。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其樓板整體性、耐久性、抗震性好,剛度大,能適應各種形狀的建筑平面,設備留洞或設置預埋件都較方便,但模板消耗量大,施工周期長。按照構造不同又可分為如下三種現澆樓板: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當承重墻的間距不大時,如住宅的廚房間、廁所間,鋼筋混凝土樓板可直接擱置在墻上,不設梁和柱,板的跨度一般為2-3米,板厚度約為70-80mm。
鋼筋混凝土肋型樓板:也稱梁板式樓板,是現澆式樓板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它由主板、次梁和主梁組成。主梁可以由柱和墻來支撐。所有的板、肋、主梁和柱都是在支模以后,整體現澆而成。其一般跨度為1.7-2.5m,厚度為60-80 mm。
無梁樓板:其為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撐在帶有柱帽的柱上,不設主梁和次梁。它的構造有利于采光和通風,便于安裝管道和布置電線,在同樣的凈空條件下,可減小建筑物的高度。其缺點是剛度小,不利于承受大的集中荷載。
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采用此類樓板是將樓板分為梁、板若干構件,在預制廠或施工現場預先制作好,然后進行安裝。它的優點是可以節省模板,改善制作時的勞動條件,加快施工進度;但整體性較差,并需要一定的起重安裝設備。隨著建筑工業化提高,特別是大量采用預應力混凝土工藝,其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按照其構造可分為如下幾種:
實心平板:實心平板制作簡單,節約模板,適用于跨度較小的部位,如走廊板、平臺板等。
槽形板:它是一種梁板結合的構件,由面板和縱肋構成。作用在槽形板上的荷載,由面板傳給縱肋,再由縱肋傳到板兩端的墻或梁上。為了增加槽形板的剛度,需在兩縱肋之間增加橫肋,在板的兩端以端肋封閉。
空心板:它上下表面平整,隔音和隔熱效果好,大量應用于民用建筑的樓蓋和屋蓋中。按其孔的形狀有方孔、橢圓孔和圓孔等。
5、窗與門
(1)窗的作用與類型
窗的作用:主要是采光與通風,并可作圍護和眺望之用,對建筑物的外觀也有一定的影響。
窗的采光作用主要取決于窗的面積。窗洞口面積與該房間地面面積之比稱為窗地比。此比值越大,采光性能越好。一般居住房間的窗地比為1/7左右。
作為圍護結構的一部分,窗應有適當的保溫性,在寒冷地區作成雙層窗,以利于冬季防寒。
窗的類型:窗的類型很多,按使用的材料可分為:木窗、鋼窗、鋁合金窗、玻璃鋼窗等。其中以木窗和鋼窗應用最廣。
按窗所處的位置分為側窗和天窗。側窗是安裝在墻上的窗,開在屋頂上的窗稱為天窗,在工業建筑中應用較多。
按窗的層數可分為單層窗和雙層窗。
按窗的開啟方式可分為:固定窗、平開窗、懸窗、立轉窗、推拉窗等。
(2)門
門的作用和類型:
作用:門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用于交通和疏散,同時也起采光和通風作用。
門的尺寸、位置、開啟方式和立面形式,應考慮人流疏散、安全防火、家具設備的搬運安裝以及建筑藝術等方面的要求綜合確定。
門的寬度按使用要求可做成單扇、雙扇及四扇等多種。當寬度在1M以內時為單扇門,1.2-1.8M時為雙扇門,寬度大于2.4M時為四扇門。
類型:門的種類很多,按使用材料分,有木門、鋼門、鋼筋混凝土門、鋁合金門、塑料門等。各種木門使用仍然比較廣泛,鋼門在工業建筑中普遍應用。
按用途可分為:普通門、紗門、百葉門以及特殊用途的保溫門、隔聲門、防火門、防盜門、防爆門、防射線門等。
按開啟方式分為:平開門、彈簧門、折疊門、推拉門、轉門、圈簾門等。
平開門:有單扇門與雙扇門之分,又有內開及外開之分,用普通鉸鏈裝于門扇側面與門框連接,開啟方便靈活,是工業與民用建筑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
彈簧門:是平開門的一種。特點是用彈簧鉸鏈代替普通鉸鏈,有單向開啟和雙向開啟兩種。鉸鏈有單管式、雙管式和地彈簧等數種。單管式彈簧鉸鏈適用于向內或向外一個方向開啟的門上;雙管式適用于內外兩個方向都能開啟的門上。
推拉門:門的開啟方式是左右推拉滑行,門可懸于墻外,也可隱藏在夾墻內??煞譃樯蠏焓胶拖禄絻煞N。此門開啟時不占空間,受力合理,但構造較為復雜,常用于工業建筑中的車庫、車間大門及壁櫥門等。
轉門:由兩個固定的弧形門套,內裝設三扇或四扇繞豎軸轉動的門扇。轉門對隔絕室內外空氣對流有一定作用,常用于寒冷地區和有空調的外門。但構造復雜,造價較高,不宜大量采用。
卷簾門:由簾板、導軌及傳動裝置組成。簾板是由鋁合金軋制成型的條形頁板連接而成。開啟時,由門洞上部的轉動軸旋轉將頁板卷起,將簾板卷在筒上。卷簾門美觀、牢固、開關方便,適用于商店、車庫等。
門的構造
平開木門是當前民用建筑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形式,它是由門框、門扇、亮子及五金零件所組成。
常見的門扇有下列幾種:
鑲板門扇:是最常用的一種門扇形式,內門、外門均可選用。它由邊框和上、中、下冒頭組成框架,在框架內鑲入玻璃,下部鑲入門芯板,稱為玻璃鑲板門。門芯板可用木版、膠合板、纖維板等板材制作。門扇與地面之間保持5mm空隙。
夾板門扇:它是用較小方木組成骨架,兩面貼以三合板,四周用小木條鑲邊制成的。夾板門扇構造簡單,表面平整,開關輕便,能利用小料、短料,節約木材,但不耐潮濕與日曬。因此,浴室、廁所、廚房等房間不宜采用,且多用于內門。
拼版門扇:做法與鑲板門扇近似,先做木框,門芯板是由許多木條拼合而成。窄板做成企口,使每塊窄板自由脹縮,以適應室外氣候的變化。拼版門扇多用于工業廠房的大門。
6、樓梯
(1)樓梯的種類:樓梯是房屋各層之間交通連接的設施,一般設置在建筑物的出入口附近。也有一些樓梯設置在室外。室外樓梯的優點是不占室內使用面積,但在寒冷地區易積雪結冰,不宜采用。
樓梯按位置可分為室內樓梯和室外樓梯。
按使用性質分為:室內有主要樓梯和輔助樓梯,室外有安全樓梯和防火樓梯。
按使用材料分:木樓梯、鋼筋混凝土樓梯和鋼樓梯。
按樓梯的布置方式可分為:單跑樓梯、雙跑樓梯、三跑樓梯和雙分、雙合式樓梯。
單跑樓梯:當層高較低時,常采用單跑樓梯,從樓下起步一個方向直達樓上。它只有一個梯段,中間不設休息平臺,因此踏步不宜過多,不適用于層高較大的房屋。
雙跑樓梯: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形式。在兩個樓板層之間,包括兩個平行而方向相反的梯段和一個中間休息平臺。經常兩個梯段做成等長,節約面積。
三跑樓梯:在兩個樓板層之間,由三個梯段和兩個休息平臺組成,常用于層高較大的建筑物中,其中央可設置電梯井。
雙分、雙合式樓梯:雙分式就是由一個較寬的樓梯段上至休息平臺,再分成兩個較窄的梯段上至樓層。雙合式相反,先由兩個較窄的梯段上至休息平臺,再合成一個較寬的梯段上至樓層。
(2
樓梯段:是聯系兩個不同標高平臺的傾斜構件,由連續的一組踏步所構成。其寬度應根據人流量的大小、家具和設備的搬運以及安全疏散的原則確定。其最大坡度不宜超過38度,以26-33度較為適宜。
休息平臺:也稱中間平臺,是兩層樓面之間的平臺。當樓梯踏步超過18步時,應在中間設置休息平臺,起緩沖休息的作用。休息平臺有臺梁和臺板組成。平臺的深度應使在安裝暖氣片以后的凈寬度不小于樓梯段的寬度,以便于人流通行和搬運家具。
欄桿、欄板和扶手:欄桿和欄板是布置在樓梯段和平臺邊緣有一定剛度和安全度的攔隔設施。通常樓梯段一側靠墻一側臨空。在欄板上面安置扶手,扶手的高度應高出踏步900mm左右。
(3)樓梯的構造
鋼筋混凝土樓梯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樓梯,它有較高的強度和耐久性、防火性。按施工方法可分為現澆和裝配式兩種。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梯是將樓梯段、平臺和平臺梁現場澆筑成一個整體,其整體性好,抗震性強。其按構造的不同又分為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兩種。
板式樓梯:是一塊斜置的板,其兩端支承在平臺梁上,平臺梁支承在磚墻上。
梁式樓梯:是指在樓梯段兩側設有斜梁,斜梁搭置在平臺梁上。荷載由踏步板傳給斜梁,再由斜梁傳給平臺梁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梯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建筑工業化程度,改善施工條件,加快施工進度。根據預制構件的形式,可分為小型構件裝配式和大型構件裝配式兩種。
小型構件裝配式樓梯:這種樓梯是將踏步、斜梁、平臺梁和平臺板分別預制,然后進行裝配。這種形式的踏步板是由磚墻來支承而不用斜梁,隨砌磚隨安裝,可不用起重設備。
大型構件裝配式樓梯:這種樓梯是將預制的樓梯段、平臺梁和平臺板組成。斜梁和踏步板可組成一塊整體,平臺板和平臺梁也可組成一塊整板,在工地上用起重設備吊裝。
7、屋頂
(1)屋頂的作用和要求:屋頂是房屋最上層的覆蓋物,由屋面和支撐結構組成。屋頂的圍護作用是防止自然界雨、雪和風沙的侵襲及太陽輻射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要承受屋頂上部的荷載,包括風雪荷載、屋頂自重及可能出現的構件和人群的重量,并把它傳給墻體。因此,對屋頂的要求是堅固耐久,自重要輕,具有防水、防火、保溫及隔熱的性能。同時要求構件簡單、施工方便、并能與建筑物整體配合,具有良好的外觀。
(2)屋頂的類型:按屋面形式大體可分為四類:平屋頂、坡屋頂、曲面屋頂及多波式折板屋頂。
平屋頂:屋面的最大坡度不超過10%,民用建筑常用坡度為1%-3%。一般是用現澆和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梁板做承重結構,屋面上做防水及保溫處理。
坡屋頂:屋面坡度較大,在10%以上。有單坡、雙坡、四坡和歇山等多種形式。單坡用于小跨度的房屋,雙坡和四坡用于跨度較大的房屋。常用屋架做承重結構,用瓦材做屋面。
曲面屋頂:屋面形狀為各種曲面,如球面、雙曲拋物面等。承重結構有網架、鋼筋混凝土整體薄殼、懸索結構等。
多波式折板屋頂:是由鋼筋混凝土薄板制成的一種多波式屋頂。折板厚約60mm,折板的波長為2-3M,跨度9-15M,折板的傾角為30度-38度之間。按每個波的截面形狀又有三角形及梯形兩種。
篇2:物業知識培訓:房屋構造與識圖培訓
物業知識培訓:房屋構造與識圖培訓
?。ㄒ唬W習要求
了解房屋建筑的一般構造以及建筑制圖國家標準和規定畫法,掌握閱讀施工圖的最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備參閱施工圖紙解決房屋修護問題的能力。
?。ǘW習重點
1、建筑物的分類
建筑物是指直接供人們使用的建筑,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如住宅、教學樓等。構筑物是指不直接供人們使用的建筑,間接地為人們服務,如水塔、煙囪等。依據不同分類標準,可將建筑物進行分類。
?。╨)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類
分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農業建筑。
?。?)按建筑物的層數分類
分為低層建筑(1-3層)、多層建筑(4-6層)、中高層建筑(7-9層)、高層建筑(10層以上的住宅和總高度超過24米的公共建筑及綜合建筑,不包括高度超過24米的單層主體建筑)。
?。?)按主要承重結構使用的材料分類
分為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
?。?)按建筑結構的承重方式分
分為承重墻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商體結構、大跨度空間結構。
2、房屋的構造組成
一般的民用建筑是由基礎、墻體、樓地面、樓梯、屋頂、門和窗等六大塊組成。
?。?)基礎
基礎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它直接承受建筑物的所有負荷,并把它傳到地基上。地基是基礎下面承受力的那部分土層,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包括基礎的自重。
?、倩A的埋置深度
是指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A的埋深直接影響工程造價。一般情況下,基礎的埋深應不小于500毫米。
?、刍A的分類
1)按構成基礎的材料分為磚基礎、灰土基礎、三合土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和鋼筋混凝土基礎。
2)按受力特點分為剛性基礎(如磚基礎、灰土基礎、三合土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和柔性基礎(如鋼筋混凝土基礎)。
3)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為條形基礎(多用于多層住宅)、獨立基礎(用于工業廠房或民用建筑的框架結構中)、整片基礎(用于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筑物中)、樁基礎(用于高層或超高層建筑物中,或地基質差的工程中)。
?。?)墻體
墻的作用主要是承重、圍護和分隔空間。
?、賶w的分類
1)按墻體受力情況分為承重墻(直接承受上部傳來荷載的墻)和非承重墻(不承受外來荷載的墻)。
2)按墻體的構造方式分為實體墻、空體墻和復合墻
?、趬w的細部構造
118?
l)鋼筋混凝土過梁:門窗洞口上的橫梁Pg過梁,其高度為60毫米的倍數,寬度一般應與磚墻厚度相適應,端部伸入兩側墻內不少于240毫米。
2)鋼筋混凝土圈梁:沿房屋外墻和部分內墻中設置的連續而封閉的梁,其主要作用是為了增強房屋的整體剛度。一般高度不宜小于120毫米。
3)墻身水平防潮層:阻斷地下水,保持墻身干燥。防潮層的位置與所在的墻及地面情況有關。墻身防潮層一般有油氈防潮層、防水砂漿防潮層、細石混凝土帶防潮層等不同種類。
4)構造柱:是設置在磚墻內的鋼筋混凝土現澆柱,是房屋抗震的一個主要措施。
5)變形縫:是沿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將其垂直斷開,分成若干獨立的單元的斷縫,它是為較少房屋應自然條件影響而受到的損害。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三種。
?。?)樓地面
樓板層把整個建筑分成若干層,并將其承受的荷載傳給墻或柱。鋼筋混凝土樓板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樓板類型。按施工方式可分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和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板。
地面包括底層地面和樓層地面,由面層和基層組成,面層是人們活動直接接觸的部分,基層是地面的持力層,包括墊層、結構層、找平層和保溫層
?。?)樓梯
是樓層間的垂直交通工具,在緊急狀態下供人們安全疏散。
?。?)屋頂
是房屋頂部的承受和圍護部分。屋頂的類型歸納起來可分為坡屋頂、平屋頂和曲面屋頂。平屋頂的排水是重點。
?、倨轿蓓數呐潘?/p>
平屋頂的排水方式分為無組織排水和有組織排水。
無組織排水是雨水沿屋檐直接自由下落,一般適用于降雨量少的地區或低層及次要建筑。
有組織排水是將降水有組織地通過管線排入地面或下水系統。又可分為外排水和內排水兩種方式。
?、谄轿蓓數娜嵝苑浪菝?/p>
是指以防水卷材和瀝青膠結材料組成,易老化,一般10~15年須維修一次。
?、燮轿蓓數膭傂苑浪菝?/p>
是以防水砂漿抹面或用密實混凝土澆筑成面層的屋面,易在施工后出現裂縫而漏水,一般采用設置浮筑層或分倉縫處理。
?。?)門和窗
門是為了方便人們基礎房間和搬運家具、設備而設的建筑配件,同時兼有采光和通風的作用。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風。
3、建筑識圖
?。╨)正投影與剖面圖
如果投影方向垂直于投影面,那么所作出來的圖形為正投影。建筑工程圖就是依據正投影的原理繪制的。
假想用一剖切面在物體內部結構比較復雜的部位剖開,移去物體的一部分,畫出余下部分的正投影圖,就是剖面圖。剖面圖可分為全剖面圖、半剖面圖、階梯剖面圖、局部剖面圖和分層剖面圖。
?。?)建筑制圖國家標準及規定畫法
?、俣ㄎ惠S線、標高、索引符號
1)定位軸線
在建筑施工圖中凡承重墻、柱、梁、屋架等主要承重構件的位置處均應由細點劃線畫出,并進行編號,這就是定位軸線。
2)標高
在建筑總平圖、平面圖、立面圖個剖面圖上,經常用標高符號來表示某一部位的高度。標高符號以細實線繪制。
3)索引與詳圖符號
?、诮ㄖy一模數制
在我國制訂的《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中,規定了模數和模數協調原則。
基本模數
基本模數是模數協調中選用的基本尺寸單位,基本模數的數值為 IM=100mm
模數序列
是以選定的模數基數為基礎展開的數值系統,分為擴大模數數列和分模數數列。
模數協調中規定的幾種尺寸
為保證建筑制品、構配件等有關尺寸間的統一協調,在建筑模數協調中規定了幾種尺寸,分別是標志尺寸、構造尺寸和實際尺寸。
?。?)施工圖中常用圖例
4、施工圖
?。╨)施工圖的內容
一套完整的施工圖,除了要有圖紙目錄和設計說明書以外,還應包括以下專業圖紙:
?、俳ㄖ┕D
?、诮Y構施工圖
?、墼O備施工圖
?、茈姎馐┕D
?。?)施工圖的閱讀
基本方法:先大略后細小,先租看后細看。對工程的具體位置、周圍環境、標高和朝向先有一個概括地了解,然后從建筑平面圍看起,負責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應根據不同要求。重點深入地看不同類別的圖紙,閱讀時還應特別注意各類圖紙之間的聯系,避免各專業之間的技術矛盾。
篇3:房屋經紀人培訓教程:房屋構造組成
房屋經紀人培訓教程:房屋構造組成
房屋構造組成部分:
1、房屋構成部分:地基與基礎、墻或柱、樓板與地面、門窗、樓梯、屋頂等組成。
?。?)地基和基礎:
地基:系建筑物下面的土層。它承受基礎傳來的整個建筑物的荷載,包括建筑物的自重、作用于建筑物上的人與設備的重量及風雪荷載等。
基礎:位于墻柱下部,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的全部荷載并把它傳給地基。
?。?)墻和柱:承重墻和柱是建筑物垂直承重構件,它承受屋頂、樓板層傳來的荷載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基礎。此外,外墻還能抵御風、霜、雨、雪對建筑物的侵襲,使室內具有良好的生活與工作條件,即起圍護作用;內墻還把建筑物內部分割成若干空間,起分割作用。
?。?)樓板和地面:樓板是水平承重構件,主要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豎向荷載,并將它們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墻或柱。同時將建筑物分為若干層。樓板對墻身還起著水平支撐的作用。底層房間的地面貼近地基土,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豎向荷載,并將它們連同自重直接傳給地基。
?。?)樓梯:是指樓層間垂直交通通道。
?。?)屋頂:是建筑物最上層的覆蓋構造層,它既是承重構件又是圍護構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各種荷載并連同屋頂結構自重一起傳給墻或柱;同時又起到保溫、防水等作用。
?。?)門和窗:
門:是提供人們進出房屋或房間以及搬運家具、設備等的建筑配件。有的門兼有采光、通風的作用。
窗:其主要作用是通風采光。
一般來說,基礎、墻和柱、樓板、地面、屋頂等是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門、窗、樓梯等則是建筑物的附屬部件。
2、基礎
?。?)基礎的類型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于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筑物采用磚墻承重時,墻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輕型廠房。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制作。這種基礎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獨立基礎:當建筑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采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采用杯形基礎形式。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并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墻澆制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于高層建筑。
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采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采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這種樁在施工現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臺。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
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分為套管成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爆擴成孔灌注樁三類。
?。?)基礎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稱為基礎的埋置深度?;A的埋置要有一個適當的深度,既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又節約基礎用材,并加快施工進度。決定建筑物基礎埋置深度的因素應考慮下列幾個條件:
土層構造的影響:房屋基礎應設置在堅實可靠的地基上,不要設置在承載力較低、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上?;A埋深與土層構造有密切關系。
地下水位的影響:地下水對某些土層的承載力有很大影響。如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則強度降低;當地下水位下降,土的含水量減少,則基礎將下降。
冰凍線的影響:凍結土與非凍結土的分界線成為冰凍線。當建筑物基礎處在凍結土層范圍內時,冬季土的凍脹會把房屋向上拱起;土層解凍時,基礎又下沉,使房屋處于不穩定狀態。
相鄰建筑物的影響:如新建房屋周圍有舊建筑物時,除應根據上述條件決定基礎埋深外,還應考慮新建房屋基礎對舊有建筑的影響。